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闯关东时期为何山东人不选择去富裕的南方 而偏偏选择严寒的东三省呢

闯关东时期为何山东人不选择去富裕的南方 而偏偏选择严寒的东三省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724 更新时间:2024/3/14 9:03:04

闯关东是我国近代史三大移民潮之一,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个人抗争史民族奋斗史。狭义上的闯关东指的是19世纪中叶到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中原地区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在这次闯关东的移民大军中要以山东人为主,那么,为山东人不选择去富裕的南方,而偏偏选择严寒的东三省呢?

在清末这次移民大潮中,山东人之所以选择东三省,而不是南方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满清政府的政策导,在清初满清政府期对关东实行封禁政策,而到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为了抵御沙俄对东北的侵蚀,清政府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此时又恰逢黄河中下游地区发生洪涝等自然灾害,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百姓纷纷响应满清政府的号召闯关东,去关外实现自救。

二是东三省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虽然东三省是严寒之地,自然环境恶劣,但是当时百姓还是以土地为生,有土地就意味有了活路。恰恰当时的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是当时逃荒的山东人最佳的移民地。反当时的南方虽然富庶,但人口早已经饱和,土地无法养活这庞大的逃荒人口了。

三是地理优势,山东近海,特别是山东沿海地区交通便利,百姓可以直乘船去到辽宁的大连等地。因此,乘船过海也成为山东人闯关东最佳的方式。

四是东三省相对安定,清末南方爆发了天国运动,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混乱不堪。相反此时的东北地区相对安定,也是促使山东人选择去东北而非富庶的南方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

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山东人闯关东选择苦寒的东三省是山东人综合了各种因素后的最佳选择。

标签: 民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北洋三杰和黄埔三杰相比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民国历史

    中国近代以来,袁世凯的北洋军和蒋介石的黄埔军,在我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袁世凯的北洋军有北洋三杰,蒋介石的黄埔军有黄埔三杰,同样是三杰,到底哪个三杰更厉害呢?一、袁世凯的北洋三杰 袁世凯的北洋三杰,分别是有“龙、虎、狗”之称的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提起三人,不得不提起中国近代第一所陆军军校,天

  • 四朝元老萨镇冰:是怎么从清末重臣变成中国政协委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民国历史

    在中国近代史上,萨镇冰(1859~1952)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他一生跨越了晚清、北洋军阀执政、国民党统治和新中国四个历史时期,是见证近代中国历史的“四朝元老”。1、甲午海战中的清军副将 萨镇冰,1859年生,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清政府1866年设立福州船政学堂。1869年,11岁的萨镇冰考入

  • 近代中国三次民间觉醒分别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民国历史

    自甲午一战,日本即成为中国的最大克星。晚清越打越乖,再不敢以“天朝大国”自居,对近邻这个蕞尔小国也以“友邦”代“倭”。中日关系没有越大越僵,反而越打越密,垂死羸弱的清廷再不敢举枪叫板,而是代之以橄榄枝,频送秋波。到了北洋军政府时代,日本主宰皖系段祺瑞部,俨然以太上皇自居。亚洲大哥易主,昔日大哥,如今

  • 中国近代三所著名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民国历史

    1、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最初负责人是冯国璋,当时称总办(即校长),1906年,改由段祺瑞接任。其后,军事专家蒋百里、第二次直皖战争中任皖军总指挥的曲同丰等都先后担任过校长。若从民国元年(1912年)算起,保定军校办过9期,毕业生达6000余人。若从北洋武备学堂算起,保定军校训练了近1万

  • 倒戈将军冯玉祥的八次倒戈都是反对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民国历史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原名基善,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首领、爱国民主人士。但是有“倒戈将军”之称,这是为啥呢?原来冯玉祥将军擅长见风使舵,临阵倒戈。不过这一招数被他的手下也学去不少,以致后来屡屡吃亏。1、第一次滦州起义倒清政府1911年10月10日

  • 林徽因一生的三段感情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民国历史

    1、林徽因与徐志摩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在后来的《猛虎集序》(1931年)

  • 蒋介石后人:扶不起的蒋三世, 蒋家王朝后继无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民国历史

    扶不起的蒋三世:李敖揭蒋家王朝为何后继无人蒋介石实际上只有一个儿子经国,毛福梅所出,蒋纬国是抱来的。经国的俄国太太蒋方良替他生了一女三子。女儿蒋孝章嫁给俞大维的长子,中德混血儿俞世扬,蒋经国起初很不高兴,嫌俞世扬年纪太大又结过婚,但结果倒蛮好,安分守己,这个中、德、俄三国混血家庭,住在美国,完全脱离

  • 辛亥革命简介:结束了中国古代两千年的君主专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民国历史

    1、辛亥革命简介: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其

  • 民国时期四大家族是哪四个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民国历史

    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有道是: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 蒋介石是“四大家族”毋庸置疑的领军人物,有了蒋中正的才能和野心才有了曾经煊赫无比的“四大家族”——“蒋宋孔

  • 外蒙古到底是怎么从中国划分出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民国历史

    翻开中国的历史地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在的蒙古国(外蒙古),从西汉时候起就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西汉时期的匈奴部落建立“汗国”(首领和政府迁移不定,即首都("王庭")没有固定地点的“行国”)开始,其创始者冒顿就宣称他们是中国夏王朝的后裔,是中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