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洋三杰和黄埔三杰相比谁更厉害

北洋三杰和黄埔三杰相比谁更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390 更新时间:2024/3/14 9:02:53

中国近代以来,袁世凯的北洋军和蒋介石的黄埔军,在我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袁世凯的北洋军有北洋三杰,蒋介石的黄埔军有黄埔三杰,同样是三杰,到底哪个三杰更厉害呢?

一、袁世凯的北洋三杰

袁世凯的北洋三杰,分别是有“龙、虎、狗”之称的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提起三人,不得不提起中国近代第一所陆军军校,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为了训练新式军队,直隶总督李鸿章兴建了天津武备学堂。

天津武备学堂,初设步、马、炮、工程四科,1890年后增设铁路科。每年招生500人,学制一年,存在的15年间,为当时的清军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民国初期的军事将领,如冯国璋、段祺瑞、曹锟吴佩孚,还有各个省份的督军,基本上都有武备学堂的经历。

毫无疑问,北洋三杰是其中的佼佼者。北洋三杰中,王士珍是“龙”,长于谋略,和徐世昌一样是袁世凯身边重要的参谋人才。义和团期间,王士珍劝说袁世凯礼遇逃往山东的洋人,这样一来,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没有进攻山东,使山东省得以保全,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北洋军的前身)也免受联军的攻击,成为当时清朝中央政府唯一保全的军队。1912年初,袁世凯逼迫宣统帝退位,王士珍忠于清朝,淡出军界。

1、段祺瑞

段祺瑞,安徽人,北洋军皖系首领,1887年天津武备学堂炮科第一名,后留学德国,曾在德国克虏伯炮厂实习,袁世凯军队中的炮兵专家。民国时期曾担任陆军总长、国务总理,1916年袁世凯死后,到1920年7月皖系战败前,担任中华民国总理,执掌北京政府。段祺瑞主要事迹有三造共和,威逼宣统帝退位,反对袁世凯称帝,扑灭张勋复辟,对德国宣战,使德国、奥匈帝国的赔款得以免除,大肆向日本借外债,编练参战军,力图武力统一中国。

2、冯国璋

冯国璋,直系军阀首领,曾经进攻武昌起义,又镇压二次革命,后来担任江苏督军,坐镇东南,防备国民党。袁世凯称帝后,与袁世凯决裂。1917年入京担任拉总统,后受制于段祺瑞,1919年去世。

二、蒋介石的黄埔三杰

1924年黄埔军校建立后,黄埔一期的学生中,蒋先云、贺衷寒、陈赓被称为黄埔三杰。黄埔三杰中,蒋先云、陈赓是我党人员,贺衷寒是国民党人员。

1、蒋先云

蒋先云,是黄埔一期军校生的第一名,在校期间品学兼优,深得校长蒋介石器重,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蒋介石秘书,1927年5月在河南与奉军作战中牺牲。

2、贺衷寒

贺衷寒,湖南人,黄埔军校毕业后,又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后长期担任蒋介石的秘书。1936年西安事变中,贺衷寒不顾蒋介石生死,带领黄埔军队发表武力讨伐张学良、杨虎城的通电,后被蒋介石闲置。

3、陈赓

陈赓,开国大将,三杰中我们最熟知的一个,一度主持上海的情报工作,长征后担任386旅旅长,建国后担任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

标签: 民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四朝元老萨镇冰:是怎么从清末重臣变成中国政协委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民国历史

    在中国近代史上,萨镇冰(1859~1952)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他一生跨越了晚清、北洋军阀执政、国民党统治和新中国四个历史时期,是见证近代中国历史的“四朝元老”。1、甲午海战中的清军副将 萨镇冰,1859年生,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清政府1866年设立福州船政学堂。1869年,11岁的萨镇冰考入

  • 近代中国三次民间觉醒分别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民国历史

    自甲午一战,日本即成为中国的最大克星。晚清越打越乖,再不敢以“天朝大国”自居,对近邻这个蕞尔小国也以“友邦”代“倭”。中日关系没有越大越僵,反而越打越密,垂死羸弱的清廷再不敢举枪叫板,而是代之以橄榄枝,频送秋波。到了北洋军政府时代,日本主宰皖系段祺瑞部,俨然以太上皇自居。亚洲大哥易主,昔日大哥,如今

  • 中国近代三所著名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民国历史

    1、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最初负责人是冯国璋,当时称总办(即校长),1906年,改由段祺瑞接任。其后,军事专家蒋百里、第二次直皖战争中任皖军总指挥的曲同丰等都先后担任过校长。若从民国元年(1912年)算起,保定军校办过9期,毕业生达6000余人。若从北洋武备学堂算起,保定军校训练了近1万

  • 倒戈将军冯玉祥的八次倒戈都是反对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民国历史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原名基善,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首领、爱国民主人士。但是有“倒戈将军”之称,这是为啥呢?原来冯玉祥将军擅长见风使舵,临阵倒戈。不过这一招数被他的手下也学去不少,以致后来屡屡吃亏。1、第一次滦州起义倒清政府1911年10月10日

  • 林徽因一生的三段感情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民国历史

    1、林徽因与徐志摩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在后来的《猛虎集序》(1931年)

  • 蒋介石后人:扶不起的蒋三世, 蒋家王朝后继无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民国历史

    扶不起的蒋三世:李敖揭蒋家王朝为何后继无人蒋介石实际上只有一个儿子经国,毛福梅所出,蒋纬国是抱来的。经国的俄国太太蒋方良替他生了一女三子。女儿蒋孝章嫁给俞大维的长子,中德混血儿俞世扬,蒋经国起初很不高兴,嫌俞世扬年纪太大又结过婚,但结果倒蛮好,安分守己,这个中、德、俄三国混血家庭,住在美国,完全脱离

  • 辛亥革命简介:结束了中国古代两千年的君主专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民国历史

    1、辛亥革命简介: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其

  • 民国时期四大家族是哪四个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民国历史

    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有道是: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 蒋介石是“四大家族”毋庸置疑的领军人物,有了蒋中正的才能和野心才有了曾经煊赫无比的“四大家族”——“蒋宋孔

  • 外蒙古到底是怎么从中国划分出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民国历史

    翻开中国的历史地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在的蒙古国(外蒙古),从西汉时候起就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西汉时期的匈奴部落建立“汗国”(首领和政府迁移不定,即首都("王庭")没有固定地点的“行国”)开始,其创始者冒顿就宣称他们是中国夏王朝的后裔,是中国的一部分。《

  • 投降保留佩剑是惯例:日本投降时为何被解除佩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民国历史

    69年前,日本的裕仁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惨无人道的侵略战争持续了15年,念完诏书不过5分钟,日本欠世界的道歉,69年了,却越发遥遥无期。 在600余字的《终战诏书》中,并没有“投降”二字。正是战败时留下的这个“心眼”,使得今天的日本政府仍有理由称呼这一天为“终战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