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石敬瑭被称作儿皇帝的缘由 一把年纪的石敬瑭为何要给一个小孩当“儿子”

石敬瑭被称作儿皇帝的缘由 一把年纪的石敬瑭为何要给一个小孩当“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775 更新时间:2024/3/13 2:21:53

对儿皇帝石敬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907年农历二月,曾经繁盛一时的大唐王朝灭亡了。中国历史进入了战火纷飞的五代时期,在这短短50多年间,中原地区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最长的朝代后梁统治时间不到20年,最短的王朝后汉只有短短4年而已。

这些王朝的开国君主,与前一朝代总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基本上都是前朝的统兵大将(后梁和后唐除外,二者同为唐朝的藩镇),每一次朝代的更迭都伴随着战乱、阴谋和屠戮。其中最富有戏剧性和饱受后人争议的朝代更迭,当属936年后晋取代后唐的那场浩劫。

1、 一切都从一次平乱开始

后唐末帝李从珂和时任河东节度使的石敬瑭,都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麾下大将。后来李从珂通过兵变成功成为了后唐的皇帝,曾经的同僚石敬瑭表示“非常不服”!暗中开始“搞些小动作”,为自己造反大业积极准备着。

当然了人家李从珂也不是傻子,对石敬瑭这种“二五仔”,早就防着呢。这种情况在那个乱世,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了。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不服,就干呗!”936年早就收到石敬瑭造反消息的李从珂,调遣大将张敬达领军前去平叛。

此时的石敬瑭的势力并不足以与之抗衡,为了活命这位老兄不得不问询自己手下的对策,谋士桑维翰和大将刘知远觉得应该去投靠契丹,方能解决目前的困局。石敬瑭其实也是早有此意。

当下这几位就这么拍板了,以当时北方的天险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借此希望能够获得契丹大军的援助,击败李从珂,自己也好做做“皇帝梦”。桑维翰了解了主子的意愿,便带着幽云十六州的地图程了。

然而谈判却出乎意料之外,那是的契丹国主耶律德光并不想插足中原这些“破事”(从中可见这些君臣互掐的糗事,外族人都不屑于顾)。最后桑维翰又是哭天又是抹泪,甚至长跪耶律德光的帐前不起。

总之各位读者您能想到的,想不到的丢人事,咱们这位老桑挨个在人家耶律德光面前“演”了个遍。最后耶律德光感觉“火候”差不多,提出了让石敬瑭(石敬瑭大耶律德光十几岁),做自己儿子的要求,否则一切免谈。

2、 儿皇帝也是皇帝

耶律德光这个“附加条件”,不久就被跑腿的桑维翰带到了石敬瑭那里。原先拥护引 “外贼”入室的刘知远也顿时恼了,说什么也不愿意认契丹人做父。不过此时的石敬瑭已经没得选了。

后唐的大军现在是大兵压境了,摆在老石面前的不是“父与子”问题,而是“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语出几百年后的莎士比亚)契丹人的条件被石敬瑭一口答应了。

因为如果老石不答应给耶律德光做“儿子”的话,他很可能就将成为李从珂嘴里的“一块糖”。没办法老石还不想在别人嘴里“化掉”(虽然他的名字很像一种糖),虽然自己一大把年纪了,竟然还要给一个小孩当“儿子”,说出去确实很没面子,但是至少能保住小命。

更何况耶律德光承诺扶自己登上皇位,自己也不亏吗!毕竟“儿皇帝”也是皇帝,反正圆了自己多年的皇帝梦!就这样石敬瑭点起自己的兵马和契丹骑兵,在团泊谷与后唐李从珂的人马大战一番。

结果李从珂兵败而归,但是石敬瑭和他的“爸爸”也没彻底消灭后唐的主力。如果那时的李从珂重新调兵遣将再来一战的话,石敬瑭这个“臭不要脸的”未必能成事。但是李从珂这位昔日后唐猛将,突然变得如此经不住打击,整日借酒消愁,彻底“颓”了!

