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张学良7个弟弟的结局

揭张学良7个弟弟的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82 更新时间:2024/1/17 3:11:36

“东北”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共娶了6位夫人,而这6位夫人共为他生下了8个儿子。现在的人们大多都只熟悉因“东北易帜”、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闻名的张学良,而对他的七个弟弟知之甚少。张学良的七个弟弟分别是张学铭、张学曾、张学思、张学森、张学浚、张学英、张学铨,在激荡的岁月里,他们有的留在了大陆,有的去了台湾,有的则远赴美国,各自有着不同的遭遇。2001年,张学良病逝,是他的兄弟中最后一个去世的人。

1、二弟张学铭

国民党中将,是张学良的同母兄弟,字西卿。东北讲武堂毕业。1919年毕业于日本步兵专门学校,曾任驻日使馆见习武官。1929年回国,任天津市警察局局长,天津市市长,七七事变后旅居欧、美、香港。

1941年香港沦陷被迫返回内地,1943年曾被迫接受汪精卫政权军事委员会委员。抗战胜利后未被追究,任国民党政府东北长官司令部参议室参议,东北行辕参议室副主任、总参议。

建国后,历任天津市建设局副局长,天津市市政工程局副局长、顾问,民革第五届中央委员、天津市委副主任委员。“文革”中遭迫害入狱,1973年平反。

张学铭是第三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委。1983年4月9日在北京病逝。张学铭是公认的美食家,对各大菜系很有研究,所以居所内的餐厅,无论从装修还是实用上,都很考究。

张学铭任天津市长期间,他最出色的政绩就是有效地处理了“便衣队”事件,平息了日本人挑起的争端,使日本进军华北的步伐放慢。

2、三弟张学曾

张作霖被炸身亡时他也在火车上,但因去了别的车厢而逃过一劫。张学曾少年时候顽皮捣蛋,据说是帅府中唯一敢当面向张作霖提要求的人。张学曾成年后,曾在北戴河交了一个外国女朋友。这事被许夫人知道后,大为光火:“混账东西!一个堂堂中国人娶个外国女人,成何体统?”许夫人命张学曾跪在地上,拿起鞭子就抽,还把他绑起来,交给时任天津市市长的张学铭处理。

张学铭不知如何是好,又交给张学良处理。张学良对这事哭笑不得,只能对老太太好言相劝。西安事变后,张学曾先后赴日本、英国留学,后又定居美国,在联合国工作。他共有二子一女,均在美国。

3、四弟张学思

1928年入奉天同泽中学读书。1931年初到北平入私立汇文中学学习。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3月参加反帝大同盟,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9月经长兄张学良介绍入南京中央军校第十期预备班学习。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思被国民党当局逮捕。不久获释继续学习,1937年初毕业后到东北军第五十三军任见习排长、上尉参谋。受中共组织派遣,曾到上海、南京、武汉等地联络东北军将领,为争取释放张学良进行活动。

1938年10月到延安,后入马列学院学习。1939年9月起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直属二队(亦称东北干部队)队长。1940年率队到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后任冀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参加了冀中区1941年春季、秋季反“扫荡”和1942年五一反“扫荡”、威县掌史村突围战。1943年起任冀中军区副参谋长兼作战科科长、晋察冀军区参谋处长。1944年调任晋察冀军区平西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与组织指挥了平西地区1945年春夏季攻势作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任辽宁省政府主席、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辽东办事处主任等职。参加了创建巩固南满根据地的斗争和四保临江等战役。曾任东北大学校长,并受命创建海军学校,1958年,张学思从苏联毕业回国后任海军第一副参谋长、参谋长。

“文革”中,林彪一伙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张学思逮捕关押。1970年,张学思病情恶化,当周恩来看到张学思的病情报告时,立刻批示:“要告诉医院,设法进行抢救,如果他们力量不够,可以请301或其他医院一块儿进行抢救。”周恩来的批示尽管以急件下达到医院,尽管医院领导和医生及时进行会诊并提出多种治疗意见,但由于张学思被李作鹏一伙折磨得病情太重,再加上他们的抵制阻挠,还是于1970年6月29日含恨离开了人世。

4、五弟张学森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森离开沈阳寓居天津,后又留学美国学习航空,学成后在台湾工作。张学森是兄弟中与张学良关系最密切的。其女儿张闾蘅被张学森委派,长期在张学良身边,照顾张学良。他曾得到邓小平杨尚昆的接见,1995年病逝于北京。

