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有人说,赵匡胤是沙陀人?宋朝开国皇帝真的不是汉人?

为什么有人说,赵匡胤是沙陀人?宋朝开国皇帝真的不是汉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601 更新时间:2024/1/21 1:37:59

从赵匡胤高祖赵朓算起,到赵匡胤时的五代人都生活在涿州,而沙陀人的地盘在山西。没有任何史料,能证明赵匡胤是沙陀人。

网上之所以会出现,赵匡胤是不是沙陀人这样的讨论,是因为他出生在五代十国这个时期,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在这五个朝代中,后唐、后晋和后汉这三朝,史书明确记载是沙陀人建立的朝代。而且在十国中,传承自后汉的北汉也是沙陀国家。这是“赵匡胤是沙陀人”,这个说法来源的历史背景。

沙陀人是什么样的民族?从哪里来的呢?

史书记载,沙陀是西突厥别部,所以又称为沙陀突厥。沙陀来源于西突厥初月部,唐朝初年,初月部居住在今天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地区。唐朝征服西突厥后,在西突厥故地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在处月部设置金满、沙陀两个羁縻州。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大部分西域唐军被调回内地平叛,吐蕃趁机向西域扩展势力。沙陀也在这时归附于吐蕃王朝。

后来,沙陀被吐蕃迁移到甘州。吐蕃攻打唐朝,经常以沙陀为先锋。公元9世纪上半叶,朱邪尽忠、朱邪执宜父子,率领沙陀部众向东归附唐朝。唐朝将沙陀部安置在盐州,设置阴山都督府,任命朱邪执宜为最高长官。唐懿宗时期,朱邪赤心率领沙陀骑兵,帮助唐朝镇压了庞勋起义。唐朝任命朱邪赤心为大同军节度使,并且赐给他汉名李国昌。

黄巢大军攻陷长安后,唐朝号召各地藩镇节度使来救援。沙陀首领李克用率领沙陀骑兵,来帮助唐朝进攻黄巢的起义军。因镇压黄巢起义军有功,李克用被唐朝封为河东节度使,后又进爵为晋王。公元907年,朱温取代唐朝建立后梁,李克用以唐朝忠臣自居,经常与朱温在中原交战。

公元923年,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率兵消灭后梁建立后唐,这是沙陀人在中原建立的第一个王朝。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称臣割地当“儿皇帝”为条件,搬来契丹军帮他灭后唐建立后晋,这是沙陀人在中原建立的第二个王朝。公元947年,契丹大军灭亡后晋之后北返,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称帝,他建立了后汉王朝,这是沙陀人在中原建立的第三个王朝。

公元951年,郭威“黄袍加身”取代后汉,他建立了后周王朝。后汉的河东节度使刘崇,登基为后汉皇帝,因为政权的地盘只有辖地河东十三州,所以史称“北汉”。北汉被后人放在了十国里面,它是十国中唯一的沙陀人政权,也是沙陀人在华夏大地上建立的第四个政权。综上所述,沙陀人一共在华夏内地建立了四个政权。

过去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在中原建国的少数民族里,几乎没有提到过沙陀的名字。说起少数民族建立的“汉化”王朝,大家能想到的基本就是: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西魏和北周;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女真人建立的金朝;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满族人建立的清朝。当然还有一些算不上朝代的割据政权,例如五胡十六国时期,分别由匈奴、鲜卑、羯、氐、羌建立的前后赵国、各个方向的燕国、前秦、后秦等十多个政权。

为什么我国的历史书上,经常忽略了后唐、后晋、后汉和北汉这四个政权,都是沙陀族人建立的史实呢?这其实涉及到了贯穿中国古人的一个观念,就是“华夷之辩”。所谓“华夷之辩”,就是将中原农耕的华夏族群,与它四周的其他族群进行区分。

华夏与四夷的观念可能起源于西周。周公制定周礼后,那些尊崇使用周礼的各地诸侯国和方国,被统称为“诸夏”。与之相对的,那些不尊周礼、依旧保持原始状态的部族,就被统称为“蛮夷”。

华夏和蛮夷这两个族群并不是静态不变的。随着那些落后的部族学习华夏文化,采用华夏的生活方式后,他们也就从蛮夷变为华夏了。西周和春秋初期,地处中原边缘地带的秦国和楚国,一直被各国当做蛮夷对待。等到秦始皇统一华夏各国后,这些说法就不存在了。在汉魏时期,被视为蛮夷的匈奴、鲜卑、乌桓等族。到了隋唐时期,这些族群也被融入了华夏族群。

另外,“汉人”这个称呼,是在五代之后的宋朝开始流行,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在此之前,汉朝的人被匈奴叫“汉人”,到了三国时,就叫“魏人”、“蜀人”“吴人”了;到了两晋,中原人又被叫做“晋人”;到了隋朝就叫“隋人”;到了唐朝叫“唐人”。两宋时期,由于在北方和西北,先后出现了辽国、西夏和金国等强敌。宋朝内部需要建立民族意识,以整合内部人群对抗外敌,于是“汉人”这个称呼就出来了。到了元朝时期,将统治区域内的人们划分为四个等级,把原来金朝统治的中原地区的人统称为“汉人”,作为第三等级。

