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本是一小小县令的汪伦,为何能留名千古?全靠打赏偶像李白而来的

本是一小小县令的汪伦,为何能留名千古?全靠打赏偶像李白而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534 更新时间:2023/12/30 10:45:05

诗人汪伦曾经是李白的老友,两人感情真挚,互相珍视。许多人第一次听说汪伦这个人,还要从李白的诗《赠汪伦》说起。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仅此一句,让后人深深记住了“汪伦”这个名字。

人们都说,汪伦本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却靠着打赏李白而名流千古。这其间到底有多大手笔,能让一个家世显赫的李白都为之赠诗言谢?

家世显赫的汪伦

对于诗仙李白来说,崇拜自己的人多如牛毛,汪伦也不过是众多粉丝之中的一个罢了。要说汪伦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够让李白记住,那只能说汪伦此人情商非常高。

说到汪伦,就不得不提一下他显赫的家世背景。唐高宗时期,汪伦的祖上是歙州总管汪华。汪华是个极有才干的人,早在唐高祖时期就被封为了越国公。到了唐太宗时期,他手握重权,掌管兵力,权势地位无人能及。

汪华之所以能够在事业上平步青云,除了有很高的才能之外,与他的忠心不二也有很大的关系。汪华是有名的大忠臣,历朝历代都以之为榜样。汪伦作为汪华的后人,自然家境殷实,也备受皇族关注。

在官位上,汪伦只是个小小的县令。虽然政绩不是很突出,但是俸禄和家底足够让他为李白一掷千金。

要说汪伦对李白的崇敬之情,还要从汪伦小时候说起。汪伦自幼喜欢读书,尤为喜欢李白的诗作。李白的每一首诗,他都能滚瓜烂熟地背出来。

后来,汪伦步入仕途,偶然得知了李白要去叔父李冰家中做客的消息。小迷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冲冲地跑去见偶像。他知道李白喜欢桃花和美酒,便专门邀请李白在桃花尚未盛开的桃树下,拿出家中珍藏已久的桃花酿与之座谈畅饮。

为了和偶像多待几天,汪伦可谓是将李白照顾的无微不至。李白想去哪,汪伦就把他送到哪;李白要休息,汪伦就给他安排当地最豪华的旅店;李白想饮酒作乐,汪伦就把身边的文人墨客都请来与之谈天说地。

到最后与李白分别的时候,汪伦满是不舍。他花费重金邀请当地的乐人给李白送别,自己还亲自随歌起舞,表达对李白的不舍。除此之外,汪伦还赠与李白许多礼物:八匹良驹和十段时锦。这些礼物价值连城,让人不得不感慨汪伦的大手笔!

离别之际,油然而生《赠汪伦》

李白是个性情豪爽之人,他一生所结交的友人,也多为豪气干云之辈。只不过,李白虽有满腔才华,但是他的生活却并不安稳。常年漂泊在外,居无定所是他一生的鲜明写照。或许这也是为何,李白在汪伦的盛情款待之前会萌生些许感动的原因吧。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在他五岁那年,武则天驾崩。也就是此时,李白的文学之路自此开始。五岁读书学知识,十五岁便可吟诗作赋。他的诗歌,恢弘大气,让人过目难忘。小天才的名号,也成为了年幼时期李白的代名词。

由于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李白逐渐喜欢上了剑术。由此,他开始渐渐梦想着游历名山大川,做一个潇潇洒洒的剑客。

李白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他有底气,也有勇气。十八岁那年,李白开了四处漂泊的人生之路,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这一路上,李白的收获很大。他结识了孟浩然等知心友人,还写出了许多恢宏大气的诗词巨著。

才华出众如李白,他也是有烦恼的。一开始,他也有入仕为官的愿望,只不过因为家世背景的原因,他的愿望一直落空。为此,他仰天长啸,呼出了“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千古名句。

当年与汪伦相见的时候,汪伦的盛情款待和对自己的重视和崇拜,让李白漂泊的内心感到非常开心。在乘船离别之际,他看到汪伦在岸边手舞足蹈,大声歌唱着什么,备受感动。由此,李白不禁吟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的名句。

仕途不顺的李白

李白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纵然性情豪爽,他也知道什么诗可以写,什么诗不可以写。为了迎合皇帝的需要,他在自己的诗词之中大肆夸赞唐玄宗,并将开元盛世写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是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没有让他获得一官半职。

唐玄宗信奉道教,为了博得唐玄宗的喜爱,李白亲自注释了《老子》一书,还呼吁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在家中收藏一本学习。除此之外,李白想尽各种办法迎合唐玄宗的喜好,只是希望自己的仕途发展能够更上一程。

让李白失望的是,唐玄宗仿佛并不领情。唐玄宗对于李白献上来的诗词,自然是龙颜大悦。但关乎仕途和官位,唐玄宗闭口不提。

为此,李白想到了从别的途径去接近唐玄宗。此时,他的目标是玉真公主。李白为玉真公主献诗,还结识了贺知章。虽然大家都认为李白的诗词天赋惊为天人,但李白的仕途发展一直没有结果。

努力了三年,李白放弃了,他吟诵着《行路难》离开了长安。可这次,他的好运到来了。玉真公主、贺知章、唐玄宗都对他的诗歌赞不绝口。李白的仕途,也自此开始。

李白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时至今日,李白也是个仙人一般的存在。

小结:

李白的浪漫主义色彩让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折服,他的为人处世和行文风格,也引得后人争相模仿。可“诗仙”的名号,除了李白又有何人能担得起呢?

