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活字印刷术、汉服都说是韩国的,韩国人为什么老是抢中国的文化?

活字印刷术、汉服都说是韩国的,韩国人为什么老是抢中国的文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539 更新时间:2024/1/16 7:36:41

2005年,中国人做梦都没想到,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组织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祖先在上古时候都开始过的端午节,居然被韩国人抢先成功申遗。甚至有人悲哀地认为,恐怕以后连屈原也成韩国的了。

被韩国人这么一刺激,中国人的爱国热情陡然高涨,强烈要求文化部门去讨个说法。我国于2006年5月,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陵端午祭)

2008年,中国将端午节定为国家法定节日。2009年9月,中国的端午节,终于成功跻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其实,这只是韩国抢先申遗中国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拿去申遗的远不止这些。

那他们为何要这么做呢?

一、韩国人抢先用我们的传统文化去申遗

韩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痴迷,不仅仅体现在文化创意中有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印记,而且非常热衷于对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申遗。在此,举几个例子。

让中国人觉得很没面子的,就是宫廷宗庙祭祀礼乐被韩国成功申遗。中国古人素来重视敬祖孝宗,孔子去世后,历代皇帝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孔典礼。

(宫廷宗庙祭祀礼)

这一活动在公元372年才传到韩国,他们一直保持至今,而我们在好多年前就不再举办了。

韩国人在2001年,就让它成功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5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网友都炸锅了。

我们年年都过的端午节,怎么被韩国人抢去申遗了?他们甚至要求中国文化部门向联合国申述,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韩国早在1967年,就把“江陵端午祭”作为第十三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予以挖掘和保护。

(江陵端午祭官奴假面剧活动)

他们民间参与活动人数多,还在景区吸引外地游客参与其中。因此,2005年,他们顺理成章成功申遗。

当时中国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也猛然惊醒,原来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别人借鉴过去,也可以拿去申遗。

于是,不服气的国人,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2009年将“端午节”成功申遗。

“风水”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中国一度把它当做封建迷信批判,韩国人把它当文化遗产。

2003年,韩国开始组织专家对“风水”进行整理,动了“整体风水地里”项目。

他们声势浩大,当时韩国人潘基文出任联合国秘书长,高度重视;韩国国内,从总统到普通民众都全力支持,他们计划在2008年完成申遗资料准备。

(古代韩国民居)

这时,中国人开始着急了。2004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首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健康地产发展国际论坛”。

2005年,有人开始举办建筑风水培训班,2006年,《风水中国》大型纪录片拍摄完成,进入后期制作。

在中国学者的据理力争,和有力证据面前,韩国的风水申遗未能成功。

泡菜也是中韩两国网友互怼的话题。2013年12月,“韩国越冬泡菜文化”申遗成功。中国网友觉得很难过,中国人发明的泡菜干嘛让他们拿去申遗?

实际上韩国经过了十年的努力。2002年韩日世界杯期间,韩国就开始向全世界推广他们的泡菜。

(韩国泡菜)

2019年,韩国又有9座新儒学书院成功申遗。他们在书院申遗上,可谓锲而不舍。2016年申遗失败后,他们总结经验,于2019年再次提交申请。

韩国人申请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少早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像什么活字印刷术,汉服等等。

他们申请的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是处于怎样的心里呢?

(韩国月峯书院)

二、被韩国抢先申请的非遗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韩国人抢先申请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非遗项目,能申请成功,一定不是照抄这么简单,应该是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韩国申遗的宫廷宗庙祭祀礼乐,在我国基本已经淡出了历史舞台。而中国古代儒家的礼仪文化精神和风范,他们比较完整地保护和传承了。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和我们的端午节也有较大的区别。他们每年都要举行仪式,敬拜山神和男女守护神。

除了祭奠仪式,还有形式多样的假面具表演,以及秋千、象棋等各种娱乐游戏。

它更像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庆典,涵盖民谣、特色商品集市和各种时令美食。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并不是一两天就结束了。

(韩国举办传统文化科普江陵端午祭)

中国的端午节又叫端阳,只在每年农历5月初5这天举行活动,品美食,还有驱毒辟邪,国内各地风俗不尽相同。也有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各种传说。

别看泡菜司空见惯,他们申请的韩国泡菜非遗,不是申请的泡菜的制作方法,而是反映邻里间分享日常饮食的泡菜文化。

韩国申请书院非遗成功,让国内一些学者深感遗憾。他们申遗的书院,是以中国书院为蓝本,根据韩国实际加以改进。选址山清水秀之地,注重与古代先贤的关联性。

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保留了书院的传统教育和学习功能,由当地知名的学者担任领导。它的入选理由是,能为即将消失的文明或文化提供独特的见证。

(韩国小学生书院体验活动)

韩国人注重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在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注重它的应用。让文化产业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在传承和保护的同时赚得盆满钵满。

