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800年前,孔子后人里出现了3个“衍圣公”,干的事让孔子丢尽了脸

800年前,孔子后人里出现了3个“衍圣公”,干的事让孔子丢尽了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443 更新时间:2024/3/16 6:07:24

“衍圣公”是孔子后人的世袭封号,2000多年来无论历史如何发展,孔子家族的地位基本上都稳如泰山。从某种程度上讲,“衍圣公”有点类似于孔氏家族的太子,地位远在其他兄弟之上,就算品级不高,文化含金量却是无可取代的。

孔子生前并没有想到自己的学说会被那么多人推崇,更没想到自己的后人会沾他的光获得那么高的地位。民间有句俗话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孩子会打洞”,孔子后人是否个个都不给老祖宗丢脸呢?

[var1]

答案是否定的。在古代,庞大的家族基本都会出一些“不肖子孙”,孔氏家族也不例外。大约800年前,正值外族入侵时,孔子的后人里竟然出现了3个“衍圣公”,而且他们还为了争夺封号花样百出,所干的事让皇帝也无语了。

当时孔氏家族的传承出现了“南宗”和“北宗”,这一切是从孔子第47代嫡长孙孔端友开始的。孔端友被封为衍圣公时正值宋徽宗在位,大家都知道宋徽宗是北宋最后一个皇帝,他曾经被金人掳去。

[var1]

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赵构建立南宋。金兵南下,情况不妙,孔端友急忙背上家族的宝物(比如至圣文宣庙祀朱印)带着一些族人逃往南边,赵构得知后,便赐孔端友携家住在衢州,之后这一支成了孔氏“南宗”,陆续传了孔玠、孔搢、孔文远、孔万春、孔洙。

至于“北宗”的出现,是因为孔端友南逃时并没带上家族所有人,他的弟弟孔端操还留在曲阜。原本是宋朝将领的刘豫在北方建立伪齐,封孔端操的儿子孔璠当“衍圣公”,叫他主持曲阜孔家事务。

[var1]

刘豫助金为虐,注定长久不了。他被废以后金朝皇帝依然让孔璠做“衍圣公”,这一支陆续传了孔拯、孔摠、孔元措,也就是“北宗”。为啥金朝皇帝也这么重视孔子家族的传承?当然还是为自己着想了。

2个衍圣公已经够让人眼花了,然而事情还没完,“北宗”传到孔元措时蒙古骑兵兴起,孔元措随着金朝皇帝搬到开封,留自己的弟弟孔元用主持曲阜的事务。蒙古人依样画葫芦将孔元用立为“衍圣公”,于是就出现了宋、金、元合计3个衍圣公的局面。

[var1]

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南北2宗并立的情况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孔元用去世后,“衍圣公”的位子就落到了他儿子孔之全手上。没想到孔之全获得封号7年后,蒙古骑兵攻入开封城,获金朝“衍圣公”孔元措,孔之全身为侄子,自然不能跟伯伯争。

孔元措继续当“衍圣公”,而孔之全改当曲阜县令。孔元措一辈子也没生出个儿子,只能让他弟弟的孙子孔浈袭封这一位置。可是,孔之全的儿子孔治跳出来,表示孔浈是妾室生的孩子,他母亲还曾改嫁,他不算孔氏家族子孙,不应该让他袭位。

[var1]

于是,元朝皇帝取消了孔浈的“衍圣公”封号,而孔治则于1295年袭封“衍圣公”。不知道孔子看到这一幕作何感想,反正孔治的目的达到了。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南宗的“衍圣公”孔洙成了元朝之民,虽然得到了一系列优待,其封号却被取消了。

此时南宗、北宗都没了“衍圣公”,直到孔治当上“衍圣公”,南北双宗才正式合一。孔治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他去世后,继承他封号的儿子孔思诚也会被族人群起而攻之,说其身份有问题,结果是孔思诚同样被取消了爵位,改由另一支的孔思晦继承。

[var1]

到这里,“衍圣公”的传承才算稳定下来。孔氏家族内斗曾经引起元世祖忽必烈不满,这也是当年南北双宗都没有“衍圣公”的重要原因。宋金元时期,孔氏家族为了“衍圣公”封号闹出无数乱子,族人改变风向称臣的速度也非一般的快。

[var1]

清军入关后,当时的“衍圣公”孔衍植照样立刻上书赞美“恭惟皇帝陛下(即顺治)承天御极”,而且率领族人首先响应剃发令,甚至专门写了本《剃头奏折》......

