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举人是什么职位?有什么特权?为什么知县都不敢轻易得罪

古代举人是什么职位?有什么特权?为什么知县都不敢轻易得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050 更新时间:2024/1/17 16:24:00

还不知道:古代举人特权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知县,品秩为正七品,就行政级别具体职务而言,基本相当于现今的一县之长;但就具体的职权而言,“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甚至“凡贡士、读法、养老、祀神,靡所不综”的知县,远远大于现今的县长。尤其在“皇权不下县”的清朝时期,知县几乎是一县的“土皇帝”,实际权力巨大。

知县形象

可在诸多古典学作品甚至官方正史的记载中,实际权力巨大的知县在面对“举人”这个特殊对象时,竟然也不敢轻易得罪,甚至还会主动靠拢、巴结!《儒林外史》中的经典故事——“范进中举”中,那个得知范进中举就赶紧送钱、送房的乡绅就是前任知县。

“举人”,到底有特殊,能让坐镇一方、实际权力巨大的知县都不敢轻易得罪?

“举人”,到底是干嘛的

封建朝廷用以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科举制度,大致分为五个等级:县试、府试、院试、乡试和会试。其中“县试”、“府试”、“院试”,乃系“童试”的三个等级,成绩合格者被称为“秀才”;“秀才”于一省省会参加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成绩合格者即为“举人”。

成为“举人”以后,便直接具备了两项资格:1、有资格参加于京城举行的“会试”;2、正式拥有了做官资格。

“乡试”考生形象

两项资格,带给“举人”的特殊地位

“会试”考试合格者,称为“贡士”,即为“荐举给天子,可以出任朝廷官员的优秀人才”。“贡士”可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没有淘汰一说,只有一二三甲排名之说,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也就是说,只要“举人”于“会试”中考试合格,最差也能获得一个“同进士出身”,就能被外放实补正七品或者经人举荐,出任更高品级的官缺。所以,对于知县而言,每一个“举人”都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自己的同事或者上级,肯定不敢轻易得罪。

“进士及第”报喜图

即使“举人”于“会试”中落第,也具备做官资格,一般出任县丞或者主薄、教谕等知县的“佐贰官”,或者经人举荐直接出任知县。此等资格,知县自然不敢轻易得罪,为自己树立日后的官场政敌。

“举人”的其他特权

所谓“皇权不下县”,即县级以下不再设行政单位,封建皇权延伸到县级单位为止。县级以下的基层社会,在“律法”和“礼教”的双重约束下,由地方乡绅协助治理。而“举人”和“秀才”,就是地方乡绅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基层社会重要的治理力量,“举人”自然会得到知县的充分尊重。

晚清时期“乡绅”形象

所谓“古之四民,士农工商”,“士”排名第一,地位最为尊贵,也是维护皇权统治的中坚力量,统治阶层必须绝对保证其根本利益。拥有了“举人”功名,就等于跻身于“士”之阶层,就会得到统治阶层的特别尊重和格外照顾。出于这种目的的考虑,封建统治阶层给“举人”和知县平等的社会地位,并免除其和家人徭役田粮,甚至免除挂靠在其名下田亩赋税的特权。

也就是说,就算“举人”不进入仕途,也会成为拥有和知县同等地位的大地主,同样是知县不敢轻易得罪的嚣张群体。

除此之外,前往京城参加“会试”的“举人”们,还拥有乘坐朝廷派遣的“公车”待遇,“公车”之上插有黄旗,有着“天子门生”的意思。此等荣耀,别说是知县,就是更高级别的官员,怕也是不敢轻易得罪。

清代“公车”

后记

“举人”,虽然是封建科举制度中的一个功名称呼,但其代表了读书人所处阶层的巨大转变,社会地位的急剧提升,更代表了入仕为官的特殊资格。单就“举人”所具备的特殊待遇,知县就不敢轻易得罪;更何况谁也不知道今日的“举人”,明日会成为何等级别的官员,这种未知更令知县畏惧。

作为一县的“土皇帝”,知县的实际权力固然很大,但面对已经身处士绅阶层、仕途前景不可估量的“举人”,也只能给予绝对尊重,不敢轻易得罪。

参考文献:《清史稿·选举志》、《清史稿·职官志·外官》、《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钦点大清会典则例》

