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载淳:出生问题揭秘,为啥野史出入会那么大?

载淳:出生问题揭秘,为啥野史出入会那么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669 更新时间:2023/12/18 19:00:28

载淳,即同治帝,出生于1856年,卒于1875年,生于北京紫禁城,是咸丰帝与慈禧所生长子,是咸丰帝唯一存活的儿子。公元1861年载淳始求学,后咸丰帝逝去之前,召匡源、杜翰等军机大臣代替写诏书,拥立载淳为皇太子。咸丰死后,年仅6岁的载淳就登基作皇帝,后慈禧贪恋权力,发动政变,遂改国号为“同治”。同治帝1875年逝于养心殿。对于此段史料就有人怀疑载淳是否由那拉氏慈禧所亲生?这里小编依据野史所载与正史档案一较真伪。

在野史中,载淳出生有两说,一者为后宫某氏所亲生,一者则是用一女换男而后所得。《清稗类钞》有载道:“同治十慈禧所生,世皆知之。有人说,同治帝为后宫某氏产,后时孝钦无子育之。潜使人鸩其母,而语宗已产子月矣。”也就是说,载淳是后宫某氏所产的,后慈禧强夺并加于养育,后鸩其母谎称生下载淳已经有一个多月了。这便是后宫某氏所产说。

《慈禧外传》则有另外一种说法,里面道:“慈禧那拉氏产下了一个女儿,并通过偷梁换柱于宫外换的以男孩,这是由宠监大总管安德海一手安排的,即是载淳同治帝。”这一部小说属于文化艺术产品,虚构的成分多,但写起来笔力恣肆,字词章句更是妙笔生辉。

这两则野史记载似乎有令人信服之处,但是我们看一下下面载淳有关档案记录,一较真伪。可以发现,上面史料是伪加工的。

从清朝宫规上看,嫔妃怀孕八个月左右其生母是可以进宫顾护一段时间,其余人等是不准贸然进宫的,在《懿妃遇喜大阿哥》档案里记载,内殿总管韩来玉传旨:本月二十六日,嫔妃之母至储秀宫住宿。钦此。从这儿看到,那拉氏慈禧怀孕咸丰帝是知晓的,并且怀孕八个月左右才令其生母进宫陪伴一段日子。

再则,御医曾给那拉氏诊断“脉息和平”,“妊娠七月有喜”。三月初九日,御医又诊察得“脉息妊娠近九个月”。三月初旬,两位嬷嬷取脉,认为在四月初分娩,可以看出,慈禧怀有载淳分娩之日起快要到了。从产子过程可以一见,三月二十三日巳时,总管韩来玉香咸丰帝上报:“嫔妃坐卧不安。”似有转胎之象。三月二十三日未时,分娩阿哥。脉息均安,万岁爷大喜。

结语

野史中关于载淳出生问题有夸饰成分,只可以作为文学作品加以欣赏,而不可以作为历史史料加以鉴别,载淳生母是那拉氏慈禧是无疑的,同治帝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新政,为洋务运动开展,中国人求强变富作出了巨大贡献,无奈早年西去,不然遇到这一历史机遇定有所作为。

标签: 野史入会那么大

更多文章

  • 孝昭仁皇后:三仁皇后中的异类,为何会得到康熙帝的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后,异类,康熙帝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属满洲镶黄旗人,生于公元1653年,卒于1678年,清名将额亦都孙女,清太宗元妃侄女,可以说出身背景良好。康熙1677年册封为皇后,康熙1678年驾崩。对于登位皇位仅一年的钮祜禄氏逝世,康熙感到万分悲痛,从逝世之日到三月二十五,康熙每日都要去梓宫前举哀。三仁皇后中的异类,为何会

  • 孝圣宪皇后:雍正帝胤禛挚爱,乾隆帝有多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有多,挚爱,皇后

    孝圣宪皇后,满洲镶黄旗人,生于公元1693年,卒于公元1777年,十三岁入雍正亲王府藩邸格格,雍正元年赐封熹妃,雍正八年受封熹贵妃,她的寿命非常长,且是中国历史上最享受清福的一位皇太后。孝圣宪皇后年仅10岁在康熙皇帝的指婚下与年龄仅13岁皇四子胤禛结合,就这样尚未成年的孝圣宪皇后与胤禛完成了婚配,那

