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用人策略及意义启示,他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武则天:用人策略及意义启示,他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050 更新时间:2024/3/4 12:57:09

武则天,生于公元624年,卒于公元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武周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统女皇帝。十四岁进宫,被称作唐太宗才人,赐号“武媚”。公元655年成为皇后,公元674年,加为“天号”,开始参政议政。公元690年,称帝定国号为周。在位期间,能知人善任,重视选拔人才,所以贤才大量涌出,武则天又涉文史,颇有诗才。公元705年武则天崩逝,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完善科举,知人善任

武则天作为第一位女性皇帝,政治手腕不属于男性,且治国能力卓著。同时,在位期间还笼络了一大批政治力量来加固自己统治地位。

1.发展科举制,大量任用寒门人才

科举考试制在中国古代选拔人才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大大拓展了人才选拔范围。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深知完善与发展科举制的重要性,于是从文举考试开始进行改革,选拔一大批具有经国治世之才的暴雪人士来辅国参政。由于自己喜爱涉文史,因此在改革文举时,调整科举考试科目,并在内容上大胆创新;保证考试公平公正,择优录取人才;亲自主持殿试,让进地的考生们成为天子门生。

为了打破文官垄断与把持朝政,武则天始置武举,《新唐书》载道:“武举,盖其起于武后之时,长安两年,始置武举。”对于考生本身不仅要求精通骑射,还要求通晓文化经略。在她的手里,文举与武举的双设置,对于培育优秀文才武官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同时改革选拔官吏的核心,极大拓宽了选拔人才渠道。

2.知人善任

为了网罗人才,武则天发布求贤令,求取真才实学的人才,公元685年:“诏内外文武九以上及百姓,咸令自荐。”随后相继发布了三则求贤令,目的在于网罗与任用人才。例如李唐狄仁杰就是从地方官破格提拔至当朝宰辅的就是武则天求仙若渴的一个明显例子。

武则天的人才制度确保了自己总收权柄,政吏清明,政权稳固

1.打破了旧制,稳固了新政权

有一首诗很明显反映了武则天时代的缩影:“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武则天不断完善与发展科举制,大大拓宽了人才来源渠道,使得门阀官僚垄断人才部现象大大减少,使庶族寒门入仕机会大大增加。武则天不仅是一个改革派,还是一个用于实践者,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改革旧制的勇气与决心满足了许多来自下层人士伸展才华的机会,使许多野外贤良之士进入了朝廷参政。这些人才的充库位后来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保障。

2.渴求贤才,政吏清明

才子骆宾王曾替扬州叛乱者英国公徐敬业写过一首反诗《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被武则天看到后,其气量令人惊奇,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反手称赞叫绝。武则天认为就论文才可称的上是一位世之奇才,并道:“人有如此之才,使其流落不偶,是宰相之过。”在武则天时期,一时人才济济,如狄仁杰、姚崇、李德昭等都是当时大名鼎鼎的能臣贤才。同时,武则天实施的监察手段也配备周全,使得朝中政吏清明。

结语

武则天为了稳固她的统治,鼓励上告不满其统治的任何人,使得中国进入一个“酷吏时代”,这是她不足的地方,但是他渴求贤才,发展教育,使得武周天下人才济济,将天下治理的井然有条,而且表现出了帝王该有的气量与胸襟,这应该是为后代值得称道的地方。

标签: 用人武则天启示

更多文章

  • 李杜友谊:杜甫对李白二次解读,他们如何达到思想的共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友谊,杜甫,李白

    在唐诗海洋中,矗立着两座丰碑,分别是李诗与杜诗,一个是浪漫主义巅峰代表,一个现实主义巅峰代表,两个人走在一起似差别巨大,可又有谁想到他们之间的友谊与他们的文章一样“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作为中国诗史中光照千古的双子星座,他们之间友情也一直是人们饭后聊资话题,论年龄,李白长于杜甫,可是为对方作诗,

  • 唐朝最可怜的皇帝李显究竟是不是被老婆和女儿毒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毒死,唐朝,皇帝

