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自信。张仪从鬼谷子那里学成归来,看同门师兄弟苏秦在赵国已经身居高位,他自己也踌躇满志,想闯出一番事业。此时的张仪恰如一个没有资金也没有人脉的创业者。但是,什么都没有,也不能没有自信。他本是昭阳家的门徒,昭阳家丢了和氏璧,就怀疑是衣衫褴褛的张仪偷的,并把他打伤,幸而撞上芈月的马车,被她搭救。
[var1]
昏倒前,张仪问:“舌头还在吗?”舌头即辩才,有这份技能在,他就相信自己有咸鱼翻身的机会。哪怕在一文不名、被周围人质疑嘲笑的时候,他也从未怀疑过自己,正是这种自信让他后来在面对楚王和秦王时,拥有足够的从容、自如,进而受到赏识。
他有“识时务”的战略眼光。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关键是要看到风口。张仪处在七国争雄的时代,楚国最大、最强,但楚王好色、昏庸;秦国人少、地偏,但秦王有雄才大略。如果只看眼前,有的人会选择跟随楚王,以便财色兼收;张仪却看到了秦国长远的发展前途,选择加入秦国,辅佐秦王成就霸业。他看到了秦王是潜力股,顺应时代潮流,找准了风口,这才能顺利起飞。
[var1]
他能舍小利,谋布局。是要触手可及的利益还是更广阔的未来,很多创业者根本无法抉择。张仪面见秦王时,秦王见他衣衫褴褛,把他当成了招摇撞骗的市侩小人,想拿20金把张仪打发走。张仪确实缺钱,但他要的不是小钱,而要达成更高的追求,所以当秦王要拿10金给张仪购置服装的时候,张仪还是婉言谢绝。正因为张仪格局够大,不为眼前利益所动,才能最终进入秦国的核心圈子,飞黄腾达。
他会混圈子,积累高端人脉。张仪无意中遇到了芈月——楚国公主。尽管芈月当时不受重视、甚至受到迫害,但张仪还是认真经营了这段人脉,并由此结交了芈月的初恋情人、春申君黄歇,后来一起去拜见秦王。正是通过黄歇的转交,张仪的论述才能让楚王看到,从而助飞张仪的仕途。
[var1]
他有会变通的执行力。张仪赖“游说”以成名,但这远远不够,计划需要落地,他还是要提供解决方案、为别人解决问题,并依靠超强的执行能力完成了逆袭。
他先是摸准了楚王爱美女的嗜好,凭借一部《玉女论》让楚王佩服得五体投地,轻而易举获得了楚王1000金的风险投资。为解决楚王的猎艳需求,张仪竟准备自己作为一个肉身版的“陌陌”,替楚王去各国物色美女,这当然会获得楚王的青睐。
而对于意在天下的秦王,张仪调整战略,抓秦王的“痛点”,针对合纵的时局,提出了连横的解决方案,豪言要在两个月之内让“五国郢都会盟”之事为泡影。连横的胜利让张仪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奠定了他在秦国政坛的地位。
[var1]
他注重自我形象。衣着褴褛之时,他被人看成偷盗者,进宫无门;衣着光鲜之际,他在楚王面前口吐莲花,谈笑间得千金。一身光鲜的衣服让他有了见楚王的敲门砖,张仪本人也感叹世俗眼光的强悍。不过,既然世人公认,衣服是人的外在名片,为什么不让自己光鲜亮丽,让别人第一眼就对自己有好感呢?
归根结底,自身能力决定了创业者未来发展的下限,人脉和眼光可以让人飞得更高,而真才实学和脚踏实地的努力才是发展的基石。
有趣,有料,有深度关注微信公众号淘历史,和T君一起读历史作者|宜昌大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