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为何会贸然出兵攻打襄樊?刘备知道吗?

关羽为何会贸然出兵攻打襄樊?刘备知道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56 更新时间:2023/12/14 15:14:36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从荆州起兵,攻打襄樊。这一役,成为关羽一生征战生涯的绝唱,也成为刘备集团由盛转衰的契机。在这一仗中,关羽先是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接下来是曹操的援军由徐晃率领赶到前线,挫败了关羽的攻势。而东吴则趁荆州空虚,袭取了荆州。关羽遭到两面夹击,最终全军覆没,他自己也在逃往西川的途中被东吴擒获,当即被杀。那么,关羽为何要出兵攻打襄樊,给刘备集团造成这么大的恶果呢?

我们看《三国演义》中,认为关羽出兵襄樊是受刘备、诸葛亮的指派。这是因为曹操和东吴联合,企图攻打荆州。为了先发制人,诸葛亮建议刘备,派关羽先出兵攻打襄樊的曹仁,这样曹仁战败,东吴自然就不敢图谋荆州了。

这个理由看似有理,可是真的要分析起来,却是似是而非。如果刘备、诸葛亮知道曹操和东吴合谋荆州,那么派关羽出兵襄樊先发制人的时候,关羽就应该明白自己此战的目的。他就不应该抽调防备东吴的兵力北上,使得自己的根本重地遭到东吴的奇袭,使得自己兵败身亡。

而且刘备、诸葛亮派关羽出兵,那他们也该配合关羽,给他一定的援助。西川的战事已经结束,像张飞、赵云、马超这些将领都暂时闲置无事。哪怕派一两人率军到荆州帮助关羽,也不会有荆州之失。而且在当时,刘备、诸葛亮正在忙着对西川进行建设。他们大肆征集民夫,从成都到白水关,修建馆舍邮亭四百多所。整个西川的民力被刘备、诸葛亮征用一空,根本就没有顾及到荆州方面。

从以上的这些情况来看,刘备和诸葛亮正在实施的是《隆中对》里完成跨有荆益后的战略步骤。那就是对内加强建设,对外结好孙权,等待天时,待机北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刘备和诸葛亮是不会派关羽北伐襄樊的。而且在襄樊之战中,上庸的刘封孟达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如果刘备、诸葛亮给了他们明确的援助关羽的指示,他们是不敢不增援关羽的。所以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完全是他自己的个人行为,与刘备、诸葛亮无关。

那么,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是他的个人行为,这个举动是否不当呢?如果从法理上来讲,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是合理合法的。这是因为,关羽一直镇守荆州,无论外界有什么变化,他都保证了荆州的安全。可是,在他得到了刘备的封赏后就发动了襄樊之战。这是因为,在刘备封关羽为前将军的同时,还赋予了关羽“假节钺”的权力。关羽拥有了“假节钺”的权力,就可以在军事上先斩后奏,有了独断专行的权力。因此,关羽就从他个人的角度出发,发动了襄樊之战。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机选择得恰到好处。这个时候,东吴在合肥方面调兵遣将,企图发动对合肥的攻击。东吴和合肥方面曹军的兵力互相吸引住,不能对荆州造成危害。襄樊方面曹仁的军队,刚对宛城的叛乱进行了镇压,兵力受损,十分劳顿。曹仁在襄樊的兵力也很单薄,只有七八千人,后方的徐晃也只有一万新兵,派不上用场。关羽能够出动三万多水陆军,对襄樊的曹仁兵力占据优势。

再加上曹操的主力滞留在关中,这主要是因为曹操的身体欠佳。由于曹操不敢将大军交给不是自己亲族的将领率领,他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只有夏侯惇夏侯渊和曹仁。这三人中,夏侯渊在汉中战死,夏侯惇身体有病,曹仁镇守襄樊。这就使得曹操无法将大军一次性的投入到襄樊前线。

曹操最后派出的援军只不过是于禁庞德率领的七军,合计三万多人。这也是曹操能够派出援军的极限了。这样,就算是加上于禁、庞德的七军,曹军在襄樊地区的兵力也不过对关羽略占上风。

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将领的能力就起决定性的作用了。众所周知,关羽的能力要比曹仁的能力高得多。再加上关羽的军队中,还有一支精锐的水军。在当地河川纵横的条件下,这给关羽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关羽可以用水军控制汉江,割裂襄阳和樊城的联系,对敌人各个击破。最起码,关羽也可以夺取襄阳。在夺取襄阳的基础上,曹仁是难以守住樊城的。最终,曹仁就如同当年在江陵一样,弃城而走。因此,关羽攻打襄樊,是有着很大的胜算的。