他们有丰富多彩的古老书院活化活动。比如小学生游学活动,现场作文大赛、古代儒生祭祀等体验活动,还有针对外国人的书院体验活动。

韩国人同时还将韩国流行文化元素、旅游纪念品与书院活化结合,并运用网络虚拟技术传播韩国书院文化。

这一切都与韩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有关。

三、韩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文化遗产涵盖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遗产看得见,摸得着,如文物、传统服饰、传统食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如传统习俗、传统手艺等。

(韩国文化遗产佛国寺)

韩国在1901年就开始着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他们在1916年就制定了相关法律保护文物古迹。这些法律不仅责任明晰,而且可操作性强。

韩国人的“身土不二”深入人心。具体来说就是人的肉体和故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强调发展和保存的关系,是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

1997年,韩国举办了文化遗产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国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他们认为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民族创造文化和保存文化能力的一种体现

韩国还颁布了《文化遗产宪章》,表明政府对这件事的高度重视。他们还专门设立了传统文化学校,由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培养文化遗产方面的专门人才。

(“人间国宝”韩国柳海刚作品)

韩国还有一个特别的“人间国宝”工程把一些领域的老艺人当着“活人文物”对他们加以保护,光大他们的技能。

韩国政府把文化传承人制度设计成金字塔模式,处于金字塔顶层的人才会获得“保护者”的荣誉称号,全国有近200名这样的文化传承顶尖人才。

政府给予这些人生活、医疗补助,让他们衣食无忧,专心文化传承事业。而且这些人对下两个层级人员有带徒义务保证了这项工作的延续性

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舆论监督体系也非常完善成立了专门的遗产委员会,由相关的专家、非专家和普通民众组成,负责论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江陵端午祭)

韩国政府还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旅游结合起来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经常被派到景区,在游客面前大秀韩国传统文化技艺,一场接着一场。

他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与发展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相得益彰。

四、如何看待韩国的抢先申遗行为

韩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由来已久韩国人把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称为“文化财”,还制定了《文化财保护法》。无论是政府还是草民,对祖先留下来古老文化遗存,都都十分珍惜。

韩国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经济体,他们需要寻求文化上的自信,申遗就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

韩国的历史文化保护已有一个多世纪,不管政局如何变化,被日本殖民、独立、南北战争分立,他们的保护工作从未间断,一直在不断完善过程中。

(源自中国卯榫的“韩国大木匠”)

中韩交流历史悠久,汉字于公元3世纪左右传入朝鲜。李氏朝鲜时期两国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他们经常有大臣出使明朝,而且有些朝鲜人的汉文水平不亚于明朝时期的名人

比如朝鲜汉文四大家之一李廷龟,曾5次出使明朝朝贡,他的诗文也曾在明朝文坛占了一席之地

他们曾试图去汉化,把首都汉城都改成了首尔。结果发现,这样做导致韩国人民看不懂祖先的东西。他们祖先汉文水平比较高,很多内容是由汉字表述的。

韩国人又转回来,挖掘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的韩国故事,并想办法去申遗,也是为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需要。

(中国端午节)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某个国家申请了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就拥有了这个项目的所有权。两个国家同时拥有的同源共享项目,两个国家均可以申报。

还有几个国家联合申请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案例。文化无国界,重要的是做好传承与保护,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

文化遗产保护事关我们的民族文化根基,我们不能被韩国人打乱阵脚。需要做好法制建设、资金支持和国民教育,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国人一直以自己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而自豪,可我们更多的是停留在嘴上。韩国人和我们抢夺历史文化遗产,也不是一件坏事,它让我发现“中国的月亮”也很圆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长城)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刺激,中国才掀起了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热潮,我们的申遗工作也大步向前。中国的长城、都江堰、丽江古城等一大批景观成了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的传统节日日益受到重视,一大批传统文化节目如“典籍里的中国”、“国宝档案”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具有中国风的文创潮流正在兴起和传播

申遗不是目的,是更好保护文化遗产的手段。我们不能太功利,为了眼前利益,为了申遗而申遗。我们需要沉下心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

韩国之所以前期很多时候领先我们一步申遗,也是他们基础工作扎实的一种表现。他们有很多好的办法值得我们借鉴。

(《典籍里的中国》图片)

我们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文化遗产也相对比较多。如何挖掘、保护和传承,才是我们最该关心的问题。

做好自己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古老的中国文化帮助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增加我们在世界上的文化话语权,我们就不会计较眼前一些微不足道的得失。

世上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首先做好自己,我们才能赢。

更多文章

  • 如果秦始皇不做这三件事,大秦帝国也不会这么快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不死大秦能活多久,大秦开局我爹是秦始皇,小伙穿越大秦被秦始皇听见心声

    第一件事:“人性”的设立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商鞅变法”功不可没,秦国本是一个被中原诸国认为的蛮夷小国,谁曾想商鞅入秦后,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就使得“列国卑秦”到“列国畏秦”,商鞅堪称一个“乾坤巨匠”,早年的时候,商鞅就表示过“其新法乃战国大争之世的翻江法则,一旦日后秦国富强若不能改弦易张,那么秦国

