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灭掉六国后,他是如何处置六国君王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秦始皇灭掉六国后,他是如何处置六国君王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99 更新时间:2024/2/6 18:14:45

公元前221年的时候,已经39的嬴政终于实现了秦国几代国君传承下来的梦想,那就是——一扫六合。这一年,是秦始皇一统天下的一年,也是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开端。是中国的历史上,极具意义的一年。

在一场棋局之中,不可否认大多数人都会将目光集中在胜利者的身上。很少有人会将目光放置在失败者的身上,就像是奥运会中的比赛大家关注的也都多是冠军。但即使众人不在意,历史却也如实的将失败者记录了下来。今天就为大家讲述一下,身为失败者六国命运。

[var1]

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七国。因为秦始皇在公元前236年灭掉赵国之后,赵王的兄长赵嘉等人率众逃往了代地,又建立起来了一个代国。而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是按照先易后难,远交近攻的顺序,因此这按序排列便是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代国-齐国。

在《史记》之中太史公司马迁并没有直接描写出六国亡国的景象,但自《春申君列传》之中楚国春申君黄歇所说的话语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一二:

“本国残,社稷坏,宗庙毁。刳腹绝肠,折颈折颐,首身分离,暴骸骨于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父子老弱系脰束手为髃虏者相及于路。鬼神孤伤,无所血食。人民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仆妾者,盈满海内矣。故韩、魏之不亡,秦社稷之忧也。”

[var1]

此言虽说是春申君为说服秦昭襄王警惕韩国魏国,不要攻打楚国的论辞。但其话语中所说的景象却依旧还是触目惊心,令人不忍卒读。这时候还不是嬴政上位,秦国扫六合之势还未发起,但六国的王国之情便已经跃然于之上了。

而这六国国民尚且是如此凄惨,那么六国国君的下场又是如何呢?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六国国君的下场皆为凄惨,就连一直与秦国交好的齐国国君也不例外。根据记载,离着秦国最近的,也就最快被灭掉的便是韩国与赵国。更别与公元前233年与公元前228年被灭,是六国之中最弱国和最强国的组合。

[var1]

而这两国的国君韩王韩安与赵王赵迁的下场也都差不多,俱都是遭遇了流放,而最后皆是凄惨离世。不过不同的是,韩王韩安的是由于新政爆发叛乱韩安受牵连被处死的。而赵王则是伤春悲秋,郁郁而终。说不上哪一个的下场更凄惨一一些。

后公元前225年被灭的魏王魏假的下落则是一个谜,当年攻破魏国的将军王贲为了尽快攻破魏国。于是引来黄河水倒灌魏国都城大梁,魏假无奈出来投降。但之后关于魏假的去向,却一直都成了一个谜,史书上也没有任何记载。也许因为他是主动投降的,秦始皇给了他自由也说不定呢?

而第四个被灭的楚王昌平君与第五个被灭国的燕王姬喜也许是意识到了什么,纷纷在秦兵还未到之前就做了自己的安排。楚国昌平君是举兵反秦,而燕王则是派出刺客(荆轲)刺杀秦王。但下场却都是失败被杀。

[var1]

至于那个在赵国被灭以后带领赵国余众前往代地成立代国的赵嘉,则是在前228年也被王贲给端了整个国。至于赵嘉的下落,则照样是无人知晓,只不过自其弟弟赵迁的下场来看,他的结局也不见的有多好。

最后一个被灭的齐国国君田健则是有些奇葩,他在位时期一直都与秦国交好。甚至还自己亲身到秦国拜访过嬴政,后来赵国韩国被灭的时候他还在六国贵族之中力挺秦国。最后代国被灭之后他才感受到威胁,表示要和秦国绝交。

但公元前221年,王贲的大军兵临齐国边境的时候,他又不战而降。至于田健的下场,就是不给任何食物而将其流放,就这样,他被活活的饿死了。但这齐国的百姓,反而是遭灾最小的,因为他们在这乱世之中享受了足足四十多年的和平。

更多文章

  • 商朝为何没记录夏朝?甲骨文中的“羌”,解释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今古何处尽,千岁飘风絮。”漫漫长河是时光的代名词,我看到有人踱步于河岸,河水清澈,透露出文化的痕迹,展现文明的历史,朵朵含苞待放的文明在时间长河中露出尖尖角。▲夏时期全图一、被质疑的夏朝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史书通过文字把我们带回曾经的过往,我们一幕幕地见证着中国文明的兴衰,从文明中走出来,看到饱

