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韶是谁?东吴唯一的外姓宗室,他为何能得孙策青睐?

孙韶是谁?东吴唯一的外姓宗室,他为何能得孙策青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172 更新时间:2024/2/12 6:21:22

虽然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但如果你问我三国时期哪方宗室最乱,我个人认为还是东吴的错综复杂一些。东吴中期的权臣孙峻,曾经就和孙权的长女孙鲁班有染。我们按照关系来排一下的话。孙峻是,孙鲁班的爷爷的弟弟的曾孙子。所以在这俩人有染的同时,他俩的辈分关系也成为后世的笑谈。但今天,我们要讲一位特殊的东吴宗室,一个姓俞的人,他在东吴族谱上面叫孙韶

孙韶字公礼,他的伯父叫孙河,字伯海。孙河本来姓俞,也是吴郡这地方的人。孙策非常喜欢俞河的孩子俞韶,于是赐孙姓,并列入族谱。自此,俞韶就是孙韶,他老爹也从俞河变为孙河了。其实这里的弯弯绕还并没有结束。

根据《吴书》记载,孙河其实本来就是孙坚的堂侄子,所以他本来就姓孙。但因为种种原因,孙河被过继给了俞氏,所以叫俞河了,等孙策给他儿子赐姓列入族谱后,他又叫回孙河了。

大概就是这样。当然现在史学家有两波讨论,有人说孙策赐姓是赐给了孙河,有人说是赐给了孙韶,我个人相对采信后者的观点。

好了我们把话题说回孙韶。孙韶十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孙河被杀,孙韶被提拔为将军,统领他父亲原来的军队,屯守吴郡治所。他在职的时候,积极修筑城墙,建造楼橹,修缮防御武器以备不时之需。话说孙权也是一个很“幽默”的人,有一次孙权率军经过孙韶的驻地打算回到首都,为了测试手下城防如何,孙权突然命令军队进攻丹阳县。孙韶也不知是孙权,立刻命令大军弓箭射击,一时箭如雨下孙权军无法接近。孙权看后非常满意,亮明身份后停止了这次不打招呼的演习。次日,孙权封他为承烈校尉,享受曲阿和丹徒两个县的税收,并且在当地可以自己任命官员。不久后孙韶继续升迁被封为广陵太守和偏将军。孙权称王后,孙韶被封为扬威将军、建德侯。孙权称帝后,封他为镇北将军。黄武四年,面对曹丕亲征,孙韶曾派遣五百敢死士兵,从小路夜袭曹丕大营。身为天子的曹丕受到惊吓,连连命令军队撤退,此次小规模偷袭虽然没有直捣黄龙,但却缴获了曹丕御用的车盖而回。

孙韶在边境为将数十年,善于和一线手下士兵打交道,手中军队也甘愿为其赴汤蹈火。在边防工作中,孙韶还常常警醒人们要发挥好斥候的优势,要率先得知敌军动向以此做好万全准备,因此孙韶一生他亲自参与的战争也很少有失败的。后来青州徐州等地多有人来归附吴国,淮南的敌军也经常对孙韶“敬而远之”。甚至曹魏在江淮一带有一段时间没有驻守兵力,免得顾此失彼鞭长莫及。自从孙权迁都到武昌,孙权一直没有机会和孙韶见面,这一下就持续了十多年。等孙权回到建业后,孙韶才有机会见到孙权。当时孙权咨询了孙韶青州徐州各地要害地区,各地人马布置兵力,魏国将帅的姓名等。孙韶一一解答,全部烂熟于心。十多年没见了,孙韶此时已经从一个青壮年变成了中年大叔,但他身长八尺,仪表堂堂。孙权看了非常高兴表示,我好久没有见到你了,想不到你那么有长进!

此事后,孙权加封孙韶为幽州牧,并享受到假节的权利。

可惜天不假年,赤乌四年孙韶去世,他的二儿子继承了他的爵位。虽然后来他的长子投降晋朝,但也是孙皓逼迫的,也许我们都能理解吧。

标签: 东吴外姓宗室

更多文章

  • 汉末三国时期的酒局,“三雅之爵”和“避暑之饮”是什么仪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避暑,仪式,三国时期

    导读:汉末三国时期的酒局,“三雅之爵”和“避暑之饮”是什么仪式?汉末三国时期的饮品方面,我们不得不提到酒。话说现在我们出去和朋友喝酒,偶尔也会有劝酒现象。另外那时候,喝酒还有很多所谓的规矩和讲究。简单来说,在汉末三国时期,袁绍集团的喝酒仪式最好笑。对于喝酒仪式来说,在汉末有两种最有代表性的表现,分别