5、六弟张学浚

1922年出生,肄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曾在国民党军统部门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夕迁往台湾,1973年在台湾去世。

6、七弟张学英

新中国成立前去台湾,后因贫病交加在香港去世。

7、八弟张学铨

一直留在天津,“文革”期间,由于周恩来的保护和张学思的死而幸免遇难,晚年因为张学良,受到一定的良好待遇,1992年在天津去世。

标签: 民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西安事变的主角们不少都当了汉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民国历史

    西安事变,由张学良和杨虎城控制的东北军和西北军在西安发动兵变,扣押中国国民政府当时的军政领袖蒋介石,迫使他接受以一致抗日为名停止对共产党的军事行动的要求。这个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一直在历史上有重要地位,是当时民心所向的标志。但是其中一个史实无法回避:很多积极策划和实行兵变的东

  • 蒋介石为何一生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民国历史

    蒋介石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估计很多人都知道,在民国时期,国民党的大佬们几乎都会这三样,唯独蒋介石与其他人不同。蒋介石为何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关于蒋介石与宋美龄之间有很多轶事,曾任蒋介石侍卫官的孙宗宪回忆说:“蒋不吃点心、不吸烟、不饮酒、不喝牛奶咖啡,连茶都不喝,渴了只喝白开水。

  • 孙殿英如何从军阀变成盗墓贼?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民国历史

    军阀孙殿英在1928年的夏天,在河北省遵化县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盗陵窃宝案。孙殿英是何许人也?有事如何从军阀变成盗墓贼的?孙殿英(18991947),名魁元,河南永城县马牧乡孙庄人。出身贫寒,自幼顽劣成性,年长不务正业,精于赌技,闯荡江湖,广结流氓恶棍、军警胥吏,开设赌局,贩卖毒品,坑骗钱财。

  • 东方隆美尔”孙立人:歼日军最多中国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民国历史

    孙立人 (1900.12.8-1990.11.19),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汉族,抗日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军军长,被欧美军事家称作“东方隆美尔”。是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荣获第三等级的不列颠帝国勋章。

  • 历史背后的真相:揭秘太平轮沉船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民国历史

    《太平轮》想必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之前一部《太平轮》电影的上映,让这艘货轮又一次受到了大家的关注,那么,电影了描写的《太平轮》是真实的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背后的真相:揭秘太平轮沉船始末。太平轮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运输货轮,载重量两千零五十吨。自一九四八年七月十四日,中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

  • 鲁迅为何不参加辛亥革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民国历史

    鲁迅,应该算得上是近代典型小愤青,他的作品,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浓烈的爱国情怀,满腔热血恨不得可以亲自去杀害敌人,保卫家园。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奋进的青年,当年并没有参加辛亥革命。是什么原因使他放弃直接保卫国家的机会,待小编给你娓娓道来。当年辛亥革命爆发,众多文人纷纷弃笔从戎,可却偏偏不见大文豪鲁迅的

  • 文物大逃亡:故宫国宝南迁的艰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民国历史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开始入侵,就在山海关沦陷时,故宫博物院决定将故宫文物南迁,以保安全。历时十余年的长征南迁,故宫国宝最终完好无损的回归北平。纵然是离乱时代,时间久远,但在历史的文献被陆续解密曝光后,我们依然逐渐还原出早年晦暗不明的实况。1、国宝存亡,匹夫有责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开始入

  • 匪夷所思:侵华日军为何参拜孔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民国历史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其理论对中国影响深远。甚至有一些理论还传到了国外,得到了外国人的认同。在日本侵华时期,日军就因为尊重孔子而对其进行了参拜。1937年,日军打到山东曲阜孔子家乡时,研究孔子儒家学说的日本东京大学高田真治教授上书日本军部:“山东作战,如破坏曲阜古迹,日本将负破坏

  • 鲁迅先生的梅花情结:只有梅花是知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民国历史

    自古,梅花就代表着清高,不惧严寒,多数文人都喜欢以梅花自喻。鲁迅先生也不例外,我们来看下,鲁迅先生的梅花情结究竟有多深?鲁迅读书时有抄写的习惯。在绍兴鲁迅纪念馆的库房里,存放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二树山人写梅歌》。这是鲁迅于清朝光绪丁酉(1897年)即三味书屋读书时期完成的手抄,字迹工整、秀气,

  • 揭开唐僧舍利被日本人盗走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民国历史

    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涅槃,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去世后,弟子将他的遗体火化,留下一些粒状的小骨头,称为“舍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