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实的唐高宗李治能力如何,如何评价唐高宗李治?

真实的唐高宗李治能力如何,如何评价唐高宗李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75 更新时间:2024/1/4 23:09:01

唐高宗李治一直属于唐朝争议比较大的一位皇帝,历史上对于李治的评价也比较两极化,因为就是在李治时期才造成了后来武则天称帝的结果。这种连自己皇后都管不住的男人,自然会得到一个昏庸无能的称号,不过李治到底是无能还是因为实在太爱武则天了呢?可能后者占据的原因还要更大一些。武则天能够称帝简直就是中国封建时期最大的奇迹,所以想要了解最真实的唐高宗,肯定离不开武则天这个话题。

“唐高宗李治昏懦说”由来已久,这种观点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集中反映,围观群众多会认为唐高宗是个比较平庸且懦弱的皇帝,随后就将目光转向他那名扬天下的妻子武则天,高宗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女皇武则天。

唐太宗李世民传位李治的理由就透露出一股勉强的气息,据《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皇太子李承乾谋反事泄,唐太宗在废除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后,为了同时能够保全长孙皇后所生李承乾、李泰、李治三子,立李治为太子,即“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

在李治戏剧性成为帝王后,他更戏剧性的迎娶了武后,而武后自立为帝的行为在儒家思想盛行的北宋更是无法接受,历史学者赵文润在《唐高宗再评价》一文中指出,欧阳修、宋祁所撰《新唐书》中在记述从永徽六年(655年)废立皇后之争到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一伙被诛的一系列事件中贯穿“由于高宗昏庸懦弱,受武则天的牵制,致使长孙无忌、褚遂良和上官仪等先后被贬杀,导致权归武氏,高宗成了傀儡。”

事实上,高宗亦是有为之主,其不少决策都对国家有利,唐朝在高宗统治下,国力达至鼎盛。

在国内施政上,高宗致力纠正太宗的苛政。例如他甫上位,便致力纠正太宗时代的苛政。例如高宗未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他即位的第二年,即永徽元年,召集众地方官询问百姓疾苦,鼓励臣下就国计民生发表意见。

高宗和其父一样善于纳谏、勤于政事,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德张文瓘魏元忠等人,且大多是他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李世民冷落。

永徽五年,天下大旱,他亲下诏书命令在京九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各进封事,极言阙咎”。九月,他又对五品以上的官员说:“先前我侍奉先帝时,见你们屡屡上书言事,终日不绝,现在为什么无人上书呢?难道真的是天下无事吗?从今往后,大家仍要勤于进谏,假如无法当面奏闻,可以随时呈递文本。”

《旧唐书·苏世长附苏良嗣传》记载,高宗曾派宦官至长江沿岸采办异竹,准备移植于园圃之中。不料,这名宦官乘机作威作福,所到之处,横征暴敛,滋扰百姓。后来,荆州大都督府长史苏良嗣将他囚禁起来,并上疏朝廷说:“远方求珍异以疲道路,非圣人抑己爱人之道。又小人窃弄威福,以亏皇明。”高宗看到奏疏后,当众赞扬了苏良嗣的忠直,并立即让人把采得的竹子抛入江中。

这种记载并非个例,他对于民众的关心也非虚假。显庆元年(656年)二月,有人上疏称:“去年庄稼歉收,百姓有吃糟糠的。”高宗听后,马上派人实地查看,得知所言非虚后大惊失色,立即下诏减掉自己日常饮食的三分之二。这次减膳行为一直持续到三月份天降大雨后才在群臣的强烈要求下恢复了常膳。

在高宗治下,唐朝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户口数大幅度增加,物价也相当便宜。初唐户口,武德年间为两百余万户,贞观时不满三百万户,永徽三年增长到三百八十万户。永徽五年,粮食大面积丰收,洛州地区粟米每斗两钱半,粳米每斗十一个铜钱。麟德二年,由于连年丰收,一斗米才卖五个钱,麦子、豆类上市都无人问津。

高宗统治后期持续多年的歉收,咸亨元年(670年)起,歉收、洪水、干旱、虫灾和饥馑接踵而来,一直达到危机的程度,政府一度禁止酿酒。永隆元年(680年),粮价之高前所未有,唐政府认为高物价是流通货币过多的结果,因此大量减少铸造新币,对私铸的惩办也比以前更加严厉。与此同时,从原有登记地区逃往其他地区而成为不登记、不纳税的占地者的流民占有令人不安的比例。

虽然高宗没有彻底解决经济危机,不过唐朝仍提出了控制物价的措施,并取得部分成功,它们后来继续使用于整个唐朝。政府周期性地从自己的中央谷仓中拿出谷物以低价卖出,调露元年(679年)甚至用谷物换回私铸钱。更重要的措施是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在部分重要城市进一步发展常平仓,永徽六年(655年)京师成立了常平署,在物资供应充分时以高于当时市价的价格买回商品,物资短缺时再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出,使物价浮动保持在一定限度内。后来每个州都设立了这种粮仓。

