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现利益的变更都会出现矛盾。
什么矛盾,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
王位就是一种利益,谁来当郑国国君就成了郑国现阶段最大的矛盾。
此时的选择很多,除了让被吓跑的郑昭公姬忽复位,郑庄公还有好几个儿子在外避难。
郑国内部,祭仲支持郑昭公复位,毕竟关系一直不错,上次拥立郑厉公也是因为被人胁迫性命攸关迫不得已。
现在有机会,还是愿意弥补过失的。
但另一个权臣高弥渠却不同意,由于旧恨:郑昭公姬忽还是太子时候,郑庄公要让高弥渠当卿士,姬忽坚持不同意(昭公恶之,固谏)。
高弥渠,郑庄公宠臣。
当年你不同意我,现在我也要拒绝你。
国际上鲁国和宋国也不同意。
[var1]
鲁国方面,鲁桓公和郑厉公有深厚的革命情谊,何况与郑昭公的梁子又那么深。
宋国,虽然和郑厉公闹过矛盾,不管怎样,都是郑厉公的娘家人,血浓于水,这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问题。
不过,郑昭公还是顺利复位。
外部,强龙打不过地头蛇,鲁宋虽然组成联军,却被郑国打败了(弗克而还),可见正义还是可以激发能量的,当然,也说明郑庄公留下的底子不错,经过这么多年折腾还能与鲁宋一战。
内部,胳膊拧不过大腿,在祭仲的坚持下,郑昭公姬忽成功实现复位。
但最终郑昭公的下台,还是由于内部的特洛伊木马。
高弥渠这个胳膊,虽然力量比大腿弱,可胳膊上有手,手可以拿刀,杀人。
当年你爸在位,你就反对我当卿士,现在你当上老大了,估计得要我的命(及昭公即位,恐其杀己),
为了我的命,现在我只有要你的命。
前695年,趁着打猎的机会,高弥渠成功谋杀郑昭公。
[var1]
郑昭公,是个没命做老大的人,并且还出现了一对一,二对二的偶然对应关系。
第一次登基,一年被赶走。
第二次登基,二年就谋杀。
不过,有件事情要强调一下,如果说喝参汤喂中药是女人谋害亲夫的手段,那么打猎的地方就是男人杀男人最佳场所,霍去病杀李敢,伊稚斜单于杀老爸军臣单于全都是在猎场。
林暗风吹草,摇曳的身影谁知道你是人是兽,一箭下去必死不活,至于怎么死的,只要控制好宣传部门,做好被老虎咬死或者被猪撞死的宣传标语就行。
郑国再次没了国君。
题目叫昭公归位,既是指郑昭公再次回郑国当国君,也指昭公被谋杀,算是彻底“归位”了。
郑国政治也由祭仲的独霸变成了祭仲和高弥渠的双寡头。
[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