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居易为爱人写的诗:为初恋写的是肉麻凄美,为妻子写的耐人寻味

白居易为爱人写的诗:为初恋写的是肉麻凄美,为妻子写的耐人寻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866 更新时间:2024/1/29 10:36:35

但是最让世人津津乐道的,还是诗王的爱情世界。他的爱情之路其实并不顺遂,虽然有善解人意的妻子伴随左右,有樊素、小蛮这样美丽动人的婢女排忧。但是他的内心深处,一直惦记着小时候隔壁的那个叫做湘灵的初恋。白居易一生为女人写的诗不少,其中写得最多的就是这个湘灵,而写给发妻的数量排在第二。

一个是初恋,一个是发妻,白居易这一碗水要端平,谈何容易。为湘灵所写之诗,是肉麻加凄美;为发妻所谱之诗,却是耐人寻味。这位大情种,在初恋和发妻间如何抉择?本期就和大家分享白居易为二人写的几首诗作,一起来读懂诗王一生的痴情。

1.初恋情怀,绝美的《邻女》。

白居易少年时代随父亲白季庚迁至任所,结识了隔壁的湘灵。二人相差4岁,可谓朝夕相处,青梅竹马,诗王曾用诗歌记下了湘灵15岁时候的模样。

《邻女》

唐-白居易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由这首诗可见,这个湘灵,一定十分美丽动人,居然“胜天仙”。当然,这也有可能是白居易“情人眼里出西施”。少年湘灵就像嫦娥和圣洁的莲花,不仅美丽,而且十分可爱。“闲教鹦鹉语”,体现了湘灵纯真,烂漫的一面。白居易一定无数次在“碧纱窗下”偷偷张望“绣床”前的湘灵。那种情窦初开,朦朦胧胧的情感,相信有过初恋体会的人都能够领会。这种孩童式无邪的情感,是少年快乐的高峰,也是由少年向成年过度的最美好转折。有过类似欢乐体验的人,是多么幸福。然而幸福过后,又该是多么落寞而惆怅。白居易便是因此陷入了一生的相思和惆怅中。

但二人终究门第不同,所以直到29岁考上进士后,白居易才壮着胆子向母亲提出要迎娶湘灵。然而这一请求,却被母亲断然否决了。此后,白居易宦海飘零,湘灵也随家人四处沦落,两人从此天涯两隔。这就解释了为何白居易对天涯沦落有切肤感受,那个怀抱琵琶的浔阳琵琶女,是否让白居易想起了湘灵妹妹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不相识尚且如此断肠,那个相识、相知、相恋的人儿,又在何方?

2.天涯两隔,凄美的《寄湘灵》。

诗王只能写下深情的文字,遥寄给那个没有目的地的湘灵。

《寄湘灵》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这首诗写于江南路上,白居易泪眼婆娑,“寒冻不流”。此时更加寒彻的,一定是诗人的心和柔肠。“每经高处即回头”,每每都要回首而望。因为诗人想起当年在西楼一别,湘灵一定在栏杆上千百次眺望白居易,因此诗人的高处回头,其实是要去望那远方的湘灵。可是,这毕竟不能够,望而不见,更令人黯然神伤。

行走在路上想湘灵,晚上睡不着,梦中还是想湘灵。

《冬至夜怀湘灵》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一个男人如此思念一个女人,叫他身边的女人该如何自处呢?白居易后来也迎娶了自己的妻子,可是即便是在娶妻之时,居然还是忘不掉湘灵,可见感情至深。

《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所念之人,在远远乡,那是诗人与湘灵青梅竹马生活过的故地;所感之事,在深深肠,那是诗人与湘灵无法磨灭的爱恋。

3.再见湘灵,断肠的《逢旧》。

或许是天可怜见,就在白居易人生最失意的贬官途中,居然与湘灵重逢了。

《逢旧》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久别偶相逢,俱疑是梦中。

即今欢乐事,放盏又成空。

诗王此时已经添了白发,添了新愁,而湘灵呢,也已经衰减了旧容。两个人一定是百感交集,估计旁边的人都看不下去了,要“怪惆怅”。旁人之所以无法理解,是不知道,却原来,他们是“少年离别老相逢。”年少十分的爱恋,最为令人难忘。这沦落天涯后的相逢,怎不让人欣喜若狂,怎不让人唏嘘不已。

因为幸福来得太突然,更因离别太久远,“俱疑是梦中”。直到看到对方脸上的笑容,才知道这并不是梦。然而如今的欢乐,注定又是短暂的,“放盏又成空”,令人断肠。真是太心疼眼前这个诗魔和湘灵了!

