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沈括堪称全才,他的人品很差吗?

沈括堪称全才,他的人品很差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716 更新时间:2024/1/21 16:21:00

沈括堪称全才,他的人品很差吗?说到沈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可能有很多人应该听说过北宋时期一位天才一般的人物沈括,他被后世称为是历史上的一位全才,可以说是各方面都十分精通,纵观古今也只出了沈括这一位。但即便如此,沈括的人品似乎却和他的才学是完全相反了,他的人品非常差劲。那沈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何一个堪称全才的人物,人品却那么差呢?

一、沈括对苏轼落井下石

沈括是什么人物,他是天文地理、音乐医药、律历占卜无所不通的全才。他的《梦溪笔谈》广受称赞,被后人认为是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中国科学院也曾为纪念他,将1963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沈括。可见他成就之高,影响之广泛,并非虚言。

但就是这样一个在做事上登峰造极的人,在与人打交道上却失败透顶。经历了几件备受非议的事情后,宋神宗皇帝直接称他为“小人”,并发誓不管他才学再怎么卓著,都不重用他。

其中一件事情是与他的好友苏轼有关。有一年科举考试,苏轼任主考官,出了个题目,列举了历史上一些独断专行的人与事,让学子以此事写篇文章,大概相当于今天的话题作文。但王安石认为苏轼此举是在影射自己因为皇帝宠信专擅朝政,遂有人上奏折,以试题诽谤朝政而弹劾苏轼。苏轼上书请求将其外放,赴杭州任职。

苏轼到了杭州,见到老朋友沈括时十分高兴,两人诗酒话旧,言笑晏晏,好不畅快。沈括也自始至终对政治只字未提。聚会到了最后,沈括提出要苏轼拿出赴杭以来的诗作让其拜读,当然那时还把沈括当朋友的苏轼不假思索一口答应了。

谁知沈括当晚就将苏轼的诗重新抄了一遍,并将诗作里有诽谤朝廷之嫌的诗句重点标出并加注,并秘密呈给御史台中丞。正巧苏轼那时因政绩突出改任外地知州,在向皇上表达谢意的几句话里被人认为是讥谤朝廷,一时间朝廷上下,很多人都站出弹劾苏轼,神宗一看这么多人弹劾苏轼,便信以为真,于是苏轼罪名成立了,他遂即被捕入狱,关在在湖州等待判决。后多亏王安石等人求情,才将苏轼从轻发落,被贬黄州。

虽然墙倒众人推的事情历史上并不鲜见,但沈括作为苏轼的朋友,在朋友推心置腹的信任中却猝不及防地给对方一刀,任谁也无法承受,此情此举不能不说是下作之举。说沈括人品有亏也没有冤枉了他。

二、沈括与王安石

再有一事,王安石变法时,遇到司马光的保守派的极力阻挠,两派各执己见,水火不容。沈括作为王安石的同乡,自然站在王安石这边,支持变法运动。他自身也十分能干,身体力行地帮王安石解决了很多难题,王安石对沈括也极为器重。但后来发生的事情,才让王安石恍然大悟,沈括其实并不是因为认可王安石,也并不是支持变法图强为国家,他只是看到王安石的政治前途。当王安石被守旧一方反扑倒下,沈括马上换了阵营,急切洗白自己,秘密向当时的宰相呈上万言的报告,细数变法的种种不力。宰相非常不齿他的这种做法,将报告公之于众,所有人都知道了。王安石直呼他是反复无常的小人。神宗皇帝也发誓永不用此类无耻变节的小人。

从那以后,沈括的个人信用彻底破产。不过他也从此饱受世人对他的唾弃,朝中人谩骂他,离间他,也上书诽谤他,就像他曾对别人做过的那些事一样。他在守旧派和变法派里外不是人,两派固然视同水火,但在鄙视沈括这件事上,却立场出奇的一致。很多人知道皇帝不喜欢他,也及时地踩上一脚,上书弹劾他出使辽国时出卖国家利益的行径。其实,沈括和辽国的谈判很给力,只是神宗自己软弱,答应辽国苛刻条件,之后后悔时,就拿沈括当替罪羊了。并将沈括逐出京城,贬到宣州。唉,风水轮流转啊,那时的沈括会不会想起苏轼当年的境遇,后悔于自己曾对友人犯下的错误呢。