    要说史上最可怜的皇帝,绝对会有不少人想到唐中宗李显,据史书记载这个可怜的男人兼皇帝先是有一个千万不见的强悍母亲,后有一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淫乱妻子,更有一个把他视为皇位绊脚石的绝情女儿。母亲、妻子、女儿,男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在他这里却成了冷血、恶毒、凶残的代名词。最终被老婆和女儿联手毒死。不过

  • 唐中宗李显之后的皇帝是谁?李显的皇后差点成为中国第二位女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女皇,成为中国,皇后

    唐中宗李显之后的皇帝是谁唐中宗李显之后的皇帝是唐睿宗李旦,也就是他的亲弟弟,他们都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李显和李旦的人生命运和性格都很相似,李显曾经两次即位当皇帝,而李旦也是两次当皇帝,巧合的是,李显两次当皇帝之后的皇帝都是李旦,这真是历史的巧合。李旦也跟他哥哥一样懦弱无能,才能平庸,而且两次

  • 唐睿宗李旦一生为什么“三让天下”?李旦的功与过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评价,天下,唐睿

    睿宗一生两度登基即位。第一次是在嗣圣元年(684)春二月七日,即高宗皇帝死后的第二年,他以豫王李旦的身份取代了皇兄中宗,时年22岁,与高宗登基时的年龄一模一样。不过,他第二次登基已经是景云元年(710)六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在中宗死后的当年,这次即位是以相王的身份取代了中宗的儿子少帝,即温王李重茂。两

  • 唐朝江山不好做吗?揭秘唐睿宗李旦两次退位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江山,退位,两次

    唐睿宗退位之谜?唐睿宗李旦,先是在哥哥李显被废之后,当上了皇帝,又被武则天赶下了台,当了太子。然后,等李显回京之后,又禅让了太子之位。当武则天被赶下了台,李显当了皇帝,被封为相王。再当李显死后,李旦终于又当了皇帝,可是自己的妹妹太平公主跟儿子李隆基的权力之争,让这个经历多次政治风云的人不想再参与其中

  • 唐睿宗李旦“三让天下”究竟是无奈还是无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无能,无奈,天下

    导读: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又名李旭轮,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睿宗本性软弱懦弱,所以在武则天时期可以存活下来,睿宗虽然是武则天的亲儿子,但是武则天为了自己的权力,为自己做皇帝,杀起儿子也是毫不手软的。正是他这样本性软弱懦弱,逆来顺受的才没被杀死

  • 唐朝第五位皇帝唐睿宗李旦生平介绍简介,又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生平,又如

    唐朝第五位皇帝:唐睿宗李旦简介(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轮,汉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

  • 唐朝又一怕老婆的名人李建成的老师任瑰是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下场,怕老婆

    对任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唐朝的名将之中有一个人的才能,是不输于程咬金,秦叔宝等凌烟阁功臣的,但这位名将却鲜少为人所知。这位唐朝名将就是隐太子李建成的老师任瑰。任瑰经历了隋唐两朝,其一生可谓是饱经风霜。但作为名将,任瑰依赖的并非绝世武艺,而是自身的足智多谋。正

  • 如何评价李渊?李渊为什么会被李世民逼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渊,逼宫,评价

    关于唐代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古今很多人都认为他的能力很弱,是一个名不副实的开国皇帝。北宋文学家苏辙曾说过:“唐高祖起太原,其谋发于太宗,诸子不与也。及克长安,诛锄群盗,天下为一,其功亦出于太宗。盖天心之所副予,人心之所归向,其在太宗者审矣。至立太子,高祖以长立建成,建成当之不辞。于是兄弟疑间,卒至大

  • 武则天不得李世民宠爱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宠爱,武则天,真相

    现实中的玛丽苏是不存在的,当然不会人见人爱。权术的高低和皇帝宠爱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吕后不得宠也不代表她无能。某个进化为女性的生物没有得到某个进化为男性的生物爱才是人类的常态。作为皇帝,身边的女生不论出身,容貌,品德,才华是什么样,都会选符合自己的喜好的。比如萧宝卷宠爱的潘淑妃换个皇帝可能就觉得索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