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历史上的“满族八大姓氏”

清朝历史上的“满族八大姓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58 更新时间:2024/1/19 14:21:08

满族八大姓氏,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但是随着清朝的灭亡,满族八大姓氏日趋没落,那些拥有满族八大姓氏的人也越来越少。满族八大姓氏中的每一个姓氏,很多人能完整的说出来。满族八大姓氏中每一个姓氏的起源,大家就更少了解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满族八大姓氏的历史。

满族八大姓氏的说法不下十种,从实际调查中看,新宾、抚顺、通化、本溪、承德、沈阳、北京等地大多认可八大姓中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洛氏、舒穆禄氏、富察氏、纳喇氏、纽祜禄氏皆为清帝后族。皇族八王之外以此八姓为最尊。八王即睿(多尔衮)、礼(代善)、郑(济尔哈朗)、豫(多铎)、肃(豪格)、庄(硕塞)、克勤(岳托)、顺承(勒克德浑)。

满族八大姓氏之说,见之于典籍的主要是《沈阳满族志》,这与满族人和关心满族姓氏的爱好者大体说法是一致的。这八大姓是佟、关、马、索、舒、富、那、郎。这八大姓的内涵应该是最早与努尔哈赤协同作战,共同夺取天下的名门望族。

1、佟,佟佳氏

代表人物是佟养正,又叫佟养真。锒黄旗,祖居辽东,定居开原,迁移抚顺。天命四年,努尔哈赤攻下抚顺城,佟养正归附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六年佟养正从征辽阳,以军功授游击世职,不久奉命镇守朝鲜边界之镇江城。同年被城内叛乱官民执送明将毛文龙,不降被杀。于雍正元年追赠一等功,加赠太师。其第三子佟图赖于天聪五年随太宗皇太极夺取军事重镇大凌河城,以军功授兵部右参政。继随多尔衮、济尔哈朗围攻锦州攻塔山、杏山,战功卓越,授一等参领(甲喇章京)又升任都统(固山额真)。顺治元年招降山东四府七州三十二县,继之指挥红衣

大炮攻下太原城,招降九府二十七州一百四十一县。顺治二年从多铎南征平定河南,又以红夷大炮攻下扬州、嘉兴等府、封爵二等男,官拜定南将军。顺治七年奉恩诏受奉封三等子爵世袭罔替。后以顺治帝佟妃之父的身份,特封一等公世袭罔替。

佟图赖之子佟国纲从侍卫起家,后袭一等公爵,任内大臣兼有战功,多人出任总兵,都统、世职骑都尉,世职佐领、其孙曾官至领侍卫内大臣。汉军都统,并成为康熙皇帝的舅舅。康熙曾派佟国纲平定察哈尔叛乱。佟佳氏曾管辖过清初全部汉军,这个姓氏中出现过众多的都统、将军、世袭总兵、额附、一等大员、佐领。数人被赐封“巴图鲁”(大英雄)称号。

2、关,瓜尔佳氏

1583 年,努尔哈赤以父祖所遗十三副铠甲起兵,开始了统一东北女真诸部落的大业。1588 年,苏完部落长瓜尔佳氏的索尔果率子费英东及所部军民五百户归附努尔哈赤,使其势力大增。努尔哈赤授费英东为一等大臣,并以长子褚英之女赐费英东为妻。费英东从征瓦尔喀部,乌喇部,东海渥集部、叶赫部至对明朝的抚顺战役中都亲率士卒奋勇作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被努尔哈赤授“ 万人敌”称号。皇太极追封费英东为直义公,配享太庙。顺治帝评价费英东是开国佐命第一功臣。康熙帝亲书碑文勒石记功。费英东子弟多人,多因军功授都统、内大臣、軽车都尉世职、云骑尉世职、将军,其中费英东九弟的儿子鳌拜,因战功赐号“巴图鲁”、一等公爵、辅政大臣。

3、马,马佳氏

隶正黄旗,代表人物叫图海。顺治朝为内国史院侍读,顺治八年任内秘书院学士;十年晋升内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十二年加封太子太保,授刑部尚书;康熙元年任满洲正黄旗都统,二年奉旨为定西将军;十三年为户部尚书;十四年征讨察哈尔叛乱,大获全胜,封一等男爵;十五年为抚远大将军,平定陕西平凉叛乱,加封三等公爵世袭罔替。继之攻取四川,因病去世。其子孙多封授为都统、大学士、礼部尚书、佐领、云骑尉等世职,勲旧遍天下。

