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诗人借酒将歌姬拉出宴席,为何好友纷纷贺他一举三得?

唐朝诗人借酒将歌姬拉出宴席,为何好友纷纷贺他一举三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298 更新时间:2024/2/7 0:29:23

宗太和七年,家的宗室之地李翱,被任命为潭州刺史,李翱是李家少有的文学家、哲学家和诗人,著名的“云在青霄水在瓶“,就是出自他的诗句。

李翱每到一个地方,都喜欢喜欢结识当地的名人和士人,经常会在家中设下宴席,招待各位宾客。

一天,他请了潭州一些较为有名的人物,一起创作诗词歌赋,为了让宴会更热闹,他就请来了两位舞姬,在宴会中表演柘枝舞。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柘枝舞,柘枝舞从西域传到大唐的舞蹈,它和霓裳羽衣舞这种华丽的舞蹈不同,又有别于公孙大娘的剑舞,是一种热情奔放为主的西域舞蹈,一经传入风靡大唐大江南北。

唐朝人豪放洒脱,平时喜欢饮酒作乐,宴席中钟喜欢看舞蹈,因此也延伸出此为职业的舞姬。

柘枝舞要求的是舞姬要热情奔放,但这次宴席中,两位跳舞的少女,其中有一位却总是强颜欢笑,面带愁容的她,甚至悄悄的抹去眼泪。

由于宴席在夜间,当时大部分的宾客,也已经喝的比较多,许多人并没有注意到舞姬的举动,更没有人去关注她们这些细节,

但宴席中,殷藩去观察到了这位少女不寻常的举动。殷尧藩是谁?

或者现在很多人对他很陌生,但他却是当时的一位名人,所以才被李翱邀请赴宴,

宴会中,殷尧藩不知是酒量原因,还是他根本没喝,他才发觉歌姬的举动,因此也对她心生怜悯,看着歌姬他越看越感觉好像哪里见过,突然电光火石一闪而过,他想起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谁?

就是唐朝有名的诗人韦应物,韦应物是唐朝著名诗人,曾经做过苏州太守。殷尧藩作为李翱的好友和幕僚,随着李翱来到潭州,但在这之前,他和韦应物的关系非同一般,两人是好诗友,他经常到韦府中和韦应物讨论诗文。

殷尧藩看着少女的容貌,越看感觉越像,他大约推测到,这位一边跳舞一边流泪的舞者,很有可能就是韦应物的小女儿!

他敢如此的断定呢?

原来少女时期的韦应物,曾经是唐玄宗的侍卫,因此年少轻狂,但唐玄宗入蜀后,韦应物失去了依靠,

为了生计愁眉不展时,他的妻子写了张纸条,上面只有两个字“读书”。韦应物感动之余,开始悔过自新,认真读书很快就步入了仕途,

可惜的是,天妒红颜,后来韦应物的妻子去世,为此韦应物睹物思人,写下来阿名篇,《简卢陟》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牺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弄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韦应物将两个女儿抚养长大,大女儿14岁时出嫁,曾经年少轻狂的韦应物,在苏州太守卸任,却没想到连回家的路费都凑不齐,后来在苏州的一座寺庙里病逝。

而他的幼女也不知去

殷尧藩知道韦应物的事情,因此一直在寻找他的幼女,这次碰见后,竟然情不自禁地站了出来,借着醉意将少女牵出屋外,当时的宾客都秒懂,纷纷为他鼓掌庆贺。

可没想到,过了一会儿,他就牵着舞姬回来,说要给大家献诗一首。众人感觉很奇怪,但又觉得很又趣,殷尧藩慢慢的赋诗《潭州席上赠舞柘枝》

姑苏太守青娥女,流落长沙舞柘枝。

坐满绣衣皆不识,可怜红脸泪双垂。

由于这首诗,并没有可以隐瞒什么,写的非常的平白,所以在席的都懂了,甚至连连韦应物的女儿也听懂了,此肯她想起了去世的父亲,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掩面而泣。

席间的众人很奇怪,都问殷尧藩这是什么情况?

原来刚刚殷尧藩牵了她出去,闻明了她的身世后,会回来赋诗一首,此是少女也说出了自己的身世,正是已故的姑苏太守韦应物的幼女,

因为父亲去世,她流落他乡,被人接纳后,成为了一个歌姬,席间看到这些人,她想到了父亲,触景生情,所以面带忧郁。

时任潭州刺史的李翱,听到她是韦应物的女儿后,也是极为的惊讶,性格豪放的他,并没有说什么,也没有怪她无礼。

而是觉得殷尧藩做到很对,他环视身边,见幕僚中一位年轻人,看着少女正发呆,就暗暗的点头,挑选了这个不错的年轻人,让他和韦应物的女儿结为连理。

殷尧藩此举也得到了众人的赞叹,人们说他是一举三得,既救了韦应物的女儿,又让她有了一个好归宿,还创作了一首诗词。

可能是因为他做了如此的善举,冥冥中自有福报,在其后的科举考试,本来已经是落第的殷尧藩,因为诗词歌赋俱佳,当朝的尚书为之鸣不平,又复选为进士。

殷尧藩的此事,人们都说他是善有善报,他救下韦应物的女儿,而后来有被人相助高中进士,这难道就是巧合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时期,契苾家族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什么导致契苾家族走向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贞观十四年,何力为葱山道副大总管,率突厥、契苾数万骑讨伐高昌,高昌王途穹归降。龙朔元年,契苾何力被任命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与苏定方、肖嗣业、任雅相等率汉、胡兵水陆分道进击高丽,何力率兵乘冰渡河,鼓舞了士气,一举攻破敌阵。龙朔二年,为铁勒道安抚使,平定九姓之乱。仪凤二年,契苾明接替父职征讨吐蕃。仪凤三

