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288年越南人用“木桩阵”击败元朝挑战,与少林木人阵有何区别

1288年越南人用“木桩阵”击败元朝挑战,与少林木人阵有何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45 更新时间:2024/3/12 15:40:15

这套阵法的主体由一群木人组成,木人身高体重都与真人相仿,四肢手足俱全,通过巧妙的机关设置进行操控。一旦有人进入木人阵,触发机关,前后左右的木人就会依次动,伸手抬足,阵中人发起进攻。除非闯阵者有极高的武学造诣和炉火纯青的功夫,否则十有八九会被木人阵击败。

木人阵是学作品之中的产物,历史中是否存在过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真实历史中,东南亚小国越南,却真有过一个“木桩阵”,这个“木桩阵”的战斗力显然要比木人阵更为强大。两者区别在于,木人阵只适用于应对个别单体挑战,属于武术搏击范畴。而“木桩阵”则可以迎击千军万马,属于军事兵法范畴。越南人曾用它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元朝大军。

元朝建立之后,元世祖忽必烈秉承蒙元帝国一贯的对外扩张国策,屡次对周边国家进行大规模进攻,企图把整个亚洲全部囊括入元朝版图。而位于南亚的小国越南,也被元朝列为征服目标。

越南在中国古书中称为“交趾”“安南”,秦汉到隋唐时期,越南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和辖地。自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多故,天下分崩,偏居一隅的越南乘机强势崛起,南后期,越南出现了一个强大而统一的陈朝。

早在元朝征伐南宋期间,就曾进攻过越南,但遭到越南军民强烈反击,元朝正在全力攻击南宋,对越南的第一次进攻不了了之。此后元军又在1284年再度南下,仍然未能征服越南。元世祖忽必烈被越南的顽强抗拒激怒,于1287年到1288年发起第三次进攻越南之战,“木桩阵”就在此战中大显神通。

1288年三月,元朝兵分两路,水陆并进,兵锋直指越南北部的白藤江。白藤江两岸地势险峻,群山起伏,“广二里零,群山耸峭,众水交流,波涛接天,真险要处也”,是越南北部的一条天然军事防御线,历代在此处发生过多次大战。

越南名将陈国峻负责指挥此次战斗。为了打赢白藤江之战,陈国峻煞费苦心。他现在谅山、绿口湾等地设下重兵,切断元军的后勤供应线,夺走大批军粮、器械及若干人员。白藤江前线的元军知道后,军心动摇。

陈国峻又组织渔民水手,在白藤江的河道中,密密麻麻栽植粗大的木桩,木桩一头深埋河底,一头削尖,然后把树枝茅草覆盖在木桩之上,布置成一个杀机四伏的“木桩阵”。河水涨潮时,正好可以把木桩全部淹没。然后陈国峻计算好河水涨落时间,在即将退潮之前,故意出动轻舟快艇进攻元军。

元军不知是计,水师战船倾巢出动进行追击。越南军队却佯装败退,夺路而逃,一直把元军战船引入“木桩阵”。此时适逢河水退潮,木桩逐渐露出水面,元军战船躲闪不及,如同进入暗礁群,有的被木桩撞破船底,进水沉没,有的被木桩卡住动弹不得,有的自相撞击,挤作一团,一片混乱。

越南水师趁机发起进攻,箭如雨下,烈焰烛天。元军在陆地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但却不习水战,加之战船损毁严重,最终大败亏输,死伤惨重,元军主帅吾马尔被俘,彻底被“木桩阵”击败。元朝虽然强大,但以己之短击敌之长,进行的又是穷兵黩武的侵略战争,最终失败也是意料中的事。

参考资料:《大越史记》《越南史略》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和刘伯温密谋收拾陈友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84、朱元璋和刘伯温密谋收拾陈友谅伯温不让人亏欠自己,也不亏欠人,他知道重八没后路。按友谅成王败寇风格,十有八九会把朱元璋抓住活剐了,所以在他召集大家开会时,伯温跳出来说“打他娘的!”但没说出来。大家都说不打,小伯温再怎么傻,也不会当着大家面唱反调。他在元朝当官时候,当了好多次众矢之的了,被射成好多