当后来宋哲宗即位大赦天下时,朝中人纷纷上书历数沈括罪行,宗哲宗便主张谁人都可赦,唯独沈括不可赦。可见那时沈括人品败坏的形象已铁板钉钉,难以改变了。

可是其实,世人并没有看错他,他纵然也有被冤枉的时候,但他卖友求荣、无耻变节的行为却是再耀眼的科学家光环也淹没不了的。

三、沈括的成就

在《梦溪笔谈》中,其实是非常详细记载了北宋时期广大劳动人民们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做出的各种贡献,并且还有沈括自己不少研究成果也都一一记载在其中,可以说沈括的《梦溪笔谈》不仅仅是一部反应沈括个人能力的展示墙,更是反应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成就如何辉煌的军功章。沈括在北宋时期是非常出名的,他的能力非常的超群,从小到大就是个喜欢多看多思考的孩子,并且一直都博览群书,文采出众。也因此不仅被我国人民所推崇,就连西方国家也有不少人非常仰慕沈括。你知道沈括被西方人称为什么吗?绝对是让你吃惊的赞扬。

其实对于沈括被西方人称为什么这一问题,也是有几种答案。有一说是指沈括的《梦溪笔谈》被英国科学大师称之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而沈括本人则被大师指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当然无论是前面的赞扬还是后面的褒奖,这些都是属于沈括的荣誉,也是属于中华儿女的骄傲。而西方国家的那些大师们之所以这么赞美沈括,自然也是有许多必然原因的。沈括本身确实是十分博学多才,并且一生成就也十分显著。在当时,沈括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要是放在现代就是学神级人物。除了非常擅长自然科学以外,天文、地理、生物、军事、医学、化学、农学等等,沈括都是非常精通的。

更有一种传闻,在古代西方人还不知道什么叫做石油的时候,中国百姓们却已经在用这一液体来点灯甚至做饭了,而且还给这一液体取了名字叫做“石油”。而发现这一液体,并且经过反复实践研究认定“石油”是非常好用,然后还给它取名字的就是北宋时期著名科学家沈括。常常听到有描述北宋时期的文章或是书评,这其中总是少不了提到沈括。而沈括是个怎样的人呢?为何后人对于这位古人有如此多的赞扬和欣赏,其中可真是有原因的。其实说起沈括,这个人身上确实是有太多优点让人无法无视。首先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其次还是一位军事家、政治家。

而说到沈括是个怎样的人,最不得不提的就是他在学习上的态度了。对于沈括来说,无论是生活还是学术研究都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观察上,每件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又可以变成什么样的样子,都是需要经过亲身实践或者仔细观察后才能得到答案。据说,沈括从小就是非常勤学又好问的,在加上父亲为官需要四处游历走动,所以沈括从来都没有停止思考和观察。无论走到哪里,看到什么,学习到什么,沈括都喜欢把看到的和自己想到的相结合来思考,从而得到更深入的答案。所以说,沈括确实是个非常认真、勤奋之人,他的才华他的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他有天赋,更是因为他后天不断努力。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态度,才能成就后来的卓越吧。尤其是一本《梦溪笔谈》更是让后人对沈括津津乐道。在《梦溪笔谈》中有许多关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这些都是沈括从小到大根据自己所见所闻再进行整理而编著的。对于后人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成就这两个字组成的一个词,代表着就是有作为的意思,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成就,那么沈括的成就是什么呢?沈括的成就是非常多的,包含的范围也比较广。首先是沈括写的书,他一生写的书多达十几种,虽然有的著作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是从目前存在的著作中,就可以看到沈括的博学,涉及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最为著名的《梦溪笔谈》。

沈括的成就还体现在了天文,物理,数学,医学,化学等等方面。在天文方面,沈括的成就是重新定制新历,创造了圭表,让时间更具体的被人们所感知,在物理方面,沈括的成就一般人都非常清楚,那就是小孔成像、凹面镜成象、凹凸镜的放大和缩小。在数学方面沈括的成就主要在平面几何,在医学方面,沈括发现了很多新的药方,并把它们记录在了书上,为后人的医术做了贡献,在化学方面,石油这个词语就是沈括发明的。正是因为有沈括这个奇男子,他的成就推进了历史的进展。从沈括的这些成就上,我们可以看出沈括的聪明与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大,并且不畏惧失败,敢于尝试各个方面,这种精神是很值得后世人学习的。沈括的成就是长远的,不仅仅是有利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即使到如今也是有助于各方面的研究的。所以说沈括的成就是非常高的。

标签: 成就人品

更多文章

  • 作为亡国之君的宋徽宗,宋徽宗是一个昏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太后,日食

    作为亡国之君的宋徽宗,宋徽宗是一个昏君吗?很多人都不了解北宋宋徽宗,北宋是在端王赵佶的手里亡国的,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事实。通过看水浒传,我们或许对当时的历史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端王的政治手段确实是不甚高明的,奸臣当道,一时间忠良被排挤出去,蔡京和高俅等人相继弄权。但是端王真的是一个昏君吗?我们看水浒的

