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允袐是谁?为什么被雍正当“儿子”养?

允袐是谁?为什么被雍正当“儿子”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680 更新时间:2024/1/6 9:36:21

记得刘备曾经说过: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可是,这种情况想来只对穷人有效,那些富家子弟,特别是皇子之间,最为忌惮的往往就是自己的兄弟,比如“九子夺嫡”,是何等的惨烈、血腥。而让人们想不通的是,就是那位最终夺得皇位的雍正,却一改常态,不仅容下了自己的兄弟,甚至还待其为子。有没有很好奇何人如此幸运?那就一起来看看这位幸运大神的顺遂人生。

子凭母贵,允袐因其母亲受宠,作为康熙最小儿子,受到父亲百般疼爱

这个幸运的人就是康熙最小的儿子,爱新觉罗·胤袐,后因避讳帝名改为允袐。至于说他何德何能如此幸运,那就要从他的出生谈起来了。

康熙65岁之前,已经拥有了23个儿子、11个女儿,这其中还不包括那些早夭的未能列入宗谱的皇子皇女。但众所周知,康熙后宫的女人很多的,而且还会有新人不断被送进来,所以他的子女数量随时都有可能被改写。

果然,允袐的母亲陈氏便在这个时候为已经62岁的康熙生下了第24位皇子——允袐。关于陈氏的记载资料并不多,只知道她是苏州人,为陈歧山的女儿。至于陈歧山是谁,资料中也没有提及。

陈氏非常漂亮,据后来意大利来皇宫给康熙画像的马国贤神父的记载,当年他于湖边看到静坐的陈氏,险些惊为天人,认为她是活佛。

原来,当时年轻且美丽的陈氏身披红色披风,梳装精致,正坐于湖边休息,沉静之中透着与世隔绝的纯净之美。而此时允袐已经出生,约为三四岁的样子,就坐于陈氏身旁。

还是后来经过太监解释,马国贤才知道她并不是什么活佛之类的人物,不过是康熙后宫的一位小主,称为穆嫔

通过这一记载,我们不难想象,当年康熙已经六十多岁,对这样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自然是颇为关注的,特别是她还为康熙生下了一位真正的“老来子”:允袐,如此怎能不受康熙的宠爱呢?

当然,允袐虽然当时还小,但也子凭母贵,深受康熙的宠爱。可能是这个时期的康熙已经进入老年的缘故吧,总是会被幼子触动内心的柔情,自然对允袐的宽容、疼爱又与众不同一些。

可以说允袐从出生开始,便一直拜自己年纪小而得到各种优待。不仅是父亲康熙爱他,那些早已经长成的皇兄们,也因为与之相差年龄巨大,从而对其善意相待。

六岁失父,没过多久丧母,允袐却被雍正如子一般抚养,十七岁便成亲王

可惜的是,在允袐六岁的时候,康熙于西郊皇家苑囿畅春园故去。当时正值九子夺嫡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按《雍正王朝》的影视情节记录,允袐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大作用”。

当时各位阿哥都仗着康熙吐字不清,意识昏迷,从而故意混淆未来皇帝的人选,特别是九阿哥、十阿哥等人,直接不承认康熙说过“传位于四阿哥”的事实。

就在这个时候,只有六岁的允袐站出来,力挺雍正,说自己听清了父皇的遗言:传位于四阿哥。这个当然是剧情需要,史料之中从没有这样的记载。

不过,从后面允袐的命运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一点问题:雍正继位之后,对这位最小的弟弟那是照抚异常。不但将他放在宫中与自己的儿子们一起养育,还同时对其进行教学辅导。

当然,这也有个前提,最开始的时候,允袐是与母亲陈氏一起生活的。但过了没几年时间,陈氏便因病而世。据说她去世时还不足三十岁,是康熙那些年轻妃嫔中最早离世的。

当年的乾隆还要比允袐大几岁,约为五岁的样子,所以后来乾隆自己回忆起这件事就说:“諴亲王自幼蒙皇考慈祥令在宫中与朕兄弟同学读书。”