就是因为在唐末直到及宋初,这100多年的时间里,沙陀集团在与中原汉人的接触中,已经逐步被汉人同化。在唐朝那个并不关注“华夷之别”的背景下,沙陀人的王朝并未被当时的汉人当做“异类”。所以石敬瑭这个沙陀人,因为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一直被人骂做“汉奸”、“卖国贼”。

宋朝以后,沙陀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族群,已经彻底融入了中原汉人之中。相比之前的匈奴、鲜卑等北方民族,在进入中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性。他们的姓氏甚至流传到了今天,例如呼延、慕容、宇文等等。而沙陀人在内地定居后,很快就采用了汉人的生活方式,都使用汉人的姓氏取名,例如李克用、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等等。

用了上面这么多文字,来说沙陀和“华夷之辩”,主要想说的就是:沙陀人这个族群,在来到汉地后,很快就和当地的汉人、粟特人和其他部族融合起来。通过入主中原建立王朝,沙陀集团分裂为几个势力,并且快速汉化,通过学习汉文化,与汉人通婚,迅速地融入到汉族大家庭中。

再回来看赵匡胤的身份问题。根据宋史记载,赵匡胤的高祖赵朓,就是唐代河北幽州涿县人,先后担任过永清、文安、幽都三个县的县令。赵匡胤的曾祖父赵珽,是赵朓的儿子,在唐朝卢龙节度使手下做官。这里说明一下卢龙节度使也叫幽州节度使、范阳节度使,也就是河北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赵匡胤的祖父赵敬,是赵珽的儿子,他曾经在后梁做官,曾经担任过涿州刺史。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是赵敬的儿子,从小就擅长骑射,因为在一次战斗中表现英勇,被后唐庄宗李存勖招入麾下。他先后在后唐、后汉和后晋的军中担任将领。

从这条时间线来看,在赵匡胤高祖赵朓在世的时候,赵家就已经生活在河北涿州了。他的高祖赵朓和曾祖父赵珽都生活在唐代,也就是唐朝中后期。他的祖父赵敬曾在后梁做官,后梁一共存在16年,说明赵敬应该出生在唐朝末年。

在李存勖建立后唐之前,沙陀的统治区域主要在山西一带。河北涿州属于范阳节度使管辖,并不是沙陀集团的地盘。以此来分析,实在看不出赵氏先祖和沙陀人有关。作为沙陀王朝的后唐,统治涿州地界也已经是后唐时期了,那时候赵弘殷在李存勖的禁军中做官了。赵弘殷的妻子杜氏是河北定州人,也没有史书说她是沙陀人后裔。

确实从五胡乱华以来,河北这样临近北方游牧民族的地区,经常处于胡汉杂居的状态。唐朝中期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契丹和库莫奚在东北崛起,河北地区也有很多胡人居住。而且,幽州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都由善于作战的胡人将领担任。但不能因为首领是胡人,就说他的部下也是胡人吧?按照这个逻辑,叶卡捷琳娜女皇是普鲁士人,难道她统治下的俄罗斯帝国就变成了普鲁士人的帝国。

当时的河北地区确实有胡汉杂居的现象,但在这些胡汉杂居的地方,汉人的数量通常也比胡人多得多。而且在那个时期,之前进入中原的鲜卑、匈奴的族群已经找不到了,他们的后代都已经是汉人了。从史书记载来看,赵匡胤的先祖就是汉人,不是胡人,更和沙陀人没有关系了。就算他的先祖是匈奴人或者鲜卑人,那在唐朝时也已经是汉人了。

从史书记载来分析,赵匡胤和沙陀人能扯上关系的,就是他最后立的宋皇后。宋皇后的祖母是沙陀人,而且是后唐公主;宋皇后的母亲是沙陀人,人家是后汉公主。如果这么看的话,宋皇后也不是完全的沙陀人,可能汉人的血统更多一些。虽然宋皇后有沙陀血统,但她没有给宋太祖生过儿子。所以继承宋太祖的南宋皇帝一脉,应该也和沙陀扯不上关系。

网上猜测赵匡胤是沙陀人的几条论据,因为他身体强壮武功高强;因为赵家爱吃羊肉;因为五代中有三朝的是沙陀人建立的。这些完全都是扑风捉影的臆测,武功高强就是沙陀人?那汉朝的霍去病卫青怎么讲?唐朝的李靖、薛仁贵怎么讲?三国时的吕布关羽张飞怎么说?再往前说,东周列国时的名将公孙子都;能拉开两头牛的商纣王,这些不都是堂堂中土华夏英雄。

爱吃羊肉就是沙陀人,这理由也太生硬了。上面说了,唐朝中期以后,河北地区胡汉杂居比较多,经常与北方民族打交道的汉人,喜欢吃羊肉有啥奇怪的。后唐、后晋、后汉确实是沙陀人建立的朝代,这也只代表这些王朝统治阶级有沙陀人,也有很多汉人在内,军队确实有沙陀骑兵,但更多的还是汉人。

