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她一开始是想去参选秀女进宫的,结果没有成功,换言之,这成了她心头隐隐的痛。
所以,她才会为宝玉一句无心的话而大发雷霆。
毕竟,薛宝钗一心想做王妃。而宝玉却将她比喻成杨贵妃,杨贵妃的下场是被唐玄宗处死。
杨玉环身份特殊,她本是李隆基的儿媳,后来作了李隆基的妃子,宝钗定是想到了这点,觉得宝玉把自己和她相提并论太过分,再加上黛玉在旁边正洋洋得意,所以才一反常态,借教训丫头来骂宝玉。
仔细论断,杨玉环本是寿王妃,被明皇强娶了去,公公媳妇关系错乱,又在安史之乱横死,自古就是不端庄的象征。
并且,传说杨玉环还和安禄山关系不明,未出阁的闺女怎么能容忍自己被比作杨妃?要是黛玉被比作杨妃,她肯定非跳井不可。
黄花闺女尤其是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当然很忌讳人家当众评论她的身体,宝玉此言本就有失体统,虽然薛宝钗温良贤淑、为人处事有分有寸,想象是你那么淑女那么大度,这也不代表她应该承受别人的当众侮辱,我看借扇机带双敲这一节,宝玉黛玉被教训,也是应该有的一节,毕竟,换位思考,如果在当时情境下,如果是林黛玉,林黛玉一定会黯然神伤的。
并且呢,自古以来,女子都是以瘦为美的居多,贾宝玉公然说薛宝钗体态丰腴,大度的薛宝钗焉能不气?胖人走路沉重,而古代女子走路都怕有声音,大家闺秀尤其注意这些规矩形象,这说她胖等于说她有损大家闺秀的形象,加上她本就有个不争气的哥哥,又曾经待选,这些心病加在一起,把她比做红颜祸水,又正值和黛玉相对比了去。尤其着恼,难免就对宝玉,对林黛玉,话里话外有些夹枪带棒了。
当然,贾宝玉不可能影射宝钗趋炎附势,且不提宝玉一直对宝钗有种潜意识的欲望,单就宝玉的心性来说,他也不会认为女孩子是趋炎附势的,他又看西厢记,必定不会觉得杨贵妃有什么不好,宝钗本来也就生的富态,所以才会无心拿杨妃比较宝钗,他如果想讽刺宝钗,也不会在那个场合,在大家都不痛快,自己主动搭讪的时候胡说八道。
何况宝玉自己姐姐就是后妃,难道他也觉得自己姐姐是趋炎附势?古时候家里出个妃子说明这家门地清白,家教高贵,大家都光荣还来不及呢,怎么会蔑视?
说一万道一千,还是哥哥的不争气是最大的一个原因,各位可以看原文啊。薛宝钗道:“我原象杨妃,可就是没一个好兄弟可以做国杨国忠的。”
这一段情节,是我非常喜欢的,谁说宝钗就只能忍受黛玉的冷嘲热讽?这段反击真可谓有理有利有节,简直可以看成宫斗啦!
再接下去黛玉问宝姐姐看什么戏,可真是自取其辱了,而宝玉更是笨得可以,竟不想想以宝钗的才学难道还会真的不知负荆请罪?
而宝钗,见他两个红了脸就住口不说,更体现了姐姐的风范,若换作黛玉,不知道要得理不饶人到何种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