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先楚给毛主席写信,说地方干部队伍太庞大,老百姓负担太重

韩先楚给毛主席写信,说地方干部队伍太庞大,老百姓负担太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76 更新时间:2024/1/22 5:50:25

华东局的领导非重视,立即整理好了相关资料,准备主席汇报。

但是,在汇报工作开始前,毛主席突然对大家说:“韩先楚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对我帮助很大。”

[var1]

大家听后,都有些奇怪,今天的汇报好像跟韩先楚将军没什么关系,毛主席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

毛主席也看出了大家的疑问,就对大家说,韩先楚刚刚给他写信,反映了地方各级政府的干部队伍太庞大,老百姓的负担太重,急需要精简干部队伍。

原来,韩先楚前不久回了一趟老家湖北红安,发现光是乡里和公社的干部就有几十个,这还了得?一个公社有多少事需要办?需要这么多的干部吗?

韩先楚就把公社的领导叫去,对他说:“你去找县里的领导,就说是我韩先楚说的,公社的干部太多了,需要精简一批。”

公社领导问:“精简到多少?”

韩先楚说:“精简到老百姓不叫苦为止!”

[var1]

但是,后来韩先楚又询问老家的人,发现根本没有精简,没有人听他的话。

还有一次,韩先楚到江西视察部队的时候,到上高县调研,发现上高县的干部更多,老百姓苦不堪言,负担太重了!

可是,他向各级政府反映这个问题,也都没有得到回应,好像没有人在意,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这让韩先楚非常着急,就直接给毛主席写信,反映了这些情况。

毛主席看到信后,非常重视,也非常吃惊,他没想到地方干部队伍已经臃肿到这种程度了!

为了确认一下,毛主席还特地派人到自己的家乡湖南湘潭调查,结果发现,湘潭这个小小的县城,竟然也有900多位干部!

[var1]

在毛主席看来,一个县城有100多位干部就足够了,再多了,老百姓就养不起了,没想到,湘潭的干部队伍竟然庞大到了这个地步,这些人都在干什么?是不是全国都是这样的?老百姓能没有意见吗?

因此,毛主席这次来到杭州,在听取华东局的工作汇报之前,特地说起了这个问题,说要不是韩先楚给我写信,我还不知道地方政府的问题这么严重,华东局的情况怎么样呢?

因为太突然,华东局没有准备,也没有相关的具体数据,因此,大家都回答不上来。

毛主席非常生气,当场向华东局提出了要求:立即开展精减干部的工作,并且要快,要见成效!

[var1]

早在抗战时期,毛主席就在民主人士鼎铭的提议下,开展过“精兵简政”的活动,还专门批示说:“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进我们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

这次精兵简政,取得了极大的效果,后人总结说:“抗日战争期间,精兵简政收到了显著的成效,达到了精简、统一、效能、节约与反官僚主义五个方面的目的。具体说来,就是克服了根据地鱼大水小的矛盾,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负担,调动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积极性,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提高了机关的工作效率,对渡过难关,巩固革命根据地,坚持长期抗战,夺取抗战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毛主席向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党员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人民的老爷,谁要是想当人民的老爷,甚至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毛主席是毫不手软的,要坚决打倒!

再说韩先楚,毛主席说他“是个实事求是的人”,确实如此,韩先楚被称为“旋风司令”,在战场上像一股旋风一样所向披靡,在日常工作中也是雷厉风行,从来不怕得罪人,连许世友都对他非常佩服,说韩司令的胆子有鸡蛋那么大!

[var1]

因此,当韩先楚看到基层干部队伍太过臃肿,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老百姓的生活,就直接给毛主席写信,反映这个问题。

应该说,这个做法是“不讨好”的,肯定会得罪无数人,而且都是“官场中人”,但是,韩先楚还是义无反顾地做了。

韩先楚的这个想法,其实与毛主席的想法是一致的,他们本来就是一样的人,是为最广大的穷苦人打天下的,要为老百姓做主,而不是为当官的做主!

因此,毛主席对韩先楚的做法非常赞赏,特地在华东局的会议上说:“韩先楚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对我帮助很大。”

(参考资料:《毛泽东离京巡视纪实》《韩先楚的故事》《史春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芈月传》里这个人又穷又挫,凭什么在秦国呼风唤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芈华的简介,芈月传历史人物分析,秦国芈氏家族怎么了

    他有自信。张仪从鬼谷子那里学成归来,看同门师兄弟苏秦在赵国已经身居高位,他自己也踌躇满志,想闯出一番事业。此时的张仪恰如一个没有资金也没有人脉的创业者。但是,什么都没有,也不能没有自信。他本是昭阳家的门徒,昭阳家丢了和氏璧,就怀疑是衣衫褴褛的张仪偷的,并把他打伤,幸而撞上芈月的马车,被她搭救。[va

