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比范进倒霉一千倍的清朝湖南考生介绍,只好泪别科举

历史上比范进倒霉一千倍的清朝湖南考生介绍,只好泪别科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795 更新时间:2024/2/22 3:38:39

想必,大家对清朝著名作家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的重要角色范进的印象很深刻了吧,几乎人人都把他当成了科举[古代的高考]受害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此人20岁开始参加科举,考了漫长的34年,直到54岁才成为秀才;而后不顾岳父胡屠户的嘲热讽,瞒着家人参加了乡试,竟运来废铁成金,得到主考官的同情,终于让他高中了举人。

其实,在封建科举场上,比范进更加倒霉、更加背运的人还大有所在。下面讲一个清末民初珂编撰的《清稗类钞》上记载的故事吧。

在湖南长沙有个姓易的人,经当过门丁,多年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积攒了一些钱,就让自己的儿子上了私塾。孩子很聪明,章写得不错,于是,父亲老易就想让他去走科举之路,考秀才、中举人,“学而优则仕”。但是,清朝律法有规定:“倡优隶卒及其子孙概不准入考捐监。”门丁属于隶卒,按规定小易是出身卑下,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但是,老易总算还有些银子,就想请人给儿子小易作保推荐。

然而,童生们都强烈反对,谁也不敢担这个风险。想考试却报不了名,这可怎么办呢?于是,情急之下,老易给小易出了个馊主意,冒用他族人的名字报了名,果然就顺利混进考场参加了科举。过段时间,考试结果出来了,这小易还真是有料,成绩竟很不错,在全城数百考生中排到了头几名。

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小易冒名参加考试的事儿,很快就被同场考试的童生们知道了。于是,群起哗然,煽风点火,声势甚涨。事情闹到了湖南学政(相当于今天的省教育厅长招生考试院院长)陆宝忠那里,陆学政自然不敢怠慢:一个贱民的儿子,竟能考第一?他将信将疑地仔细审阅了小易的试卷,果然,文章清通典雅,字也写得好,简直没什么可挑剔的,令陆学政大为赏识。陆学政遂怀了爱才之心,同时也为了给闹事的童生们一个交代,就对他们说,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我们就来个破例吧,重新开一场考试,你们再PK一回。

没成想,这数百童生竟一致不买学政大人的账,异口同声地说,有贱民参加考试,违反大清律例,我们坚决罢考!若学政大人不给我们做主,我们就去巡抚大人那里讨个公道,再不行就上京控告。这一来,陆学政害怕了,弄不好,出了大事,吃不了得兜着走,丢了乌纱帽是一码事,甚至连小命也难保。于是,他就干脆把小易从科举黄榜上除了名。

就这样,才华出众、学问广博的小易,仅因为是门丁隶卒的后代,便只好泪别科举,连进考场的资格都没有!这还不倒霉、不悲惨吗?

标签: 科举湖南清朝

更多文章

  • “学霸”康熙大帝曾经参加科考,并且高中探花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科考,探花,大帝

    今天是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二百年前,据说,康熙皇帝曾经以“龙儿”为名,参加科考,并且高中探花。作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是个著名的全才人物,他通晓经史子集,天文地理,他一生好学,在位六十一年,几乎年年如一日的早起学习,最后,死都是死在书屋中,绝对算得上皇帝中的学霸。那么历史上的康熙到底有没有参加过

  • 清朝人”高考“时,考官如何防止考生作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高考,考官,清朝

    清朝“高考”时,清朝朝廷如何防止考生作弊?现代人看完哭笑不得中国科举制度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其影响也是极为复杂深远的。不过,不管怎样,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巨大的吸引力,因为通过科举考试能够做官,当老爷,能够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的命运。好处这么大,自然就有人打起来歪主意。但是朝廷还是希望科举考试公

  • 清朝”高考“有多难,看看科举考试的大纲,你能考上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高考,你能,科举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如何选取天下人才为己用,是每个君王都要考虑的事。先秦时期,主要采用“世卿世禄”以及分封天下的诸侯、卿、士等等。也就是说,当官的基本上都是些贵族子弟,世代延续,平民唯一上升的渠道就是上战场杀敌立功。到了汉代,选拔人才的方式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由各级地方官吏推荐德才兼备

  • 因为士兵没有吃西瓜,年羹尧才被杀害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被杀,西瓜,士兵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年羹尧其实挺有意思的,有意思的地方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的,那就是话说他有一次和雍正在一起看这个士兵操练的情况,结果你猜怎么着,年羹尧让这些士兵吃瓜,结果这个年羹尧就被杀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哦,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其实说这个

  • 反复无常经常举起反清大旗的王辅臣,康熙为何不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反复无常,大旗,杀他

    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始,满洲军一直就对中原虎视眈眈,到了皇太极,也一直没有入关,直到皇太极死后,多尔衮率领满洲军入关,扶持年幼的福临继位为帝,也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顺治帝,大清这次得以步入中原。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其中不乏一些能征善战的勇将,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一位,就是在顺治帝死后,留给了康熙帝,可惜却险

  • 清朝的公爵是怎么样的?什么样的人才会被封为公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公爵,的人,才会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公爵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爵,是清朝异姓功臣爵位中级别最高的,当然在清朝历史上也有异姓功臣被封为王的,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三藩”(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乾隆年间的傅恒、福康安父子(两人都在去世后被追封为郡王),但是这些毕竟只

  •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是哪朝人?为什么说蒲松龄妻子是他最大的幸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聊斋志异,蒲松龄,是他

    很多人都把《聊斋志异》当做简单的神鬼怪谈书籍阅读,实际上蒲松龄在创作这部短篇小说时,是为了揭露当时封建制度的黑暗以及科举制的腐朽,希望能够有更多人站出来反抗这种束缚。如果有机会能读读原著的话,相信会有更多收获。蒲松龄能够完成《聊斋志异》离不开一个人的支持,就是他的妻子刘氏,可能蒲松龄一生最大的幸运就

  • 清朝内阁首府张居正睡太后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首府,内阁,太后

    说到张居正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这个人的,还是非常的厉害的哈,而且在历史上的地位也非常的高,关于他的故事太多太多了,他的历史成绩也多,但是今天我们讨论这个,我们来讨论这个张居正的一些比较私密的事情,比如这个有的人说张居正睡了李太后了,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这个也还是比较八卦了,但是又不得不让人产

  • 张居正和李太后之间发生了爱情吗?张居正和李太后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后,张居正

    最近小编有关注到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张居正和李太后被很多人说起,说他们什么呢?就是说他们有一腿,哈哈,这个言论是真的太太有意思了,虽然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但是奈何这个网传太多了啊,所以还是要拿出来说说的,看看具体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吧,有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哟!张居正与李太后张居正与李太后有没有秘密,

  • 允袐是谁?为什么被雍正当“儿子”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儿子

    记得刘备曾经说过: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可是,这种情况想来只对穷人有效,那些富家子弟,特别是皇子之间,最为忌惮的往往就是自己的兄弟,比如“九子夺嫡”,是何等的惨烈、血腥。而让人们想不通的是,就是那位最终夺得皇位的雍正,却一改常态,不仅容下了自己的兄弟,甚至还待其为子。有没有很好奇何人如此幸运?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