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殷商发现的甲骨文中,都没提及轩辕黄帝,为何却在周朝之后出现?

殷商发现的甲骨文中,都没提及轩辕黄帝,为何却在周朝之后出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926 更新时间:2024/1/19 7:37:27

换个思路。 为什么中国近代史中,没有"常凯申"这号人物?而他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人物。 因为,常凯申是蒋介石英译名,的中文再译名。 因此,才过去不到一百年,在部分文献中,就只有常凯申而无蒋介石了。 历史,往往就是这么魔幻。

在最新发现破译的甲骨文中,大量出现了关于:盘古、王母、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及"夏",还有″禹"字。并提及″殷革夏命"的卜辞。如″古(止也)王事"既罢贡。″不作王侮",既不当王奴。夏将象征王权的九鼎全部交给商汤,商汤得鼎后″致鼎,泣"的卜辞。 这些甲骨文,联接了夏未到商初。为证明:夏、商、周的断代,提供了文字证。也证明了中国传统的″从盘古到三黄五帝"至商代的存在。

黄帝之前的文明实在是愚眛开化的蒙昧进化期,所以人们记忆能力极差,所做之事忘记得快,一个人一生所做所见很快忘记且对之前的事没有去想的欲望,到下一代就更少留下故事印迹,到了黄帝时代开化加大且发生一次族群存亡巨变的大事件影响深远以至于留传至今,又过了N多年,变故再次发生,周边外族攻下宗袓国,禁止了治下宣传,到了周代就象近代民国推翻满清一样再次回到汉人为主体的国家治下,黄帝又被社会提起,黄帝一族为主体与周边融合成了民族发展到今由来。

历史上越是早的人物史籍记载中越是出现的晚,黄帝在东周才有记载,比黄帝更早的伏羲在秦汉才有,盘古更是要晚到三国时期。顾颉刚的古史层累学说确实是有道理的。可能是因为商的时候,甲骨文只是记录现在发生的事,或者是神婆用来预测未来的事,到周开始,才有史官来记录历史事件!记录的时候,有一部分是口口相传的,一部是虚构的,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因素了!

甲骨文中记录最多是求雨,求雨为什么?当然是为了多种出粮食。凭什么说殷商不是农业文明。从血缘上讲商并不是黄帝部落系统,只是母族血统中有一些黄帝附属部族的成分,怎么可能大规模祭祀呢。

商是从草原游牧-红山文化再从张家口进入华北,融合华北土著发展起来的,而商是从垄右黄土高原古羌游牧发展起来再从渭河流域进入关中,其实早期发展是独立的!后来势力范围接触后开始交流矛盾战争融合过程!也就是说并没有明显的改朝换代继承关系!

华夏是周人的自称,我们目前文化影响主要从周开始,之前的没有太多记载。周人作礼始有文化统一,秦人同疆始有国家统一,汉唐强盛始有精神自信统一,所以为什么说长安华夏精神故乡的重要标志呢,周秦汉唐都建都长安。我们现在看到的先秦历史,是周人编的历史。炎黄是夏人周人的祖先,所以周人把自己的祖先炎黄排在最前面,成为天下的共祖。周人为了统治需要,也就是统战,把东夷殷商的帝喾帝舜等排在炎黄之后,成为炎黄后裔,形成了三皇五帝系统,这样大家出自共同的祖先,天下一家。这就是大一统思想的基础。 周人提出了“民为邦本”的政治思想,制定了礼乐宗法等制度,从文化上统一天下。

上古时代,位于黄河下游的东夷族,与黄河上游的华夏族是两个不同民族,后来的中国人是这两个民族融合的后代。黄帝炎帝是华夏族的,蚩尤少昊是东夷族的。夏朝是华夏族建立的,用结绳记事,商朝是东夷族建立的,用甲骨文。文化截然不同。商朝祖先是东夷族的鸟夷族后代,是“天命玄鸟,降尔生商”,与黄帝没任何关系,怎么可能去祭祀黄帝。后来汉朝编历史,才把黄帝给编写为鸟夷族少昊氏的父亲。

