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之洞的《劝学篇》为什么能够得到大多数人支持?

张之洞的《劝学篇》为什么能够得到大多数人支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646 更新时间:2023/12/25 8:49:49

导读:之洞的《劝学篇》为什么能够得到大多数人支持?

戊戌维新这段时间,张之洞的个人经历和诉求非的奇怪,自己将得意门生作为了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但是自己又和康梁保持一定的距离。

坦白讲,从张之洞《劝学篇》问世后,这个一直就是非常引人注目。戊戌政变未发生时,光绪对此评价颇高,官僚们更是应者众多。就算是那些参与到戊戌变法的人中,对《劝学篇》也是有些好评,这也算是历史的吊诡。

事实上,在当时的环境下,任人都不能脱离现实,完全搞资本主义,所以康梁的思考,其实也值得商榷,在此基础上,张之洞所提“中体西用”,实际上得到了多数知识分子阶层的认可,这也毋庸讳言。

那么,从这些角度来看张之洞,那这是一个典型的投机者,这并不代表是一个贬义词,在当时的环境下,究竟做出如何的选择,确实很伤脑筋。但是张之洞后来的人生选择颇为奇妙,直至最近十年学术界提出张之洞的“帝梦”,才有所理解。

但是,这样的境况,其实也是张之洞的正常反应。晚清满汉的内在冲突,实际上对这些位居高层的汉族官僚而言,实际上存在着很多风险。如何自保实际上也是一种生存技能,同时怎样将利益最大化,更为关键。

所以,我对不少学者提到张之洞有帝王梦的说法,完全是认可的,因为张之洞这样的思考,完全符合他的利益诉求。

标签: 劝学篇大多数人支持

更多文章

  •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张之洞劝学篇的教育思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劝学篇,晚清,四大名

    了解近代史的朋友对张之洞多少有些了解,张之洞是晚清重臣,洋务中的重要人物,提倡学习西方科技,创办工厂、各类学堂,为中国近代工业和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张之洞劝学篇历史上有两部《劝学篇》,一部是荀子的名作,另外一部就是晚清名臣张之洞的一部思想作品。张之洞出生于1837年,是洋务派的核心人物,其后期一直在

  • 张之洞的墓为什么四次被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之洞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祖籍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

  • 张之洞死后惨遭挖坟抛尸,为何遗骸99年后才被安葬入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入殓,遗骸,安葬

    导读:张之洞死后惨遭挖坟抛尸,为何遗骸99年后才被安葬入殓张之洞(1837年~1909年),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自号抱冰。祖籍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1863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中法战争时,擢两广总督,用冯子材,击败法国军队。后调湖广总督,设广东水

  • 慈禧太后也曾遭遇“代笔门”,偏爱附庸风雅,真实水平不敢恭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代笔,附庸风雅,也曾

    慈禧是清朝末期的实际掌权者,她在政治上毫无建树,甚至达到了祸国殃民的程度,却偏爱附庸风雅,没事喜欢舞文弄墨,作画写诗,但是真实水平不敢恭维。慈禧太后油画慈禧(1835~1908),民间百姓俗称“西太后”。慈禧太后除善弄权术外,生活中喜爱书画,尤其爱以自己的“御笔”书画,并在字的右上端盖上“慈禧皇太后

  • 爱新觉罗·奕纬为何年仅24岁就英年早逝,原来是被父皇踢中下半身不幸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爱新觉罗,英年早逝,半身

    导读:爱新觉罗·奕纬为何年仅24岁就英年早逝,原来是被父皇踢中下半身不幸身亡。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爱新觉罗·奕纬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有很多人说清朝无昏君,就是说清朝与别的王朝相比较,皇帝们对于工作都是努力的,就算是在工作上没有什么成绩,那也

  • 张之洞是何人?为何说张之洞晚年时被载沣气死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之洞,何人,晚年

    导读:张之洞是和人?为何说张之洞晚年时被载沣气死得?张之洞晚年入值军机处,从地方封疆大吏晋升到拥有决策之权的枢臣,因此说他位高权重。其实,正是因为张之洞晚年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所以他才有资格与时任摄政王的载沣一同商讨朝廷要务,在此过程中二人冲突不断,每一次的争论都是对张之洞身体的重大打击。所以通常的说

  • 张之洞儿子为什么投靠日本人?张之洞儿子亲日是什么缘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之洞

    导读:张之洞儿子为什么投靠日本人?张之洞儿子亲日是什么缘故?同样是晚清名臣曾国藩、李鸿章的后代由于良好的家风,个个优秀之极。张之洞的子女极多,有记载的嫡子就有五个,但是还有很多未记载的庶子。他的儿子张仁乐早年在日本留学,受到日本极端派系的蛊惑,十分亲日。回国后,虽然父亲张之洞的关系,在天津的政场上担

  • 晚清名臣张之洞有几个儿子?张之洞后人都有什么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都有,张之洞,晚清

    导读:晚清名臣张之洞有几个儿子?张之洞后人都有什么成就?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张之洞也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他子孙众多,基本都活跃在政治、学术两个领域。令人叹息的是,在他的众多子孙中有1位当了并被处死。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张之洞这位晚清名臣的5个嫡子及其子女。1、长子:张仁权(1859-193

  • 晚清名臣张之洞为何只纳妾不娶妻?因为命格太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纳妾,晚清,娶妻

    导读:晚清名臣张之洞为何只纳妾不娶妻?因为命格太硬?张之洞大家可能不知道,但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所造出来的枪炮大家一定是知道的。张之洞是晚清时期著名大臣,有希望和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四大名臣。正是他们四人保住了大清最后几十年的统治,为大清朝廷续了命,但这四个人的生活都十分稀奇古怪,各有各的不同。其

  • 张之洞是如何死的?揭秘晚清举足轻重人物张之洞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之洞,晚清,死因

    张之洞晚年入值军机处,从地方封疆大吏晋升到拥有决策之权的枢臣,因此说他位高权重。其实,正是因为张之洞晚年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所以他才有资格与时任摄政王的载沣一同商讨朝廷要务,在此过程中二人冲突不断,每一次的争论都是对张之洞身体的重大打击。所以通常的说法是张之洞是被载沣气死的,细究之,应该说张之洞之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