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成祖朱棣为何要迁都北京?

明成祖朱棣为何要迁都北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519 更新时间:2024/1/20 12:56:47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是历史上相当出名的一位君王。然而朱棣原本只是个王爷,朱元璋没有传位给他,那么明成祖朱棣是如何称帝的,他是通过什么方式才坐上皇帝的宝座。朱棣当上皇帝后,决定把国家首都放到北平去,也就是如今的北京。

1、明朝朱棣是如何称帝的

公元1398年,朱允炆继承皇位,随后在黄子澄等大臣的辅佐下朱允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削藩。他先是对实力较弱的藩王下手,下令诸王不得干预封地政事,交出手中的兵权并且下诏藩王没有节制当地文武大臣的权力,以此达到藩王食封邑而无权的目的,让他们安安稳稳当闲散王爷,以此确保自己皇位的稳固。

朱允炆刚刚登上皇位,统治基础还未牢固就大举屠刀要向自己的王叔们下手,这造成激烈的反抗,皇族内斗迅速激化。朱棣为了自保也为了手中的权力,于是杀死了前来削藩的大臣,并于公元1399年公开起兵反抗朱允炆政权,打出了“清君侧”的口号与朝廷决裂。

朱棣先于河北击破耿炳文率领的13万大军,后又兼并了宁王的朵颜三卫及其部属,然后率领大军与李景隆的50万大军决战,此时李景隆正率兵将朱棣的治所北平团团包围,但是久攻未克。朱棣趁机在北平城外与城内守军前后夹击李景隆部,大破之。第二年,朱棣再破李景隆大军60万,形势逐渐转向对朱棣有利。

此后朱棣又与盛庸率领的北伐军鏖战,几经生死,虽有东昌战役的失利,但还是越战越勇,最终直捣应天府,逼得李景隆和谷王献城投降,朱允炆也自焚于皇宫之内。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役最终以朱棣称帝,朱允炆自焚而结束。

2、朱棣为何要迁都北京

迁都其实并不是朱棣一个人的想法,朱元璋在位之时就已经准备迁都了,朱元璋认为南京为都于国运不祥。朱元璋为此专门设立了南北二京,以应天府为南京,北京则是开封府,并且把中都设在了自己的老家凤阳。后因两地饱受战乱,城破人稀,所以朱元璋放弃了迁都这两地的心意。

朱元璋晚年的时候派太子朱标到关中等地考察,打算迁都关中西安,结果朱标回来之后就病死了,于是迁都之说也就此搁置,朱元璋直至驾崩也没有完成迁都之举。

第二个原因则是北平为朱棣的龙兴之地,他被封为燕王就是受封于北平,他在北平经略时间长久,有着深厚的感情。朱棣攻克应天府登基的第一年就将北平改为北京,并于登基7年后就长期在北京处理军国大政,只留太子在应天府监国。

第三点则是以北京为都,方便抵御当时明朝的最强敌人蒙古的蒙元残遗势力,这也是明朝天子戍边的说法由来。

此外最主要的一点,北京作为首都有着南京无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巩固统治监视天下诸地。朱棣起兵多了自己侄儿的皇位毕竟得位不正,所以统治初期天下不算安稳,迁都北京则是加强自己后方根据地的实力,以此震慑天下的反对之人。另外南京是朱允炆登基统治所在,南方有大批仍然对其抱有同情心的文人士子,迁都北京也是为了消除这种影响。

标签: 明清历史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的那些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清历史

    1、太平军用天气来卜测吉凶:晴天是天公高兴;下雨是天公发怒;阴天是天公忧怒;刮风打雷则是天公大怒,必有灾祸发生。并以初一那天的晴阴来确定上半月的吉凶兆头,十五的天气好坏则决定后半月的吉凶兆头。每月的最后一天,太平军还要烧香上供,感谢上天,意思是承蒙上天保佑,这一月能够平安度过。 2、太平天国有