商人祖先契和关中祖先不窋一样都是黄帝后裔。商人活动在鲁西豫东,属于中原文化圈,当时的文化远比关中先进。商汤灭夏后建都中原核心地带郑州,后多次迁徙。那时的关中既落后又弱小,经古公亶父公刘姬昌数百年筚路蓝缕,在中央政权的支持下平定关中一些小国。后来趁殷纣王东征之际发动叛乱推翻商王权,如此而已。 甲骨文是早期的汉语,没什么争论的。

第一,甲骨文在被发现之前,已经被当作中药材吃了几千年了(具体多少年没考证,但几百上千年应该是有的),被吃了多少,无人知晓。上面有什么内容,更无法知晓。 第二,没有人整天没事把自己的始祖搬出来显摆。就好比你心里清楚爷爷就是你爷爷,太熟悉太正常了,你不会逢人就说你爷爷叫什么名字。 第三,时间太久,没有具体的可考事迹,所以一些文献没有记载。 所以,那些质疑黄帝的,先质疑一下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是否存在吧。因为,除了家谱,关于他的记载几乎为零。

现在基因检测告诉我们,今天的汉族中至少60%-70%来自公元前2000年-2500年中原龙山文化群,就是古代中原人(Y染色体SNP单倍型是O3—M122)的直系后代,同属于华夏族各部落,也就是说夏商周同源,属于一个族系(黄河流域),"黄帝"大概率只是周时代造出来代表祖先的一个符号,所以周前期和商以前没有黄帝的记载。

请看一下最新考古发现的骆越遗迹,文物和骨刻文,会有惊喜呢。骆越风格与商相似度高度吻合,崇拜鸟,鬼神文化,祭祀八卦(骆越是鸡卜,据说是八卦前身),甲骨文(骨刻文),武德和女性能掌权(商妇好)方面都很象。而且骆越是世界公认的稻作文明发源地,凡是种植稻谷的农耕文明都是从骆越散播出去的(包括贾湖遗址这支,这可能是骆越散到长江流域的百越一支),东亚文明起源地。

我没有去考证,但凭自己微薄之历史积累揣测吧。甲骨文作为记录王朝历史的记录没问题,但它主要是当世的国之大事,即商王干了些啥,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所以远古之祖提不到很正常,而且甲骨目的是卜噬,自然也说不到轩辕去了。但作为书籍商朝应该还有很多,我们看甲骨文的典册的形象就知道了,古文说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大概是当时的书籍吧,那上面恐怕才会记载王朝,姓氏的由来吧。我相信虞夏商周是一个一以贯之的文化文明发展过程,只不过历史太过久远,遗失一些东西是不可避免的。

炎帝,黄帝,蚩尤,三族以黄帝为中,三族融合在一起,商人早为东夷虽有和炎黄融合在一起,可是以蚩尤族为主体,夏周虽与黄帝融合在一起,可是炎帝血统为主体,游离三族以外的后代就是周边各个少数民族了,商人多记载东夷文化为主宰,而周人记载黄帝是为了更好的得到其他民族的认同,便于统治,嬴秦是地道的东夷人,(商的近亲),也是为了天下一统,秦始皇才祭拜黄帝的,为什么要认同黄帝呢?因为黄帝部族以陕西为中其次是山西河北,八百里秦川古时候可是人间天堂。相当于游牧民族统治汉族一样,他们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后代,就是为了洗脑更好的统治。当然也慢慢的被所谓同化,也就是现在说的文化认同,才形成了现在的汉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史书记载,战国的战争动辄数十万甚至百万人,这个数字是否可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 战国兵制:平时各司其职,战时举国为兵 战国时期,由于生产能力有限,各国根本无法负担数量庞大的职业化军队,因此当时各国的常备兵力其实并不多。而为了保证足够的战争动员能力,当时各国采用的基本都是以少量常备军队为主,并组织百姓在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从而保证他们可以随时参军作战。[var1]

