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孝圣宪皇后:雍正帝胤禛挚爱,乾隆帝有多尊重?

孝圣宪皇后:雍正帝胤禛挚爱,乾隆帝有多尊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446 更新时间:2024/1/2 12:40:46

孝圣宪皇后,满洲镶黄旗人,生于公元1693年,卒于公元1777年,十三岁入雍正府藩邸格格,雍正元年赐封熹妃,雍正八年受封熹贵妃,她的寿命非长,且是中国历史上最享受清福的一位皇太后。孝圣宪皇后年仅10岁在康熙皇帝的指婚下与年龄仅13岁皇四子胤禛结合,就这样尚未成年的孝圣宪皇后与胤禛完成了婚配,那时孝圣宪皇后就被册封为嫡福晋。

孝圣宪皇后受宠一生,产下一子后再无皇嗣

雍正帝胤禛与孝圣宪皇后结婚年龄太小,在夫妻感情上显得非常稚嫩,完全不明白什么是男女之事,因此,孝圣宪皇后生下第一字弘历还是在他们相处六年之后。嫡福晋钮祜禄氏怀孕后,胤禛已经是十九岁的小伙了,精气力都处于人生中非常旺盛阶段,见钮祜禄氏无法满足自己时,便去寻得年龄更小的氏,嫡福晋乌拉那拉氏暂时被胤禛搁在一边,但未失宠。

尔后胤禛开始了皇位之争,由于需要自己助丈夫在皇位之争中胜出,所以此时钮祜禄氏显得力不从心,身体也一度虚弱。康熙六十一年,胤禛登基做皇帝,即位清历史上的“雍正帝”,然后于雍正元年,将自己最重要的挚爱嫡福晋钮祜禄氏册封为大清皇后,并且总管后宫。为了替雍正分忧,所以孝圣宪皇后精心打理后宫总务,在她的管理下,后宫才不用雍正添心思。以后雍正帝有大力推行改革,更无心思与精力花在孝圣宪皇后身上,但是对她的宠爱依然不减。

孝顺的乾隆有多尊重孝圣宪皇后?竟为她放下帝王尊严

雍正帝胤禛与孝圣宪皇后在一块恋爱六年后剩下了乾隆帝弘历,雍正在位时间不长,早早西去,尔后弘历登基即“乾隆帝”,乾隆对待生母非产尊重孝顺,每次出巡都不忍让孝圣宪皇太后独自留在宫中,哪怕去东陵或者木兰围猎,都带着孝圣宪皇太后。钮祜禄氏过六十、七十大寿,及八十大寿竟亲自上台表演节目,载歌载舞,好不隆庆,当时乾隆爷上了年纪了,但是为了给钮祜禄氏过上一个好的生日宴会,竟然完全不顾自己身体状况。

结语

孝圣宪皇后有两位大帝相伴宠爱,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不多见,丈夫深爱,儿子孝顺,有这样的人生,即使丢失了荣华富贵,就是作为普通人的钮祜禄氏也会感到极度知足吧。

标签: 有多挚爱皇后

更多文章

  • 孝仪纯皇后: 乾隆帝弘历的最爱,出身低微为何能得此殊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低微,殊荣,皇后

    孝仪纯皇后即魏佳氏,出身于满族正黄旗,生于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后来通过选秀被选为皇帝嫔妃。由于进宫长得容貌秀丽,因此深得乾隆帝宠爱。《鸿称通用》里记载,孝仪纯皇后被封为“令妃”中“令”的意思是“聪明睿智”,在《清实录》里言道:“魏佳氏”受封后地位高居列妃之首,因此,出身地位较低的孝仪纯皇后能够得此殊荣

  • 孝淑睿皇后: 嘉庆帝永琰的结发妻子,幸福指数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结发,皇后,妻子

    孝淑睿皇后,是嘉庆帝永琰的首任妻子,满洲正白旗人,道光帝的生身母亲。据高宗的口中直言,乾隆三十九年被父皇指定婚配,乾隆三十八年秘密立为储君,为了掩饰住这一作法,其婚配对象选为家世背景不太突出的孝淑睿皇后。当然乾隆的这一作法也有人进行歪曲,说是乾隆帝担心外戚干预朝政,且不提从清朝制度上分析外族很难干预