  • 古代男子逛青楼都去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清历史

    青楼这个词,是一个历史名词,但是在封建社会漫长的几千年里,它曾经演绎了多少风月情事,也涌现了一批才貌双全的苦情女子,更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为它捧场,不过,我们最想了解的还是它有什么魅力让许多男子跨进了它的门。 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所说的青楼指的是妓院,其实高级的妓院才叫“青楼&rdqu

  • 拥有两亿人口的大明王朝为何被清军击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清历史

    女真铁骑在多尔衮的带领下闯入山海关占领北京的时候,几乎全体满洲人依然不太相信他们能够真正征服整个明朝,多尔衮不管别人怎么说,严格按照皇太极的遗志立即从沈阳迁都北京,其实他心中也没什么底,他说:何言一统?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 明朝人口大约两亿左右,女真部落经几十年兼并整合以后也不过几十万的人

  • 清朝皇帝为何爱戴扳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清历史

    扳指又被称为玉韘,是古代拉弓射箭时所使用的一种工具。根据《说文》中的记载:“韘,射也”,说明此物是骑射所用的器具之一。玉韘最早出现在商代,到了春秋战国时就比较流行了。几千年来,扳指曾出现过很多种样式,最多的,当数坡形扳指与桶形扳指。其中,坡形扳指出现的时间较早,早期还有弦槽,

  • 北京鹤年堂和戚继光的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清历史

    北京鹤年堂,大家都以为和恐怖故事有关,因为古时候的北京鹤年堂就在菜市口刑场的附近。其实,鹤年堂作为一个悬壶济世的地方,曾经医治过非常多的人。包括今天要讲的戚继光。北京鹤年堂内,有一块“调元气,养太和"”的牌匾,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为鹤年堂亲笔所题,牌匾背后,还有一段不为众人

  • 揭秘清宫选秀女:与美貌无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清历史

    以黄、白、红、蓝四色旗帜为标志,组成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八旗。清入主中原后,旗人又有八旗和内务府包衣三旗的区别。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共二十四旗,这是清政权赖以统治的主要支柱;内务府包衣三旗则是清皇室的奴隶,二者的政治地位不同。所以,尽管清初将八旗和包衣三旗

  • 奇才洪承畴为何投降满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清历史

    据传洪承畴被俘以后,坚贞不屈,绝食相逼,然而最终却投降了皇太极,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许多野史记载的孝庄委身之事又能相信几分?本期小编将给大家带来洪承畴投降满清的三个版本,以供大家思索。1、一粒飘落的灰尘洪承畴被押解到盛京后,关在皇宫内的三官庙里。他已经下了必死的决心,每天披头散发,光着脚,不吃不

  • 中国最早的四位女留学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清历史

    回望一百多年前的晚清时期,尽管当时西风已东渐,但中国女性普遍都还缠着足,笃信“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就在此时,有四位年轻女子大胆地迈出了令国人惊诧的一双“天足”,漂洋过海去学习先进的医学知识,并且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报效祖国的第一代女“海

  • 历史上著名的咒水之难事件 明朝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清历史

    历史上著名的“咒水之难”事件总结来说就是一个朝代取代另一个朝代的过程。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1661年8月12日),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捎来口信,大设鸿门宴,让他明日过河, 同饮咒水盟誓,以结友好。朱由榔及一些大臣皆看出其中有诈,但寄人篱下,又不敢

  • 乾隆皇帝的香妃究竟有多漂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清历史

    乾隆皇帝的香妃是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妃子,不像电视剧中一样,乾隆皇帝的香妃是在紫禁城中寿终正寝的,乾隆皇帝的香妃跟乾隆感情也是不错的。“液池南岸嫌其远,构以层楼居路中。州载画图朝夕似,新正吟咏昔日同。”这是清朝乾隆皇帝在他八十高龄时提笔写的一首怀旧诗中的前四句。这时恰逢香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