这时后唐的那些领兵大将,见到自己“老大”这般的德性,看来是指望不上了,纷纷投降了石敬瑭,想换一个“好前程”。反正这些人早就不是第一次“卖主求荣”了,这番操作还是很熟悉的,各个都是“小石敬瑭”!

936年老石带着一群“小石”,把自己昔日的老大干掉了!(李从珂身怀玉玺自焚而死)老石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做他的皇帝了,虽然是个“儿皇帝”,但那也无所谓,对于石敬瑭而言,只要是皇帝就行!

3、 那管身后骂名滚滚,只要一朝享乐就行

石敬瑭当上皇帝后,每年向契丹进贡布帛30万匹,要是遇到三节两寿什么换丧嫁娶,那更要多多进贡,以讨契丹“爸爸“的欢心。总之,中原王朝凡是有什么好东西都要第一时间去”孝敬“给耶律德光。

这些种种不要脸的“骚”操作,彻底激怒了中原汉族官员,特别是一些手握重兵的地方节度使。这些人纷纷提出不愿向契丹称臣,甚至痛骂石敬瑭“不知羞耻”,有的人干脆连后晋的诏书也不认了。

这些人里反对契丹最激烈的当属成德节度使安重荣。他屡次上书石敬瑭,希望能废除与契丹屈辱约定,进而率军讨伐契丹云云。然而石敬瑭早就是“乌龟吃秤砣”,铁了心当“卖国贼”。

安重荣虽然是一介武夫,但是很有民族气节。在他几次三番劝谏之下无果后,便于941年便高举“义旗”造反了,可惜的是由于自己属下临阵倒戈,全军大败。他本人也在被俘后,让石敬瑭砍了头,送到契丹“爸爸”那里去邀功了。

即便是这样,后晋大臣中对契丹,对石敬瑭不满和反对的声浪依然是一浪高过一浪,永远都是“骂声不绝于耳”。942年,也就是平定安重荣叛乱的第二年,大卖国贼石敬瑭终于在朝野上下的一片口诛笔伐中,永远地不上了眼……

结 语

石敬瑭是死了,但是他给后人留下的灾难,并没有随他而去。他留下最大的祸患便是割让幽云十六州,使得北方的游牧铁骑,可以轻而易举地南下中原,肆意劫掠烧杀。与之相对便是之后的几个世纪中,历代中原王朝,为了夺取这一“险地”,可谓是费尽心机,然而都是以“功败垂成”收场。直到14世纪初,明朝大将徐达讨伐元朝残余势力纳哈出,才将阔别中原长达4个世纪的幽云十六州收复。

然而在此后中国历史上不乏像石敬瑭的这种无耻之徒的出现,诸如宋代的秦桧、蒲寿庚、明代的吴三桂、近代的汪精卫,他们的目的、行径、嘴脸是那么的相同,所谓家国民族大义,在这些人面前“一文不值”!因此他们也必将遭到历史的唾弃!

标签: 儿皇帝要给缘由

更多文章

  • 后汉皇帝刘知远怎么上位的?刘知远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的人,后汉,上位

    导读:后汉皇帝刘知远怎么上位的?刘知远是个什么样的人?前言:古代人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对时机把控的精准度,经常让现代人深感敬佩。比如说做皇帝,那是万人争过独木桥,而最终只有一人能达终点。其余的人,终归难免一死。在争夺这唯一的机会上,需要十分敏锐的洞察力,要有异乎寻常的沉稳老练的做事风格,对事物的理解要

  • 柴荣死后就没有忠臣良将了吗?为何赵匡胤能这么轻易就黄袍加身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黄袍加身,良将,忠臣

    导读:柴荣死后就没有忠臣良将了吗?为何赵匡胤能这么轻易就黄袍加身了?在五代时期,奉行“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信条。只要谁兵强马壮,就能当皇帝。后唐的李嗣源、后晋的石敬瑭、后汉的刘志远、后周的郭威都曾是臣子,结果就因为掌握了兵权,所以在发动兵变当了皇帝的。作为一个职业军人的赵匡胤当然对这种情况听过、见过

  • 杨厚师什么来历?让两任皇帝怕的发抖, 死后皇帝废朝庆祝其归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帝,归西,死后