  • 李广穷其一生也未被封侯,谁应该对此负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李广武艺高强,作战勇猛,早在汉文帝时期便开始了与匈奴人的较量,匈奴人因为畏惧他,称他为“飞将军”。后世出于对他的肯定,将他列为武庙名将。这样的牛人,为何没有被封侯呢?谁应该对此负责?李广画像一、难道是汉武帝刻意打压李广吗?1、汉朝的封侯条件汉朝建立之初,刘邦为了巩固功臣们对自己的忠诚度,封了140多

  • 朱元璋要杀掉刘伯温,刘伯温高呼有个字不会写,成功救了自己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我觉得这个故事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它反映了很多问题。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代的权力斗争是非常残酷的,特别是在一个新的王朝建立的时期。朱元璋作为这个时代的中心人物,拥有巨大的权力和影响力,他曾经有过要杀掉刘伯温的想法,这说明了一点:权力的膨胀很容易让人产生对他人的威胁感,进而导致权力斗争的激化。所以

  • 此人是像汉武帝一般的“神迹之子”,他以匈奴人的身份重建了汉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此后,陈汤又来了一个“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及至东汉中后期,依然有窦宪的“燕然勒功”。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曾经视为毕生大敌的匈奴会在四百余年后会出现一个和他一样的“神迹之子”,并且这个匈奴人拥有和他一样的“刘”姓,不止如此,这个匈奴人竟然在东汉灭亡八十多年后重建了汉国。今天我们就一起

  • 岳飞含冤而亡,尸骨无人敢收殓,一狱卒冒死埋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惨死狱中,却无人问津秦桧诬蔑岳飞谋国叛乱,宋高宗为了维护皇权,以叛国谋反这个莫须有的罪名残害了岳飞。岳飞之死震惊了世人,当时的百姓、大臣是敢怒不敢言,有志之士更是扼腕长叹,悲痛不已。谁也没想到一代抗金名将,竟然会死在昏暗阴冷的天牢。由于当时大牢中的官人生怕受到牵连。岳飞惨死狱中却连尸骸都没有人敢

  • 孙琳:梁山寨主背后的男人——智多星与小李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年画《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 梁山百八人,与宋江同死者只有李逵、吴用、花荣三人,而李逵耿直无双,有多次顶撞宋江处,甚至怀疑过宋江强抢民女,虽知饮下毒酒后言:“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小鬼。” 语意中或许有那么一丝的无奈与抱怨,故而堪称宋江的铁杆支持者则无外吴用与花荣。 智多无用是

  • 他不想当王爷,也想学朱棣造反,可惜他侄子不是建文帝,他也当不了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为他不惜顶撞朱元璋,建文朱棣的结局,历史上朱棣真正要传位给谁的

    原本因为朱棣是燕王,作为他儿子的朱高煦又没多大功,本没有资格封王,不过朱元璋对子孙很厚待,才被封为高阳郡王。不过这人也是野心家,一直觉得郡王的爵位太低,想要一飞冲天做霸主。后来朱棣反叛,朱高煦激情随父起兵攻伐,多次累立战功,说他是一流的战将也不厚非。原本朱高煦的期望也不高,只希望以后超过哥哥朱高炽,

  • 此人被匈奴围攻,真实映照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胡虏肉简介,长途奔袭大破匈奴的人,胡虏肉饮匈奴血

    当然,并非所有伟大人物都会像霍去病和陈汤一样喊出响亮的声音,他们中也有很多人只是以一种朴实无华的方式成就了不朽的传奇。他们或许名声不大,或许官爵不显,可他们的事迹却依然堪称伟大。东汉早期的耿恭便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他以自己的方式塑造出了关于坚守、勇气和智慧的东汉军魂。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那段荡气回肠的历

  •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的功与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朱元璋的建功历史十分辽阔。他在一系列战争中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勇气,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战役胜利。他提出了统一的行政政策,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重视文化事业发展,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为今天的文化历史和中华民族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朱元璋的一生也存在着一些过错,比

  • 郑和七次下西洋真实目的何在?《明史·郑和传》已给出了明确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以后的三十年里,这支由“三保太监”郑和率领的特混舰队先后七次航行于东起中国的台湾省,南至爪哇,西到赤道之南的非洲东海岸,北抵波斯湾、红海及默加(麦加)的浩浩的大海上,历尽了艰难险阻、千辛万苦。在时间上,他们比迪亚士发现非洲好望角(公元1487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公元1492年)都要早上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