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老和尚给了6岁的长孙无垢8个字的评语,断定了她和李世民一生经历

老和尚给了6岁的长孙无垢8个字的评语,断定了她和李世民一生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446 更新时间:2024/1/16 1:22:01

长孙无垢出生于公元601年,因这孩子慈眉善目,母亲就给她起了个小名叫“观音婢”。

遇到那个老和尚后,长孙晟通过那八个字不能说出口的意思,深深明白了观音婢的运道,本想重点培养爱女一番。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观音婢八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同父异母的哥哥,将她们母子三人撵出了家门。母亲无奈,只得带着她和哥哥长孙无忌,投奔舅舅高士廉

高士廉是当时的名士,非常注重对后代的教育。所以,观音婢慢慢养成了贤淑温柔,正直善良的品格。举手投足,端庄大气,不同于一般女孩儿。

可是却连个正经大名也没有,高士廉就给起了个名字叫长孙无垢。

转眼间,长孙无垢十三岁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高士廉恰巧与李渊是朋友,他知道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便托媒人去撮合,正式和李家结为姻亲。

公元613年,太原留守李渊府邸,欢声笑语,张灯结彩。李世民和新娘子长孙无垢大婚。

新婚燕尔,两个人婚后如胶似漆,度过了一段温馨浪漫的青春好时光。

长孙无垢虽然年纪尚小,与夫家人相处的却非常融洽,孝顺公婆,友爱妯娌,深得一家人的喜欢,家庭一片安稳祥和。

不过这种氛围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世道打乱了。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因为形势严峻,李渊也在太原起兵,21岁的李世民跟随父亲,开了他的军旅生涯,亲率大军攻下隋都长安。

李渊称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负责节制关东兵马。

此后数年,作为领军主帅,李世民南征北战,东讨西杀,扫平了中原一带的所有割据势力,完成了唐朝统一大业。

长孙无垢作为李世民的结发妻子,在丈夫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一直陪伴身边,细心的照料着丈夫的生活起居。李世民在刀光剑影的肃杀中,也能够感受到妻子的一片柔情。

他们夫妻相互陪伴,出生入死,为李唐一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普通封赏已经无法表彰李世民的功劳。所以,李渊特设官职,加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位列其他诸王公之上,威望达到了顶峰。

太子李建成感受到了巨大威胁。猜疑和嫉妒之心油然而生。他联合三弟李元吉,三番五次地设计陷害,企图杀死李世民。

眼看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李世民无奈,只能先发制人,抢占先机。

那一天,玄武门风声鹤唳,李世民傲然而立,凝视前方,亲卫死士早已冲杀上前,整个广场成为了一片厮杀的修罗场。

李世民身边没有别的人了,这一行,他只带了长孙无垢在身边,生死相伴。

紧紧握住她发抖的玉手,彼此对视一笑。内心沉稳平静。只要长孙无垢在自己身边,他心里就踏实了。

玄武门所发生的一切,是破釜沉舟。成者王侯,败者贼寇。如果稍有闪失,就是万劫不复。他们夫妻二人,生死共担,便没有什么可怕的。

所幸李世民成功了,将士们浴血奋战,不计生死,终于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被封为太子,长孙无垢成了太子妃。

两个月后,李渊禅位,李世民加冕称帝,长孙无垢成为皇后。

长孙无垢的性格,并没有因为身份和地位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她一如既往地贤良恭俭,蕙质兰心。

在李世民执政上犯错的时候,她借古喻今,纠正李世民的失误,使得忠正得力的大臣得以保存;

魏征的直言不讳,经常让李世民下不来台,引得李世民动了杀心,甚至怒喊必杀老匹夫,可是长孙无垢的一番话,却让他对魏征的愤怒消失的无影无踪。

只因长孙无垢说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常言道,明君出谏臣,今天谏臣出来了,那么说明皇上是一代明君喽!

李世民顿时转怒为喜,开怀大笑!

她孝顺知礼,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每日早晚必去请安,深得李渊赞赏看重;哪怕李渊弥留之际,仍在嘱咐李世民:家有贤妻万事兴,善待贤媳无垢。

她宽容大度,对于后宫妃嫔从不以身份压人,也不一心争得专宠,减少了李世民的烦恼。甚至规劝唐太宗,后宫女子可怜,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女人。她的大度,赢得所有后宫女人的爱戴,为唐太宗建立了一个安稳的后宫。

因此,唐太宗不受后宫是非的影响,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料理军国大事。

随着唐朝的逐渐强盛,李世民的后宫也渐渐充实了起来。都说守得住清苦,但不一定耐得住繁华。面对后宫那些三千粉黛,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真心,却一直没有变过。

由于夫妻恩爱,长孙皇后一共给李世民生了三男四女,长孙皇后去世的前一年,还刚生下李世民最小的女儿新城公主

然而,人命有时尽,636年正月,长孙无垢的人生还是走到了尽头,在太极宫立正殿去世,谥号文德皇后。

李世民伤心不已,为她修建昭陵,气势十分雄伟宏大。在墓园中修建了一座楼台,便于长孙皇后的英魂,随时登高远眺。

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一座起舍,命宫人居住其中,常年侍奉逝去的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走后,唐太宗再没立皇后。以后剩下的十三年岁月里,每年长孙皇后的祭日,唐太宗都要吃素一天,为长孙皇后祈福。对长孙皇后的族人,多有照顾,没有因为长孙皇后的逝去,而忽视了这门姻亲。长孙皇后的蕙质兰心,影响了李世民的一生,帮助李世民成就了贞观盛世下的大唐。