  • 不争不抢清朝后宫最长寿的嫔妃介绍,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长寿,嫔妃,后宫

    清朝后宫最长寿的嫔妃是谁?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下去。众所周知,古代人的寿命都不长,根据资料记载,从夏商周到清朝,人们的平均寿命从18岁升到33岁,所以一旦出现寿命较长的,都极易引起关注。在清朝的后宫里,曾经连续三代出现了寿命超过90岁的嫔妃,分别为康熙万琉哈氏定妃、雍正耿氏裕妃和乾隆

  • 他是清朝的末代王爷还是寿命最长的亲王,也是社会贡献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贡献者,他是,末代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过顺承郡王呢?这位亲王其实就是文葵,他不到六岁的时候就承袭了爵位,同时在清朝末期也成为了最后一位王爷。那么为何历史资料小编要说他是末代王室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究竟吧!当初大清晚期,虽然说他也被封为了铁帽子王,但实际上根本没有朝廷下发的奉禄,这也是为何他到了后来没什么收入支撑生活

  • 清朝一个靠四个女人联姻的人生赢家吴克善介绍,他的身世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联姻,清朝,身世

    清朝初年,也就是努尔哈赤起家的时候,为了增加自身的实力,让其他部落支持自己,用的最多的一个方法就是政治联姻,而政治联姻里面,满蒙联姻也是占了很大一部分,其中蒙古科尔沁的这位男人,正是利用了这个途径,把自己到成为当时后台最硬的蒙古贵族领导着,他就是清朝第一批封的三个世袭罔替的蒙古亲王之一,名字叫吴克善

  • 清朝严格的”高考“选拔制度,这四类人连续三代不准参加考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高考,清朝,三代

    2020年,全国参加的高考人数已经达到了1071万人,比去年增加40万人,高考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看到很多高三学子挑灯夜战彻夜苦学的样子,不得不令人心疼。其实随着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起码有机会参加这次全国最大的考试,去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比

  • 清朝科举考试中的趣事儿:考生借案板,油板当书桌,考完衣服锃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锃亮,案板,科举

    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中广大士子改变自身命运的考试,分会试、乡试、和县内小考,无论是哪一种试,都趣闻多,让人忍俊不禁。清末民初大才子齐如山有幸参加过县内小考,翔实地记录了其亲身所 历点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这方面的宝贵研究资料。县内小考是上述三类考试中最低级的,只要参加过考试,就可以称为 童生,而通过考试

  • 历史上比范进倒霉一千倍的清朝湖南考生介绍,只好泪别科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科举,湖南,清朝

    想必,大家对清朝著名作家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的重要角色范进的印象很深刻了吧,几乎人人都把他当成了科举[古代的高考]受害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此人20岁开始参加科举,考了漫长的34年,直到54岁才成为秀才;而后不顾岳父胡屠户的冷嘲热讽,瞒着家人参加了乡试,竟运来废铁成金,得到主考官的同情,终于让他高

  • “学霸”康熙大帝曾经参加科考,并且高中探花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科考,探花,大帝

    今天是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二百年前,据说,康熙皇帝曾经以“龙儿”为名,参加科考,并且高中探花。作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是个著名的全才人物,他通晓经史子集,天文地理,他一生好学,在位六十一年,几乎年年如一日的早起学习,最后,死都是死在书屋中,绝对算得上皇帝中的学霸。那么历史上的康熙到底有没有参加过

  • 清朝人”高考“时,考官如何防止考生作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高考,考官,清朝

    清朝“高考”时,清朝朝廷如何防止考生作弊?现代人看完哭笑不得中国科举制度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其影响也是极为复杂深远的。不过,不管怎样,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巨大的吸引力,因为通过科举考试能够做官,当老爷,能够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的命运。好处这么大,自然就有人打起来歪主意。但是朝廷还是希望科举考试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