鲁迅曾经评价道:“孔夫子之在中国......是那些权势者和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从孔子部分子孙所做过的事来看,鲁迅的评价是相当精准的。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灭掉六国后,他是如何处置六国君王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始皇灭六国后如何处置六国君臣,评书秦始皇兵吞六国,秦始皇统一的六国是中国的哪里

    公元前221年的时候,已经39的嬴政终于实现了秦国几代国君传承下来的梦想,那就是——一扫六合。这一年,是秦始皇一统天下的一年,也是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开端。是中国的历史上,极具意义的一年。在一场棋局之中,不可否认大多数人都会将目光集中在胜利者的身上。很少有人会将目光放置在失败者的身上,就像是

  • 商朝为何没记录夏朝?甲骨文中的“羌”,解释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今古何处尽,千岁飘风絮。”漫漫长河是时光的代名词,我看到有人踱步于河岸,河水清澈,透露出文化的痕迹,展现文明的历史,朵朵含苞待放的文明在时间长河中露出尖尖角。▲夏时期全图一、被质疑的夏朝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史书通过文字把我们带回曾经的过往,我们一幕幕地见证着中国文明的兴衰,从文明中走出来,看到饱

  • 为什么周朝能存在800年而其他朝代都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为什么周朝有800多年,为什么周朝存在八百年,为什么周朝可以延续800年

    这个问题,认真解答起来,比较复杂。我用我的方式,用最简单的类比法来说一下,包管谁看谁明白。话说,约在公元7世纪前,有一支游牧民族的先民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后来西迁到了鄂嫩河上游不尔罕山(大肯特山)和克鲁伦河一带,发展成为一个个部落。到了公元11世纪,分散的部落结成一个个部落联盟。公元13世纪初,有

  • “商鞅变法”对于中国历史,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或许并不存在单纯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去世,其子秦孝公继位。[var1]为了重振秦国,反击强大的“三晋”,秦孝公在国内发布了招贤令,决心变法图强。人在魏国的商鞅听说了秦孝公的招贤令,便来到了秦国,通过宠臣景监引荐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公元前359年,在秦孝公强力支持下,商鞅开启了长达十余年的变法历程。商鞅变法,主要内

  • 老外:既然夏朝不存在,应把中国踢出四大文明古国换成希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这种言论小编只是轻蔑一笑作罢,因为就算是夏朝不存在中国退出四大文明古国的行列,希腊也成不了其中的一员,因为希腊文明和四大文明完全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世界上最初的文明是农耕文明,所有的一切文明都是建立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之上的,另外古希腊是一个区域的名字并不是一个国家的称呼。希腊文明起源于爱琴文明,同样

  • 能抗衡秦国的赵国真的很猛?错:论装孙子,他们才是战国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强国,还有他意图谋划灭秦的故事。以及后续谍血长平的大戏,邯郸血战的悲壮和四大名将有其二的英杰,让赵国长期以来在人们认知中,都是一个唯一能和秦国硬碰硬的刚猛存在。可这样的认知真的对吗?答案是,这算绝对的误读。赵国却有刚猛的时候,但在更多时候,却是一个深知进退,甚至很能装孙子的国度。要说

  • 解密:吕不韦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就饮鸩酒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为什么要处死吕不韦,秦始皇怎么杀了吕不韦,秦始皇为什么一直不杀吕不韦

    [var1]其实秦王的话是一语双关,自问自答!秦王问自己,吕不韦对秦王有何功劳?秦王答:是的,有大大的功劳,所以秦王分封吕不韦!秦王又问自己,吕不韦和秦王亲近吗?秦王又自答:是的,非常亲近,所以秦王称他为仲父。秦王又问自己:可是现在该如何对待吕不韦呢?秦王纠结万分又自答道:唉,不忍心杀,还是把吕不韦

  • 甘肃出土西周墓葬,出土大量珍贵青铜器,其中温酒器皿揭露贵族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甘肃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地方是哪,西周禁酒的青铜器造型,温酒器青铜器

    雨停后太阳出来了,回到家老汉们把在山洞挖来的废品全部卖给收购站了。之后所有的人都去那个山洞挖东西了,挖出来的青铜废品全部卖给了收购站。很快的,白草坡发现了青铜器的消息就传到甘肃博物馆了,考古队来之后,知道了这些被卖的青铜废品其实是商朝贵族们温酒的器皿。温酒,是以前很古老的方式,以前讲究喝酒就必须要温

  • 商朝国都朝歌,周朝国都西岐,古代这两大名地如今分别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中国的古都,耳熟能详的就是北京、南京、西安、洛阳这几个城市,而且这几个城市的名称其实也多有变换。比如北京,元代叫大都,马可波罗来中国旅行时见到的“黄金之城”说的就是大都,明朝时朱棣迁都后才把大都改为北京,一直延续到清朝,民国时又改为北平,后来新中国成立又改为北京。南京在古代叫金陵的时候居多,虽然

  • 为什么说秦国统一天下比历史上任何王朝更难?这是几十代人的努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正如很多历史爱好者所言,秦朝统一天下比任何朝代都艰难。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立国到称霸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二是统一天下时,受到强大对手顽强的抵抗。一、秦国从立国到称霸再到称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秦人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的颛顼帝,颛顼的后裔大费曾经跟随大禹一起治水。治水成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