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扶危定倾,共济艰难-东晋中兴佐命十大名臣

扶危定倾,共济艰难-东晋中兴佐命十大名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37 更新时间:2024/2/6 3:06:42

十、忠烈方直——纪瞻

纪瞻(253年——324年),字思远,江苏南京人,出身江东世家大族,以方直知名,平陈敏、拒石勒,累官尚书左仆射,上疏谏诤,所多匡益,性静默,少交游,好读书,慎行爱士,老而弥坚,以忠烈为晋明帝倚重。及王敦称兵作乱,以重病之身卧护六军,享年七十二,追赠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穆。

九、满门忠烈——卞壸

卞壸(281年——328年),字望之,山东菏泽人。弱冠有名誉,历官吏部尚书、尚书令、侍中,勤于吏事,受托孤之重,束带以朝,以匡正为己任,及苏峻之乱,褰棠卫主,父子壮烈殉国。蹈忠义以成名,遂使臣死于君。子死于父,惟忠与孝,萃于一门。古称社稷之臣,忠贞之谓。时年四十八,追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贞。

八、尽忠全操——周顗

周顗(269年——322年),字伯仁,河南汝南人。少有重名,神彩透彻,以高才雅道,佐命中兴,官至左仆射。及王敦称兵犯阙,京城沦陷,抗言无挠,视死如归,壮死殉国。终年五十四,追赠左光禄卿,仪同三司,谥号康。

七、中流击楫——祖狄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河北保定涞水人。性豁达,轻财好施,慷慨有节尚。见中原之烽火,夙怀恢复之志,率部北伐,中流击楫,誓清凶孽,数年之间,规复河南,使石氏不敢加兵。忧国忘身,以济艰危,惜任之不专,年之不永,功业不能大酬其志,其英风忠慨,足为一时英雄。享年五十六,追赠车骑将军。

六、戡乱佐命——顾荣

顾荣(?——312年),字彦先,江苏苏州人。机神朗唔尝与陆机陆云入洛,历任诸王幕府,数践危亡之际,恒以恭逊自勉。因见北方丧乱,辞官南归。陈敏倡乱,礼遇江东一班名士,顾荣隶属麾下,后弃暗反戈,内应外合,终使陈敏兵败身死。平六州之大乱,成一代之奇功。元帝镇江东,以为军司,加散骑常侍,以举荐名贤为己任。永嘉六年去世,追赠侍中、骠骑将军、嘉兴公,谥号元。

五、操厉高尚——贺循

贺循(260年——319年),字彦先,浙江绍兴人。为江东世胃高门,博学有重名,操尚高厉,言行进止,必以礼让,雅有知人之鉴。陈敏之乱,守节不仕。元帝衣冠南渡,历官军谘祭酒、太常位登保傅,朝望特隆。享年六十,追赠司空,谥号穆。

四、儒雅忠劲——郗鉴

郗鉴(269年——339年),字道微,山东金乡人。博览经藉,以儒雅著名,历职内外,柔而有正,历官司空、侍中、太尉。平定苏峻、祖约之乱,居功甚伟,享年七十一,追赠太宰,谥号文成。

三、忠节慷慨——温峤

温峤(288年——329年),字太真,聪敏有识量,博学能属文,少以孝悌称于邦族。尝为刘琨谋主,效力晋阳,奉命至建康劝进,为元帝司马睿亲重,与太子司马绍结为布衣之交,参机密大谋,有栋梁之任,内涉中枢,外任方镇,挽狂澜于即倒。辞亲蹈义,负荷受遗。平王敦、讨苏峻,宣力王室,扬名本朝。惜英年早逝,来尽其才。享年四十二,追赠侍中、大将军,谥号忠武。

二、忠顺勤劳——陶侃

陶侃(259年——334年),字士行,江西都昌人。少有大志,在军四十一年,雄毅有权,明悟善决断。宏总上流,都督八州。任隆三事,功宣一匡。望重分陕,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功高望重,忠顺勤劳。享年七十六,追赠大司马,谥号桓。

一、佐命元辅——王导

王导(276年——339年),字弘茂,山东临沂人,出身瑯琊王氏。少有风鉴,识量清远,有将相之器度。辅佐元帝司马睿镇建康,参帷幄之谋,招集名贤,荐举俊杰,竭心尽力,匡主宁邦,为元帝亲重,宠遇日隆,历辅三世,始终一心,补缝弥阙,可谓东晋中兴佐命第一名臣。享年六十四,谥号文献。生荣死哀,葬礼规格如汉霍光、晋司马系故事。作善余庆,二弟六子并有才名。

参考资料《晋书》

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有多残忍?45万人葬身山西,尸骨终于重见天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平之战十大灵异之谜,长平之战遗址有多少尸骨,长平之战真正的惨烈

