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不想当王爷,也想学朱棣造反,可惜他侄子不是建文帝,他也当不了朱棣

他不想当王爷,也想学朱棣造反,可惜他侄子不是建文帝,他也当不了朱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448 更新时间:2024/1/21 9:41:10

原本因为朱棣是燕王,作为他儿子的朱高煦又没多大功,本没有资格封王,不过朱元璋对子孙很厚待,才被封为高阳郡王。不过这人也是野心家,一直觉得郡王的爵位太低,想要一飞冲天做霸主。后来朱棣反叛,朱高煦激情随父起兵攻伐,多次累立战功,说他是一流的战将也不厚非。

原本朱高煦的期望也不高,只希望以后超过哥哥朱高炽,继承燕王的爵位。可是朱棣的反叛成功,让他看到了希望,那就是当九五至尊。于是他就有目的讨好父亲,同时排斥他的哥哥,并在和建文军大战中,借着建文帝给朱高炽的秘信,在朱棣面前大力要求问责朱高炽,最后搞的朱棣都信了,要不是朱高炽够聪明,恐怕他别说当皇帝了,就是命都不一定保的住。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认为朱高煦功高,同时因为曾戏言让他做太子,感觉对不住这个儿子,就封他为汉王,藩国于云南。可是朱高煦不服啊!朱棣答应的太子位没给他,反而给他一个偏远的王,所以他一直都留居南京,不肯去藩国就任。

并多次参于谋取太子之位,不过私下养兵,还纵容手下抢劫,他的行为朱棣看不下去了,在永乐十五年强令他去就藩。后来朱高炽当了皇帝,朱高煦没办法,因为这是他哥哥,没造反的名头。

然而哥哥不到一年就死了,侄子明宣宗继位,这回朱高煦忍不住造反了。当然这也是学他老子朱棣,因为造反名义不够,明宣宗亲征就将他搞定,并废其为庶人,囚禁在西安门内。

更多文章

  • 此人被匈奴围攻,真实映照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胡虏肉简介,长途奔袭大破匈奴的人,胡虏肉饮匈奴血

    当然,并非所有伟大人物都会像霍去病和陈汤一样喊出响亮的声音,他们中也有很多人只是以一种朴实无华的方式成就了不朽的传奇。他们或许名声不大,或许官爵不显,可他们的事迹却依然堪称伟大。东汉早期的耿恭便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他以自己的方式塑造出了关于坚守、勇气和智慧的东汉军魂。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那段荡气回肠的历

  •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的功与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朱元璋的建功历史十分辽阔。他在一系列战争中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勇气,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战役胜利。他提出了统一的行政政策,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重视文化事业发展,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为今天的文化历史和中华民族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朱元璋的一生也存在着一些过错,比

  • 郑和七次下西洋真实目的何在?《明史·郑和传》已给出了明确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以后的三十年里,这支由“三保太监”郑和率领的特混舰队先后七次航行于东起中国的台湾省,南至爪哇,西到赤道之南的非洲东海岸,北抵波斯湾、红海及默加(麦加)的浩浩的大海上,历尽了艰难险阻、千辛万苦。在时间上,他们比迪亚士发现非洲好望角(公元1487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公元1492年)都要早上七

  • 这个家族四起四落,纵横两汉朝堂三百年,比汝南袁氏还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要说的一个家族比汝南袁氏牛,从西汉到东汉,纵横朝堂300多年,出过3位皇后、1位开国功臣、3位大将军和数量惊人的两千石高官,而且不管是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还是新莽末年的“群雄逐鹿”,东汉后期的“党锢之祸”,这个家族都有人能站出来“欲安其国”。这个家族便是扶风窦氏,即使到了南北朝后期,依

  • 汉朝时匈奴已无后顾之忧,成为西汉的极大威胁,故汉武帝必须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汉武帝却一反传统,组织了多次远征匈奴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后世史家往往批评武帝劳民伤财,可谁又认真思考过他做出这个决定的苦衷呢?征和四年(前89年),因贰师将军李广利败降匈奴,数万汉军将士葬身异域,孝武帝刘彻颁下了这份著名的《轮台罪己诏》:“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

  • 为啥要克制情绪?你看被朱棣和曹操处死的大臣,家人结局的差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棣的老婆一览表,朱棣和曹操谁更厉害些,朱棣读di还是li

    公元1402年,打进南京城的朱棣,让忠于建文帝的旧臣方孝孺投降,并为自己即将准备的登基称帝拟写诏书。可方孝孺拿起笔来,却写下“燕贼篡位”四个字,朱棣看后不禁勃然大怒道:你不怕诛你九族吗?此时的方孝孺非常激动,他张口便回道:诛我十族又何妨?朱棣可是个狠人,十族就十族。于是在父族、母族、妻族九族外,朱棣

  • 临死前,李善长拿出免死金牌,朱元璋冷笑:你看金牌背面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善长临死为什么替朱元璋说话,朱元璋初次遇李善长,朱元璋李善长经典片段

    在为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的众多英雄中,虽然李善长的名气远不及刘伯温、徐达、常遇春等人,但论功行赏,他被朱元璋视为第一英雄.然而,这位价值连城的英雄还是被朱元璋杀死了。临死前,李善长拿出免死金牌乞求一条生路。没想到,朱元璋冷笑道,你看看金牌背面写的是什么。这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获得免死金牌的李善长最后还

  • 汉朝初年宽松的学术环境和黄老思想的负面因素使儒家逐步独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汉初虽然由于统治需要而采用黄老思想,但儒学也在积蓄力量,不断发展,逐渐复兴起来,成为汉初显学。西汉开国之初,满目疮痍,城乡破碎,土地荒芜,民生凋敝,饿殍载道,整个民族在死亡线上挣扎。广大人民群众亟望安定,休养生息。要想巩固统治,建立正常社会秩序,必须安定民心,休养民力。秦因横征暴敛、严刑峻法导致灭亡

  • 朱元璋那么残暴,为什么能坐稳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那么残暴为啥没人推翻他,朱元璋真的很残暴吗,朱元璋有多厉害

  • 汉朝为制约藩王和朝臣而引用外戚,多出幼主也是外戚常专权之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外戚本来只是通过婚姻关系同皇室结成的亲属关系,原本离权力的中心很远,不过由于加强皇权的需要,皇帝们通常会将一些重要的权力授予外戚,以打压宗室和重臣,从而导致对皇权威胁最小的外戚,掌握权力之后,又成为了皇权的一大威胁。汉朝多次出现外戚专权的原因在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无论是何种势力的存在或是崛起,其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