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康熙六下江南,四次住在曹家,更为重要的是,康熙亲自给曹雪芹的姑姑指婚,使其嫁给了当时的平郡王纳苏尔。而纳苏尔的祖上可不一般,其四世祖就是大名鼎鼎的礼亲王代善的儿子岳托。此人被封为克勤郡王,与其父礼亲王代善,三弟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占据八大铁帽子王三席之位。纳苏尔就是其后代,康熙四十年袭平郡王爵位。康熙撮合平郡王纳苏尔与曹雪芹的姑姑曹佳成为一对,可谓是强强联合。一个内务府正白旗包衣能与王爷家族联姻,简直为莫大的荣幸。这一切都是康熙对曹家的恩宠,并为曹家赐姓曹佳氏。纵观清朝,皇帝为汉族赐姓,一般都在其姓之后加一“佳”字,这也是皇帝对个别有功家族的恩宠。
此时的曹家炙手可热,上有康熙皇帝的宠幸,朝中有平郡王的关系,南方有世职的江宁织造的肥缺,可谓要钱有钱,要权有权。此时的曹家达到了鼎盛时期,但与《红楼梦》中宁荣二府的盛况相比还是相差甚远。宁荣二府虽为公爵之府邸,但俨然为王府的盛况,而曹雪芹之所以能顺手拈来王府之状,因为他曾寄居在王府。他在写《红楼梦》时,把自己家族的盛况与王府的情形相互结合,才有了书中虽为公爵之府实具王府之风的宁荣二府。
然而,曹家也没有躲过泽被不超五世,富不过四代的魔咒,因政治眷顾而起,终因政治之失而灭。否极泰来,福祸相依。雍正即位,天子发威,曹家因在江宁织造时期的钱粮亏空,而遭到抄家。从此江宁织造一职,曹家三世四人垄断的局面被打破。而远在京师的曹家姻亲靠山平郡王那苏尔也不好过。因为纳苏尔在当时皇子之争中站错了队,与十四阿哥走得太近,而遭到雍正帝的斥责并被夺爵,由其长子福彭承袭。
福彭乃曹雪芹的姑姑与平郡王纳苏尔的长子,自然也成了曹雪芹的表兄。曹家被抄,一落千丈,相当窘困。抄家因为不仅抄得现有家中的财务等,还要把欠款,曾经的贪污全部补上。这让曹家彻底玩完了,嚎啕问苍天,银子在哪里。作为曹家人,曹雪芹的姑姑自然看不下去,他让其丈夫和儿子为曹家撑腰。纳苏尔和儿子福彭自然责无旁贷,利用王爷的权威向当时继任江宁织造的隋和德,借用三千八百两银子。这些银子曾都是所抄曹家的一部分而已,隋和德惧怕王爷的威势。虽然知道银子有去无回,但还是乖乖奉上。这些银子也缓解了曹家在京师的困难。此时的曹雪芹就住在姑姑的平郡王府中,真正让其见识到了姑姑家的气派,绝非曾经的曹家可比。
自己的表兄福彭在十九岁承袭平郡王爵,而曹雪芹比福彭小八岁,此时已十一岁。但曹雪芹却与这位表兄交流不多,因为人家很忙。福彭曾被雍正帝指定为皇子的伴读,从而也成为弘历(后来的乾隆皇帝)的同学。因为福彭小时候就因天资聪颖,举止端庄而被康熙所喜欢。当时在康熙的百位儿孙辈中,康熙只喜欢三人:弘历、弘昼、福彭。此三人经常和康熙在一起,并得到康熙的谆谆教导。
雍正即位后,自然也对福彭刮目相看,夺了纳苏尔的郡王爵位,即让福彭承袭。雍正十一年,福彭在军机行走参与军国大事,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军机大臣。同年,准格尔叛乱,福彭被任命为定国大将军,出征平叛,在大军出征之前,当时的弘历亲自为这位同学作诗相赠。后来,福彭镇守边疆,在京师的弘历时长给这位同学写信,两人信件来往不断。
福彭一直和同学弘历的关系相当铁,这也就使他在弘历继承大统后担任要职打下基础。弘历继承大统后,很快召镇守边疆的福彭入京协办总理事务,为六位总理大臣之一,地位仅次于庄亲王胤禄。但天不假人以时,福彭在不惑之年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乾隆听闻,痛心不已,既为玩伴,又是同学,还兼臣子,这样的关系非同一般。因此,乾隆亲自让大阿哥携带茶酒前去祭奠,并辍朝二日。
与福彭形成鲜明对比,他的表弟曹雪芹就相当落魄了。乾隆元年,虽然免除了曹家的亏空,但曹家已经一蹶不振,曹雪芹也只能寄居在姑姑家。这也让他在写《红楼梦》中,对林黛玉寄居舅舅家的那种心境把握的如此准,可以说,当年的曹雪芹寄居在姑姑家有与林黛玉相似的感受。王府生活之奢华也定然让曹雪芹瞠目结舌,绝非江南世家可比。曹雪芹把平郡王府中的所见所闻和江南世家的情景两相结合,用文字的方式在《红楼梦》一书中呈现给后人。
曹雪芹当初之所以能写《红楼梦》,没有平郡王府的支持和清朝对旗人的每月的俸米俸银,可以说天方夜谭。曹雪芹有其才华,有其素材,有其经济来源,最终才能如愿写出《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