    导读:杨厚师什么来历?让两任皇帝怕的发抖, 死后皇帝废朝庆祝其归西自古以来,如果说哪位大臣让皇帝都怕的发抖,那一定是曹操那等乱世权臣奸佞了。然而,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忠臣,他让两任皇帝都怕的发抖,死了之后皇帝还废朝三日庆祝其归西,实在奇葩之极!此人就是五代十国时的后梁大将,杨厚师。提及杨厚师,就不得不

  • 后梁第二位皇帝朱友珪的生母是军妓吗?他的父亲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帝,生母

    后梁第二位皇帝朱友珪的生母是军妓吗?他的父亲是谁?我国古代非常看重出身门第,但是历史上偏偏有一位皇帝的出身非常不光彩,他的生母竟然是一名军妓,那么这位皇帝究竟是谁呢?关于朱友珪的出生,各种史籍的记载是一致的。《新五代史》称“友珪者,太祖初镇宣武,略地宋、亳间,与逆旅妇人野合而生也”;《旧五代史》称“

  • 晚唐五代最后一位皇帝李从珂是如何靠哭从而登上皇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皇帝,凤翔

    晚唐五代最后一位皇帝李从珂是如何靠哭从而登上皇位的?要说这皇帝靠哭登上皇位,那真是笑掉大牙,一国的君主靠的是才能、勇猛从而能够使一个国家强大兴旺,才能长久不衰。有人生在了豪门权贵之家,一生的荣华不必太过于执着的追求一般也会自来。有人生在了寒门,但靠着后天的努力,用精进的学问和智慧一样也能挣来富贵。可

  • 五代十国的军事家李存勖,三十多岁为父报仇之后建立后唐,后沉迷于戏曲毁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朝,战争

    五代十国的军事家李存勖,三十多岁为父报仇之后建立后唐,后沉迷于戏曲毁江山。李存勖是李克用与贞简曹皇后的长子。他自幼擅长骑马射箭,胆力过人,为李克用所宠爱。少年时随父作战,11岁就与父亲到长安向唐廷报功,得到了唐昭宗的赏赐和夸奖。开平二年(公元908年)正月,李克用病死,李存勖于同月袭晋王位。五代时期

  • 历史上五代中后唐与唐朝有怎样的关系?这之间有联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疆域,关系

    历史上五代中后唐与唐朝有怎样的关系?者之间有联系吗?五代的第一一个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进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后梁被世仇李存勖的后唐所灭。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时梁晋吴蜀四分天下,后唐以一灭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既然李存勖

  • 后唐名将郭崇韬究竟是为了何事公开受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大臣,枢密使

    后唐名将郭崇韬究竟是为了何事公开受贿?郭崇韬,字安时,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初被李克用任为河东教练使。后唐庄宗时历为中门副使、枢密使、侍中兼枢密使、又兼镇、冀州节度使等职。同光三年(925)又任西南面行营招讨使,率军平定前蜀。为人精明干练,长期参掌机要,以谋议佐助庄宗建立后唐;位兼将相,权重内外

  • 五代后唐名将符存审个人简介和事迹,以及对他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艺,评价

    五代后唐名将符存审个人简介和事迹,以及对他的评价。符存审简介关于符存审简介,符存审原名存,字德祥,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人,是有名的五代后唐名将。符存审因被五代后唐名将符存审个人简介和事迹,以及对他的评价收为义子并之赐国姓,故史册又载其为李存审。直到后晋时期他的儿子符彦饶复归本姓。符存审一生历经百战

  • 靠嚎啕大哭就做了皇帝?李从珂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凤翔,皇帝

    靠嚎啕大哭就做了皇帝?李从珂究竟是谁?五代时期,由李存勖在父亲基业上创立的的后唐帝国,疆域最为鼎盛,这个只存在13年时间的王朝,却留下了不少的狗血故事。其中,后唐几位皇帝之间的自相残杀,更是一出皇室争权夺利的闹剧。李存勖之后,另外三个皇帝的皇位,都得来不易。后唐末期,末帝李从珂更是靠着一场大哭夺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