不仅如此,有关允袐在后来的生活,乾隆也有见证,对此事说得比较客观:“乃王(指允袐)性耽闲适,不知黾勉向学,以副皇考希望之意,屡烦圣心,降旨训饬,而王仍未悛改,皆朕所亲见者。”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当年的雍正对这个年纪超小的弟弟是何等宽容、优待。如果不是因为手足情深,那恐怕就是要报当年的“一语之恩”了吧。

除了成长上的关照,据说允袐只有15岁便已经被雍正信任,可前往太庙参与执礼了。到了允袐17岁的时候,雍正更是直接册封其为亲王。此事在《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中有所记载:“朕幼弟允袐秉心忠厚,赋性和平,素为皇考之所钟爱。数年以来在宫中读书,学识亦渐增长,朕心喜悦,著封亲王。”

就康熙的三十多个儿子来说,允袐是第一个十几岁便被封为亲王的。只此一点,就可以想见其备受隆恩之处了。

二十五岁居于亲侄子的朝堂之上,被乾隆照扶有加,虽小有失误,终成就完美人生

六岁之前于父亲康熙跟前受尽宠爱,六岁之后又于兄长雍正面前备受优待,这样的允袐显然是一个人生赢家了。可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乾隆上位之后,允袐依旧被善待有加。

当时乾隆册封允袐为镶白旗蒙古都统,这是一个什么官职?说起来实在不小,为从一品之职,

高于八军汉旗。它具体的职责可以通过曾国藩的话来了解:“八旗劲旅,以强半翊卫京师,以少半驻防天下。”

这就是说,当年允袐是深受乾隆信任并且重用的,国家之劲旅交于他手,卫北京的安全,更兼天下的安危。另外,允袐还被授命管理宗人府事宜及御书房、御牒馆等职责。

不过,据说允袐也受到过乾隆的斥责。当年乾隆对八旗子弟不守旧章的行为深为恼火,于聚餐时当场指责。可这个时候的允袐竟然一点也没当回事,在乾隆还没放下筷子的时候,自己竟然先吃完放下了筷子。

这显然是很失礼的一种行为,于允袐而言,他与乾隆一同成长,因为太熟悉了,可能早已经忽略了这些细节。但问题是乾隆却不一样,特别是做了一国之主,又因刚刚讲完君臣之礼仪规范,他允袐竟然当场就把自己给否了,这不是白说了吗?

所以,就这一次,乾隆当场斥责了允袐,说他非常无礼,不守规制,不恪守旧章。这是允袐一生中唯一一次有记载的被训斥事件,不过很显然,这件事对允袐并没有任何影响,因为他后面的人生依旧过得非常滋润、安乐。

据记载,允袐一生取了五位妻妾,其福晋就是乌雅氏内大臣海芳的女儿。夫妻关系非常好,乌雅氏为他一共生了六个子女。

虽然允袐子女数量与父亲康熙没法比,但比雍正可多不少呢,总共是四个儿子,七个女儿,只可惜女儿多为早夭,儿子则都活了五、六十岁。

允袐于57岁去世,被乾隆赐谥号“恪亲王”,葬于北京平谷。一生毫无忧患的允袐算是平平淡淡生活了一辈子,但却享足了齐人之福,受尽了皇家优待,这是多少皇家子孙梦寐而不能得的事呀。

标签: 雍正儿子

更多文章

  • 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光荣的背后是一个学者型官员载浮载沉的人生道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是一个,编纂,光荣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的这句词道出的是传统心底的英雄梦:帮助君王一统天下,留下美名世代传扬。到了清代中期,情况出现了变化——乾隆皇帝要一统天下思想文化,于是疆场厮杀转为文化清理,风云际,纪晓岚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成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此前,这

  • 阿济格是谁?乾隆为什么不肯放过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放过,不肯

    乾隆四十三年,距离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这几位与当今天子有沾亲带故关系的满族男儿去世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经历了雍正十多年的统治之后,乾隆皇帝登上历史舞台,此时国库充裕,国泰民安,没有乱世风险,妥妥的就是一个太平盛世。为了加固清王朝的统治,也是为了让现在的太平盛世看起来更像一个“盛世”,乾隆皇帝决定,进

