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汪精卫有没有“曲线救国”,为何能骗国民党的高层官员成为汉奸

汪精卫有没有“曲线救国”,为何能骗国民党的高层官员成为汉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223 更新时间:2024/1/20 22:35:16

精卫从小父母双亡,由严厉的兄长带大,性格优柔寡断,他一直是大家眼里的乖宝宝,实际上性格自卑而扭曲。

孙中山去世后,国民老大本来是汪精卫,谁知道老蒋二话不说架空了他,而汪精卫心里不服,一直想夺回权力,弄垮蒋介石,加上性格优柔寡断,又投机,所以很快就成为“亲日派”的一员。

不得不说,所有的政治家都是投机的,当时列强对中国都虎视眈眈,应该不仅仅是汪精卫卖国,所有的列强都不是好东西,都是祸害中国的,由此可推,当时所有的政治家也都是卖国贼,区别在于谁更倒霉,抱错了大腿,而汪精卫就是比较倒霉的一个,因为后期人们仇日的情绪是最深的。

一九三七年,汪精卫在南京发表了一次重要讲话,奠定了他“大汉奸”的地位,不可撼动——他提出了“抗战必然亡国”的口号。

其实当时这个想法的是政界很多人的共识,包括孔祥熙何应钦等,连陈寅恪和胡适也这么认为,胡适曾是坚定的“主和论者”。

而汪精卫本性的懦弱和贪生怕死,让他屡次发出“抗战必败”这样的言论,给日本人钻了空子。日本人诱骗他说,日本只是想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不会对中国用兵,反而会在经济上提携中国,而且会撤军,汪精卫当然相信,因为他只能选择相信。

当时有人认为,他跟老蒋在唱双簧,一个站日本,一个站美国,最终无论谁赢,中国都不至于失败,中国化也会得以延续,这种行为是典型的政治投机行为,他们也最终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汪精卫说:“如果日本提出的议和条件,不妨碍中国的国家生存,吾人可接受之,为讨论基础——”这种态度为人所不齿,是典型的汉奸态度。

没人想做汉奸,汪精卫更加不想,他试图采取一个中立的办法洗刷“汉奸”的罪名——在“未被日军占领的领土内”建立新政权,他最终选择了去南京建立了臭名昭著的“汪伪政权”,并非“曲线救国”,而是“曲线救己”,他想洗刷自己的罪名,让自己不再是一个卖国贼,而是救国救民的抗日英雄,这才是他真实的嘴脸。

曲线救国理论是:是宣传中国实力不如日本,抗战必败,军事抵抗只会毁灭国家;主张采取和平合作手段,先依附日本壮大本国经济实力,然后再逐步推进和平解放。这个主张在最终救国方案的设计上和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颇有类似之处,但本质上还是主张投降的。

曲线救国一词产生于抗日战争期间,就是采取直接的手段不能够解决,比如正面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话,能力不够,就只好采取间接的,效果可能慢一些的,发动军队及以外的各界人士和力量,或者从侧面迂回牵制干扰的策略,一点一点地争取和保卫胜利果实。

有时候可能还要放弃一部分已经得到手的东西,但斗争的大方向不变。当时国内一些顽固派分子为实行降日反共,他们指使或支持一部分军队和官员投降日本侵略者,变成伪军、伪官,和日军一起进攻抗日根据地,并将这种叛国投敌行为也诡称为“曲线救国”。

汪所提出“曲线救国”论就是著名的投降理论之一。其后果就是抗日战争期间出现“降兵如潮,降将如”的局面。所以那种“曲线救国”论已经完全违背了曲线救国的准则,全然不是救国,而是卖国!

汪精卫在和蒋介石的权力斗争中发现用武力解决政治问题是最强有力的方式,所以汪精卫成立伪政府开始之时效仿了蒋介石创建军队的方法。但后来日本反对汪精卫的这种方式,百般无奈之下,汪精卫采取拿"曲线救国"的幌子来到处诱骗蒋介石的军队和高层官员为他效力。当时由于蒋介石对汪精卫的投降理论理解不够充分,没有及时的发现,采取防治措施不当,导致了当时蒋介石政府的许多高层官员陆陆续续的跟随汪精卫降服于日本之下。从1939年到1945年,国民党政府一大批的高层官员向日本投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汉奸,被后人唾弃。

由于有高层官员的带动,随着就连低层的官员们也借着各种借口投降于日本,这仿佛成了当时国民政府中官员们的一种"潮流",现在想想,实在是非常的可笑。从1931年到1940年以来,日本前后在中国扶持了4个伪政府组织,这4个伪政府在抗日战争的时候为日本人提供许多便利,也成了汉奸们的聚集之地,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耻辱。