    [var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秦始皇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秦朝也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var1]但是秦始皇暴政可是出了名的,苛政虐民,扼杀民智,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而这些因素也是导致后期

  • 武则天,为何不把唐朝的江山传给武家?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的父亲死后,武家对她们母女百般欺压,将她们赶出武家,逼得她们走投无路。武则天之所以进宫,也是因为在外面实在混不下去了,所以你指望武则天能跟武家是相亲相爱一家人?不可能的。武则天入宫后没有根基,手下无人可用,所以才暂时放下仇恨招两个哥哥做官来帮自己。可这两位非得不感恩,还很嘚瑟的说这都是他们老爹

  • 最惨单于:十万大军惨败李牧,屯兵十万又输蒙恬,最后被儿子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国最重要的对手是赵魏韩三国,他们与秦国的东部完全接壤,秦国要想统一中原,必须要先消灭赵魏韩三国,而最难攻破的,就是赵国。赵国长平惨败后经过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国力有所恢复。因此,赵国成为秦国统一东方六国最大的绊脚石。[var1]秦不灭赵难一统,赵不灭秦国将亡。两国战的不亦乐乎之时,匈奴

  • 唐代有爵位者在受田与卤簿各个方面的待遇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唐前期实行均田制,有爵者可依爵领受永业田。唐代典籍中对职事官、有爵者、勋官,以及平民的受田面积均有规定,在《新唐书》、《唐六典》、《通典》、《唐会要》等史籍中有所记载。高祖时期、玄宗时期、德宗时期都有向有爵者授永业田的相关敕令。然而《新唐书·食货志》的记载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并未载郡公、职事官正二品

  • 他是隋炀帝的孙子,作为遗孤,却活了下来,成为李世民的近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真实的李世民救隋炀帝,李世民竟然是隋炀帝的女婿,长孙弘是真的大成遗孤吗

    但是在这个短命的朝代中,有一个叫做杨广的皇帝,他有一个孙子叫做李承乾。李承乾作为遗孤,在不少人眼中注定了他的命运。但是他活了下来,而且还成为了李世民的近臣。这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一、李承乾的身世背景李承乾是隋朝第二代宗室杨广的孙子,他的父亲是隋炀帝杨广的二儿子杨侗。杨侗,即广陵王杨侗,是隋炀帝的次子

  • 一代“昏君”杨广,为何有人赞他为千古一帝,他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杨广(569-618),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的次子,俗称“隋二世”,他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在我们通常的印象中,杨广是一个弑兄杀父的人,贪婪、奢侈好色,腹黑心胸狭隘。那么,他真的是“渣帝”吗?接下来,我们将尽力为您解答这个问题。按照正史的说法,杨广绝不是一个弱者,他不仅不弱,甚至是一个相貌英俊、追

  • 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第一个放风筝的人是韩信,还是墨子、公输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汉高祖刘邦亲自征讨陈豨的时候,韩信图谋在京城发动叛乱,就放起风筝来测量淮阴侯府与未央宫的距离,想挖地道钻进去,这并不是史料记载的最早的风筝。[var1]那么西汉纸鸢的产生有没有凭据呢?《韩非子》也有类似的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非)一日而败。”公输般对此制作却前进了一步,

  • 杨贵妃,一个传说中的女子,她的美貌和悲剧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杨贵妃的美貌被形容为"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其美丽程度被誉为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她的美貌吸引了当时的唐玄宗皇帝,并成为他的最爱。她拥有着美丽的声音和演唱才华,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更多宠爱。然而,杨贵妃的美貌也引起了其他后宫嫔妃的嫉妒和不满,使得她在宫廷中备受排挤和攻击。同时,她与唐玄宗的关系也引起了政治

  • 韩国派了个间谍去秦国,没想到却弄巧成拙,把自己给坑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国给秦国下战书哪一集,韩国太子被秦兵俘虏过吗,反击秦国的间谍

    [var1]韩桓王越想越兴奋,立刻让人找来了韩国著名的水利专家郑国。韩桓王从民族大义、国家危亡出发,对郑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郑国被感动的一塌糊涂,决定以间谍的身份去秦国劝嬴政兴修水利。在经过一番密集的间谍培训后,郑国出发了。郑国在咸阳见到了吕不韦和嬴政。告诉他们,要打仗就得有钱。要有钱,先得有粮。

  • 隋朝东都洛阳,曾经繁华胜过西都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朝四大名城,东都西都西京,隋朝的洛阳是哪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暂时期,但是它却留下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建筑和文化遗产。在隋朝时期,长安和洛阳都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是洛阳的繁荣程度比长安更为出色。在隋朝时期,洛阳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于黄河南岸,是通往中原的门户。同时,洛阳也是隋朝的政治中心,皇帝和官员们都居住在这里。因此,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