  • 如何评价北宋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北宋有利还是有弊?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真宗,盟约

    如何评价北宋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北宋有利还是有弊?澶渊之盟是北宋初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大事件。宋国和辽国以战争为手段,最终达成了和平的目的。不过从盟约的内容来看,北宋没能拿回燕云十六州,而且每年还要送给辽国不少钱财、绢布,所以有人觉得这对于北宋来说其实是个不平等条约,那这样的说法究

  • 张邦昌是谁?他是宋朝的宰相,被金人要挟成了“伪楚皇帝”,张邦昌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帝,宰相

    张邦昌是谁?他是宋朝的宰相,被金人要挟成了“伪楚皇帝”,张邦昌是怎么死的?说到张邦昌这个人,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是谁,但是如果了解岳飞传的朋友应该就知道了,里面有两大奸臣,前期是张邦昌,后期是秦桧。不够话说回来,张邦昌竟然还称过帝?这是真的吗?张邦昌真的当过皇帝吗?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

  • 宋仁宗为什么能使宋朝达到鼎盛时期?“仁宗盛治”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交趾,时期

    宋仁宗为什么能使宋朝达到鼎盛时期?“仁宗盛治”是如何做到的?宋仁宗在位期间,将宋朝带领至鼎盛时期,史称“仁宗盛治”。而仁宗盛治有一个数据十分的可怕,就是在这段时期内,全国人口净增加了379万户,这等于是贞观时期的总户数,而且税收更是唐朝最高时期的四倍。从这些数字上来看,仁宗盛治要强于贞观之治,可以说

  •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起的吗?赵匡胤是如何登基称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兵变,宰相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起的吗?赵匡胤是如何登基称帝的?赵匡胤,河南洛阳人。出身军人家庭,北宋开国皇帝,军事家。高祖赵朓,祖父赵敬。父赵弘殷时迁居洛阳,他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父亲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的军官。赵匡胤起初投奔后汉大将郭威,因喜爱武艺,得到了郭威的赏识。后他又参预拥立郭威为后周

  • 宋太祖赵匡胤怎么死的?赵光胤“杯酒释兵权”与“烛光斧影”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太祖,节度使

    宋太祖赵匡胤怎么死的?赵光胤“杯酒释兵权”与“烛光斧影”是怎么回事?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眼见天下割据势力林立,便对赵普说:“我睡不着觉,因为卧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盘。”(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六赵匡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在赵普的帮助谋划下,赵匡胤首先击溃了后周残余势力李筠、李重进等的

  • 揭秘:赵匡胤的下一任皇帝是谁?为什么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而是弟弟赵光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太祖,实录

    揭秘:赵匡胤的下一任皇帝是谁?为什么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而是弟弟赵光义?赵匡胤死因不明,儿子们也未能继位,而是弟弟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有很多迹象表明是他杀兄继位,但无史料确切记载.太宗继位后,继续其兄的统一大业,最终灭北汉,一统中国,不过他的继位被后世学者普遍认为是弑兄夺来的!赵匡胤的死是北宋三大

  • 宋太祖赵匡胤有几个儿子?赵匡胤为什么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祖,儿子

    宋太祖赵匡胤有几个儿子?赵匡胤为什么不出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赵匡胤有着四个儿子,宋太祖有四子,长子滕王赵德秀,二子燕王赵德昭,三子舒王赵德林,四子秦王赵德芳。滕王赵德秀,舒王赵德林皆早亡。燕王赵德昭被宋太宗赵匡义气死。秦王赵德芳(也就是戏剧小说中的八贤王)但是长子和三子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赵匡胤为什么

  • 宋太祖赵匡胤有几个兄弟?除赵光义之外的三个兄弟,两个早死,一个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太祖,皇位

    宋太祖赵匡胤有几个兄弟?除赵光义之外的三个兄弟,两个早死,一个惨死!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在没有当皇帝之前,他是后周重臣,深受后周世宗柴荣的信任。不过既然为男儿,谁能没有野心呢?所以柴荣去世小皇帝继位后,宋太祖通过陈桥兵变,接手后周江山,建立大宋王朝。赵匡胤百年之后,皇位由弟弟赵光义继承。据

  • 宋太宗赵光义一共几个儿子?赵光义的下一任皇帝为什么是三子赵恒?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太祖,皇位

    宋太宗赵光义一共几个儿子?赵光义的下一任皇帝为什么是三子赵恒?宋太宗赵光义总共有九个儿子,而他的太子之选并不是长子赵元佐,也不是次子赵元僖,而是三子赵恒,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赵恒能继承皇位是有一定运气成分的,因为赵恒并非长子,也不是皇后所生,理论上继位一事是轮不到他的。不过后来赵元佐发疯,赵元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