后世亦常质疑高宗无法阻止武后专权。其实,高宗在朝廷中掌握实权,如在位最后一年仍亲自任免宰相。而武后逐渐掌权则或可解释为,高宗在个人健康状况以及唐朝女性地位崇高的双重考虑下的决定,不应单纯归咎于高宗个性懦弱。《资治通鉴》给出的评价为时有“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故有学者指出,高宗“这位以仁孝著称的君主对政治并没有特别独到的见解,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出色的守成君主”。

军事方面,唐高宗在位年间,不但保住太宗打下的江山,也发动多场重要的对外战争,成功开疆扩土。他先后灭西突厥、灭百济、灭高句丽,使唐朝的疆域达到最大。

显然,一个懦弱的接班人无法完成上述政绩。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项羽自刎真相是什么,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项羽是一位具有悲情色彩的大英雄,至少很多人都会觉得项羽比刘邦更有英雄气概。但项羽是最后的输家,而刘邦建立起了一个伟大的朝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李清照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也表达了人们怀念项羽,怀念这份不肯退缩的真情。但是项羽宁愿自刎也不过江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为做

  • 山阳公刘协封地有多大,山阳公刘协在山阳郡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汉献帝刘协很多人说他是一位非常非常窝囊的皇帝,是傀儡皇帝,也的的确确是这样的,但是其实汉献帝按照另外一个侧面来说的话,他也是非常成功的,他在山阳这个地方拯救黎明百姓,开医馆,建学校都挺好的,所以也算是从另外一个地方去拯救百姓了。所以最近又有人问了,这个山阳公刘协封地有多大呢?山阳公刘协封地具体在

  • 鸿钧老祖是怎么来的,鸿钧老祖的师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宇宙是怎么出现的?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什么是宇宙,只要大家去翻阅一下字典,你就会发现,这两个字代表的就是无限时间与无限空间。作为物质世界所存在的宇宙,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都在探索他的起源。也许好奇是人类的特点,刨根问底是科学家的本质。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人们普片的认为再137亿年前,

  • 水浒传里面谁的武功最高,水浒传排名第一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水浒传》里面的各种经典角色,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是中国四大名著。但是具体如果划分一下里面各位英雄好汉的武功实力排名,可能就并不是很清楚了,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水浒传里面武功实力排名前十的英雄好汉!10、行者武松武松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四位,因其排行第二,又叫"武二郎"。武松自

  • 吃了唐僧肉真的长生不老吗,为何唐僧就有这样的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游记》中,各方妖怪捉拿唐僧基本上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获得长生不老之躯。不过唐僧肉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这个答案就不一定了。因为《西游记》里的妖怪都有拖延症,就算他们抓走了唐僧,也不是立马下口,而是各种宴请筹备,导致唐僧每次都能让悟空顺利救出。结果直到取经结束,也没一个妖怪吃上一口唐僧肉,所以根

  • 扶不起的阿斗指的是谁,刘禅真的很傻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禅有一个外号,很多人非常熟悉,那就是“扶不起的阿斗”,长久以来在很多人心目当中,刘禅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尤其是乐不思蜀这样的故事,让刘禅在后世很多人心里的形象就成了一个“傻子”。可纵观刘禅在位的几十年,蜀汉也算是还不错了,而且刘禅也不能说是毫无作为

  • 刘邦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大汉的开国皇帝是刘邦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大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其经历实在传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打破了之前战国时期的贵族阶级垄断,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崭新的篇章。要知道刘邦的当年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说的好听一点是个公务员,其实当时的刘邦和街头上的市井混混没什么区别。令人好奇的是,刘邦是怎么从一个混混一步步当上皇帝的呢?要想真

  • 范增和张良谁更加厉害,范增与张良在智谋手段方面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范增和张良谁更加厉害,其实大家都说了那肯定是张良厉害啊,毕竟最后胜出的是张良辅佐的刘邦胜出了,所以这个答案已经非常明显了,那就是张良厉害,但是其实真正就是张良厉害吗,如果拿成绩说话的话,的的确确是张良厉害,但是从过程来看就不见得了,这话又到底怎么说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范增与张良分

  • 草木皆兵出自哪里,成语草木皆兵的典故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竖亲自率领八千名骑兵抵

  • 来俊臣是怎么死的,来俊臣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酷吏对于武则天来说,其实只是一种手段,她需要酷吏来帮助自己震慑朝廷的时候,自然会重用酷吏,但是当她需要和缓一些的时候,酷吏就没有了作用。武则天时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酷吏来俊臣,“请君入瓮”这个成语就是和他有关,而且他在陷害别人这方面非常有天赋,还写了一本《罗织经》,专门用来罗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