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军事力量确实不值一提,甚至不堪一击。
之所以如此,这和赵匡胤建元后的基本国策有关。
赵匡胤本人是在陈桥兵变中依靠亲信势力黄袍加身的,他上台后自然不允许有人如此效仿,所以他用“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手握雄兵的石守信等人军权,并给予他们“良田美宅”让他们淡出军事权力圈。
而事实上,在此之前,他就已经通过人事布局让很多将领离开了所统辖的麾下兵将,解除了军事政变皇位易主的可能。
话说回来,历朝历代皇帝杀开国功臣,哪个不是因为这些功臣手握雄兵让皇帝寝食难安,或者是担心皇储将来无法驾驭,这才下狠手让曾经患难与共的伙伴同志死于非命。
古往今来,只有四个皇帝没有做过杀功臣的事情:刘秀、李世民、赵匡胤以及顺治。这四个皇帝如此这般,都是因为下属不具备政变的可能性。
赵匡胤之所以不杀功臣,前提条件就是解除了那些人的军权。
其实不止如此,他几乎解除了所有军事将领与士兵们凝聚一体的可能。
这些诟病绝非能够花钱解决的。
宋朝之所以常常被少数民族欺负,其原因并非仅仅是因为军队不能打,而是因为宋朝太有钱,一旦遇到战事,并不倚重军队硬碰硬,而是用钱来解决问题,结果将辽、西夏、金以及蒙古的胃口越养越大,最终养痈遗患,一步步走向灭亡。
换言之,宋朝只顾着搞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将国防弱化,最终导致被蒙元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