标签: 有什么知县举人

更多文章

  • 乾隆是个什么样的君主?乾隆真的是十全老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的是,君主

    导读:乾隆是个什么样的君主?乾隆真的是十全老人吗?说到乾隆这位皇帝,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乾隆的名字叫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也是清朝在定都北京后的第四位皇帝。在清朝出现过的这12位皇帝之中,乾隆算是一位十分幸运的皇帝了。先是由祖父康熙为清朝不断扩大疆域,后又有勤奋老爹雍正不断充盈国库,并

  • 雍正的遗诏:奠定乾隆朝六十年政局稳固的根基,雍正的遗诏什么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遗诏,乾隆

    历史上的乾隆皇帝,可以说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上,最为“幸运”的皇帝之一,而这一切都与他的父亲雍正皇帝此前十三年的改革与勤政密不可分。在继位的合法性上,乾隆皇帝很早就被雍正通过“秘密立储制度”确立了接班人身份,并且帮助其扫除了几乎所有的障碍,使得乾隆皇帝的登基变得是没有任何的“悬念”,帝位从一

  • 多尔衮死后 清朝八旗军队战斗力下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多尔衮,清朝,战斗力

    对多尔衮和八旗军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清朝的历史,有着这样一个有趣的说法,清朝是以摄政王加孤儿寡母的组合得的天下,又以摄政王加孤儿寡母的组合失的天下。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清朝在入关由割据政权成为全国性政权的时候,是摄政王多尔衮加孝庄太

  • 贵妃晋升到皇贵妃有多难 相当于继立皇后的难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贵妃,晋升,皇后

    导读:很多人都不了解贵妃和皇贵妃的事情,贵妃晋升到皇贵妃有多难 相当于继立皇后的难度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欣赏。清朝的后宫等级制度经过努尔哈赤时期的“草创阔略,宫闱未有位号”;皇太极时期的“位号既明,等威渐辨”;顺治皇帝的多方摸索,“议定而未行”;直到康熙年间才“典制大备”,形成了等级森严、尊卑

  • 和珅真的配得上二皇帝的称呼吗 事实证明名副其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和珅,皇帝

    还不知道:和珅与乾隆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和珅,钮祜禄氏,出身满洲正红旗一个落魄的武职世家,凭借着自身的特殊才能和乾隆皇帝令人费解的恩宠,迅速成为朝廷最具权势的大臣。巅峰时期的和珅,“权倾一世,威福由己;内而公卿,外而藩阃,皆出其门”。嘉

  • 乾隆的下一任皇帝嘉庆的资质平庸又不杰出 为什么会成为为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嘉庆,乾隆,继承人

    乾隆,25岁时就已经登上了皇位。在位时间长达60年,同时也是我国封建王朝中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他在退位后,又继续掌权3年多。他去世的时候,就已经89岁了。要说他一生中的女人也是很多的,至少也有30多个了,一共生了有17个儿子。可更令人好奇的一点是,他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嘉庆呢?要说他是个资质很平庸

  • 乾隆生前有很多妃子 嘉庆继位后是如何对待“小妈”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嘉庆,乾隆,有很多

    对嘉庆的小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朝代历经12个皇帝,从一个封建时代到社会思想逐渐西化的过程,经历无数的风风雨雨,然而这个朝代还是有独属于它的鲜艳色彩,而这抹色彩自然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所创造的康乾盛世了。在这三个人中乾隆无疑是

  • 道光帝是个怎样的人?他的内政水平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的人,是个,内政

    说到道光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道光帝的书屋悬挂着他自己书写的箴言:“事愈大,心愈小;情愈急,气愈和。”此处便可看出,他一直在砥砺自我的性情修养。在系统的宫廷教育培养下, “经史融通,奎藻日新”,因此深得嘉庆的喜爱。虽然贵为皇子却能“日与诗书相砥砺”,在

  • 康熙为何没有杀掉已经起了谋逆之心的鳌拜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之心,杀掉,康熙

    擒拿鳌拜可不是很随便的事,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可以说,15岁的康熙那时候擒拿鳌拜是冒着非常大的风险的。甚至一直都为后人所称颂,可以说是康熙人生当中的一个辉煌。当时的鳌拜,已经目空一切,甚至都起了谋逆之心,但在康熙擒拿住他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杀死,而只是判了一个终身监禁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

  • 乾隆作为面试官时,他的选官标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面试官,标准

    你知道乾隆吗?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紫禁城的宫墙之内,乾隆帝正在目不转睛的盯着前来陛见的官员,有时他面有喜色,有时又陷入深思,然后稍作停留便执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而简简单单的这一动作主掌了大量官员的宦海浮沉 ,因此这历史上的一幕便是乾隆的“引见制度”。完美主义者的心病,让乾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