  • 赤壁之战谁赢了?曹操三笑一哭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赢了,赤壁之战,曹操三笑一哭

    作为东汉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与军事家,曹操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实在太多。在顺境中人的劣根性表现比较多,但在逆境中,更能展现人物性格中最可宝贵的东西。在赤壁一战,他被周瑜的一把大火烧得大败亏输。即便是在败退中,他都表现出一个军事家特有的军事素养,虽然他的这些军事素养给其招来更大的失败,但其冷静思考的

  •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终要原因:多数士兵染上瘟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瘟疫,染上,士兵

    近日,因为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华民族不管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受到了重创。可见流行疫病的杀伤力之大。回顾历史,瘟疫自古以来就是社会的大敌,而在战乱纷繁的三国时期,瘟疫竟然比战乱更严重的摧残了我国人民的生命,甚至改变了历史发展的进程。这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当时孙刘联军合力抵抗曹操八十万大军,后来周瑜一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如何”借东风“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借东风,只欠东风,万事俱备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把诸葛亮的智谋塑造得很完美,这个故事至今也仍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人对诸葛亮借东风表示出了怀疑,风真的可以“借”吗?诸葛亮是如何“借”东风的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兵南征孙权,十月,曹操屯兵于长江北岸,接受庞统所献的连环计,曹操

  • 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真的这么神吗?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夕点歌要听悲情歌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赤壁之战,悲情,要听

    我们带着对千古英雄的憧憬,遥想当年诸葛先生运筹帷握,曹操雄霸天下,周郎翩翩风度,赴约。本报邀请的三位民间高手金益民、彭映和冯俊钺和专家们的智慧碰撞让现场观众大呼过瘾,而专家对三国文化的独特讲解也让所有人“大开耳界”。网络配图 赤壁之战只是场小战役诸葛亮没传说中那么神“吴宇森导演的《赤壁之战》你们都看

  • 程昱是什么人?赤壁之战后程昱起到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是什么人,起到,赤壁之战

    曹操一方面想做仁君,另一方面却又连小臣刘馥都容忍不了,在横槊赋诗时倚酒将他刺死。(仅因直言诗句不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如此类推,曹操还能听得进程昱、二荀的逆耳忠言吗?幸好三位谋士先知先觉,提前疏远了曹操,不然早已死无葬身之地。再类推,曹操一旦当了皇帝会怎么样呢?所以他的劝

  • 火烧赤壁是真是假?五千木船实际是谁烧的?火攻是谁提出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赤壁,火攻,木船

    赤壁之战大家都很熟悉了,典故就不在重复,今天我们来探讨赤壁之战里的万千木船,到底是谁烧的?真烧还是假烧?为什么要烧?烧了多久?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古代造船是木头做的,然而木头是易燃物品,现代科学技术鉴别下,木头可在200摄氏度燃烧,400摄氏度可自燃。图片来源于网络演义中赤壁之战把诸葛亮几乎神化了,

  • 赤壁之战有什么历史意义?看赤壁之战头功黄盖是如何火烧赤壁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赤壁,赤壁之战,有什么

    火烧赤壁是怎么回事?火烧赤壁的故事简介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 揭秘:到底谁才是赤壁之战取胜最关键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才是,最关键,取胜

    赤壁大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因为这是后期的三个国家都参加了的战役,所以,这场战争又显得比其它两次大战更加波澜壮阔。战争以孙权、刘备的胜利收场,三足鼎立的局面从此奠定了一个基调。这就是,曹操失败,再也没有跨过江南;孙权的东吴政权从此实现了江南的稳固,而最大的受益者则是刘备,他从此有了真正的立足之地,从

  • 真实的“赤壁之战”:原来是五万打七万,双方兵力悬殊不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兵力,悬殊,赤壁之战

    双方兵力悬殊不大赤壁之战,曹操究竟有多少兵力?曹操自己说八十万,那是虚数。古今史学界无一认同此数。曹操南征荆州时,从十五六万北方军人中抽调出步兵八万人、骑兵一万余人,但调集来南征的军队没有全部都参战。旱路运输限制了出战的兵力。在一条线上,上限兵力只能是五六万,超过此数,不仅道路拥塞,后勤也无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