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铁腕治贪,如今被点赞不已,却为何还出现和珅?

雍正铁腕治贪,如今被点赞不已,却为何还出现和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041 更新时间:2024/1/20 12:48:07

两相对比之下,朱元璋愚蠢形象跃然纸上,衬托出了雍正的英明睿智。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显然不是!

第一,洪武时代,天下官员总数也就3万左右,杀15万要杀光几次?即便15万是包括杀了官员家属等,那么估计天下官员,也被朱元璋至少杀光两次。朱元璋不要江山了吗?显然,这种数据就是在造谣!

第二,既然雍正铁腕治贪,并且取得了超级好效果,那么为他儿子时代,还能出一个“史上最贪”的贪官和珅?按理说,雍正治贪的政策制度一旦确定下来,应该会让贪官收敛一些。所以,即便乾隆懈怠,也不至于养出一个和珅吧!

显然,雍正治贪,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或许有短期效果,但却从根本上无法杜绝贪污。所以,如今谈雍正治贪,其实只是一种宣传效果而已,真正根除贪污问题,雍正做不到,除非爱新觉罗不要自己的江山了。

另外,朱元璋为何治贪?因为自己是屌丝逆袭,所以基本是从民众角度考虑,不想官逼民反,因此严苛对待官员,而宽待百姓。相反,雍正治贪是因为国库没钱了,税收都被贪官贪污了,所以才大力治贪,是要从贪官手中拿到钱。后来,将税收一分为二,一部分收回国家,一部分作为养廉银,分润给各级官员。

需要注意的是,和历代朝不同的是,清朝的这种贪污根源,具有相当的独特性。

(1)清朝的捐官制度。客观的说,过去不少朝代都可以买官卖官,但都是小规模、短期行为,而且被官大骂不已。然而,清朝的买卖官员是公开化、长期化、制度化,买来的官职,总要捞回成本吧,所以不贪不行。

(2)清朝的满人当官。清朝汉人当官靠科举和捐官,那么满人呢?其实,除了世袭之外,有一条途径就是举荐,但举荐也需要成本呀,所以当官之后,必然要捞回成本。另外,由于满族人少官职多,所以升官考核就很含糊,有门路懂贿赂的,就容易有好官位!

(3)清朝的养廉银。雍正上台时,天下贪污成风,雍正实行了薪水10—100倍的养廉银制度。然而,这其实是相当于“公开的贪污”,个人在国家总税收中提成,犹如现在的地区经理工资:基础收入+提成。更关键的是,拿了养廉银的官员,该贪的还是贪!

(4)清朝的议罪银。在乾隆年间,和珅提议设立了一项以钱顶罪的制度,用银子来“买罪”。据说,这一政策一经推出,立即大受欢迎。原因很简单:如今贪污已经没了生命危险。既然有议罪银,那么贪污之盛可想而知!

坦率的说,从清朝的捐官、议罪银、养廉银等制度上,可以看到清朝没有心怀天下,而是将天下当成了“奴役”的对象。正常的王朝,岂能有议罪银、岂能如此捐官、岂能有养廉银?试想一下,如果汉唐宋明推出这些制度,还不炸开了窝?

值得一提的是,雍正之前,或许有所谓的清官,但雍正之后,再谈清官就扯淡了。比如,清官不好意思表现自己穷,将箱子里装砖头等,雍正之后有养廉银,如此官员怎会受穷?除了养廉银之外,还有各种“孝敬”,夏天有“冰敬”,冬天有“炭敬”,公开的贿赂!

正因为这些制度的存在,所以才有了和珅生长的贪污土壤。更为惊人的是,按照金字塔的理论,在一个和珅背后,会有更多略逊一筹的贪官!那么,究竟有多少呢?或许永远都数不清!从这一角度来看,雍正的铁腕治贪,其实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果你知道此二物是和珅保住的,你还会那么讨厌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提到和珅这个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清朝第一贪官。的确,和珅的贪污在历史上是出名的,但是贪官并不一定等于奸臣,和珅是不是奸臣我们暂且不说,但是,他还是做了一些好事的。比如,你平时吃热腾腾、美味异常的火锅时,会不会在心里小小的感谢一下和珅呢?乾隆五十年和六十年时,分别举行了一次“千叟宴”,就是皇