4、索,索绰洛氏

索绰洛本是地名,其代表人物为松果托。松果托曾受多尔衮命征山东,以云梯攻临清州,不畏战矢,赐“巴图鲁”称号。继追剿李自成所部二十多万众,底定京畿,为清名将之一。又如都尔古,未入关前从征锦州、松山,入关后平定河南、江南诸省及追剿明福王等役皆有大功。索绰洛氏子孙受封云骑尉、佐领、都统数十人,部属故吏遍天下。

5、舒,舒穆禄氏

世居浑春,时郎柱为库尔喀部落长,与努尔哈赤友善,将其子杨古利入赘努尔哈赤为婿。在征讨辉发、纳殷、哈达诸部落战役中都率先登城、奋勇杀敌。后参加蕯尔浒大战,取铁岭、攻沈阳、破辽阳,诸战中,为左翼统帅屡立大功,授一等总兵世职,位次八大贝勒之下第一人。天聪三年皇太极统大军征明,杨古利率护军与明朝总兵满桂大战于北京北郊,获全胜。六年与明兵战于锦州,直入长城,攻陷昌平等十二城,连胜五十八阵,俘获十余万人。崇德元年随太宗攻朝鲜时中伏兵受伤过重,血尽而亡。皇太极恸哭、亲至阵前奠酒治丧。顺治时追封杨古利为武勋王配享太庙。康熙朝盛京谒祖陵,亲书碑文其弟及子、侄也多有战功,多人出任总兵,都统、世职骑都尉,世职佐领、其孙曾官至领侍卫内大臣。

6、富,富察氏

其始祖彭库里系努尔哈赤下属,因征战勇猛曾赐号“巴图鲁”,从佐领起家。其子敦拜于天命十一年随皇太极攻宁远,崇德五年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围锦州,皆有战功。顺治元年随多尔衮参加山海关大战升任参领。后随定国大将军多铎南征福建、江西、广东,功勋卓著。富察氏一家,任过都统,刑部尚书,议政大臣、封授男爵、子爵多人,也是名满天下的望族。

7、那,那喇氏

世居叶赫,天命四年归附努尔哈赤。屡随大军征讨有功,在大凌河一战,四败敌兵,升任蒙古都统。崇德五年,苏纳额附的长子苏克蕯哈随多尔衮征锦州,苏克蕯哈率先登城,孤军奋战,打败城内马步兵,攻打松山明军,斩军夺将英勇无敌。升任世职二等子爵,授职议政大臣。顺治十八年遗诏命苏克蕯哈与索尼、遏必隆、鳌拜为四辅政大臣,权在诸王之上。其族人也有多人因军功获赐世职者。康熙朝大学士明珠即那喇氏后人。

8、郎,钮祜禄氏

世居长白山,隶镶黄旗。其代表人物额亦都十九岁时即随努尔哈赤作战野战攻坚,所向披靡,从无败仗,每仗都获嘉奖,太祖甚爱之,赐号“巴图鲁”。并把族妹妻配,后又以和硕公主妻之。攻下巴尔达城,太祖亲迎并设宴犒劳,将巴尔达的百姓赐给额亦都。击败九部落联军、太祖将自己所乘之坐骑赐给他,并赏衣裘弓箭,人户及牲畜无数,额亦都将所有财物尽数分给有功士卒。积军功官至左翼总兵官、一等大臣。

额亦都六十病终,太祖亲选墓地,亲临祭奠恸哭。太宗皇太极追封弘毅公,配享太祖。为纪念额亦都,顺治帝为之建碑、亲书碑文说:“额亦都者,奋迹戎行,战功久著,身经百战,遍体创痍,忠勇忘身。”康熙谒陵时又亲奠其墓、亲书碑文,勒石记功。其弟车尔格因功授都统准免死三次,为天聪年八大臣之一,为兵部尚书。

车尔格长子陈泰也因军功任靖寇大将军,任刑部尚书,升任吏部尚书,国史院大学士。其第五子喇哈达从三等侍卫起,升任工部尚书,议政大臣。康熙年任蒙古都统。额亦都子孙授世职者多人,其第十六子遏必隆天聪六年袭父世职一等总兵官,任头等侍卫。崇德六年随太宗皇太极征明至松山,明经略洪承畴统兵十三万援锦州,松山。明兵夜袭清军御营,值遏必隆守后营门,率家丁力战退敌兵,射杀多人,太宗深加褒奖,说巴图鲁之子仍巴图鲁也!赐盔甲、马匹。八年,随军征,时至山东夏津县率先登城,以功封世职佐领。

