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墓地宫(图文)

康熙墓地宫(图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102 更新时间:2024/1/19 12:13:32

康熙晚年朝服下像

康熙陵墓

康熙墓在哪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陵寝,位于唐山遵化马兰峪清东陵昌瑞山脚下,清孝陵东侧1公里该陵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十日动工,康熙二十年(1681年)完工。

与康熙帝同葬景陵的有五位后妃:

1、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辅政大臣索尼孙女,废太子生母,康熙十三年因难产而死,年仅22岁)、

2、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女,康熙十七年逝世)、

3、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国维之女,康熙二十八年病逝,死前一天立为皇后)

4、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帝生母,康熙时为德妃,后尊为皇太后,雍正元年逝世)、

5、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怡亲王胤祥生母)

景陵北依昌瑞山,建筑布局由南往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拱桥、望柱、石像生、下马碑、神厨库、牌楼门、神道碑亭、二柱门、台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这些大大小小的建筑以一条宽9.70米的神路贯穿成一个完整的序列,该神路南与孝陵神路衔接,北端直达宝城,弯环如龙,盘曲有情。

景陵是清五朝在东陵界内营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其建筑规模稍逊于孝陵,建筑规模总体上是以孝陵为蓝本,但局部又有所改创。如圣德神功碑亭内立双碑;石像生缩减为5对;改龙凤门为牌楼门等。景陵在葬在葬制上也有重大变革,开创了先葬皇后,附葬皇贵妃的制度;另外还摒弃了尸体火化入葬的传统而改为土葬。景陵的建筑风格及丧葬形式大多为后世所效仿,起到了承上下的作用。

圣德神功双碑

圣神功碑亭

清朝皇陵中的圣神功碑亭是由嗣皇帝兴建的,用以彰扬先皇一生的功业,景陵圣德神功碑亭建于雍正三年至雍正五年(1725-1727年)。按照雍正皇帝的意愿,亭内竖立了两块石碑,分别镌刻满文、汉字,用以记述康熙大帝60多年的赫赫功德。碑文由雍正皇帝亲自撰写,长达4300多字,是后世研究康熙朝历史的珍贵史料。

景陵石像生

景陵石像生

景陵石像生的布置有别于清代所有帝陵,自五孔桥至牌楼门段的神路由于地形的影响而呈弯环的曲 ,无法像其它陵寝际样对称布置,于是当时的建筑设计人员就根据神路走向顺地制宜随曲就弯地进行设置,一改其呆板的模式而呈现出灵活多变、步移景换言之的效果,体现了当时人们的聪明和才智。

康熙陵墓被盗

但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当时的中国仍是动荡不安,清东陵附近的一些土匪掀起了继1928年7月孙殿英之后的第二次盗掘清东陵文物的狂潮。同年9月当地一个姓张的人纠集约300余人对景陵展开了大规模的盗掘,将尘封了200余年的景陵地宫打开把随葬珍宝全部盗走,康熙皇帝及4后一妃的骸骨散落在地宫之中,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景陵地宫的盗口一直“对外开放”了7年,直到1952年清东陵文物保管所成立才封堵了盗口。

尽管盗匪极力搜寻,地宫内仍残存着一些文物,例如木质和丝织品。并且每具棺椁也都是珍贵的文物。景陵地宫内葬1帝4后1皇贵妃,墓主人之多、地位之尊贵(景陵地宫葬皇后最多),随葬品之丰富,可为清陵之冠,可以断言,景陵地宫内残存的文物必定不少。康熙皇帝一生关注治黄治沙,在他身后尸骨却一直泡在水中。地宫内残存的文物和棺木长期浸泡在含有大量腐蚀性很强的碳酸钙的水中,无疑会受到极大的损害。清理地宫,既可以将残存的文物进行保护,收藏入库,还可以采取排水措施,使地宫内不存渗水,这样,不仅有效地保护了文物,也对保护地宫极为有利。

康熙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第一个用棺椁土葬的皇帝。通过清理景陵地宫,对于棺椁的形制、摆放的位置以及自来石、龙山石、香册香宝的形摆放位置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同时对于了解孝、泰二陵的地宫规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上景陵的两次重大火灾:

景陵发生过两次重大火灾,分别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和1952年。光绪年间的那场大火烧毁了隆 恩殿,直至宣统年间才完成重建,着火原因至今未知,怀疑是由于守陵大臣玩忽职守勿使火种进入以木制为主的宫殿而引起的;而1952年的那次则是由于接触雷电引起的。另外还有多次火灾由于损失较上述两次较少故不一一列举。

牌楼门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陵寝

后寝院内的双方城与双明楼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陵寝

单孔桥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陵寝

五孔桥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陵寝

下马碑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陵寝

神厨库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陵寝

望柱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陵寝

隆恩殿丹陛石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陵寝

标签: 明清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董小宛就是董鄂妃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清历史