  • 黄宗羲的流亡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刚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但还没来得及上任的吴钟峦坐船护送黄宗羲(1610-1695)回老家,船行出二十余里后,舢板船在一个接一个迎头打来的波浪中艰难地航行。黄宗羲让吴钟峦不要再送了,或许是乱云飞渡中的生命如飘之感击中了他心底里柔软的一角,两个失意的文人在浩淼无边的海上相对大哭了一场,依依作别。

  • 历史上第一巨贪,和珅都没资格相比,一说名字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若是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贪官”,和珅必然榜上有名。要知道,乾隆留给嘉庆最宝贵的“遗产”,就是和珅了。国库没钱不要慌,杀了和珅解千愁。说和珅富可敌国都是委屈了和珅,他的财产加起来甩出大清国库几条街。不说奇珍异宝、古董字画,单是白银就有三千余万两,遍布全国的房产、商铺,哪一样拿出来都够嘉庆做梦笑出声来

  • 和珅被赐死前留下两首绝命诗,读完才明白,嘉庆办他的真实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和中堂的大名相信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贪官长期被当作经典的反面教材,他贪赃的钱财能抵得上清政府十年的国赋税收,富可敌国说的就是他。再经由大火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推广,和珅几乎成为了清朝最为人熟知的一位历史人物。当然,电视剧的情节不足为信,因为真实的情况是:纪晓根本无

  • 9本已完结辅臣流明朝中期历史架空小说,权臣威重,续写盛世繁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本《夜天子》作者:月关 字数:334.3万 简介:他世袭罔替,却非王侯;他出身世家,却非高门。作为六扇门中的一个牢头儿,他本想老老实实把祖上传下来的这只铁饭碗一代代传承下去,却不想被一个神棍忽悠出了那一方小天地,这一去,便是一个太岁横空出世。杨凌人称杨砍头,杨帆人称瘟郎中,他却有着更多的绰号,疯

  • 一句“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和珅开启了自己的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和珅是乾隆后期第一权臣。和珅 画像和珅贪污受贿、结党营私、弄权害政、权倾朝野,享受着一人之下、万人敬仰的至高荣耀长达二十年之久,他所凭借的正是乾隆极高的宠信。但和珅是怎么逐渐成为乾隆宠臣的,这要看乾隆四十年发生的一件事:乾隆四十年,二十六岁的和珅凭着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御前侍卫的职衔。而他等的

  • 和珅被嘉庆处死后,纪晓岚去哪了?专家揭密:结局也是死,但好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纪晓岚在历史剧中的形象。(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和珅与纪晓岚这两位历史名人,正因为时代相同,加上当时乾隆非常喜欢吟诗对联,他们堪称是乾隆“聊文学的好伙伴”。不过,和珅纪晓岚在官职上有着根本上的差异,和珅大到被称为地下皇帝,掌握国家大权;至于,纪晓岚,只是一个文官,不会碰触权力核心,官位是“礼部尚

  • 700多年前南宋古尸不腐,墓主死于非命,专家们却纷纷表示敬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古尸到底有多可怕,南宋古尸经典传奇,皮肉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尸

    夫妻合葬墓内,男主人死于非命,脊柱断裂,女主人满身是血葬在一旁,是殉情还是另有隐情?历经700年,夫妻二人尸体不腐,血管仍有血液流动,离奇的福州南宋古尸,传奇的墓主人经历,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1986年7月的一天,福州茶园山发生一件怪事儿,一个施工建设队在修建茶园山小学操场时,挖掘机师傅挖

  • 为什么北宋王朝选择定都开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虽然北宋灭亡的全部原因不能单独归咎于开封的地理因素,但不可否认,开封的地理情况确实算是因素之一。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北宋王朝选择定都开封?这其实涉及一个历史遗留的问题。1、五代统治者的考虑其实北宋选择定都开封的很大因素,是因为之前的王朝也是定都在开封。说起宋朝之前的王朝,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即根

  • 诸葛亮:心存远志,修身养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政治上,他辅助刘备,使蜀汉与曹魏、孙吴形成三足鼎立的天下割据。“汉室复兴”的梦想,始终在他心中存续。五次北伐,矢志不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一生的志向。在家庭教育上,他时常告诫自己的子孙后人,要修身养性,崇尚节俭,淡泊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