  • 孝仪纯皇后: 乾隆帝弘历的最爱,出身低微为何能得此殊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低微,殊荣,皇后

    孝仪纯皇后即魏佳氏,出身于满族正黄旗,生于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后来通过选秀被选为皇帝嫔妃。由于进宫长得容貌秀丽,因此深得乾隆帝宠爱。《鸿称通用》里记载,孝仪纯皇后被封为“令妃”中“令”的意思是“聪明睿智”,在《清实录》里言道:“魏佳氏”受封后地位高居列妃之首,因此,出身地位较低的孝仪纯皇后能够得此殊荣

  • 孝淑睿皇后: 嘉庆帝永琰的结发妻子,幸福指数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结发,皇后,妻子

    孝淑睿皇后,是嘉庆帝永琰的首任妻子,满洲正白旗人,道光帝的生身母亲。据高宗的口中直言,乾隆三十九年被父皇指定婚配,乾隆三十八年秘密立为储君,为了掩饰住这一作法,其婚配对象选为家世背景不太突出的孝淑睿皇后。当然乾隆的这一作法也有人进行歪曲,说是乾隆帝担心外戚干预朝政,且不提从清朝制度上分析外族很难干预

  • 不争不抢清朝后宫最长寿的嫔妃介绍,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长寿,嫔妃,后宫

    清朝后宫最长寿的嫔妃是谁?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下去。众所周知,古代人的寿命都不长,根据资料记载,从夏商周到清朝,人们的平均寿命从18岁升到33岁,所以一旦出现寿命较长的,都极易引起关注。在清朝的后宫里,曾经连续三代出现了寿命超过90岁的嫔妃,分别为康熙万琉哈氏定妃、雍正耿氏裕妃和乾隆

  • 他是清朝的末代王爷还是寿命最长的亲王,也是社会贡献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贡献者,他是,末代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过顺承郡王呢?这位亲王其实就是文葵,他不到六岁的时候就承袭了爵位,同时在清朝末期也成为了最后一位王爷。那么为何历史资料小编要说他是末代王室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究竟吧!当初大清晚期,虽然说他也被封为了铁帽子王,但实际上根本没有朝廷下发的奉禄,这也是为何他到了后来没什么收入支撑生活

  • 清朝一个靠四个女人联姻的人生赢家吴克善介绍,他的身世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联姻,清朝,身世

    清朝初年,也就是努尔哈赤起家的时候,为了增加自身的实力,让其他部落支持自己,用的最多的一个方法就是政治联姻,而政治联姻里面,满蒙联姻也是占了很大一部分,其中蒙古科尔沁的这位男人,正是利用了这个途径,把自己到成为当时后台最硬的蒙古贵族领导着,他就是清朝第一批封的三个世袭罔替的蒙古亲王之一,名字叫吴克善

  • 清朝严格的”高考“选拔制度,这四类人连续三代不准参加考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高考,清朝,三代

    2020年,全国参加的高考人数已经达到了1071万人,比去年增加40万人,高考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看到很多高三学子挑灯夜战彻夜苦学的样子,不得不令人心疼。其实随着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起码有机会参加这次全国最大的考试,去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比

  • 清朝科举考试中的趣事儿:考生借案板,油板当书桌,考完衣服锃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锃亮,案板,科举

    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中广大士子改变自身命运的考试,分会试、乡试、和县内小考,无论是哪一种试,都趣闻多,让人忍俊不禁。清末民初大才子齐如山有幸参加过县内小考,翔实地记录了其亲身所 历点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这方面的宝贵研究资料。县内小考是上述三类考试中最低级的,只要参加过考试,就可以称为 童生,而通过考试

  • 历史上比范进倒霉一千倍的清朝湖南考生介绍,只好泪别科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科举,湖南,清朝

    想必,大家对清朝著名作家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的重要角色范进的印象很深刻了吧,几乎人人都把他当成了科举[古代的高考]受害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此人20岁开始参加科举,考了漫长的34年,直到54岁才成为秀才;而后不顾岳父胡屠户的冷嘲热讽,瞒着家人参加了乡试,竟运来废铁成金,得到主考官的同情,终于让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