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禄山利用“假公主”事件逼反了契丹人,一步步走上了造反的路

安禄山利用“假公主”事件逼反了契丹人,一步步走上了造反的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648 更新时间:2024/2/4 10:26:22

他平步青云的第一招叫:伪造军功。当时,平卢节度使辖区有两个强悍的部落:契丹和奚。他们都是匈奴人被赶跑之后发展起来的东胡人的后裔,非常古老,同根同源,野蛮落后,大多数时间是接受唐朝的领导,听从唐朝调令的,曾经一起配合唐军攻打过高句丽等,此时也娶了唐朝公主,接受了唐朝册封,比较听话。怎么样才能从他们身上搞点军功啊?这可难不倒“商人”出身的特别不安分的安胖子。他以平卢节度使的身份邀请附近的契丹和奚族首领前来赴宴,用药酒把这些人和他们的卫土灌晕之后,一律砍掉脑袋就拿去报功,还对唐朝廷假报是契丹和奚人又造反了,脑袋是在两军阵前砍的。

唐朝政府当然会怀疑,毕竟刚刚赏完这两家官职、钱财,还免费送了公主美女上门,两个弱小部落再混不吝也不会这个时候造反吧?但皇帝也最信任安禄山,他有必要在自己辖区杀良冒功吗?

在朝廷疑惑之时,发生了一件新的变故。天安四年(公元745年),刚刚和亲四个月的大唐静乐公主被契丹可汗杀死了。静乐公主是李隆基的外孙女,所以她姓独孤,皇帝是她外公,所以她其实也算半个公主吧,但独孤家的女人也不是好惹的,脾气比李家公主更加骄横。到了塞北草原上,独孤小姐天天跟契丹可汗李怀秀闹腾,李怀秀本来觉得讨个皇帝女儿当老婆是件极有面子的事情,等知道这个公主不姓李还这么不好伺候,终于没忍住把她给杀了。被安禄山借走一些人头,还能忍一忍,杀了唐朝公主,不反也得反了。

于是,契丹的实权人物耶律涅里跟阻午可汗一起声称,大唐嫁过来的是“假公主”,不姓李,姓独孤,草原猛男们脑子也比较简单,被几句话忽悠立即鸡血上头,他们本来对大唐节度使借脑袋的行为就已经深恶痛绝了,再听说朝廷竟然用''假公主”来侮辱自己家可汗,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跟同宗的奚人一起投奔了新崛起的回纥汗国。

安禄山这个老滑头这下反而不上心了。他假装进攻了一下,就撤军了,专心回去拍唐玄宗的马屁,这么大件事,居然混过去了。为什么契丹人老实过日子的时候安禄山要挑衅,等人家真反了他不用心进剿了呢?其实正是安禄山狡猾之处,之前他的排衅行为是为了让契丹人造反,然后他才可以名正言顺地拿契丹脑袋立功。契丹人造反以后他又象猎人打猎一样,从不把猎物一次打绝了,打绝了就没有下顿了,商人不会这样过日子。

果然,不久,他发现契丹人利用几年时间又恢复了实力,所以调集了三镇兵马数万,还找了两干奚族兵马当向导,发起了对契丹的进攻。结果却非常意外,当时世间无敌的唐军居然惨败了。可见安禄山玩手段还行,打战其实也一般。

但是他又巧妙地找到一个完美借口掩盖失败,当时急行军碰到连夜暴雨,出了一个技术问题(其实是指挥问题):中国弓是复合弯曲弓,除了使用牛角和木材外还要使用大量的动物胶,弓弦也是动物筋或者皮做的。这种弓的优点是性能上要比西方的单体弓优越不少,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就是怕潮,长时间浸水整张弓会散架。动物筋受潮以后会变软失去拉力,整张弓基本上也就不能用了。没有弓箭,奚族人又临阵叛变,必输了。所以,本来惨败会受军法严惩的安胖子,玩阴谋还真有一套,不但没被治罪,反而把坏事变成了好事,他紧接着竟然借题发挥趁机捞了一个大好处。

好处是什么呢?第二年,他再次调集兵马20万征讨契丹。其实契丹此时仍然很弱小,虽然英勇,但总人口摆在那,能上马打战的估计很难超过20万,所以这个数目有点夸张,商人出身的安胖子,心里清楚得很,他正是想通过这次出征打另一个算盘。

安禄山一直想吞并名将王忠嗣帐下精兵。此时王忠嗣被奸相李林甫整倒抑郁而终,他帐下的精兵在节度制使阿布思帐下。安禄山之所以对弱小的契丹人使用这么大的兵力,就是想借机吞并阿布思手下的精锐骑兵。阿布思本是王忠嗣部将,看出安禄山没安好心,万般无奈之下,率部远遁漠北,叛逃了。

这下,安禄山开始专心造反了,写到这不禁一声叹息,强大繁华如梦幻般的唐朝被一个胖子玩残了,又能怪谁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才华横溢的巾帼女相上官婉儿,是如何被李隆基所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上官婉儿的童年是在为奴的时光中度过的《旧唐书》:中宗上官昭容,名婉儿,西台侍郎仪之孙也。父庭芝,与仪同被诛,婉儿时在襁褓,随母配入掖庭。及长,有文词,明习吏事。上官婉儿出生在唐代名门世家,祖父是唐朝中书令(宰相)上官仪,父亲是黄门侍郎上官庭芝。两人都是唐朝的大臣,按理说,上官婉儿出生在这样一个官宦之

