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00年李鸿章在广东“打黑”有多猛:不到半年杀了6万人

1900年李鸿章在广东“打黑”有多猛:不到半年杀了6万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907 更新时间:2024/2/20 23:05:25

1900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打黑运动席卷了广东,主持此番打黑工作的是新任两广总督李鸿章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日记里记载:人们告诉他,李鸿章在广东处决的“盗匪”,多达五六万人。从1900年1月18日李鸿章到达广州,到当年7月17日离开广州北上,只有短短的半年时间,平均每个月的处决人数高达近万人。

究竟是什么令这位当时已经77岁的风云人物,如此大开杀戒?

临危受命

李鸿章出任两广总督

甲午战败之后,李鸿章一人承担起了几乎所有的政治责任和军事责任,一切荣誉和实权被剥夺殆尽。

1899年11月24日,慈禧太后以皇帝的名义颁发圣旨,任命李鸿章担任商务大臣,前往各通商口岸考察商务。

此时的通商大埠广东,并不安宁。法国人终于得到了广州湾(今湛江)这个“势力范围”,开始圈地划界,频繁地与当地百姓发生冲突。遂溪民众甚至在官员带动下,武装起来,与法军开战,局面相当混乱。同时,英国商轮在广东水面、尤其是西江上不断被劫。劫匪都是当地人,杀人越货让洋大人们充分享受到了“国民待遇”,该杀照杀、该抢照抢。

没有人比李鸿章更为合适的了。于是,李鸿章代理两广总督的任命,被迅速宣布了。

12月23日,《纽约时报》记者将写好的一篇报道交给了邮轮送回美国总部,这篇报道的题目是《李鸿章掌权》,副标题则是“在太后的恩典下出任两广总督”。这篇报道简要回顾了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后的坎坷仕途,认为正是慈禧太后在一直为李鸿章保驾护航。

李鸿章刚得到的两广总督位子,看似光鲜,却是一只“内饰刺刀的笼子”,不仅要面对法国这样咄咄逼人的外敌,还要对付北京的政敌们。

声势壮大

粤海关在一份报告中说:“这个著名的三角洲一向拥有无法无天的坏名声,而且自古以来一直是‘海盗’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土匪出没的所在。”

打家劫舍的“盗匪”与帮派会党合流,成为典型的黑社会,组织严密,装备精良,声势浩大。

专设机构

“恭请命”后“就地正法”

李鸿章的打黑行动,与前任们手法相似,整顿团练、保甲,派兵清乡。而比前任们更进一步的是,他设立了专门的打黑机构——缉捕总局,并在各地开设派出机构,以便就地审判,并分兵五路大规模清乡。

“就地正法”,是大清国刑法中具有相当威慑力的一种刑罚。在《大清律例》明文规定的少数“就地正法”情形中,广东是有这个权力的:“粤东内河盗劫,除寻常行劫仅止一二次、伙众不及40人、并无拜会及别项重情,仍照例具题外,如行劫伙众40人以上、或不及40人,而有拜会结盟、拒伤事主、夺犯伤差、假冒职官,或行劫三次以上、或脱逃二三年后,訧获各犯应斩决者,堩加枭示,恭请王命先行正法。”

拿到了杀人权的李鸿章,究竟为这一次重拳打黑出动了多少兵力,难以统计。但仅在新会、顺德及香山交界一带,负责清乡的连州代理知州李家焯,手下的兵力就有1200名,并有12艘巡船配合,而此时(1900年底),早已过了李鸿章打黑的高潮,其打黑高潮时的兵力之大,亦可见一斑。

而在这次打黑中,李鸿章究竟“就地正法”了多少人,更是缺乏确切的数字。澳门《知新报》曾报道:“半年以来各属拿获正法不下数百余名”,但报道出笼时(1900年3月1日),李鸿章的打黑才刚刚开始,“就地正法”的权力还没到手,显然,“数百余名”这个数字是偏小的。

至于瓦德西的日记里说的五六万人,似乎又大得比较离谱。具体的数字,在缺乏“数目字管理”的大清国,永远是一个解不开的谜了。

李鸿章及其家族合影

讲求分寸

为维稳推动“东南互保”

李鸿章的打黑,虽然杀得人头滚滚,却还是谨慎地拿捏着分寸。

在京师及整个华北陷入大动乱之时,李鸿章能在短短半年时间就将一个乌烟瘴气的广东稳定下来,与康党和革命党之间的默契十分相关,这种默契在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广东各界共谋“两广独立”并推李鸿章担任“总统”时,体现得更为清晰。

在打黑的同时,李鸿章也大抓“和谐”建设,试图削弱“黑”的基础。

席卷了华北的义和团,其主要根源之一就是西方教会为了拓展传教而激化了乡村社会的固有矛盾。在列强外交官的支持下,教会利用超国民的“领事裁判权”,为信教民众(教民)提供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殊利益,不断干预中国的基层司法。

这令“教民”在乡村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身份,“吃教”者日益增多。这与宗族矛盾、乡村矛盾结合之后,刺激了非教民对教会及洋人的痛恨,导致了华北农村的族群分裂。

李鸿章深知其中情由,因此,他在到任后的第二个月(2月24日),就严令地方官,切实划明牧师和教民的权限,不令藉教为护符,鱼肉乡民。这实际上是在广东切断了“民教”仇恨的根源。在约束教民的同时,李鸿章在处理西江劫案等涉外案件中,借助打黑的气势,果断杀伐,不给英国进行外交甚至军事干预的借口,为广东在庚子年的大动乱中不至于糜烂争取了外部环境。

7月3日,李鸿章明确命令两广地方文武官员,不得张贴宣战诏书。对此,东南各封疆大吏纷纷响应,在盛宣怀的穿梭下,东南各省与列强达成了协议,保持“中立”,互不干扰。这就是“东南互保”。