  • 秦国驱逐外国人,其中有哪些不为人道的隐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为什么不往西方打,外国人被驱逐出境,秦国为啥不反抗

    因为之前都是吕不韦主政,朝堂上不少人,都是他安排的。现在吕不韦倒台了,这帮人应该如何处置呢?于是秦国朝堂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辩论。放在台面上,当然不可能说,我们把吕不韦一党空出来的位置给瓜分了,毕竟都是体面人。于是,大家另辟蹊径,开始从国籍方面入手。[var1]吕不韦是卫国人,所以秦国的保守派们就

  • 李斯为秦国明相为何要与赵高同流合污两人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斯为什么斗不过赵高,赵高李斯临死前大彻大悟,李斯为什么会被赵高威胁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咸阳,李斯、胡亥、赵高等随从。次年,秦始皇一行从江南返回,行至沙丘(今河北广宗县北),秦始皇崩逝。弥留之际,秦始皇曾留下长信给长子扶苏,叫他立刻回到咸阳,继承皇位。[var1]秦始皇死后,丞相李斯为了避免消息传出,而招致祸乱,密不发丧,

  • 隋唐英雄中,你知道哪些是虚构人物么,小编给大家总结一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猛罗士信:历史上的罗士信先是隋将张须陀的部下,镇压农民起义,后来投降了瓦岗军,再后来被另一股义军王世充俘虏,后逃脱,降唐,被封绛州总管、剡国公。第二猛来护儿:史上来护儿却是一位忠臣:早年跟着杨广平定南陈,后来又征高丽,战功累累,最后为尽忠,和隋炀帝一同被宇文化及所害。顺便提一下,当年他手下有个得

  • 安徽亳州蒙城县一个镇,名字很独特,据说和唐代皇子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蒙城最新消息今天,亳州谯东镇历史,蒙城县各镇历史

    (篱笆镇卫星图)篱笆镇隶属于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这个名字很独特,不免让人对它名字来由产生兴趣。关于篱笆镇的名字来源,有一个传说。据说在唐代,女皇武则天称帝之时,疯狂除掉李氏皇族。李世民的第八子(李贞)和长子起兵反抗,但是以失败告终,李贞服毒自尽。为了逃避追杀,李贞的子孙纷纷改名换姓,有的就逃到了蒙城

  • 唐朝在唐玄宗初期达到鼎盛之后,又为何兴盛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痴迷于政事,沉溺于美酒佳肴。单手缔造“开元盛世”后,李隆基逐渐心满意足,天下太平,久而久之,开始沉醉于酒色之乐。李隆基沉迷于政治,沉迷于酒,但实际上,在他遇到杨贵妃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早在杨贵妃之前,李隆基的后宫里就已经有了一个宠妃吴惠,甚至在吴惠妃的蓄意挑衅下,李瑛王、鄂王李尧、广王李居都被废

  • “要脸”的春秋(74)——昭公归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每次出现利益的变更都会出现矛盾。什么矛盾,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王位就是一种利益,谁来当郑国国君就成了郑国现阶段最大的矛盾。此时的选择很多,除了让被吓跑的郑昭公姬忽复位,郑庄公还有好几个儿子在外避难。郑国内部,祭仲支持郑昭公复位,毕竟关系一直不错,上次拥立郑厉公也是因为被人胁迫性命攸关迫不得已。现在有

  • 怀奸挟诈,好乱乐祸-盘点西晋王朝十个掘墓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十、奢侈无度——贾谧贾谧(生卒年不祥),河南南阳人。韩寿、贾午(贾充少女,成语典故“偷香窃玉”之主角)之子,过继贾充为嗣。好学有才思,时值贾后专恣,权过人主,负其骄宠,奢侈无度,历职散骑常侍,迁侍中,专掌禁内,遂与贾后共谋,诬陷太子,后为赵王司马伦诛杀。九、谄媚自达——孙秀孙秀(?——301年),字

  • 扶危定倾,共济艰难-东晋中兴佐命十大名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十、忠烈方直——纪瞻纪瞻(253年——324年),字思远,江苏南京人,出身江东世家大族,以方直知名,平陈敏、拒石勒,累官尚书左仆射,上疏谏诤,所多匡益,性静默,少交游,好读书,慎行爱士,老而弥坚,以忠烈为晋明帝倚重。及王敦称兵作乱,以重病之身卧护六军,享年七十二,追赠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穆。

  • 长平之战有多残忍?45万人葬身山西,尸骨终于重见天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平之战十大灵异之谜,长平之战遗址有多少尸骨,长平之战真正的惨烈

    [var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秦始皇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秦朝也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var1]但是秦始皇暴政可是出了名的,苛政虐民,扼杀民智,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而这些因素也是导致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