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多尔衮死后 清朝八旗军队战斗力下降?

多尔衮死后 清朝八旗军队战斗力下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593 更新时间:2024/1/24 8:12:48

对多尔衮和八旗军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说起清朝的历史,有着这样一个有趣的说法,清朝是以摄政王加孤儿寡母的组合得的天下,又以摄政王加孤儿寡母的组合失的天下。

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清朝在入关由割据政权成为全国性政权的时候,是摄政王多尔衮加孝庄太后和幼帝顺治帝福临的组合,而在清朝灭亡的时候,也是摄政王载沣加隆裕太后和幼帝溥仪的组合。

当然组合虽然是一样的,但其中差别可谓是天差地别。以摄政王来说,载沣是远远不及多尔衮,以太后来说,隆裕也远远不如孝庄,以皇帝来说,溥仪也是不如福临的。

那么今天宋安之就来说说关于清初摄政王多尔衮的历史,如今有个观点,那便是认为多尔衮去世以后,清朝八旗军队的战斗力呈跳水式的下降,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首先这个说法其实有着一定的道理,以多尔衮之死的时间为节点来看,八旗军队的战斗力的确明显下降了,当然并非是跳水式下降。

之所以会这样,有两个原因:

①、清朝可谓是家族式开国,不但清太祖努尔哈赤军事能力强,连他的十几个儿子也大部分军事能力很强。诸如第八子皇太极、第二子代善、第十四子多尔衮、第十五子多铎等等,统兵作战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到了第三代孙子辈,虽然没有像第二代那般人才济济,但也有一些将才的,皇太极长子肃亲王就是其中佼佼者。

所以说清朝属于是家族式开国,但是这些开国诸王似乎都不是长命之人。而以多尔衮死去的顺治七年为时间节点来看,在顺治七年前后,清朝的开国诸王开始大规模凋零。礼亲王代善病死于顺治五年、豫亲王多铎病死于顺治六年、饶余郡王阿巴泰顺治三年病死、巽亲王满达海病死于顺治九年、多罗谦襄郡王瓦克达病死于顺治九年。

而因为政治斗争,肃亲王豪格被多尔衮打压至下狱,并且在顺治五年死于狱中。战功赫赫的英亲王阿济格在多尔衮死后,妄图继续架空顺治帝,结果失败,于顺治八年被赐死。

而在顺治九年敬谨亲王尼堪在南下对战南明时,被李定国斩杀,黄宗羲赞道:“逮夫李定国桂林、衡阳之战,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戊午以来全盛天下所不能有”。意思是自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以来,这是对清最辉煌的一次战绩,清朝是破天荒的阵亡了一位亲王。

开国诸王的大规模凋零,意味着清朝统兵人才的缺少。将领是一个军队的核心,如果将领能征善战,军队自然是战斗力大涨;如果将领是个毫无能力的纨绔子弟,那么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所以说开国诸王的凋零,对于八旗军队的战斗力削弱可想而知。

②、清朝入关以后,八旗军队身为胜利者,在各地享受了程度不同的优待,虽然每地的驻防八旗的待遇不同,但都享受了优待,正所谓温柔乡英雄冢,以前这些八旗士兵是光脚不怕穿鞋的,巴不得通过战争发财,但是享受了各种待遇以后,自然是战斗力大减。

所以两方面综合来看,上层是统兵的开国诸王大规模凋零,下层是八旗军队入关以后,享受了各种待遇,没有了动力,所以战斗力自然明显下降。

其次要说战斗力跳水式的下降,就有些言重了。

毕竟当时清朝入关也就是几年时间,还不到十年时间,八旗军队再怎么堕落,也不至于战斗力跳水式下降。

而根据资料显示,其实在康熙年间,八旗军队还是有着一定战斗力的。八旗军队真正的没有战斗力,成为国家负担,是在雍正帝和乾隆帝时期开始的。

可能还有人认为顺治帝亲政以后,清朝对南明采取以汉制汉的策略;诸如顺治十年起用洪承畴经略西南,还有派吴三桂南下,并且皇室与其联姻,将公主嫁给吴三桂长子吴应熊等等,都意味着八旗军队战斗力跳水式的下降,不然怎么会如此呢?

虽然的确有着八旗军队战斗力明显下降的原因,但八旗军队在当时战斗力其实还是有的,不至于这么快就战斗力落至低谷,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八旗军队消耗太大,兵源补充不足,清朝对南方鞭长莫及,所以只能派吴三桂等降将南下对战南明。

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中曾经提到过清朝入关时的兵力,是这般说的:“至世祖章皇帝入京师时,兵亦不过十万;夫以十万之众,而服十五省之天下,岂人力所能强哉”。以此来看,清朝入关时八旗兵力也就是十万,经过长时间消耗,自然繁衍补充兵丁的速度跟不上消耗速度,所以后续主要以降将带领军队冲锋陷阵,而八旗军队则起到压轴作用,只是在关键时刻出现,一般重点在于稳定军心,防止降军叛逃等。