对于李鸿章的打黑,梁超评道:“李鸿章之督粤也,承前督李瀚章、谭钟鳞后,百事废弛已极,盗贼纵横,萑符遍地。鸿章至,风行雷厉,复就地正法之例,以峻烈忍酷行之,杀戮无算,君子病焉。然群盗慑其威名或死或逃,地方亦赖以小安。”

这种“小安”,为大清帝国不至于在庚子年的大乱中就灰飞烟灭,打下了相当的基础,赢得了点喘息的时间。但这种“小安”并不稳定,李鸿章离开广东之后,治安问题几乎立即回弹。

更多文章

  • 1896年,73岁的李鸿章出访德国,听了俾斯麦一番话后仰天长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1896年的时候,李鸿章曾被受邀参加俄国沙皇的加冕典礼,之后他又陆续访问了欧洲各国,几乎将列强都转了一遍。虽然说弱国无外交,但当时李鸿章依旧受到了列强各国的欢迎,特别是德国,甚至还给予了他最高规格礼遇。当时为了让李鸿章感受到热情,德国特意将李鸿章的爱好都了解了一遍,并且将他安置在了最豪华的凯撒酒店

  • 孙中山与郭沫若题“中国银行”,谁的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孙中山孙中山先生题写的这块行牌,位于上海外滩23号中国银行大楼。▲孙中山先生题写的“中国银行”民国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即着手开展将刚接管的大清户部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的工作。1912年2月5日,经民国政府重新组织、改股后正式成立“中国银行”,并且是作为民国政府的中央银行。▲孙中山先生题写的“中国银行”中

  • 汉朝后史书中经常出现“黑眚”作为灾祸的预告,清朝后记载逐步减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它往往是闹腾一番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以至于史官们根本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于是便给他取了个名字——黑眚!从汉末到清代,历朝的史书中都少不了黑眚的身影,它每次的出现,都伴随着动乱与恐慌。黑眚始现古人信奉“天人合一”,认为阴阳五行如果运行顺畅,那反应到人的世界中便会风调雨顺,政通人和。反之,则五行失

  • 60年前,李鸿章坟墓被挖开,尸体被挂在拖拉机后面,尸骨散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1901年,在签订完《辛丑条约》之后,李鸿章就大口地吐血,后经诊断为胃血管破裂,最终病逝于北京,享年79岁。慈禧特别下诏,追赠他为太傅,晋封一等侯爵、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李鸿章的老家是合肥肥东,但他安葬之地却在合肥城东十五里的大兴集,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李鸿章将自己的墓地选在此地,完全是

  • 雨中的赵登禹将军墓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赵登禹(1898--1937),山东菏泽县杜庄乡赵楼村人,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1933年日军将战火烧向长城一线,赵登禹率领109旅从蓟县出发,把守喜峰口阵地,砍杀日军5000余名。长城抗战后,第29军被调回察哈尔省驻防,赵登禹被擢升为132师师长,并被授

  • 安德海是慈禧的亲信,出宫就被人杀,看似突然其实是一场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掌嘴安德海,慈禧和安德海是一个太监吗,安德海给慈禧按脚视频

    慈禧之所以会重用安德海,主要是因为安德海这个人很聪明,很会办事,而且还会讨慈禧欢心。可是安德海当时却因为有慈禧撑腰,在宫中越发嚣张,他不仅滥用职权,还挑唆慈禧和同治皇帝的关系,因此当时同治皇帝非常恨安德海。在安德海正得意的时候,他当时想要做一件大事,所以在同治八年,安德海就计划去一趟江南,此行的目的

  • 文明粉碎机雅利安人东进,遇到了平生最大的噩梦,殷商的华夏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咱们先不谈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的消失与覆灭,我们单说印度文明和复杂的古希腊古波斯文明,它们是怎么被灭的。这一个充满神秘气息的民族,希特勒曾为其疯狂有记载,有这么一个民族,以狩猎为生,却又十分尚武,他们发源于中亚草原地区,在雅利安人各部迁徙的过程中捎带灭亡了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个,在如今的一些学者口中

  • 1912年,清朝最后一天的早朝,灭亡后宫内的服侍人员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开朝会站着吗,清朝统治者两次出逃到达地点,清朝早朝人数

    在朝拜这一礼节完毕之后,外务大臣胡惟德便说道,“因为袁世凯总理身体欠安,无法亲自前来见驾,故委托我带领各国务大臣来给太后和皇上请安。”隆裕太后当然知道,袁世凯此时也不会再把自己和皇帝放在心上,这胡惟德的话也仅是恭维之话,而且也知道今天这些大臣们过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等待自己代皇帝宣布退位诏书。虽然

  • 道光帝为何会选择让咸丰来继承皇位,而非恭亲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针对皇帝的节俭来评出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道光帝得奖是当之无愧!然而,甭管是国,还是家,只知节俭,不知开源,肯定得不到好的发展。道光帝就是典型的只知节俭,即使他连龙袍都打上了补丁,依然止不住清朝的颓势,连国门都“被迫”打开了。都说一代要比一代强,国势维艰到如此地步,道光帝为何不选择能力更强的恭王来

  • 慈禧下旨,挖平梁启超祖坟,李鸿章照做后,却被梁启超连声称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怒气难消的慈禧命令李鸿章挖掘康有为与梁启超的祖坟以示报复,却没想到得知消息后的梁启超连连称赞,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改革失败 自咸丰皇帝后,整个大清陷入明显的下滑趋势,到了光绪皇帝手中,整个华夏被列强欺侮凌辱。在洋务运动失败后,康有为等有志之士开始思考大清的出路。毕竟一个千年来匍匐在华夏脚下的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