据相关数据显示,除开东北的伪满洲国在外,由国军降服于日本的伪军就大学有将近120万人,我们就只算汪精卫的政府,他们虽然对外号称百万兵力,实际上则有80万左右的人数,这也并非是一个小数目。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中东吴的谋士为什么没替东吴谋略到最终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领导想要的是什么,决定了集团最终能走多远。刘备想清楚了要做汉中王,曹操想清楚了要霸天下。孙权呢?刘备要联孙抗曹引赤壁之战,孙权拍手:好啊!周瑜要二分天下,孙权拍手:好啊!鲁肃榻上策三分天下,孙权拍手:好啊!吕蒙偷荆州背刺关羽,孙权拍手:好啊!一个你摸不准他到底想要什么的领导,怎么谋?一个你思路一直在

  • 战马驮来的江山——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君王与战马的难解情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蜀魏三国简介,魏蜀吴三国之间战争,三国魏蜀吴的历史事件

    马是人类驯养最早的动物,号称六畜之首,善跑、能驮,在古代是人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可用于骑乘,能提高个人的行进速度;可用于拉车,能提高群体的行进速度;可用于载重,能提高运输能力,节约大量人力。把马应用于战争中,更是对军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古代,培养一匹战马的费用是装备12名士兵的开支,

  •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围魏救赵”,奇袭湖、杭,二破江南大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怎么死的,忠王李秀成祖坟,忠王李秀成自述全文完整版

    清廷重建江南大营,太平天国岌岌可危 1858年初,钦差大臣和春、提督张国梁、署理提督周天受奉命率兵围困天京,同时再次引荐江南大营,大营便设于天京城东。1860年1月底至2月,清军已经连续攻占了天京城西北的下关、九湫洲,天京危在旦夕。 1859年前后的局势对太平军已经极为不利,就在清军江南大营围困天

  • 太平天国大决战时,李秀成二十五万大军为何解救不了天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战役从1862年5月30日开始至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结束,整个天京保卫战历时两年零五十天。为了胜利,双方都投入了最大兵力决死一战。 湘军指挥曾国荃倾率湘军精锐水陆并进,大举围攻天京。太平天国岌岌可危之际,洪秀全急令李秀成返回天京救驾。 李秀成联合诸王统领二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分三路解救天京。

  • 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三国24名将”排名,排的真的合理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24名将最早排名,三国24名将都有谁,三国二十四武将排行榜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如果根据《三国演义》来看,这个排名肯定是不准确的。第一,张绣肯定要排除的,因为《三国演义》里张绣并没有作战记录。而且颜良文丑的实力要远远高于徐晃张辽等人,但这个二十四名

  • 三国:他是三国最厉害的人,如果没有他,赵云凤鸣山一战必死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最能打的十大武将,赵云被困凤鸣山一口气看完,赵云为什么死在凤鸣山

    赵云武功比其他武将要高出很多,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事情。他独自一人闯进敌军阵营,救出刘备的妻儿。对刘备可谓是忠心耿耿。此外,赵云还救过黄忠的命。不及如此,他还救过黄忠的副将张著。那时,刘备的军队在撤退,赵云不把军事指示放在心上,执意守在营寨前不肯离开,把曹操的百万雄兵都吓得撤走了。所以说,除了张飞,恐怕

  • 天平天国灭亡后,洪秀全五个儿子人生结局怎样?全都没有好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而且后宫的人数还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多,书中记载,在王后娘娘之下还分属了十六个级别,除去这些主子之外,在王宫内还包含女工上千人,这些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两千人之多。但是上面的这些数据大多出自《江南春梦庵随笔》,所以由于种种原因,它的可信度并不高。但是后来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还在自己的口供中提到了这件

  • 汉武帝时期,为何很多匈奴女子总在春季流产?真相令人后背发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关于中原王朝和西北游牧民族之间的冲突几乎贯穿了所有历史。这也算是世界历史中绵延最长的一个文明冲突,究其原因,不过就是为了生存罢了。中原王朝的因着气候和条件的优渥,实行的是定居式的农耕文明。同时中原王朝的所在地也是整个东亚气候最适宜的地方,这也代表了中原王朝是富有的。

  • 大贪官和珅是如何反贪的?靠一秘诀骗过贪官,最终得到皇帝青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四十五年,乾隆七十岁,和珅三十岁,那一年正月是乾隆第五次南巡的日子,此时和珅已经深得乾隆的喜爱,和珅聪明伶俐,而且长得很漂亮,把乾隆伺候得很舒坦,所以乾隆去哪都要带上和珅,可这次南巡走到一半时,和珅却突然离开,带着人马直奔云南。 和珅为何要去云南?原来乾隆在南巡期间听到了一个小道消息,他从曾担

  • 大清皇室恨之入骨的仇人:溥仪说要杀他才泄恨,他却说是为了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溥仪最后一次回故宫真实视频,朕的大清都亡了溥仪图,溥仪和启功的关系

    这个名字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因为他曾经以演习为由,破坏重要的国家文物,将大量的国家财富占为他私人所有。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行为就是他曾经盗宝清陵,而他当时贪婪与粗暴的程度实在令人生恨。至于溥仪更是说过身为皇室后人,一定要杀了此人才能泄恨。 我们先从孙殿英的身世说起,他是个苦出身,小时候生了天花家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