时光过去千年,一切归于尘土, 但是长孙皇后的贤德大气,却已经融入了华夏文明中,影响着后世无数人。

更多文章

  • 玄武门兵变之后,李世民已是太子,为什么逼着李渊两个月后就禅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发动兵变大逆不道,天下不稳,需要尽快称帝掌控全局他为了储君之位,杀兄弑弟,软禁父亲,在那个儒家思想教育下,孝道大于天的时代,这就是大逆不道,为世道所不容的。一旦他的行为传遍天下,那些忠义之士以及善良百姓都会集体对抗他,让他李世民所有的谋划都成为一场空。到最终,就算李渊念着父子之情不杀他,但是最

  • 《锦心似玉》:看明朝风云下一个小女子的成长故事,值得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往事故事,明朝那些事儿舍生取义的人,锦心似玉电视剧

    和很多的古装剧里动不动就和一些皇子谈恋爱不 同,这次的男主角只是一个平凡的将军,看到这里,我想很多的人都能感受到一股《知否》的味道,而女主角是明朝的一个庶女,历史发展到明朝时期,嫡庶观念已经没有那么重了,但是压迫是仍然存在的,但是幸运的是,我们的主角十一娘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姑娘,精通刺绣,但是因为家里

  • 武则天退位恢复高宗皇后身份,是心甘情愿,还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81岁的武则天看着面容严肃的儿子,长叹一声,“好”。武则天正式禅位,不久去世,临终前,留下一句话,为武氏一族搏得一线生机。武则天的夺权,与其说是这个女人心狠手辣,不如说是李唐男人的无能让她失望。武则天14岁入宫,给唐太宗当了11年的才人。他亲眼见识过,那个站在权力巅峰的帝王李世民,指点江山的英姿。继

  • 袁天罡的一句话,成就了女皇武则天,却断了李唐江山的气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以女子之身完成的大业,让众多英雄男儿汗颜,令万千闺阁女子不敢想象。要不是武则天的出现,谁说女子能称帝,那绝对会被人当成天方夜谭。可是武则天做到了,67岁的武则天站在了权力的巅峰,执掌众生生死。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上,武则天感受到的,或许只有无尽的孤独。孤家寡人,不外如是。但是又有谁知道?曾经的武

  • 陈圆圆:崇祯没看上的绝色美女,最后成为清朝入关的关键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李延年用一首词来形容姿容超俗的女子,能够倾城倾国,让男人没有抵抗的能力。在明朝末期,也有这样一位倾城倾国的女子,许多男人为她的美丽容貌所倾倒,甚至有人为她出卖国家,她就是秦淮八艳之一,一代名妓陈圆圆。幼年遭遇陈圆圆之所以会成为一名歌舞伎,这和她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其实陈圆圆并不姓陈,而是姓刑,她的父亲

  • 揭秘赵匡胤迁都洛阳事件:想要避开赵光义,可是阻力重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这一次想要巡视洛阳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还用诏书的形式明确规定了:要四月份去洛阳!其实他去洛阳的理由比较充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祭拜永安陵。这是赵弘殷的陵墓,儿子去祭拜一下自己的老子,谁敢阻拦,也没有理由阻拦。二:要去洛阳祭天。为什么要去洛阳祭天呢,因为赵匡胤出生在洛阳

  • 专家挖杨广千年粮仓城,仓窖达700座,能够存粮3.55亿斤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广墓发掘9分钟视频,杨广留下的粮食,隋朝修建的最大粮仓

    经过整体分析和研究后,大家发现这个粮仓的仓窖约有700座,能存储3.55亿斤粮食。这个数字轰动了全国,很多学术界的专家慕名前来,了解实际情况。那么,这样一个规模宏大的粮仓,到底是谁创建的呢?专家在挖掘的过程中,通过蛛丝马迹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应该是隋朝时期杨广所建,我们都知道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暴君

  • 675年04月13日 唐高宗诏令武则天摄国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得知后,就召集了一些“文学之士”撰《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约千余卷;并且密令参决百官疏奏,以分宰相的权力。不久,太子弘死,高宗下诏:“朕方欲传位皇太子,而疾速不起,它申往命,加以等名,可滋为孝敬皇帝”。公元675年4月13日(后上元二年三月十三日)诏令:武后摄政。公元67

  • 明朝第5位皇帝朱瞻基:身上存在不少谜团,600年来始终无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皇帝朱瞻基简介,为什么明朝皇帝叫朱瞻基,明朝朱瞻基之后有哪些皇帝

    正所谓“上所行,下所效”,朱棣上位的偏方,让他的二儿子朱高煦受到了启发。这便为朱棣的孙子朱瞻基日后继位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而朱瞻基又是如何化解这重重危机的?这一切都要从朱棣说起。自从朱棣夺嫡成功后,谁来接自己的班,成为了他的一桩心事。如果依“立长不立幼”的礼法,自己本身就不合乎这一礼制。如果按“能力强

  • 明朝:蓝玉给纳哈出披上外套,常茂提刀就砍,老丈人冯胜被罢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一代名将会因为一件外套落幕?冯胜的大名崛起在战场,也毁在了战场。洪武二十年,北元太尉纳哈出拥兵二十余万盘踞辽东,洪武皇帝朱元璋任命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颖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领兵二十五万出兵辽东,为了培养二代将领,特命曹国公李景隆、郑国公常茂、永昌侯蓝玉、申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