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老佛爷到底做了哪些坏事?为什么遭到这么多人痛恨

慈禧老佛爷到底做了哪些坏事?为什么遭到这么多人痛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91 更新时间:2024/1/16 20:53:33

慈禧17岁入宫,2次发动宫廷政变,3次垂帘听政,同治、光绪年间2次强势干政,独揽朝政,2个小皇帝被她玩弄于股掌之中,而且满朝的大臣精英也被她牢牢掌控,操纵清朝的朝政长达48年,直到74岁病逝。慈禧精通权术,表面上支持了洋务派以及改良派的活动,但是始终在担心自己手中的权力,以至于无法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最后导致丧权辱国,演绎中华历史的一段悲剧。

如果慈禧生活在500年前的明朝,或许不会遭来这么多的骂名,甚至还能像武则天一样,成就一番伟业。但是清朝当时的世界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中华民族2000多年没有遇到过的境况。一个落后于整个时代的古老文明与生机勃勃的西方世界的对峙,列强环伺清朝周围,如果不去改变,只能坐以待毙。

咸丰帝在位期间,对外态度上一贯坚持强硬的态度,而自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朝廷内部却悄然发生了改变,有些朝臣对外国侵略者心存幻想,他们觉得依靠西方殖民者能够建立起新的秩序,这其中就包括恭亲王。

1861年,咸丰皇帝病死之后,留下遗诏,立5岁独子载淳为皇储,并任命强硬派肃顺等八人为辅政大臣,辅佐幼主处理政事。野心勃勃的慈禧,同恭亲王商量,发动政变处死回京的肃顺,这些举动获得了当时列强的一致支持。

慈禧在此次政变中获得了垂帘听政的权力。在当时比较宽松的外交环境中,慈禧按照改良派的思想,重用了一批汉人大臣,比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以自强、求富为宗旨,支持当时的洋务运动,使当时的清朝出现短暂的同治中兴,似乎给清朝开创了一个新局面。洋务运动让当时的清朝实现高速增长,成立了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而且还尝试现代的采矿业、铁路运输、电报通讯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新式学堂的开展,同时还聘请了一批外国人直接担任军官,成立洋枪队等。

虽然同治中兴的主要推动者是恭亲王奕訢,但是如果没有慈禧的支持是做不到的,在对汉人大臣的重用也是史无前例的。而且在此时还限制卖官鬻爵,在淘汰不合格官吏、严肃法纪等方面做出过努力。比如同治八年,山东巡抚丁宝桢杀死了慈禧身边的红人安德海,而且丁宝桢并未受到打击报复,说明当时慈禧还是非常有魄力,非常有决心的。

然而,慈禧在科学进步,以及社会需求的大变革方面,与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统治者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没有对洋务运动通盘考虑与规划,为了打压锐意改革的恭亲王,居然放弃国家大的政策方针,中止派遣留美幼童、阻碍铁路诸工程的建设。她把洋务运动当作政治手段,是笼络他人的工具,当需要利用保守派势力的时候,便中断了民族向前迈进的步伐。

而时代的命运就是如此,在维多利亚女王带领英国不断强大的时候,慈禧却看不到世界的变化。国内出现了洋务派,维新派,立宪派等,各种改良的呼声,甚至可以说整个世界向中国招手。然而主宰这一切的慈禧,却时刻担心自己的权力,对新事物认知不足。这么一个反应迟钝的独裁者,却掌握着一个民族的命运,无疑是一个民族的悲剧。

标签: 老佛爷这么多人痛恨

更多文章

  • 慈禧掌权多年,在清末乱局中,她的权力为何没人能够撼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没人,掌权,清末

    清朝末年,中国内忧外患,危机四伏。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甲午战争沉重打击了满清的统治。在内外交困中,慈禧一个女流之辈,却在大清的权力顶峰呼风唤雨、笑傲了数十年,神州多少七尺男儿在她的石榴裙下顶礼膜拜,甘当她的走狗和鹰犬,被她玩弄于股掌之中。从恭亲王到曾国藩、左宗棠再到张之洞、李鸿章,没有一个人能动

  • 慈禧不为人知的一面,就算是用了别人的钱,她也知道“知恩图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知恩图报,的钱,用了

    众所周知,慈禧是清朝晚期的真正掌权者,从她与恭亲王奕訢联合发动辛酉政变之后,就开始了她的垂帘听政之路,统治清朝达半个多世纪。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提到慈禧太后,世人就会说她“祸国殃民”。可以说,在世人的心中,慈禧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卖国者”,清朝的灭亡与她有着必然的联系。清朝的两个皇帝同治与光绪,都被