  • 专灭文明古国的雅利安人横扫欧亚非,为何来到商朝却被送进殉葬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传闻雅利安人横扫欧亚非,灭了三大文明古国,却被商朝打得落花流水,送进殡葬坑,这是真的吗?雅利安人与三大文明古国的渊源公元前14世纪(另有说法是公元前18世纪),雅利安人还只是一支生活在乌拉尔山脉草原间的游牧民族,后来由于地球冰期的出现,雅利安人的居住地变得极其寒冷,食物和水源告急。为了生存,他们

  • 历史故事:屈原为什么要自沉汨罗江?屈原的投江不是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在楚国官至大夫,不仅是一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还是当时很著名的诗人。留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一系列传世的佳句。在他做官的时候,他不畏强权,坚决和恶势力斗争,遭到小人们的迫害。在楚国被秦国快要灭国前,他投进汨罗江自杀了。对于他自尽的原因,后世有着不同的看

  • 历史解析:中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关于夏朝的由来根据传说和相关历史记载,其中《史记》记载相关夏朝的文献比较多一些,相传大禹治水有功,收到人们的爱戴,威望在部落当中日益增高,于是在舜帝退位以后,将部落头领禅让给了禹,而禹退位以后,将帝位没有按照禅让制的制度进行禅让,而是将帝位直接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从此国天下转变为了家天下,禅让制

  • 三星堆的文物发掘,与《山海经》记载吻合,学者:真实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山海经名字大全,三星堆遗址的历年考古发现史,三星堆与山海经

    导读:华夏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流传悠久,有着上下五千年一说。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导致自周朝以前呢时代,慢慢都被人们给神话了,很少有人能说得清那些历史发生过什么。现代人们要了解历史,也只能从古人留下的书籍中,逐渐发掘。而流传了几千年的古书《山海经》中,内容大多都富有传奇色彩,导致人们一直以为它是一本神话小

  • 殷墟文化|梦回殷商!探寻青铜时代“中国制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殷墟博物苑供图)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于1939年3月在安阳武官村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即商王武丁之妻)所制,为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最初,经郭沫若等相关专家学者考证后,将其定名为“司母戊鼎”,后更名为“后母戊鼎”。

  • 秦国灭六国时,六国地盘分别在现在哪里?看看你的城市在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我们首先来说秦国。作为统一天下的最后胜利者,我们现在大约都有一种错觉:秦国在当时是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实并不是,秦国当时的人口和土地面积都不是第一位。秦国人口当时大约300万左右,这个数据在当时是倒数的,仅仅比荒凉的燕国人口多一点儿。而秦国的领土面积则在七国当中位居第二。秦国

  • 一把精巧的玉刀,成为令人瞩目的文物,揭开了夏朝神秘面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熟悉的中国历史是由夏商周开始的,然而,在很长的时间内,西方学者否认夏商两朝的存在,认为《史记》不过是人云亦云之作。直到十九世纪末甲骨文的发现以及1928年安阳殷墟的发掘,殷商的存在才确凿无疑被证实。更可喜的是,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带队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夏文化也变得触手可及。二里头遗址

  • 他是谁:赵公子秘密暴露,卫国平被聂宝华陷害,蒋广善不是善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通过研究文化宫的动作照片,赵公子出现在卫国平面前。这也是卫国平也找聂宝华的原因。当然,聂宝华只是说赵公子是中介。卫国平访问聂宝华显然是违规的,可以说是有点大意了。最后,聂宝华拍下了他们的合影,并把这件事告诉了赵公子。当然,赵公子请聂宝华帮他解决了这件事。聂宝华分两步走,一是对付卫国平,阻

  • 轩辕黄帝既然是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为何周朝之前并没有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轩辕黄帝是华夏民族的共主吗,天帝共主,黄帝为什么叫轩辕黄帝

    这个其实没必要过于纠结。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把自己的祖先神话,黄帝、炎帝包括夏朝是否有考古证明对大多数人来说不重要。我们只要愿意信就行,看看日本天皇家族的例子。甲骨文的源头可以参考下骆越骨刻文,比甲骨文还早千年,估计很多人没注意过这最新的考古知识更新。现在商的起源和风格主要要向骆越这边来找了。两者相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