  • 聚焦辽博 | 唐代九霄环佩琴“清音悠扬”——辽博1200岁古琴将再与观众见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辽宁省博物馆)辽博工作人员正对九霄环佩琴进行保养,以确保下个月展览顺利进行。核心提示九霄环佩琴,唐代制作,距今1200多年,目前国内仅存4张,其中一张九霄环佩琴被辽宁省博物馆珍藏。4年前,这张古琴曾在辽博“又见大唐”展览中展出,时隔4年,这件稀世珍宝将于今年5月再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全国共有4

  • 刘志钧说瓷|秘色瓷——唐代皇家专用之贡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秘色瓷自唐代末年烧制成功后即作为皇家专用之贡器,五代十国时由吴越钱氏王朝控制,继续烧造并用于向周边国家纳贡,由于产地和产量的双增加,秘色瓷的概念逐渐扩大化,成为精美青釉瓷器的代称。传统意义的秘色瓷随着吴越国的灭亡和北宋中后期的战乱逐渐消失,南宋初期,越窑再次复兴并烧造秘色瓷器,此时出现了类似汝窑的乳

  • 庞统临死前喊出八个字,刘备听了不解其意,诸葛亮听后想回家养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人。和诸葛亮一起拜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被世人评价为:“卧龙、凤雏二人,得一人就可以安天下。”后来,诸葛亮和庞统都被刘备得到了,可惜的是刘备也没有统一天下。庞统刚开始是周瑜的幕僚,就连著名的“连环计”就是庞统给周瑜的建议。后来因为自己长得丑,不手孙策的待见,就

  • 薛仁贵人生拐点的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妻子,一个是媚娘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就在大家急着寻找破局之法的时候,一位身穿白袍手持戟枪的小将军脱颖而出,只见他左挡右闪在混战中游刃有余,很快在他的带领下高句丽军队就开始有些落入下风的趋势。这个在前方冲锋杀敌的白袍小将就是薛仁贵,对于薛仁贵在后世流传着许多的传说,一些小说电视剧都毫不吝惜的夸赞着薛仁贵的丰功伟绩,那么历史上的薛仁贵是一

  • 古代最厉害的四个人,其中一个享誉海内外华人世界,张良排名垫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第四名,便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第一谋臣张良。张良出生于公元前250年,死于公元前186年,字子房,是河南颍川人,大家都知道,颍川集团那可是名士辈出,特别是三国曹魏集团内,大部分谋士都是颍川集团内部的人。张良原来是韩国贵族之后,后来始皇帝灭亡韩国后,他为了报仇,曾经派出大力士去刺杀过始皇帝,最后谋略没成

  • 得其一就可保天下,三国初期实力最强的两支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十大最强部队排名,三国每个势力最精锐的部队,三国最厉害的五个军队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丁原这一边,如果吕布不叛变,丁原的并州兵不被董卓吃掉,那么也就不会有董卓控制朝政为非作歹的这一段历史。所以说汉末,三国初期这段历史其实就是两支部队,两股实力的竞争,这两支部队谁能打败谁,谁就是这个国家的老大,反之,这两支部队只要有一支支持着皇帝,那么天下就没有人敢乱动。后来,在董卓

  • 大明真正的雄主:发动靖难之役夺得帝位,后开创永乐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了所谓的靖难之役也是燕王朱棣为了掩饰自己军事行动的合法性,不过在燕王朱棣发动战争之初只有一支十万人的军队,而建文帝身为当时明朝合法的皇帝,除掉已经造反的燕王朱棣的军队外,朝廷的常备军还有燕王朱棣军队的三倍之多,除了常备军外,朝廷还可以迅速从其他各地调遣地方军队勤王。那燕王朱棣究竟是为何要造反?最

  • 古人为节约书写成本而使用文言文,宋朝后也使用白话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文言文是一种书面用语,初用文言文是为了节约书写成本,逐渐成为一种文化传承所谓文言文,是古人在写文章的时候,使用的书面语言。探究文言文的缘起,其实是因为先秦时期没有纸张,人类需要在龟甲、兽壳、竹简等物品上书写,在书写的时候,难度非常大,人们需要寻找、制作一系列的物件才能为文字的书写做好准备。甚至在春秋

  • 狄仁杰死后,他儿子在遗物中发现一道奏折,暴露与武则天真实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狄仁杰临死前对武则天说了4个字,狄仁杰结案写的奏折,武则天让婉儿宣读奏折

    史书中曾这样评价狄仁杰,“为人正直,嫉恶如仇,敢于犯颜进谏”。意思就是,狄仁杰是一位非常正直,敢于向皇帝提出谏言的人。但是我们对于狄仁杰的印象还停留在“神探”这两字上面,因为我们对狄仁杰的认识大多都是从影视剧中接收到的。认为他是一个破案奇才,就像是西方的福尔摩斯一样。但是真正的历史中,狄仁杰虽然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