或许更令白居易愁肠百结的是,湘灵虽然已经40岁了还是未嫁之身,难道湘灵一直在等待自己?然而此次相逢,却是白居易最后一次见到湘灵。从此湘灵不知所踪,或许她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等待了白居易一生吧。

4. 无奈娶妻,并写下耐人寻味的《赠内》。

或许读到这,不少人要怪白居易太薄情,像极了他的好兄弟元稹。但别忘了,其实白居易也一直单身到37岁。那一年,他的母亲以死相逼,最后白居易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前面我们提到,即便是结婚之时,白居易依然心心念念不忘湘灵。其实洞房花烛夜,白居易也曾写诗给自己的妻子,但是却似乎见不到爱情,只有责任。

《赠内》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

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冀缺一农夫,妻敬俨如宾。

陶潜不营生,翟氏自爨薪。梁鸿不肯仕,孟光甘布裙。(节选)

不得不说,白居易也算是一个传统的,负责任的男子。虽然心里未必放得下湘灵,但是既然步入了婚姻殿堂,便还是信誓旦旦,要与妻子“死同穴”、“偕老同欣欣”。然而这首诗,同时也是一首严肃的训妻之作。大意便是要求妻子不要怕吃苦,要与自己相敬如宾,做一个好妻子。最让人郁闷的是,白居易竟然毫不避讳地说自己新婚妻子“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可见,白居易是把新婚妻子放在一个受教育者的层面。

既然妻子不读书,自然就很难与大诗人白居易处于同一高度。他们的结合,就很难说是精神上和情感上的互相欣赏。不过,念在白居易对待婚姻忠心可嘉,这首诗整体看来,还是道出了世间夫妻之间最宝贵的相处之道。熟悉白居易的人,一定会对这突如其来的严肃风格哑然失笑。

5. 与妻子的矛盾,写下哄妻的《赠内》。

事实上,白居易担心妻子书读得少,并非没有道理。在以后的生活中,白居易与妻子确实因为精神文化层次的差异,生了很多小矛盾。

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后,可以为天涯沦落人流泪,“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但是回到家里,却心不在焉,“妻儿不问唯耽酒,冠盖皆慵只抱琴”。乍一看,确实算不得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然而这是有原因的,白居易自己抱怨妻子道:“小树山榴近砌栽,半含红萼带花来。争知司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开。”言下之意,因为你心眼小,花栽到我们家都不会开。这种调侃妻子的方式,真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白居易对待妻子的态度不好,当然也并非完全是因为思念湘灵。诗魔自己也有很大的问题。白居易爱佳人,世人皆知,可是无论谁家娘子,都受不了丈夫去看别的女人吧。白居易妻子的所谓妒忌和心眼小,白居易脱不了干系。

不仅如此,我们的大诗人在生活上也是一团糟。估计最让人受不了的是,邋遢。“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这样不爱干净的男人,老婆不骂才怪!当然诗王最终还是认错了,于是再写了一首哄妻的《赠内》:

《赠内》

漠漠暗苔新雨地,微微凉露欲秋天。

莫对月明思往事,损君颜色减君年。

入秋天凉,诗王劝妻子放下过往,还告诉她天天想着那些不开心的事,容易变老哦。

6. 有了儿女,终于放下了一切,成了女儿奴。

正如前面所言,白居易毕竟是一个负责人的男人,况且随着女儿的降临,这个父亲的心慢慢变得柔软。于是才有了《赠内子》中“寒衣补灯下,小女戏床头”的美好。看得出来这一家,是欢洽幸福的。

渐渐地,白居易也越来越为家庭和妻子着想,不再出那么多幺蛾子。诗人也不挑三拣四,自己乖乖吃饭,开始服从妻子的唠叨 。这位不读书的妻子,最终用默默地付出,打动了大诗人白居易。

而让诗王转变最大的,还是女儿的出生。他的第一个女儿叫金銮子,从这个名字就看得出来诗王有多宠爱她。在女儿一周岁生日的时候,白居易写道:“行年欲四十,有女曰金銮”,老年得女的喜悦早在字里行间。可惜金銮子3岁早夭,于是后来出生的小女阿萝就让白居易捧在手里怕摔了,他为阿萝写过数首诗作,成了一个妥妥的女儿奴。

共同抚养儿女后,也越来越意识到妻子的不容易。晚年的诗王终于为爱妻写下了一首《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诗中他坦言“偕老不易得,白头何足伤。”到此他放下了一切,只愿与眼前这位老妻共度一生。

纵观白居易写给湘灵和妻子杨氏的诗,我们一开始或许会觉得诗魔太偏心。然而看完之后,却不得不感慨,初恋确实美好。然而,平淡的生活,朴素的夫妻,才是人生更值得珍视的真谛。白居易因为湘灵,一生虽然惆怅;却因为杨氏,一生有了家的暖怀。写到这里,小编宁愿湘灵没有继续等待,你说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沐英不是朱元璋亲子,为何能获得其信任,并且世代镇守云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在晚年时期,为了给孙子朱允炆铺路,他不惜开始清算功臣,可是对沐家的恩宠却一点都没少。既然沐英不是朱元璋亲子,为何却能获得其如此信任,并且拥有世代镇守云南的资格呢?一、沐英知恩图报沐英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独自抚养他,生活过得十分艰辛。后来红巾军起义爆发,战争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沐英和母亲