    野史及笔记小说自不足信,但关于顺治出家疑案中所涉及的董小宛确有其人。近世编撰的《辞海》中明白地写道:“董小宛(16241651年),明末秦淮名妓,名白,后为冒襄(辟疆)妾。清兵南下时,辗转于离乱之间达九年,后因劳累过度而死。辟疆曾著《影梅庵忆语》,追忆他们的生活。有人说她为清顺治帝宠妃,

  • 雍正为何另建清西陵?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清历史

    雍正即位之初,因立足未稳,开始时对几位敌对的皇子还能强忍杀机。随着他采取各种或明或暗的一系列手段,在逐渐削弱了王公贵族的势力,加强了他个人独裁权力之后,他的阴险、毒辣便不可遏止地暴露出来。雍正即位后,没有一天忘记手握重兵的皇十四子允对自己的严重威胁。他设法将允从西北军中召回京师,先是拘禁,后改派去昌

  • 顺治怎样选择清东陵这块“万年宝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清历史

    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市境内。清东陵沿燕山余脉而建,北以昌瑞山为后靠,南以金星山为照山,西侧以黄花山为右弼,东侧以鹰飞倒仰山为左辅,西侧西大河与东边马兰河东西夹流,拥护着这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清东陵建造有:顺治皇帝的孝陵

  • 努尔哈赤之死:宁远大战中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清历史

    广宁大败消息传至京城,朝中兵部尚书张鹤鸣吓得差点拉裤子,为减轻罪责,他立刻“自告奋勇”去山海关“督师”。明熹宗做木匠活儿之余,闻言大喜,马上赐其尚方宝剑,让他立刻赴山海关。躲过追查责任这一关,张鹤鸣擦下一头冷汗,一路磨逼蹭痒痒,行了二十天才抵达山海关。

  • 范文程:大清第一文臣,深受皇太极器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清历史

    他出身名门,乃宋代大学士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孙。他满腹韬略,乃公认的史上“十大谋士 ”之一。他辅佐清初几代帝王,为满清开创帝业立下了不朽之功。于是,有人说他是千古第一大汉奸。他一生历清四世而佐其三主,功绩堪比汉之张良、明之刘伯温。于是,又有人说他是远见卓识的谋略家,至于那个腐朽的

  • 婚姻习俗导致大清皇室断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清历史

    光绪帝绝后。他之前同治帝绝后。他之后宣统帝也绝后。光绪帝前朝皇帝载淳,十九周岁死去,身后没有留下一男半女。认为皇帝死时皇后阿鲁特氏已怀有龙种的,只是野史之说,信史未见确凿材料。清代皇子、皇帝大多正式结婚前已有性生活,娶嫡福晋之前就生有子女的也有不少先例。同治帝于同治十一年九月(1872年10月)举行

  • 探索清朝的花翎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清历史

    花翎是清代官员的冠饰,用孔雀翎毛饰于冠帽后,以翎眼多者为贵。翎管,就是用来插孔雀翎子并使之与冠帽连接的附属饰件。要了解翎管的价值,就有必要先了解清代的花翎制度。清朝看重花翎,如同古代的“珥貂”一样,例应随官秩(官职高低)戴翎。宗室中,以贝子戴三眼花翎最为尊贵;镇国公戴双眼花翎

  • 准格尔部:清朝历时三代百年时间才平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清历史

    在今新疆境内,历史上有很多民族在此聚居,清朝时的准噶尔部就是其中之一。17世纪,准噶尔贵族逐步统一卫拉特各部,雄踞天山南北,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这一势力与清代的康、雍、乾三朝相持长达近百年,其中发生了很多波诡云谲的事件,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就是其中之一。1、假意投清 消灭对手 乾隆十年(1745),

  • 崇祯--古代帝王使用最长的帝王年号(朝鲜沿用256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清历史

    年号是我国封建帝王在位年间纪年所立的名号。我国建立“年号”,并作为制度传下来,始于公元前140年的西汉武帝刘彻。他在这一年即位称“建元”元年。以后立年号一直沿袭到民国。不过,公元前841年周历王失位,周、召二公共理国事时曾号“共和&rdq

  • 朱元璋明孝陵被下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清历史

    明朝初年,朱元璋坐了龙廷后,曾去江南微服私访,他见原本富饶的江南鱼米之乡因战乱而民不聊生,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便当即下诏:“江南久经战乱,朕体恤民情,当年赋税全免。”江南百姓纷纷奔走相告。谁知到了秋收时,朱元璋见江南五谷丰登,心里打起了小算盘:今年风调雨顺,江南获得了罕见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