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学霸”康熙大帝曾经参加科考,并且高中探花是真的吗?

“学霸”康熙大帝曾经参加科考,并且高中探花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939 更新时间:2024/1/4 8:44:12

今天是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二百年前,据说,康熙皇帝曾经以“龙儿”为名,参加科考,并且高中探花。

作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是个著名的全才人物,他通晓经史子集,天文地理,他一生好学,在位六十一年,几乎年年如一日的早起学习,最后,死都是死在书屋中,绝对算得上皇帝中的学霸。那么历史上的康熙到底有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呢?

从技术层面考虑,这种可能性不大。首先,古代的科举考试要经过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步骤,相当于县考,省考和国考。探花是最后国考的名次,必须经过前两轮的选拔人选才能参加。不是任何人说参加就参加的。

其次,清代殿试由礼部主考,皇帝钦定主考官,主考官能不认识皇帝?

再次,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皇帝深居后宫,由太监告知题目,自己在家考试。这里仍有常识错误,要知道,殿试的内容是由读卷大臣拟定若干选项,最终由皇帝亲自圈定,作为考题的,也就是说,题目都是皇帝自己定的。

网络配图

再说了,这个场外做出来的试卷也是到不了阅卷考官的手中的,每场科考人数是一定的,考官不可能不核查试卷数量吧?

康熙皇帝的聪明好学,在皇帝中是不多见的,至于后世附会出他亲自参加科考,并且高中探花的传闻,无疑是不可能的。

正逢高考,千军万马独木桥上拼知识、拼运气、拼爹,而决定结果的主要因素其实还是平时的学习成绩,可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时期,有时,影响考生成绩的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贿赂考官,且看几则当时文人们揭露“高考”丑态的绝妙对联。

清朝康熙五十年,江南举行乡试,正副主考官左必蕃和赵晋两人,受贿将盐商程光奎等人录取为举人。落弟的考生群情汹涌,把五路财神塑像从财神庙抬到文庙,以铁链捆锁于供奉孔子的明伦堂,把科场大门上的“贡院”匾额改成“卖完”二字,作为横批贴在大门上,两边挂起一幅对联:

左丘明两眼无珠;

赵子龙一身是胆。

左丘明是《左传》的作者,是位盲人;赵子龙是三国名将,刘备曾夸他“浑身是胆”。这幅对联巧用典故,暗嵌上两主考官的姓氏,痛骂二人“有眼无珠”,不识贤惠,难分良莠;揭发他们贪财枉法,见利忘义,“一身是胆”,无法无天。

网络配图

康熙三十八年顺天乡试,中举者多为勋贵子弟。于是落第考生哗然,满城散发传单,抨击矛头对准姜宸英和李蟠这两名主考官,传单上有醒目对联一副:

老姜全无辣味;

小李大有甜头。

联中借为佐料的“姜”,跟借为水果的“李”,含沙射影,语意双关,令人叫绝。

清朝乾隆年间,直隶学士吴省钦主持乡试,贪脏受贿,录取不才。落第生员愤而在试场门口贴出一联:

少目焉能评文字;

欠金岂可望功名。

横批:口大欺天!

网络配图

这幅对联巧妙地把“吴省钦”三字拆开,缀成联句,切人切事,极为自然,一时广为传诵,弄得那位吴大人声名狼藉。

标签: 科考探花大帝

更多文章

  • 清朝人”高考“时,考官如何防止考生作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高考,考官,清朝

    清朝“高考”时,清朝朝廷如何防止考生作弊?现代人看完哭笑不得中国科举制度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其影响也是极为复杂深远的。不过,不管怎样,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巨大的吸引力,因为通过科举考试能够做官,当老爷,能够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的命运。好处这么大,自然就有人打起来歪主意。但是朝廷还是希望科举考试公

  • 清朝”高考“有多难,看看科举考试的大纲,你能考上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高考,你能,科举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如何选取天下人才为己用,是每个君王都要考虑的事。先秦时期,主要采用“世卿世禄”以及分封天下的诸侯、卿、士等等。也就是说,当官的基本上都是些贵族子弟,世代延续,平民唯一上升的渠道就是上战场杀敌立功。到了汉代,选拔人才的方式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由各级地方官吏推荐德才兼备

  • 因为士兵没有吃西瓜,年羹尧才被杀害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被杀,西瓜,士兵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年羹尧其实挺有意思的,有意思的地方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的,那就是话说他有一次和雍正在一起看这个士兵操练的情况,结果你猜怎么着,年羹尧让这些士兵吃瓜,结果这个年羹尧就被杀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哦,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其实说这个

  • 反复无常经常举起反清大旗的王辅臣,康熙为何不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反复无常,大旗,杀他

    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始,满洲军一直就对中原虎视眈眈,到了皇太极,也一直没有入关,直到皇太极死后,多尔衮率领满洲军入关,扶持年幼的福临继位为帝,也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顺治帝,大清这次得以步入中原。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其中不乏一些能征善战的勇将,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一位,就是在顺治帝死后,留给了康熙帝,可惜却险

  • 清朝的公爵是怎么样的?什么样的人才会被封为公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公爵,的人,才会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公爵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爵,是清朝异姓功臣爵位中级别最高的,当然在清朝历史上也有异姓功臣被封为王的,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三藩”(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乾隆年间的傅恒、福康安父子(两人都在去世后被追封为郡王),但是这些毕竟只

  •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是哪朝人?为什么说蒲松龄妻子是他最大的幸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聊斋志异,蒲松龄,是他

    很多人都把《聊斋志异》当做简单的神鬼怪谈书籍阅读,实际上蒲松龄在创作这部短篇小说时,是为了揭露当时封建制度的黑暗以及科举制的腐朽,希望能够有更多人站出来反抗这种束缚。如果有机会能读读原著的话,相信会有更多收获。蒲松龄能够完成《聊斋志异》离不开一个人的支持,就是他的妻子刘氏,可能蒲松龄一生最大的幸运就

  • 清朝内阁首府张居正睡太后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首府,内阁,太后

    说到张居正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这个人的,还是非常的厉害的哈,而且在历史上的地位也非常的高,关于他的故事太多太多了,他的历史成绩也多,但是今天我们讨论这个,我们来讨论这个张居正的一些比较私密的事情,比如这个有的人说张居正睡了李太后了,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这个也还是比较八卦了,但是又不得不让人产

  • 张居正和李太后之间发生了爱情吗?张居正和李太后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后,张居正

    最近小编有关注到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张居正和李太后被很多人说起,说他们什么呢?就是说他们有一腿,哈哈,这个言论是真的太太有意思了,虽然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但是奈何这个网传太多了啊,所以还是要拿出来说说的,看看具体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吧,有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哟!张居正与李太后张居正与李太后有没有秘密,

  • 允袐是谁?为什么被雍正当“儿子”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儿子

    记得刘备曾经说过: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可是,这种情况想来只对穷人有效,那些富家子弟,特别是皇子之间,最为忌惮的往往就是自己的兄弟,比如“九子夺嫡”,是何等的惨烈、血腥。而让人们想不通的是,就是那位最终夺得皇位的雍正,却一改常态,不仅容下了自己的兄弟,甚至还待其为子。有没有很好奇何人如此幸运?那就

  • 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光荣的背后是一个学者型官员载浮载沉的人生道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是一个,编纂,光荣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的这句词道出的是传统心底的英雄梦:帮助君王一统天下,留下美名世代传扬。到了清代中期,情况出现了变化——乾隆皇帝要一统天下思想文化,于是疆场厮杀转为文化清理,风云际,纪晓岚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成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此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