顺治二年随八旗兵攻湖南,立头等功,授参领副都统,八年升一等公爵,世袭罔替。十四年任管銮舆卫内大臣,兼太子太保。十八年受顾命,与苏克蕯哈、索尼、鳌拜为四辅政大臣。康熙六年加太师赏双眼花翎。因遏必隆是康熙朝孝昭皇后的生父,特旨令其家立庙祭礼。康熙御制碑文赐之。

标签: 明清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朝两大机构东厂和西厂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清历史

    凡事关于明朝的电视剧,几乎都会有东厂和西厂出现,东厂和西厂是纯粹的特务机构。只有他们的头目(提督)是太监,下面的番子也就是一般的衙役。锦衣卫是皇帝的护卫亲军(卫队),只有它的下属机构“镇抚司”可以侦查办案。他们并没有特定的隶属关系(相反可以互相牵制)。可是皇帝昏庸的时候,

  • 曾国藩后代人才辈出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清历史

    曾国藩一生中,曾有四次被别人劝说当皇帝。能不能做皇帝?他为什么不当皇帝?对此,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唐浩明从当时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中进行了剖析。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

  • 明成祖朱棣为何要迁都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清历史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是历史上相当出名的一位君王。然而朱棣原本只是个王爷,朱元璋没有传位给他,那么明成祖朱棣是如何称帝的,他是通过什么方式才坐上皇帝的宝座。朱棣当上皇帝后,决定把国家首都放到北平去,也就是如今的北京。1、明朝朱棣是如何称帝的 公元1398年,朱允炆继承皇位,随后在黄子澄

  • 太平天国的那些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清历史

    1、太平军用天气来卜测吉凶:晴天是天公高兴;下雨是天公发怒;阴天是天公忧怒;刮风打雷则是天公大怒,必有灾祸发生。并以初一那天的晴阴来确定上半月的吉凶兆头,十五的天气好坏则决定后半月的吉凶兆头。每月的最后一天,太平军还要烧香上供,感谢上天,意思是承蒙上天保佑,这一月能够平安度过。 2、太平天国有

  • 古代男子逛青楼都去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清历史

    青楼这个词,是一个历史名词,但是在封建社会漫长的几千年里,它曾经演绎了多少风月情事,也涌现了一批才貌双全的苦情女子,更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为它捧场,不过,我们最想了解的还是它有什么魅力让许多男子跨进了它的门。 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所说的青楼指的是妓院,其实高级的妓院才叫“青楼&rdqu

  • 拥有两亿人口的大明王朝为何被清军击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清历史

    女真铁骑在多尔衮的带领下闯入山海关占领北京的时候,几乎全体满洲人依然不太相信他们能够真正征服整个明朝,多尔衮不管别人怎么说,严格按照皇太极的遗志立即从沈阳迁都北京,其实他心中也没什么底,他说:何言一统?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 明朝人口大约两亿左右,女真部落经几十年兼并整合以后也不过几十万的人

  • 清朝皇帝为何爱戴扳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清历史

    扳指又被称为玉韘,是古代拉弓射箭时所使用的一种工具。根据《说文》中的记载:“韘,射也”,说明此物是骑射所用的器具之一。玉韘最早出现在商代,到了春秋战国时就比较流行了。几千年来,扳指曾出现过很多种样式,最多的,当数坡形扳指与桶形扳指。其中,坡形扳指出现的时间较早,早期还有弦槽,

  • 北京鹤年堂和戚继光的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清历史

    北京鹤年堂,大家都以为和恐怖故事有关,因为古时候的北京鹤年堂就在菜市口刑场的附近。其实,鹤年堂作为一个悬壶济世的地方,曾经医治过非常多的人。包括今天要讲的戚继光。北京鹤年堂内,有一块“调元气,养太和"”的牌匾,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为鹤年堂亲笔所题,牌匾背后,还有一段不为众人

  • 揭秘清宫选秀女:与美貌无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清历史

    以黄、白、红、蓝四色旗帜为标志,组成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八旗。清入主中原后,旗人又有八旗和内务府包衣三旗的区别。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共二十四旗,这是清政权赖以统治的主要支柱;内务府包衣三旗则是清皇室的奴隶,二者的政治地位不同。所以,尽管清初将八旗和包衣三旗

  • 奇才洪承畴为何投降满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清历史

    据传洪承畴被俘以后,坚贞不屈,绝食相逼,然而最终却投降了皇太极,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许多野史记载的孝庄委身之事又能相信几分?本期小编将给大家带来洪承畴投降满清的三个版本,以供大家思索。1、一粒飘落的灰尘洪承畴被押解到盛京后,关在皇宫内的三官庙里。他已经下了必死的决心,每天披头散发,光着脚,不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