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居易:积极入世,消极处世,如何诠释“中式隐逸思想”?

白居易:积极入世,消极处世,如何诠释“中式隐逸思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181 更新时间:2024/2/8 17:07:28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公元772年,卒于公元846年,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白、杜甫合成唐代三大诗人。白居易所处时代正处于唐朝由盛极而衰的一个转变过程,所以,这时期一批诗人也由盛唐极度自信转变为失望而羡慕隐逸自由生活。朝廷上的互相倾轧使得他们厌倦你争我夺环境,但是商品经济的繁荣又使他们留恋其中而不甘于过孤独清冷世外“竹林”生活,于是富有中隐特质的隐逸生活在一批诗人身上显现。面对这样的情形,白居易思想里充满世俗观念,于是带有个性化的中隐逸生活幸运而生。

白居易中式隐逸思想提出两部曲

白居易出生于一个传统儒学中下层家庭,经历“安史之乱”,国家政治、经济、经济等各方面需要中间修复,于是白居易借助着儒学根底,希望自己能够有所作为,为中唐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即“积极用世”观点开始呈现。但是残酷的现实,朝廷内你争我夺形势凭自己微弱的力量又一时难以改变,面对失望使得白居易产生了小隐的思想变化。《早送举人入试》:“春深官又满,日有归山情”,《寄隐者》:“归去卧云人,谋身计非误”等一些诗中就表现了这种精神。在以后几年的左拾遗谏官的生涯中,因对朝廷的讽谏而使得宪宗开始冷落与疏远,统治阶层也十分嫉恨,为此,白居易政治主张难以实现,开始消极想处世的思想出现。

白居易对中式隐逸生活的定位与圆滑处理

隐逸生活在中国古代有大隐、中隐、小隐,中隐介于大隐与小隐之间,主要是在散官、闲官、地方官之间流行。中隐生活可使诗人本身不受饥寒影响,又可以避世,同时还可以山水中过着自己欢娱日子。白居易对自己的隐逸生活解释为:“中隐,隐在留司官,不劳心与力,由免饥与寒。”另外在他的诗歌中,有也此类思想的说明,例如《郡亭》:“山林太寂寞,朝阙空喧烦。”在他的诗作中,这种隐逸生活被称作中庸式的隐逸生活,既可免于劳心劳力,又可免于触犯上面生命之忧。

白居易认为大隐不值得去做,小隐逸也不完满,从世俗化实际生活出发,小隐可以隔避尘世喧闹,但是“固穷守道”是不切实际。再者,白居易在内心里还是积极入世,厚爱官职,因此,想效仿陶渊明只能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对他来讲,介于大隐与小隐两者中间的自由生活才符合实际,在政治上可进可退,又可在正统与道统上实现微妙的平衡。中隐不可能继承初盛唐的气象与生活方式,因此,思想观念必须得到转变,而这一转变既不废儒家忠君思想,有可疑保持身心自由,所以中隐两者皆可得。

结语

白居易式隐逸生活归根到底是士人入世障碍引起的,是在儒家忠君思想下不得志而被迫选择的,它是一种消极的反应,同时是一种获得心灵自由的方式方法。

标签: 隐逸中式处世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任人唯贤”与“贞观之治”,有哪些称道的人才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任人唯贤,贞观之治,称道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李渊之嫡次子,唐朝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及诗人。他从小果敢聪明,善于骑马和射箭术,隋末隋炀帝暴虐无道,随父亲晋阳起兵,并亲自领军破长安,封为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先后平定刘武周、窦建德等武装割据势力,封为秦王。公元626元,面对李建成、李元吉

  • 武则天:用人策略及意义启示,他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用人,武则天,启示

    武则天,生于公元624年,卒于公元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武周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统女皇帝。十四岁进宫,被称作唐太宗才人,赐号“武媚”。公元655年成为皇后,公元674年,加为“天号”,开始参政议政。公元690年,称帝定国号为周。在位期间,能知人善任,重视选拔人才,所以贤才大量