  • 「春秋故事」曲沃代翼-晋国的统一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春秋时期晋国献侯四世,曲沃代翼简介,曲沃代翼墓地视频

    姬仇就是未来的晋文侯。[var1]但是“仇”这个名字在当时太罕见了,有点不吉利,很少有父母会给孩子起这个名字。就这样又过了三年,在晋穆侯十年(公元前802年),晋穆侯率军讨伐北戎(今山西安泽北),并且一战击败北戎,大获全胜,晋穆侯凯旋而归。说来也赶巧,他回来时他的妻子齐姜正好为他生下了第二个儿子,看

  • 把北魏打得找不着北的柔然,为何忽然间消失?突厥:当然是我干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柔然为什么打不过北魏,北魏和突厥的关系,柔然和匈奴是同一片土地吗

    一声不响的崛起,在八十年间与北魏打了20多场战争。却被猛然崛起的突厥部落灭族,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蠕蠕”民族柔然是这个民族的自称,中原地区一般称呼他们为“蠕蠕”。因为北魏的太武帝认为,柔然人的智力不高,并且不善于思考。于是称他们为“蠕蠕”,“蠕蠕”有虫子的意思。柔然,这个民族最开始是没有文字的,

  • 唐朝近三百年历史,生前在位皇后仅9位,为何6位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先要解释一下,关于“善终”,有些人的理解不同。有的人认为,只有“寿终正寝”才能算是善终。但在后宫之中,避免不了尔虞我诈,能够以年迈、疾病去世已属万幸,因此本文的“善终”,是指不被人迫害而死为前提。唐太宗李世民——长孙皇后长孙氏十三岁的时候,嫁给唐国公李渊次子李世民。李渊称帝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长孙

  • 「春秋故事」晋惠公背信弃义-诛杀里克,骗秦穆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晋献公扩张采取的是联姻与武力并举的策略,能联姻收服的就联姻,不肯屈服的就用武力灭掉,再就是驱逐。比如晋献公击败了赤狄之后,就娶了赤狄狐突之女狐季姬与狐季姬的妹妹小戎子为妾室,狐突也成为晋国的卿士。狐季姬生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小戎子生了夷吾,即后来的晋惠公。晋献公五年,晋献公又攻打骊戎,俘获了骊

  • 「春秋故事」晋怀公-生而为人质,一生在漂泊的倒霉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晋怀公与怀嬴有子女吗,晋怀公简历,春秋时期十大寓言故事

    不久,夷吾的妻子梁嬴为夷吾生了一对龙凤胎,在胎儿尚未出生时,夷吾请占卜师为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占卜。占卜师占卜后说道,“公子您将会有一儿一女。不过男的日后将为人质,女儿将来将为妾。” 等到出生后一看果然是一对龙凤胎。因此,为男孩取名圉(yu,二声),女孩取名妾。这个姬圉便是后来的晋怀公。[var1]后

  • 「春秋故事」晋国范氏的崛起-士会(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士会,他的祖先要追溯到西周周宣王时期的杜伯。话说周宣王因听信谣言滥杀妇女,杜伯劝谏周宣王,周宣王一怒之下杀死杜伯。杜伯的儿子杜隰(xi,二声)便带着杜氏一族逃到了晋国,任晋国士师,掌管禁令刑狱,因此杜隰的后人便以士为氏。其中杜隰的儿子、士会的爷爷士蒍(wei,三声)便是晋献公的宠臣,曾帮助晋献公

  • 唐朝皇帝为何对女人特别容忍,导致政权旁落,追悔莫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诸多威胁中,外戚是不可忽视的一方。自古以来,皇帝都不允许后宫干政,为的就是避免其娘家势力扩大,对皇帝产生威胁。可唐朝皇帝似乎不是这样,特别是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这三位皇帝,对女人那是极其容忍。唐高宗对武则天就不用多说了,不仅执意将她从感业寺接回来,还允许她与自己一同理政。后来唐高宗病重,急需一人

  • 「春秋故事」晋国智氏的起源-荀首战场救子,楚共王归还智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左传关于晋国国卿智家的记载,智氏是满族吗,晋国智氏后人现状

    晋景公三年,荀林父当上了中军元帅,执掌国政。楚庄王趁晋国新帅上任之际对郑国发动战争,晋国前来救援,双方在郑国邲地发生邲之战。[var1]荀首在此场战斗中担任下军司马,因为晋军遭遇楚军的猛烈进攻而发生溃败,中军和下军争相涌向黄河岸边,抢着渡河。在溃散中,荀首的儿子智罃(ying,一声)被楚军俘虏。荀首

  • 唐朝李家推倒亲戚家的女子这一现象,怕是遗传的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无独有偶,武则天有一个姐姐叫武顺。武顺天生丽质,容颜不输于武则天。另外武顺比武则天性格温婉,更容易激起男子的怜爱之心和保护之欲。而武顺年纪轻轻的就守了寡,又经常进宫陪武则天闲聊,于是李治就对武顺上心了。终于在武则天怀孕的那段时间,李治把武顺变成了自己的女人。我们都说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