  • 疟疾流行!唐朝长安到夏天为何臭气熏天?排污手法竟如此简单粗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当年隋文帝(杨坚)修建长安城的时候,开凿了永安渠、清明渠和龙首渠,让这三条大渠入城,目的就是为了长安城的军民生活用水。当时的长安城号称“八水绕长安”,水资源特别丰富,而那时的气候相比起现在干燥的西安来说,应该更湿润一些。但在隋唐时期,仅靠渠道饮水还是难以满足整个长安全体军民的用水需求,毕竟也不可能把

  • 明朝永乐大帝朱棣的争议行为以及其给后人的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通过强行抢夺侄子的皇位成为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然而,他并没有表现出一位仁慈的君主该有的品质。相反,他常常表现出残忍和暴虐的一面。历史上流传着这样一件事情:在1420年,朱棣将3000名宫女活剐。行刑现场,他亲自到场观赏全过程,目睹了宫女被活活剐死的惨状。一位宫女在临死前,痛斥朱棣:“我们何罪之有

  • 明代后宫轶事:明宣宗原配胡善祥仅因无子而被废黜皇后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明宣宗朱瞻基(公元1398年~公元1435年),是大明王朝的第五位皇帝、明仁宗长子。朱瞻基幼年时,就深受其祖父明成祖朱棣与父亲明仁宗朱高炽的喜爱与赏识。明成祖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14岁时,朱瞻基被祖父朱棣立为皇太孙,他曾数次随祖父征讨蒙古。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朱瞻基即位,宣德十

  • 武则天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的,她真的害死了自己的女儿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贞观遗风”。她美貌倾城又谋略过人,一生敢作敢当,死后又为自己立了一块没有任何文字的无字碑,是非功过皆留于后人评说。但武则天终究是女儿身,她是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宫闱斗争当中一步步取胜,并在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就传奇一生的呢?地位不高的武则天,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的呢?武则天出生于官宦世家

  • 宋徽宗宣和水灾及其背后的权力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宣和水灾奏议,李纲初试啼声,开始登上政治和历史舞台。建炎之初,高宗即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担心根基未稳,便任命李纲为南宋第一任宰相,就源于李纲在靖康围城中积累起来的人望。 (熊克:《宋朝中兴纪事本末》,凤凰出版社,2022年9月第1版,卷1上,第12页)由于李纲在宣和、靖康、建炎之初的表现和作为,

  • 宋朝有位名将,比岳飞还冤,建了无数功业,却被老百姓骂了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被戏曲中称为"潘仁美"的北宋名将,潘美。潘美曾是一个天分极高的人,后来追随柴荣,为柴荣打下江山做出很大贡献,柴荣也很信任他,对他委以重任。然而,在陈桥兵变的过程中,他跟随了赵匡胤,单枪匹马的劝降敌后周将领。其能力出众,让赵匡胤十分的信任他。在统一中原的过程中,潘仁美为赵匡胤立

  • 阿拉伯人对唐朝时期中国人和印度人卫生状况的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入厕方面的: “中国人不讲卫生,便后不用水洗,而是用中国造的纸擦。”(页11)“无论印度人还是中国人,在不洁净时都是不做大净的:中国人解过大便以后,只用纸擦一下。印度人每天只在午饭前洗一次,然后才去拿食物。”(页23)所谓“做大净”,即是全身洗浴。与此相对应的是所谓“小净”,就是洗浴下身。“大净

  • 大明王朝:连犯两个大错的他,竟得到十万大内总管的指点,凭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入冬以来一直无雪,一直爱求仙问道的嘉靖皇帝,做了几坛罗天大醮,可要过年了,还是没有下雪。老话说瑞雪兆丰年,没有瑞雪,哪来的丰年,来年定是饥荒,民怨沸腾了。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嘉靖皇帝独自斋戒祈雪。可是到了正月十五凌晨三点了,一片雪花的影子还是没有见到。宫里的太监开始点灯了,点着点着,一个小太监发现一片

  • 琅琊王氏,,丞相王导:如何一手扶起东晋(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上一期,留了一个问题,按照王导的地位和权力,后期他对朝廷有没有做一些出格的事呢?哈!没有!王导这一生的职业生涯很漂亮!官拜丞相!前面不是说了吗,王导和司马睿是好基友,在司马睿即位那天,司马睿甚至邀请王导同坐御床,一起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你看看,什么叫“王与马,共天下”。皇帝让你坐,那是假客气,但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