所以,没有任何史料和史书记载,能证明赵匡胤是沙陀人的,也没有记载能证明他祖上是胡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劫持队友驾机叛逃的李显斌,26年后再次回国,最终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26年之后,李显斌为了探亲再次回国,其最终下场如何呢?李显斌出生于1937年,老家在山东省信阳县银高乡,其父母都是穷苦的农民,家里条件特别糟糕,经常捉襟见肘。可是望子成龙的父母,还是省吃俭用把李显斌送去了学校,希望他能学习一些知识改变命运。在李显斌11岁那一年,父母四处张罗,给他说了一门亲事,最后李

  • 五十VS五万,词中之龙辛弃疾年轻时到底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马未都怎么评价辛弃疾,辛弃疾最怕问初衷,辛弃疾古诗大全300首

    50个人就敢在敌方几万大军中捉拿叛徒,本可成为驰骋疆场的一代名将,可因生不逢时,无奈被逼成了与苏轼齐名的词中之龙,铁血硬汉辛弃疾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文武双全的他,为何直至晚年病逝也未能受到南宋朝廷的重用?辛弃疾出生于公元1140年,他是南宋著名的词人,有着词中之龙之称,与同是豪放派的苏轼被合称为“

  • 原创朱元璋不能容忍逃兵,唯有此人逃跑,朱元璋摸着他头安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将士们之所以勇猛异常,是因为军纪严明,朱元璋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逃兵,在打仗的过程中,若私自逃跑,那等必将是死罪。例如,当年陈友谅派大将张定边攻打安庆,安庆守将赵仲中不是张定边的对手,不请示朱元璋,私自逃回南京,朱元璋二话没说,直接斩杀赵仲中,大将胡大海求情,朱元璋说:“按我军法,凡守城者,须与

  • 退休老师翻出族谱,发现自己是李渊后人,专家:建议族谱上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且几乎每个姓氏都很看重对祠堂族谱的修建。李姓古往今来都是一个大姓,无论何地,都有李氏族人,这种情况在唐朝时期尤为常见。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岁月变迁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关于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物件资料。对于某一个姓氏来说,族谱是寻求根源的重要资料,通过族

  • 强沙尘暴侵袭我国18个省市,北京变“北宋”,植树造林为何不管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全国沙尘暴主要分布图,我国哪些地方有强沙尘暴,为什么春季沙尘暴最严重

    沙尘暴把北京变成了北宋近日,我国已经多次受到沙尘暴的袭扰,空气质量指数严重下降,“两米之内男女不分,几米开外人畜不分”,黄沙侵袭了包括京津冀、东三省,以及河南、安徽等北方以及中部的高达18个省市城市。部分城市可见度极度低下,有网友调侃称“世界末日”景象。4月11日郑州沙尘漫天景象有的地方比如合肥、郑

  • 《雪中悍刀行》徐渭熊是北凉王妃吴素安排的两个死士之一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素为什么最喜欢褚禄山,吴素之死,雪中悍刀行吴素父亲

    而徐凤年身边也就聚集了大量的保护力量。除了明面上的北凉铁骑和拂水房的刺客死士,北凉王马踏江湖后收罗的鹰犬之外。还有例如离阳皇后派出的死士,刀甲齐练华暗中的保护,管家宋渔的保护等等。其中最核心的保护力量是徐凤年身边的两派死士,一派是由徐骁培养的天干死士,在徐凤年刚出生的时候就为徐凤年培养了,但是一直以

  • 包拯去世后为何一夜之间,展昭就神秘失踪了?背后原因让人同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要说到展昭的消失,实际上是包拯有意为之,甚至他在临终前,还曾经专门对展昭说了一番话,意思就是要劝他离开朝廷,从此归隐江湖。那么一向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他,为何却非要展昭离开呢?要知道展昭一身的好武艺,而且展昭为人也比较低调沉稳,完全可以在其死后,继承他的遗志,继续为民请命报效朝廷。实际上包拯之所以要

  • 唐朝历史事件——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是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

  • 历史冷知识:搞笑女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蜀山降龙的传说 有一天,女皇武则天身穿华丽的龙袍,走在蜀山的绿树丛中,欣赏美丽的风景。突然,天空中电闪雷鸣,一条巨龙破云而出,在天空中盘旋。这条龙宛如神兽,龙鳞闪烁着金光,让人望而生畏。但是,武则天却毫不惧怕,她挺身而立,大喊道:“嘿,你这家伙,敢在我这位女皇面前翻云覆雨?快给我滚蛋!”她的声音如同

  • 赵匡胤的皇位源自捡漏?柴家江山易主是大势所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和柴家关系,柴家三兄弟近照,柴家在宋朝的地位

    同时,由于赵匡胤的皇位来自欺负孤儿寡母的基础上,所以很多网友认为赵匡胤的皇位源自捡漏。其实个人觉得,即便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赵匡胤这个人,柴家江山易主,其实也是一种必然。1、皇帝还是军头?西元907年,唐朝汴州军阀集团头目、大唐梁王朱全忠胁迫唐哀帝禅位给自己,从此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