  • 一丑人高中状元,因相貌被刁难,却答出乾隆对子赐探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十大科举落榜名人,因长得丑而被降为探花的状元,海南探花张岳松

    这个才子就是著名的刘凤诰。刘凤诰,字金门,家里是江南世家,从小家境殷实。刘凤诰就是现在所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家里很注重对刘凤浩的培养,琴棋诗画、文武兼修。特别的对对联,刘凤诰简直就是信手拈来。刘凤诰稍微大点,已经是当地有名的大才子了,人人都知道他有才学,当然官府也不例外,但是因为脸上的疤痕始终没有

  • 《唐朝诡事录》:不一样的大唐,特殊的感觉与探案体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卢凌风的扮演者是杨旭文,他的古装剧我是第四次看了,印象最深一次是看他参演的《钟馗捉妖记》,一个大男孩的感觉。这次感觉完全不一样,很沉稳了,变得成熟稳重了,虽然刚开始觉得这个角色有点傲气,但是看下来感觉他在案件中慢慢成长了,办事也更加干练。苏无名的扮演者是杨志刚,他参演的电视剧我非常熟悉,代表作耳熟能

  • 九品官人制和三省六部制,唐朝官员的品级高低划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三省六部制是指中央政府设立的三个省(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和六个部(吏部、礼部、户部、刑部、兵部、工部),每个部门都有不同的职责和权力。唐朝官员的俸禄也是按照品级高低来划分的。九品之中,品级越高,俸禄越高。例如,九品正一品的俸禄是每年2000贯,而九品员三品的俸禄只有每年50贯。此外,唐朝官员还可

  •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卫是雍正心腹,乾隆却十分厌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登基后,大力改革吏治,改革赋税,处理西北军事。最终又开创了一个雍正王朝。其中他在位期间三大心腹给予了他很多的帮助,也让他在万难中得以改革成功,这三人就是年羹尧、李卫、田文镜。大家比较熟知的就是李卫,那么在雍正去世后乾隆又是如何对待李卫的呢?李卫出生于康熙年间,家里条件比较富裕,但是读书不好考不上

  • 清朝第一美人有多美?黑白照片都难掩盖其姿色,却被慈禧操控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直至晚清时期,照相机传入中国,留下了不少珍贵的老照片,这才让我们看到了满清第一美人的真正影像,即便是一张模糊的黑白老照片,也难掩她清纯动人的容颜,她就是庆亲王的女儿四格格。 出身贵族却成为父亲的青云梯 庆亲王奕劻是晚清政局上举足轻重的“铁帽子王”,其精明干练的为人吸引了慈禧的注意,此时的慈禧正在与恭

  • 唐朝高僧自称皇室后人,60年间容貌无变化,史料记载他活到290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曾有一位耄耋老人亲口承认,他见过这位僧人幽居寺庙六十多年,然而面貌体态竟无丝毫变化。最神奇的是,这位高僧极其喜欢为他人预言祸福,而且从无差错,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那么,他究竟有怎么样的故事呢?一、前言公元978年,宋朝有位高僧博览群书,佛经圣典无不精通。宋太宗久闻他的盛名,便册封他为“通慧大师”。

  • 唐朝状元奉旨出塞,慰问将士,途中写下一首诗,不料成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后人多知他是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却不知他的边塞诗也是佳作不少。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的一首千古名作《使至塞上》。《使至塞上》王维 〔唐代〕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目前来说,对于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表达的主旨,还存在歧义。一种说法

  • 大清继皇后:乌拉那拉·如懿、辉发那拉·淑慎,历史上最真实的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12位皇后一览表,辉发那拉·淑慎的女儿,辉发那拉淑慎御舟遇难

    继皇后的出身:《如懿传》中的如懿,乃系雍正皇帝原配嫡后——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的侄女,而且同皇四子弘历青梅竹马、暗生情愫。而《延禧攻略》中的淑慎,为辉发那拉氏,外戚背景非但不强,甚至还处于八旗家族的中下游水平。不过如懿和那拉氏皇后还是有一个小出入。如懿的全名叫做乌拉那拉·如懿,而历史上的继后则是辉发

  • 左宗棠收复新疆严重缺钱,向银行借款近2千万,却专挑国外高利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更要命的是,清朝的财政赤字红得不能再红。就是在这种中央没钱、外敌窥视的紧要关头,左宗棠力排众议,率军西征,不到3年就彻底击溃侵疆敌军,保收复中国西部领土。但是他在收复新疆的时候因为国库空虚借了高利贷,为什么他借高利贷只是借利息高的呢?当时清政府的财政十分困难,国库中根本就没什么钱了,因此慈禧只拨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