  • 李杜友谊:杜甫对李白二次解读,他们如何达到思想的共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友谊,杜甫,李白

    在唐诗海洋中,矗立着两座丰碑,分别是李诗与杜诗,一个是浪漫主义巅峰代表,一个现实主义巅峰代表,两个人走在一起似差别巨大,可又有谁想到他们之间的友谊与他们的文章一样“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作为中国诗史中光照千古的双子星座,他们之间友情也一直是人们饭后聊资话题,论年龄,李白长于杜甫,可是为对方作诗,

  • 唐朝最可怜的皇帝李显究竟是不是被老婆和女儿毒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毒死,唐朝,皇帝

    要说史上最可怜的皇帝,绝对会有不少人想到唐中宗李显,据史书记载这个可怜的男人兼皇帝先是有一个千万不见的强悍母亲,后有一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淫乱妻子,更有一个把他视为皇位绊脚石的绝情女儿。母亲、妻子、女儿,男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在他这里却成了冷血、恶毒、凶残的代名词。最终被老婆和女儿联手毒死。不过

  • 唐中宗李显之后的皇帝是谁?李显的皇后差点成为中国第二位女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女皇,成为中国,皇后

    唐中宗李显之后的皇帝是谁唐中宗李显之后的皇帝是唐睿宗李旦,也就是他的亲弟弟,他们都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李显和李旦的人生命运和性格都很相似,李显曾经两次即位当皇帝,而李旦也是两次当皇帝,巧合的是,李显两次当皇帝之后的皇帝都是李旦,这真是历史的巧合。李旦也跟他哥哥一样懦弱无能,才能平庸,而且两次

  • 唐睿宗李旦一生为什么“三让天下”?李旦的功与过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评价,天下,唐睿

    睿宗一生两度登基即位。第一次是在嗣圣元年(684)春二月七日,即高宗皇帝死后的第二年,他以豫王李旦的身份取代了皇兄中宗,时年22岁,与高宗登基时的年龄一模一样。不过,他第二次登基已经是景云元年(710)六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在中宗死后的当年,这次即位是以相王的身份取代了中宗的儿子少帝,即温王李重茂。两

  • 唐朝江山不好做吗?揭秘唐睿宗李旦两次退位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江山,退位,两次

    唐睿宗退位之谜?唐睿宗李旦,先是在哥哥李显被废之后,当上了皇帝,又被武则天赶下了台,当了太子。然后,等李显回京之后,又禅让了太子之位。当武则天被赶下了台,李显当了皇帝,被封为相王。再当李显死后,李旦终于又当了皇帝,可是自己的妹妹太平公主跟儿子李隆基的权力之争,让这个经历多次政治风云的人不想再参与其中

  • 唐睿宗李旦“三让天下”究竟是无奈还是无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无能,无奈,天下

    导读: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又名李旭轮,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睿宗本性软弱懦弱,所以在武则天时期可以存活下来,睿宗虽然是武则天的亲儿子,但是武则天为了自己的权力,为自己做皇帝,杀起儿子也是毫不手软的。正是他这样本性软弱懦弱,逆来顺受的才没被杀死

  • 唐朝第五位皇帝唐睿宗李旦生平介绍简介,又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生平,又如

    唐朝第五位皇帝:唐睿宗李旦简介(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轮,汉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

  • 唐朝又一怕老婆的名人李建成的老师任瑰是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下场,怕老婆

    对任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唐朝的名将之中有一个人的才能,是不输于程咬金,秦叔宝等凌烟阁功臣的,但这位名将却鲜少为人所知。这位唐朝名将就是隐太子李建成的老师任瑰。任瑰经历了隋唐两朝,其一生可谓是饱经风霜。但作为名将,任瑰依赖的并非绝世武艺,而是自身的足智多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