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有哪些厉害之处?精准的政治眼光

曹操有哪些厉害之处?精准的政治眼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74 更新时间:2024/3/6 3:14:13

曹操有哪些厉害之处?精准的政治眼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后汉书·许劭传》)的曹操陈留起兵后,对内先后消灭了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族,统一了中国北方,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础。

曹操在早期就展露出了极具智慧的政治眼光,他并不是一个鲁莽的武夫,在东汉末年那个群星闪耀的年代,没有大智慧,必定是要被其他人所淘汰的,正如曹操先后消灭的那些实力强劲的割据势力。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看看曹操的政治眼光有多准。

第一、拒绝冀州刺史王芬等人密谋废掉汉灵帝刘宏的企图。

当时天下纷乱,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方豪强,谋划废黜汉灵帝另立合肥侯为皇帝。王芬联系隐居乡里的曹操,希望加入他们的密谋,但被曹操拒绝。

因为,曹操自幼博览群书,特别擅长政治分析,他认为王芬等人没有执政朝廷的经历,在朝廷的政治根基几乎为零,就算王芬趁汉灵帝北巡河间旧邸(冀州属郡)的时候,拿下了汉灵帝,另立新君了,但朝廷方面也未必能买他的账。如果朝廷打着汉灵帝的旗号号召各州发兵勤王,王芬以一个冀州之地,根本不是朝廷的对手。

后来,王芬的企图失败,自己畏罪自尽。而曹操没有参与此事,也就安然无恙。否则,以当时曹操的势力,汉灵帝要杀曹操易如反掌。

第二、反对董卓带兵进京勤王。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即位,大将军何进为了诛杀乱政的宦官集团“十常侍”,准备招以并州牧董卓为代表的藩镇势力入京。

曹操认为处理几个为非作歹的太监,有京师的兵力就足够了,何必引藩镇势力进京掺和。结果不出曹操所料,董卓进京后,果然残暴好杀,在废杀刘辩后,引起京师大乱,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大混战的大幕。

第三、不与董卓合作,陈留起兵,首倡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董卓得志后,很欣赏曹操的才华,想让曹操协助自己治国理政。但曹操这种等级的人物,怎么可能跟着董卓为非作歹呢?曹操不愿与董卓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也让天下各路诸侯都记住了这个牛人——曹操。

如果当时曹操跟随了董卓,即使后来董卓身死,曹操也可以拉出一支队伍另立山头,但名声已经没了,天下贤士也没几个会跑来投靠他了,曹操又怎能成功呢?

第四、拒绝袁绍另立幽州牧刘虞做皇帝的企图。

董卓西走长安后,袁绍准备抛弃汉献帝,另立新君,以便于驾驭。他选中了汉宗室、幽州牧刘虞。但曹操同样拒绝了袁绍的这个计划,理由和第一条相同。

第五、曹操迎汉献帝,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目的。

这个大概也是影响东汉历史走向的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也是曹操一生伟业的基础。曹操迎汉献帝“奉天子以讨不臣”,虽然汉献帝刘协被董卓立为新君后,从一开始就是个傀儡皇帝,但他的正统地位却是全天下人都承认的,真正的汉朝皇帝,独一无二。尽管曹操在是否迎汉献帝之前还有些犹豫,但在荀彧( yù)的极力劝说下,最终还是选择了迎汉献帝,并且吃尽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甜头。

后来的袁绍因为错过了迎汉献帝而气得直撞南墙;“江东小霸王”孙策也曾打算趁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垒相持之际,偷袭许都,迎汉献帝“以令诸侯”,只可惜在途中遇刺身亡,否则,三国的历史真要改写了。

曹操在以上这五大方面关键时刻的判断,其眼光之准之毒,料人料事可谓是一针见血,在这些正确的政治指导下,再加上后期他连续三次发布的唯才是举的“求贤令”,身边聚集了一大帮文臣武将,他不成功,谁能成功呢?

