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曾与李白齐名,却因一首诗杀掉外甥,唐诗都不承认他的地位

他曾与李白齐名,却因一首诗杀掉外甥,唐诗都不承认他的地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547 更新时间:2024/3/5 11:13:47

宋之问,山西汾阳人,祖上并无出类拔萃之辈。到了他父亲宋令时,因为喜好文学,做到了朝廷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当时宋令文有三绝,分别是:文辞、书法和力大无穷。宋之问弟兄三个,分别继承了父亲的一绝。宋之悌勇武过人,继承了父亲的大力气。宋之逊精通草隶,继承了父亲的书法。而宋之问则善于文辞,继承了父亲文学上的成就。

唐朝继承了隋朝科举取士的制度,所以宋之问以进士及第入朝为官。到了武则天时期,常召见一些有才华的文人士子议论朝政。宋之问抓住机遇,成为了武则天的入幕之宾。宋之问从九品的殿中内教一跃成为五品的大学士,令许多朝臣都羡慕不已。为了抱紧武则天的大腿,宋之问还去结交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宗昌兄弟。这二人也挺欣赏宋之问的才华,时常跟武则天提起他。之后武则天让宋之问做了天子顾问,出入伺候,宋之问更是骄傲不已。

但随着年岁的增加,宋之问渐渐有些江郎才尽的感觉,武则天对他的恩宠也大不如前。他知道,如果自己再写不出惊艳世人的佳作,那自己的政治生涯就算到头了。所以整日在家里冥思苦想。但写作这东西需要灵感,不是说你待的时间久就能写出好的作品。看着手中的权力旁落,宋之问是着急不已。

突然有一天,他在外甥刘希夷的书房里看到了一首名为《代白头吟》的诗。里面两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诗句让他双眼放光。这不就是自己一直以来追求的经典之作么?于是他便跟外甥说:“这首诗写的不错,你能把它送给我,说是我写的么?你还年轻,以后肯定能写出更经典的。”古人爱诗如命,刘希夷当然不愿意舅舅侵犯自己的版权。所以一口回绝了。

宋之问恶胆边生,他想:“反正外甥是个不出名的人物,只要杀了他,那诗就是我的了。”于是他便用装土的袋子将刘希夷给压死了。而宋之问的眼光也着实不错,这两句诗至今仍是经典。后来他因结交张易之兄弟被流放,在玄宗先天元年被赐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南宋“割地卖国”:秦桧重演汉朝之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岳飞主张抵抗金人的攻击并收复失地,但秦桧主张与金人和谈。由于岳飞的行动干扰了他的计划,秦桧污蔑他拥兵自重并谋反,最终岳飞被冤杀。为了掌握更大的权力并巩固自己的地位,秦桧清算了很多与他政见不同的官员,使朝廷一度陷入黑暗。秦桧影响力极大,许多和议都是在他的教唆下达成的。可以说,绝大部分土地都是在他

  • 大明奇案录:后娘诬陷女儿通奸,还私通锦衣卫,要凌迟处死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奇案主母与仆人有染,锦衣卫级别一览表,明朝地方志记载凌迟犯妇

    原来,这女子名叫李玉英,被以“通奸”之罪打入死牢。李玉英的父亲叫做李雄,是个小将,母亲早早过世,还有兄弟姐妹四人。李雄四处征战,恐家中子女无人照料,便纳了个小妾,唤作焦氏。焦氏虽貌美,却是个蛇蝎妇人,心肠狠毒,经常虐待家中的四个孩子。后来,李雄在讨贼时不幸牺牲,焦氏听闻这消息,更是没有了顾虑,直接将

  • 辟谣岳飞被害的九大谣言!你听过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尽忠报国上期淮下书生分析了第一、第二条,今天书生继续讲剩下来的。第三,说岳飞情商低、不通世故、不服管。所有史料记载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岳飞情商非但不低,反而很高。试问,如果一个人情商低不服管,他在没有背景的情况下,如何能成长为一军的主帅呢?岳飞能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从一名农家子弟成为当时战力最强军队的主

  • 周星宇 曹树基 | 化民为贼:明代南赣地区的赋役、移民与民变——以龙南、安远两县为中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以龙南、安远两县为中心周星宇 曹树基摘要:明初动乱对南赣地区造成重大冲击。以田亩饱和度作为分析工具,可以为龙南、安远两县乱后恢复过程中的移民生计与赋役体系的重建提供数据解释。永乐年间与成化年间本地区赋役额的异动可以证明,地方官员在考绩压力下将维护赋役平衡作为主要任务。明中后期的一系列变动,打破了

  • 本是一小小县令的汪伦,为何能留名千古?全靠打赏偶像李白而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汪伦个人资料简介,李白与汪伦的友情简介,汪伦改编版

    诗人汪伦曾经是李白的老友,两人感情真挚,互相珍视。许多人第一次听说汪伦这个人,还要从李白的诗《赠汪伦》说起。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仅此一句,让后人深深记住了“汪伦”这个名字。人们都说,汪伦本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却靠着打赏李白而名流千古。这其间到底有多大手笔,能让一个家世显

  • 不读《万历十五年》,读遍明史也枉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说明一下,不是广子,一分钱广告费也没收。研究历史的同仁们,大概都读过一本书,叫做《万历十五年》。不因为别的,而因为这本书实在是太经典了,书名一拿出来,就是如数家珍那个级别的。《万历十五年》的作者,是黄仁宇。老先生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但纵观其一生,不得不说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首先,他是一名华裔,

  • 《大明王朝1566》 | 风险暴露与唯利是图之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日常:嘉靖四十五年,帝横,严党贪墨。府库虚见财危,补漏多,党出一“改稻为桑”之法。兹有浙江巡抚郑泌昌、浙江按察使何茂才推“改稻为桑”以为妄。授于德球,使人毁其堤淹田,已移民栽之苗,逼民种桑苗。端午汛,新安江大堤发,淳安邑被淹,建德半县被淹,数十万无所归,数千人死非命。淳安既没,民无食,又限四方粮船入

  • 火器,唐朝就有人把它用在了战场上,但却得不到推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也就是在隋唐那会儿,有炼丹的道士在炼丹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种黑色粉末,这种粉末遇火就可以燃烧,甚至是发生爆炸。于是这就让一些人很感兴趣了。后来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以后,人们就把这种黑色粉末叫做了火药,也就是这样,古时候的烟花和爆竹的就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后来,一些工匠就突发奇想,觉得把火药这种东西用在

  • 明永乐官窑珍稀瓷器鉴赏丨认准标准器,是学习收藏的第一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983~1984年珠山中路翻修马路时,又在沟南清理发掘,清理面积18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可以复原的永乐瓷器。明 永乐 甜白瓷砖明代永乐年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著名的品种有青花、红釉和甜白瓷。永乐时有所谓“诸料悉精,青花最贵”之说,其成就被称为“开一代未有之奇”。下面这些,就是经过修复的永乐时期的瓷器

  • 明朝犯人杨溥,在诏狱内苦读10年,读出了自己高光时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一天,坐在龙椅上的朱棣,听下人嘀咕:“杨溥莫非疯了?”朱棣心中生疑:“杨溥怎么了?”下人连忙跪倒回话:“听说杨大人,在狱中受刑后,竟忘了疼痛,依然读书不辍。”朱棣心中好奇,走到诏狱的铁窗外查看。果然见到,一身血迹斑斑的杨溥,正借着月色,依在墙角读书。监狱内,恶臭的气味,肮脏潮湿的环境,还有狱友们的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