  • 为什么周朝能存在800年而其他朝代都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为什么周朝有800多年,为什么周朝存在八百年,为什么周朝可以延续800年

    这个问题,认真解答起来,比较复杂。我用我的方式,用最简单的类比法来说一下,包管谁看谁明白。话说,约在公元7世纪前,有一支游牧民族的先民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后来西迁到了鄂嫩河上游不尔罕山(大肯特山)和克鲁伦河一带,发展成为一个个部落。到了公元11世纪,分散的部落结成一个个部落联盟。公元13世纪初,有

  • “商鞅变法”对于中国历史,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或许并不存在单纯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去世,其子秦孝公继位。[var1]为了重振秦国,反击强大的“三晋”,秦孝公在国内发布了招贤令,决心变法图强。人在魏国的商鞅听说了秦孝公的招贤令,便来到了秦国,通过宠臣景监引荐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公元前359年,在秦孝公强力支持下,商鞅开启了长达十余年的变法历程。商鞅变法,主要内

  • 老外:既然夏朝不存在,应把中国踢出四大文明古国换成希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这种言论小编只是轻蔑一笑作罢,因为就算是夏朝不存在中国退出四大文明古国的行列,希腊也成不了其中的一员,因为希腊文明和四大文明完全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世界上最初的文明是农耕文明,所有的一切文明都是建立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之上的,另外古希腊是一个区域的名字并不是一个国家的称呼。希腊文明起源于爱琴文明,同样

  • 能抗衡秦国的赵国真的很猛?错:论装孙子,他们才是战国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强国,还有他意图谋划灭秦的故事。以及后续谍血长平的大戏,邯郸血战的悲壮和四大名将有其二的英杰,让赵国长期以来在人们认知中,都是一个唯一能和秦国硬碰硬的刚猛存在。可这样的认知真的对吗?答案是,这算绝对的误读。赵国却有刚猛的时候,但在更多时候,却是一个深知进退,甚至很能装孙子的国度。要说

  • 解密:吕不韦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就饮鸩酒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为什么要处死吕不韦,秦始皇怎么杀了吕不韦,秦始皇为什么一直不杀吕不韦

    [var1]其实秦王的话是一语双关,自问自答!秦王问自己,吕不韦对秦王有何功劳?秦王答:是的,有大大的功劳,所以秦王分封吕不韦!秦王又问自己,吕不韦和秦王亲近吗?秦王又自答:是的,非常亲近,所以秦王称他为仲父。秦王又问自己:可是现在该如何对待吕不韦呢?秦王纠结万分又自答道:唉,不忍心杀,还是把吕不韦

  • 甘肃出土西周墓葬,出土大量珍贵青铜器,其中温酒器皿揭露贵族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甘肃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地方是哪,西周禁酒的青铜器造型,温酒器青铜器

    雨停后太阳出来了,回到家老汉们把在山洞挖来的废品全部卖给收购站了。之后所有的人都去那个山洞挖东西了,挖出来的青铜废品全部卖给了收购站。很快的,白草坡发现了青铜器的消息就传到甘肃博物馆了,考古队来之后,知道了这些被卖的青铜废品其实是商朝贵族们温酒的器皿。温酒,是以前很古老的方式,以前讲究喝酒就必须要温

  • 商朝国都朝歌,周朝国都西岐,古代这两大名地如今分别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中国的古都,耳熟能详的就是北京、南京、西安、洛阳这几个城市,而且这几个城市的名称其实也多有变换。比如北京,元代叫大都,马可波罗来中国旅行时见到的“黄金之城”说的就是大都,明朝时朱棣迁都后才把大都改为北京,一直延续到清朝,民国时又改为北平,后来新中国成立又改为北京。南京在古代叫金陵的时候居多,虽然

  • 为什么说秦国统一天下比历史上任何王朝更难?这是几十代人的努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正如很多历史爱好者所言,秦朝统一天下比任何朝代都艰难。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立国到称霸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二是统一天下时,受到强大对手顽强的抵抗。一、秦国从立国到称霸再到称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秦人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的颛顼帝,颛顼的后裔大费曾经跟随大禹一起治水。治水成功后

  • 中国4千年史诗般的疆域扩张,从夏朝的中原地区到清朝的东亚大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从夏朝开始,中国就实行了分封制度管理,夏朝分封的诸侯也有很多,比如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等等。▲夏朝形势图一、从商朝到春秋时期商朝疆域比夏朝要宽广很多,根据史册记载,商朝主要在华北地区活跃,比如山东、京津冀、山西、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带,从西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