标签: 厉害曹操眼光

更多文章

  • 很多大将反对司马懿,为何全都被镇压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将,反对,镇压

    很多大将反对司马懿,为何全都被镇压了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一举诛杀积极投降的曹爽,为了斩草除根,杀尽了其家族的老少、亲信的党羽数千人。据记载,死者达到七千人,两年后七十一岁的司马懿去世,其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两人相继执政。忠于这其间、曹魏的内外重臣,特别是曹操栽培、拔盘的

  • 曹操有很多猛将,为何会对赵云如何欣赏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猛将,欣赏

    曹操有很多猛将,为何会对赵云如何欣赏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赵云杀得最猛的时候,就是前有焦触,张南拦路,后遇马延,张凯断后,其实赵云已经怀抱阿斗,夺得青虹宝剑,只见枪刺如巨蟒吞噬,剑轮似风卷残云,赵云所到之处,曹军衣甲平过,血如泉涌。杀退这四将,又被张郃,文聘尾追,罗老先生统

  •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夺了汉室的江山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江山,汉室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夺了汉室的江山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当时汉献帝就在曹操的掌控之下,可以说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汉献帝的生死完全在曹操一念之间。曹操甚至无需自己动手,只需要意会一下,便有太多的人为了讨好他而去谋害汉献帝。即便如此,曹操也是没有如此去做,一方面是曹操不敢,因为

  • 为什么曹操父子两人的行为会截然相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父子,曹操,相反

    为什么曹操父子两人的行为会截然相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功高震主——迫在眉睫曹操小名“曹吉”,其生母史书已不可考。虽然童年不幸福,但幸运的是后成为三公之首曹嵩的养子,得以混迹于权贵之间,放浪不羁又才情满堂,家世、能力具是一流。被名士许劭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当时,

  • 曹操在称魏公前,为什么要逼死荀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

    曹操在称魏公前,为什么要逼死荀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陆逊是孙权的社稷之臣,孙权偷袭荆州后,吕蒙病死,前方缺乏抵御蜀汉的大将,是陆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将领挺身而出,为孙权打败了身经百战的老兵油子刘备,解除了来自西线的威胁,同时陆逊准确判断北方强敌曹丕的意图,在曹丕大举伐吴之际为

  • 曹操杀伐果断,为何至死都没杀了司马懿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果断

    曹操杀伐果断,为何至死都没杀了司马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其实,曹操早就已经发现了司马懿的不忠之心,可迟迟都没有除掉他。按理说,曹操杀伐果断,却唯独在这件事情上踟蹰不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最重要的是司马懿有才华,在年少的时候,司马懿的名声就已经人尽皆知。曹操爱大家都是非常清

  • 曹操为什么要修建铜雀台 仅仅是深锁二乔那么简单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修建,简单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曹操修建铜雀台是为了金屋藏娇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铜雀台这个地方,一般人们会将此地和美色联系到一起,那么曹操修建铜雀台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目的存在?曹操一生颇为节俭,他曾亲自颁布的《内戒令》中记载,“孤不好

  • 曹操距离称帝只有一步之遥,为何始终没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距离,始终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字阿瞒,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到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时,曹操不仅掌握了朝中大权,而且享受天子仪仗,实际上已经

  • 曹操不敢篡位,为何曹丕却敢取而代之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篡位,曹操,取而代之

    曹操不敢篡位,为何曹丕却敢取而代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可以对比三列历史人物:第一列:曹操、司马师司马昭、宇文泰、高欢高澄;这类人物虽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权臣,但终身止于臣位;死后方得继承者追封为帝。第二列:曹丕、司马炎、宇文觉、高洋;这类人物在短暂接任权臣角色后,很快易代改朝

  • 为何在司马懿夺权之时,无一人反对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反对

    为何在司马懿夺权之时,无一人反对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其实这也不能怪曹操培养的人才并无忠君之意,而是司马懿太能活了,把同一时间段的老人全都熬死了。古代由于卫生条件是比较差的,普遍寿命都不长久,但是司马懿一直活到了70多岁,所以从这种程度上来看,活得长久也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