  • 大清首富胡雪岩为何会被慈禧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抄家,首富,慈禧

    胡雪岩是晚清时期红顶商人的代表人物,他在波谲云诡的晚清时局中,利用政府关系,官商结合,大发其财,一跃成为声名显赫的商界巨贾和朝廷显贵,从钱庄学徒到大清首富,胡雪岩的成功之巨让人欣羡,他所创立的金字招牌"胡庆余堂国药号",树立了"诚信"、"戒欺"的典范,广施善举,更为他赢得了大清首善的美称。然而,随着

  • 吴三桂在自己快要死之前, 下了一道密旨, 让子孙又多活了几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密旨,下了,活了

    大家对吴三桂的认识应该都是从大汉奸这个称呼开始把,其实吴三桂家室很显赫的,他是锦州总兵吴囊之子,被称为跨越明朝和清朝两个朝代的风云人物。在研究明末清初这两个时代的历史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吴三桂就是一个大汉奸,但是也有人反驳,说吴三桂才是个真英雄,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吴三桂因为当年背叛了李自成去投靠清

  • 清朝最特殊的皇太后——孝静成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太后,清朝,皇后

    孝静成皇后(1812年6月19日-1855年8月21日),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良阿之女,清文宗咸丰帝养母,议政王、和硕恭忠亲王爱新觉罗·奕訢生母。先祖在清朝开国之初入满洲正蓝旗,后抬旗入满洲正黄旗。咸丰帝即位之后,尊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居绮春园寿康宫,遵照皇太后礼遇奉养。咸丰五年七月初一,康慈

  • 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死因成谜的皇后——孝全成皇后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后,死因,唯一一

    孝全成皇后(1808年3月24日-1840年2月13日),钮祜禄氏,原满洲正红旗人,后抬满洲镶黄旗,为道光帝的第三任皇后,咸丰帝生母,曾祖父为乾隆朝驻藏将军成德,祖父为穆克登布,二等侍卫、一等男爵颐龄之女。钮祜禄氏不管生前死后都极受道光帝的宠爱及重视,从全嫔,3个月后升全妃,一年后以17岁稚龄超越所

  • 为何道光帝亲自祭奠她50次之多?孝慎成皇后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之多,祭奠,皇后

    孝慎成皇后(1792年7月5日-1833年6月16日),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道光帝的第二任皇后,三等承恩公舒明阿之女。乾隆五十七年五月十七日(1792年)佟佳氏出生。嘉庆十三年(1808年)封为二阿哥绵宁继福晋。嘉庆十八年(1813年)生绵宁长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帝驾崩,绵宁继位,改

  • 载淳:出生问题揭秘,为啥野史出入会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野史,入会,那么大

    载淳,即同治帝,出生于1856年,卒于1875年,生于北京紫禁城,是咸丰帝与慈禧所生长子,是咸丰帝唯一存活的儿子。公元1861年载淳始求学,后咸丰帝逝去之前,召匡源、杜翰等军机大臣代替写诏书,拥立载淳为皇太子。咸丰死后,年仅6岁的载淳就登基作皇帝,后慈禧贪恋权力,发动政变,遂改国号为“同治”。同治帝

  • 孝昭仁皇后:三仁皇后中的异类,为何会得到康熙帝的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后,异类,康熙帝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属满洲镶黄旗人,生于公元1653年,卒于1678年,清名将额亦都孙女,清太宗元妃侄女,可以说出身背景良好。康熙1677年册封为皇后,康熙1678年驾崩。对于登位皇位仅一年的钮祜禄氏逝世,康熙感到万分悲痛,从逝世之日到三月二十五,康熙每日都要去梓宫前举哀。三仁皇后中的异类,为何会

  • 孝圣宪皇后:雍正帝胤禛挚爱,乾隆帝有多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有多,挚爱,皇后

    孝圣宪皇后,满洲镶黄旗人,生于公元1693年,卒于公元1777年,十三岁入雍正亲王府藩邸格格,雍正元年赐封熹妃,雍正八年受封熹贵妃,她的寿命非常长,且是中国历史上最享受清福的一位皇太后。孝圣宪皇后年仅10岁在康熙皇帝的指婚下与年龄仅13岁皇四子胤禛结合,就这样尚未成年的孝圣宪皇后与胤禛完成了婚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