最后总结来说,清初摄政王多尔衮死后,八旗军队战斗力的确出现了明显下降,但是说其跳水式下降,还是有些言重了,毕竟没有那么快的,到了康熙年间,八旗军队都还是有着一定战斗力的。

标签: 多尔衮清朝战斗力

更多文章

  • 贵妃晋升到皇贵妃有多难 相当于继立皇后的难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贵妃,晋升,皇后

    导读:很多人都不了解贵妃和皇贵妃的事情,贵妃晋升到皇贵妃有多难 相当于继立皇后的难度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欣赏。清朝的后宫等级制度经过努尔哈赤时期的“草创阔略,宫闱未有位号”;皇太极时期的“位号既明,等威渐辨”;顺治皇帝的多方摸索,“议定而未行”;直到康熙年间才“典制大备”,形成了等级森严、尊卑

  • 和珅真的配得上二皇帝的称呼吗 事实证明名副其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和珅,皇帝

    还不知道:和珅与乾隆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和珅,钮祜禄氏,出身满洲正红旗一个落魄的武职世家,凭借着自身的特殊才能和乾隆皇帝令人费解的恩宠,迅速成为朝廷最具权势的大臣。巅峰时期的和珅,“权倾一世,威福由己;内而公卿,外而藩阃,皆出其门”。嘉

  • 乾隆的下一任皇帝嘉庆的资质平庸又不杰出 为什么会成为为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嘉庆,乾隆,继承人

    乾隆,25岁时就已经登上了皇位。在位时间长达60年,同时也是我国封建王朝中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他在退位后,又继续掌权3年多。他去世的时候,就已经89岁了。要说他一生中的女人也是很多的,至少也有30多个了,一共生了有17个儿子。可更令人好奇的一点是,他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嘉庆呢?要说他是个资质很平庸

  • 乾隆生前有很多妃子 嘉庆继位后是如何对待“小妈”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嘉庆,乾隆,有很多

    对嘉庆的小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朝代历经12个皇帝,从一个封建时代到社会思想逐渐西化的过程,经历无数的风风雨雨,然而这个朝代还是有独属于它的鲜艳色彩,而这抹色彩自然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所创造的康乾盛世了。在这三个人中乾隆无疑是

  • 道光帝是个怎样的人?他的内政水平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的人,是个,内政

    说到道光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道光帝的书屋悬挂着他自己书写的箴言:“事愈大,心愈小;情愈急,气愈和。”此处便可看出,他一直在砥砺自我的性情修养。在系统的宫廷教育培养下, “经史融通,奎藻日新”,因此深得嘉庆的喜爱。虽然贵为皇子却能“日与诗书相砥砺”,在

  • 康熙为何没有杀掉已经起了谋逆之心的鳌拜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之心,杀掉,康熙

    擒拿鳌拜可不是很随便的事,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可以说,15岁的康熙那时候擒拿鳌拜是冒着非常大的风险的。甚至一直都为后人所称颂,可以说是康熙人生当中的一个辉煌。当时的鳌拜,已经目空一切,甚至都起了谋逆之心,但在康熙擒拿住他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杀死,而只是判了一个终身监禁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

  • 乾隆作为面试官时,他的选官标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面试官,标准

    你知道乾隆吗?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紫禁城的宫墙之内,乾隆帝正在目不转睛的盯着前来陛见的官员,有时他面有喜色,有时又陷入深思,然后稍作停留便执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而简简单单的这一动作主掌了大量官员的宦海浮沉 ,因此这历史上的一幕便是乾隆的“引见制度”。完美主义者的心病,让乾隆做

  • 溥仪的大婚之礼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之礼,溥仪,有哪些

    清廷于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日(公历1912 年 2 月 12 日)接受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提出的《清室优待条件》,宣布退位。皇宫外朝各部衙门皆被裁汰,只保留皇族、内务府与宗人府处理内廷。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皇帝逐渐长大,对于在紫禁城的前清贵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为溥仪筹办婚礼。这场婚礼究竟有什么不

  • 从曾国藩的书信中是否能看出他患有抑郁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曾国藩,抑郁症

    大家好,说起曾国藩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同治四年的九月开始,曾国藩的失眠老毛病开始逐渐加重,身心疲倦至极,在当时的日记里,他这样写道:“倦甚,不愿治事。三点睡,五更醒。”严重睡眠不足已经损害了曾国藩的精神,与此同时,一种巨大的忧郁始终缠绕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失眠直接导

  • 乾隆的感情生活是怎样的?富察氏是他的一生挚爱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是怎样,感情生活

    说到乾隆想必一定是电视中的哪个形象,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但你知道他真实的样子又是什么样的吗?(一)、早年痴情,对结发妻子情投意合,富察氏的完美让乾隆谱成了一曲长恨之歌。乾隆共有41位嫔妃。从1727年和第一位妻子富察氏成婚后,到1777年他又纳了最后两位嫔妃。作为完美主义的乾隆,在情感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