汪伦很聪明,他用自己的高情商和对李白的了解,让自己在李白的一众粉丝中获得了他的青睐。这对于汪伦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倍感荣幸的事情。

更多文章

  • 不读《万历十五年》,读遍明史也枉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说明一下,不是广子,一分钱广告费也没收。研究历史的同仁们,大概都读过一本书,叫做《万历十五年》。不因为别的,而因为这本书实在是太经典了,书名一拿出来,就是如数家珍那个级别的。《万历十五年》的作者,是黄仁宇。老先生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但纵观其一生,不得不说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首先,他是一名华裔,

  • 《大明王朝1566》 | 风险暴露与唯利是图之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日常:嘉靖四十五年,帝横,严党贪墨。府库虚见财危,补漏多,党出一“改稻为桑”之法。兹有浙江巡抚郑泌昌、浙江按察使何茂才推“改稻为桑”以为妄。授于德球,使人毁其堤淹田,已移民栽之苗,逼民种桑苗。端午汛,新安江大堤发,淳安邑被淹,建德半县被淹,数十万无所归,数千人死非命。淳安既没,民无食,又限四方粮船入

  • 火器,唐朝就有人把它用在了战场上,但却得不到推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也就是在隋唐那会儿,有炼丹的道士在炼丹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种黑色粉末,这种粉末遇火就可以燃烧,甚至是发生爆炸。于是这就让一些人很感兴趣了。后来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以后,人们就把这种黑色粉末叫做了火药,也就是这样,古时候的烟花和爆竹的就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后来,一些工匠就突发奇想,觉得把火药这种东西用在

  • 明永乐官窑珍稀瓷器鉴赏丨认准标准器,是学习收藏的第一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983~1984年珠山中路翻修马路时,又在沟南清理发掘,清理面积18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可以复原的永乐瓷器。明 永乐 甜白瓷砖明代永乐年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著名的品种有青花、红釉和甜白瓷。永乐时有所谓“诸料悉精,青花最贵”之说,其成就被称为“开一代未有之奇”。下面这些,就是经过修复的永乐时期的瓷器

  • 明朝犯人杨溥,在诏狱内苦读10年,读出了自己高光时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一天,坐在龙椅上的朱棣,听下人嘀咕:“杨溥莫非疯了?”朱棣心中生疑:“杨溥怎么了?”下人连忙跪倒回话:“听说杨大人,在狱中受刑后,竟忘了疼痛,依然读书不辍。”朱棣心中好奇,走到诏狱的铁窗外查看。果然见到,一身血迹斑斑的杨溥,正借着月色,依在墙角读书。监狱内,恶臭的气味,肮脏潮湿的环境,还有狱友们的哀

  • 据说这4个人死后做了阎王,一个是包拯,另一个百姓提起来都发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小时候看《西游记》,觉得里面最厉害的人不是孙悟空,而是可以管凡间生死得阎王。有一次孙悟空大脑阎王府,让我们对阎王这个地方有了更深的了解。民间也有传言说有“四大阎王”,这四个人那可是功力深厚,能力超强,他们也因为自己过人的能力,所以死后才可以做阎王。这四个人都是谁,大家知道吗?有一个是包拯,另一个人百

  • 据说这4人死后成了阎王,包拯是其一,另一个百姓提起都瑟瑟发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我们仍然是相信鬼神之说的,大家肯定也都相信有两个世界的说法吧。我们都认为自己的亲人在死后就会去另一个世界中,因为我们觉得另个世界一定是无忧无虑的。这可能是我们对亲人的美好祝福。但是有好的就有坏的,我们总是会听到,现在做坏事以后是要下地狱的,所以说地狱就是一个令人畏惧的词语。看过西游记的都应该知道

  • 抗荷英雄郑成功,为何临终前要宰了自己的妻儿孙子?康熙刻意宣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抗荷英雄,收复了弯弯,得以名垂青史。但是却生了个完全不守伦理纲常的儿子,那就是郑经。也是这个儿子活活把年仅39岁的郑成功给气死的,所以说熊孩子真的会害死爹,诚如那种张口就来:俺爹是副县令我怕你抓我?这种孩子真的可以把爹坑死。郑经这哥们吃喝玩乐倒不是很出名,他最出名的一件事,那就是跟弟弟的乳娘搞在

  • 成吉思汗的大军已经打到印度了,为何会突然撤军而不是拿下印度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吉思汗攻打过印度吗,成吉思汗为什么打不过印度人,成吉思汗为什么进攻印度

    西亚花剌子模与大蒙古国签订了和平通商的协定,这本是件可喜的事,可谁知这来之不易的友谊被一个小人的贪婪轻易地毁灭了。蒙古人,花剌子模人,无数的生命就因那一个人的贪念而凋零,这个人就是海尔汗,因为贪图蒙古商旅的钱财轻视蒙古国杀害了他们,当成吉思汗知道后非常生气决定西征。成吉思汗亲率二十万大军分路西征,数

  • 成吉思汗霸占仇人之女,为何这些女人甘愿服侍他,还为他生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吉思汗简介,成吉思汗为什么娶了40岁的女人,成吉思汗打到欧洲什么地方

    孛儿只斤·铁木真是蒙古族乞颜部人,统一了蒙古,尊号“成吉思汗”,元朝建立后,累赠谥号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庙号太祖,今天我们所讲的事情就跟他有关。成吉思汗一生南征北战,自然也是妻妾无数,他有一句流传于世的话:“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夺敌人的马,拿走敌人的箭袋,同时拥抱仇人的妻女。”01在成吉思汗孛儿只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