  • 爱新觉罗弘昼到底多荒唐?他为什么要给自己办葬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爱新觉罗,他为,要给

    2017年,韩国的首尔一家名为孝恩康复中心的机构提供了一项服务,为活的人举行葬礼,体验葬礼的人从青少年到老人各个阶段不等,体验者先会参加一个讲座,观看死亡的视频,继而被带到一个严肃气氛的大厅,体验者们要在菊花点缀的黑暗棺材当中度过十分钟,不少人在进行这场体验之后都表示,自己会更加珍惜当下,享受活着的

  • 清朝的左,右都御史是什么职位?哪个权力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御史,清朝,权力

    还不知道:清朝左右都御史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都御史”最初设立是在明朝,作为当时都察院的长官,其拥有很大权力,主要职责是监察百司。清朝立国后,在确立监察体系时沿袭了明代制度。实际上,清朝在尚未入关时就设立了都察院专门负责监察百官,顺治以后设置了左、右都御史,选

  • 史上最“败家”的皇帝乾隆介绍,花钱如流水,做事讲排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讲排场,史上

    很多人都不了解败家皇帝乾隆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欣赏。康熙帝,奠定了大清朝盛世的基础,倘若没有他,就不会有“末代皇帝”溥仪和慈禧太太败不完的家产;而雍正用“劳心劳力,事必躬亲”的努力将家产一点点扩大,一生活得太压抑,以至于累死;乾隆帝好大喜功,凡事讲排场,尤其鉴赏能力极高,但有什么用呢?

  • 为何德妃不喜欢自己的皇帝儿子雍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自己的,不喜欢

    俗话说母凭子贵,在后宫的争宠中最重要的就是为皇帝生下儿子才可以保自己的荣华富贵和今后的平安。可是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女人却是十分讨厌自己的亲生儿子。对于儿子的登基她认为是对先皇的大不敬,拒绝做太后,这个女人就是雍正的生母德妃。在后宫的女人拼的不只是美貌还有家势,但是康熙却对一个镶黄旗的包衣女子一见钟情。

  • 隆科多为何要拥护皇四子胤禛?其实是遵循了康熙皇帝的告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拥护,告诫,康熙

    清康熙四十七年,身居太子之位长达30多年的爱新觉罗·胤礽,被康熙皇帝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训,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为由废黜了其太子之位,康熙帝诸位皇子对皇位的争夺逐渐公开化、明朗化。太子之位出现空缺,除了最先跳出向皇储位置发起冲击的皇长子胤褆,就属皇八子胤禩周围的

  • 令康熙为其割发的孝惠章皇后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为其,皇后,康熙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您走进孝惠章皇后的故事。在清朝历史上,帝后关系不睦一共出现过四次,第一次是顺治帝与废后,第二次是顺治帝与孝惠章皇后,第三次是乾隆帝与继后,第四次是光绪帝与孝定景皇后。今天笔者要讲的是第二次,即顺治帝与孝惠章

  • 富察·马齐是谁?清朝历任三朝的重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重臣,历任,清朝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宣布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嫡位的空虚使得众多阿哥开始了对于皇位的觊觎,朝中大臣更是纷纷结党串连,以拥护自己属意的皇子来夺得嫡位。于是朝中就涌现出了“大爷党”(以大阿哥胤褆为主)

  • 《如懿传》历史真相:乾隆为什么这么恨第二任皇后如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皇后,真相

    如懿死在了冷宫,死前未见乾隆,乾隆更是抹去了如懿一切的痕迹,令人唏嘘。《如懿传》中的乾隆,爱过如懿,最后也留着如懿的断发,心里始终有着如懿。那么,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历史上的如懿,最后为何被乾隆皇帝厌恶呢?历史上的如懿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即辉发那拉氏。辉发那拉氏和乾隆皇帝是年少时期的恋人,16岁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