而且,从地理条件看,关羽也必须要夺取襄樊。这是因为江陵孤悬长江北岸,和襄阳之间有着直接的陆地交通。两者之间的距离只有五百里,势如唇齿相依。如果江陵没有襄阳做屏障,就时刻遭受敌方的威胁。关羽夺取了襄樊,就可以通过汉水和上庸联络,后方又增加了五百里的纵深。这样,即便是东吴将荆州整个江南地区全部夺去,也威胁不到江陵的安危,关羽的荆州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我们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关羽在得到“假节钺”的权力后,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发动了襄樊之战。由于关羽指挥得当,取得了水淹七军的辉煌胜利。可惜,在胜利后,关羽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战役目的,将目光投向了远方的宛洛。

如果关羽继续完成襄樊之战的进程,稳扎稳打的依次占领襄阳、樊城。而不是把嘴张得那么大,把他自己有限的兵力撒在广阔的地域中,关羽还是可以保有丰硕的战果的。可惜关羽在胜利后失去了冷静,加上兵力有限,又得不到西川和上庸的援助,最终失败在曹操和孙权的夹击之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卫国为何能从战国坚持到秦朝时期才正式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卫国是周朝的姬姓诸侯国,首都朝歌,立国前后共计907年,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根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并非只有以上七个强

  • 蒙古骑兵令人闻风丧胆,为何南宋能在铁骑下坚持那么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蒙古骑兵,历史解密

    蒙古骑兵由成吉思汗创建,是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令人生畏的旋风部队。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兴衰不断交替的历史长河中,恐怕没有哪个世纪,如十三世纪一样,让人现在想起来也如芒在背。这是因为,十三世纪是一个属于蒙古人的世纪。自整个蒙古草原归于一统,蒙古铁骑近

  • 武则天称帝后连国号都改了 唐朝为什么还不算是改朝换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对武则天和唐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何之后还是唐代,这不就是改朝换代吗?为什么武则天改变了他的王位?为什么他继续是唐代而不是王朝的改变?李的儿媳也是李的家人。虽然周代成立,朝廷仍然是李和唐代的阶级。武则天看上去很威严,其实,在一两件物品上,本来应该为死

  • 诸葛亮用兵谨慎,他有没有过用过险兵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故事,或许大伙儿都能耳熟能详。诸葛亮道号卧龙,有匡扶天下之才,经天纬地之智,当年刘备势弱,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之诚心所打动,于是答应下山帮助刘备一同兴复汉室!诸葛亮下山过后,担任刘备的军师,平日在校场操练兵马!并且很快便制定了“博望火攻”及赤壁之战的总战略。诸葛亮初次下山,便将《

  • 唐玄宗曾一日杀三子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曾一日杀三子是真的吗?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但同时他也是一手酿成了安史之乱,彻底终结了繁华无比的大唐,让唐朝从高空直接跌到了地狱,堪称断崖式下跌。他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也因为一首《长恨歌》而名流千古,唐玄宗那肝肠寸断多情男儿的形象,可以说是深入人心,同时他也是一个多

  • 明末时期,张溥和张采是如何创立复社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复社,明末,历史解密

    张溥和张采同为明末时期学者、文学家,二人齐名,合称“娄东二张”,二人也同为复社的领袖。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娄东人,1620年张溥成为博士子弟,声名鹊起;1630年,张溥考中举人,次年考中进士。张采(1596-1648),字受先

  • 道教为什么会在汉朝产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道教为什么会在汉朝产生?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个宗教的产生,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一般认为道教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东汉末年祖天师张道陵创建的五斗米道横空出世。为什么道教会在汉朝创立?这是因为东汉末年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首先,东汉末年产生了深重的社会危机,民不聊生,为道教产生提供了土壤。

  • 邓艾到底是被谁杀死的?其实并不是钟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司马炎,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钟会被杀之后,留在蜀地的魏军最高统帅,就只剩下卫瓘(音同惯)了。早在钟会决定谋反的时候,就曾拉拢过卫瓘,钟会把众将领看管起来之后,以商议事情的名义把卫瓘留在身边,他在木片上写到“欲杀胡烈等”给卫瓘看,可干这种大事,卫瓘也不敢同意啊,从此两个人就开始互相猜忌了。后来卫瓘去厕所,遇到了丘建,

  • 靖难之役之后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靖难之役之后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这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下面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迁都北平,有利于控制全国的政局,同时有利于抗击北方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于经营东北地区。自938年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后,北京一带已有约43

  • 同样是裹脚女人,朱安嫁给鲁迅是悲催的,武钟谦嫁给朱自清是幸福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钟谦,民国,历史解密

    1916年,朱自清考上了北京大学。这时候家里人都很为她高兴,还有一家人也很为她高兴,这就是朱自清几年前订婚的武家。和朱自清订婚的女孩子叫武钟谦。是一个只是受过旧式教育的女孩子,一生少年时候从父亲,结婚了就要从丈夫,老了就要从孩子。不懂外语,不懂外面世界,不得新学,但是学的是针工女织,孝敬老人,爱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