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为报恩立下祖训,即使江山动荡时,宋朝皇帝也没有忘记柴氏

赵匡胤为报恩立下祖训,即使江山动荡时,宋朝皇帝也没有忘记柴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98 更新时间:2024/1/25 8:34:39

“黄袍加身”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典故,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将时奉后周朝廷之命北征,却在大军行至陈桥时发动兵变,其弟赵光义、亲信赵普将象征九五之尊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带领士兵们拥立他为帝的故事。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便带着士兵返程,后周国都的守将与赵匡胤关系亲近,便开城门投降,后周政权就此灭亡。不过,赵匡胤曾经受过后周皇室柴氏的厚恩,于是在取代后周之后对其宗室敬重和保护。那么,柴氏在宋朝的地位如何?南宋皇帝还记得柴氏吗?

其实要论起来,最早对赵匡胤有知遇之恩的并非柴氏,而是后周的开国君主郭威。传说,赵匡胤早年四处奔波,无依无靠,有一天,他遇见一位懂得看相的老僧,老僧指点他往北走,会有奇遇。于是赵匡胤一路北上,来到了当时担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帐下。

随后,赵匡胤便跟随郭威南征北战、东讨西杀,立下不少战功。广顺元年(951),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而赵匡胤则因功“补东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挥。”两年后,郭威的养子柴荣担任开封府尹,很欣赏赵匡胤,便封他为开封府马直军使。

此外,赵匡胤还赐给柴家“丹书铁券”,作为特权的象征和凭证,丹书铁券有着免死的功效,在后世名著《水浒传》中,绰号“小旋风”的好汉柴进便被设定为后周柴氏的后人,家中藏有丹书铁券。赵匡胤去世时,还曾留下“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的遗训。

此后,宋朝历代皇帝都遵循太祖的遗训,对柴氏给予特权。宋仁宗时,柴咏被封为崇义公;宋徽宗时,又册封柴宗训的玄孙为宣义郎;到了南宋,宋高宗让柴氏后人柴叔夏袭封崇义公;宋理宗以周世宗的八世孙柴彦颖袭封崇义公,可见,即使江山动荡,南宋皇帝们还是没有忘记柴氏。

标签: 崇义皇帝

更多文章

  • 赵匡胤之死,成为了宋朝300年间最大的疑案,这其中有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道士,说法

    围绕着赵匡胤之死,有非常多不同的说法,后来的人们把它给总结成了斧声烛影四个字。关于这件事情,到目前为止,很多东西都不是宋代官方文献当中记载的,基本上都是后人根据当时种种的蛛丝马迹所推测、整理,甚至是以讹传讹过来的。到目前为止在学术界也好,在任何一个涉及到这个问题的领域里面,基本上都是见仁见智,大家始

  • 赵匡胤问自己前程,高人说八个字,他遵照执行,到最后就当了皇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寺院,兵变

    赵匡胤怎么当的北宋开国皇帝?陈桥兵变。在陈桥兵变之前呢?是否有高人指点过他。还真有!就在赵匡胤离家出走,准备往西去找他父亲从军的时候,因为没出过门,走错了方向,一直往南走了。到了襄阳地界,赵匡胤身上的钱花光了,没钱住店,正好看见前面有座寺院,就到寺院去借宿。寺院里有个高人,是个老僧。赵匡胤跟老僧一谈

  • “知遇之恩”让赵匡胤走向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兵变,侍卫

    “知遇之恩”是指在你还没有成功或者展现自我之前,第一个赏识并提拔你的人给予你的恩情。能带给你知遇之恩的人,就是你的人生“贵人”。如果你能体会这种恩情,那么你就能够理解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能在“陈桥兵变”取得成功。赵匡胤本是一个将门世家子弟,年轻时估计是犯了事儿,离家出走,后来投奔了后汉大将郭威(即后周

  • 赵匡胤做皇帝只是赶巧了?那是你不知道他在战场上有多勇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军,首级

    赵匡胤的出生就伴随着不平常,那天傍晚祥云一直围绕着他母亲的房子,阵阵的异香飘散在屋子的每个角落,久久不能散去。出生之后的赵匡胤满身金黄,大家更以为是祥瑞之兆。最后赵匡胤不负上天眷顾,成为万人之上的一代明君。出生于军人世家的赵匡胤从小在骑马射箭上都比别人出色,堪称是文韬武略。二十岁时,赵匡胤意气风发,

  • 历史轮回!180多年后,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再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祖,节度使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

  • 赵匡胤谋反,杀了牵连大臣,最后承认错误,还让将军永世不能晋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帝,大臣

    唐朝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繁荣的王朝了,唐朝消失后,就迎来了很长的一段混乱时代,虽然这个时候有很多人成为皇帝,但是大多数都在第一位皇帝去世后,都开始分崩离析。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战争,一个非常有能力的皇帝出现了,他将自己的国家管理的非常好,内部修养声息,还培养了大批有能力的士兵镇守边疆。而他的这种英明做法,让

  • 赵匡胤为何不收回燕云十六州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骑兵,政权

    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建立大宋朝,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但为何迟迟没有把中原抵御匈奴骑兵的重要屏障燕云十六州收回。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

  • 赵匡胤黄袍加身真的是手下逼他做的吗?有四点原因证明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都城,皇帝

    在历代皇帝中,宋太祖赵匡胤是非常有能力的,但是他本人也是非常具有争议性的,其主要原因是宋太祖的皇位来得有点不光彩。在公元959年,当时后周皇帝去世,而他年仅7岁的儿子继位,大家知道往往皇子年幼的时候常常会出权臣,而当时的赵匡胤也算的上是权臣,公元960年,契丹入侵,当时的赵匡胤行军一天就发动了陈桥兵

  • 宋太祖赵匡胤,为完成统一大业,采取了哪些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祖,陛下

    宋太祖赵匡胤,为完成统一大业,采取了哪些措施?赵宋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天下南北分裂,南方有南唐、后蜀等割改权,北方则有北汉,而最大的威胁则是来自于契丹。自从后晋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之后,中原北部门户洞开,无险可守,契丹铁骑可以轻易南下,饮马黄河,直逼首都,威胁中原。在周世宗时期,就曾让群臣就南

  • 宋太祖赵匡胤的历史奇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朝,太祖

    大唐末年,天下再起纷争,诸侯藩镇割据,李唐王朝失去统治地位,公元908年,摇摇欲坠的李唐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近300年的历史,梁太祖朱温推翻李唐王朝后建立大梁,都城汴京,史称后梁,之后被李存瑁的后唐所灭,而后晋高祖石敬瑭为了推翻后唐得到江山称帝,把幽云十六州作为礼物拱手送给大辽,称比自己小10岁的辽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