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娶寡妇,给将士也配寡妇,最后连活人妻也配上了

曹操娶寡妇,给将士也配寡妇,最后连活人妻也配上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556 更新时间:2024/3/11 9:00:55

给士兵配婚的制度

都说蜀汉被灭之后,刘禅在洛阳“乐不思蜀”,其实他心中还真“乐”不起来。

无它,连自己的后宫妃子都被二次分配给了魏国将士,你让刘禅如何高兴?

在刘禅开城投降之后,他的亲属中一共有2人是自杀而死,其中一个就是有名的北地王刘谌,而另一个则是刘禅的妃子李昭仪。

因为魏国强制将刘禅的后宫女人分配给将士,李昭仪不堪受辱,最终留下一句“我不能二三屈辱。”自杀而亡。

《汉晋春秋》:魏以蜀宫人赐诸将之无妻者,李昭仪曰:“我不能二三屈辱。”乃自杀。

其实,针对魏国二次分配蜀国的女人,刘禅庞大的后宫并不是特例,而是有制度可循的,这个制度的根源还在于“士家制度”。

早期,曹操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兵源,以及防止士兵逃亡,强行规定士兵及其家属集中居住在一起,由军营或者郡县统一管理,这些军户被称为“士家”。

“士家”与“士族”,只有一字之差,看似相近,实则地位完全相反,士家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很低,比平民还不如。

在士家中有这么一些规定:男子终身当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代当兵

后来司马氏篡位,士家制度又被晋朝继承,在《晋书》中,便记载了一个出身士家的人,一辈子都在为了逃出士家的牢笼而努力,最终的结局却令人辛酸。

士家子赵至

赵至出身于代郡一个士家之中,后来迁入洛阳。

在他13岁那年,他的母亲带着他一起围观当地县令上任,县令的排场让赵至内心中羡慕不已。

他母亲却对他说:“你们赵家先祖本来也是这么威风的,只是因为乱世之故,这才沦落为士家,也不知道到你这一代能不能重现祖上荣耀!”

《晋书·赵至传》缑氏令初到官,至年十三,与母同观。 母曰:“汝先世本非微贱,世乱流离,遂为士伍耳。尔后能如此不?”至感母言, 诣师受业。

赵至于是便四处拜师学习,希望能用“读书改变命运”,希望以后能“跻身统治者行列”,来“荣养父母”。

待赵至渐渐学有所成,他便想要四处游学,主要是想离开家乡,找一个不认识自己的地方,能有机会出仕。

毕竟,在老家的话,他来自于士家,是断然不可能有机会出仕的。

但是,他的想法很快便遭受到了父亲的严厉拒绝:“你是想要害死我们一家吗?”

从曹魏开始,朝廷就对士家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严禁士家子逃亡流窜,更别说战场背叛投敌、临战脱逃了,因为这样都会连累他们家中的亲人。

一旦赵至逃跑,他的父母亲人必然难以逃脱朝廷的处罚,轻则被发配为奴,重则杀头。

赵至几次想要逃跑,都被父亲逮了回来。

无奈之下,他只好装疯卖傻,在15岁那年装作“阳病”发作,从此一去不返。

《晋书·赵至传》:又将远学,母禁之,至遂阳狂,走三 五里,辄追得之。年十六,游鄴,复与康相遇,随康还山阳,改名浚,字允元。

在出游的过程中,赵至遇到了当时的名士、“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

嵇康这个人呢,刚好跟赵至相反。

嵇康是那种朝廷求着我去做官,我就是不去的大名士;而赵至是想方设法希望跻身朝堂,却毫无机会的那种。

本来人生旅程截然相反的两人,一见如故,赵至拜嵇康为师,而嵇康也帮助赵至改了一个名,并给他赐了一个字,若是嵇康不死,说不定终有机会成为“士族”的一员。

可惜的是,没过多久,嵇康因被钟会构陷而死,赵至最有希望跻身士族的机会就此失去。

后来,他又受到魏兴太守张嗣宗的赏识,并随着他东奔西走。

好景不长,张嗣宗没过多久也死了。

赵至觉得,这些人之所以没能让自己做官,是因为自己的户籍依旧是“士家”之故,想要真正当官,必须要改掉自己的户籍。

于是,赵至干脆一路逃往辽西,并在当地重新办了一个户籍,之所以要到辽西,是因为此地管理稍微松散一些。

别小看这么一个户籍,首先别说在本身是大不孝的行为,主要是他私自逃离“士家”,被朝廷知道的话,一定会牵连家中父母兄弟的。

但是,为了能改变命运,赵至还是毅然决定冒险一搏。

有了平民的户籍之后,赵至本来就有一定的才华,很快被举为“郡计吏”,算是已经有了一定身份。

这一年,赵至随着郡太守一起来到洛阳,他再次见到了自己的父亲,他便问道自己的母亲可还好?

赵父沉默了一番,并没有多说,只是叮嘱他不要回家探视父母,否则被官员发现,一家子都吃不了兜着走。

于是,赵至强忍着激动的心情,没有回家。

数年后,赵至当了州从事,终于算是名正言顺的朝廷官员了,达到了梦寐以求的“宦立”目标。

这一年,他以“良吏”的身份如洛阳,本是抱着衣锦还乡的心态,心想终于可以“荣养父母”了。

可是,这时候他才知道,自己的母亲早已经死了好多年了,在第一次见到父亲的时候便已经去世。

赵至心中大悲:“我四处颠沛流离,就是为了荣养父母,现在连母亲死了多年我都不知道,又如何荣养?我这一生到底有何意义?”

赵至悲恸大哭,呕血而亡,年仅37岁。

《晋书·赵至传》:辽西举郡计吏,到洛,与父相遇。 时母已亡,父欲令其宦立,弗之告,仍戒以不归,至乃还辽西。幽州三辟部从事, 断九狱,见称精审。太康中,以良吏赴洛,方知母亡。初,至自耻士伍,欲以宦学 立名,期于荣养。既而其志不就,号愤恸哭,欧血而卒,时年三十七。

赵至只是众多士家中的一个缩影。

从曹操时期开始,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强行将他们约束在一起,世代相承。

为了不让这些士家绝后,曹操还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前面提到的“二次婚配”,即强行为这些士家配亲。

曹魏给士家配婚

起初,因为战乱的缘故,全国各地寡妇众多,曹操为了让手下的士兵忠心为自己打仗,也为了让他们能有下一代,继续为自己的子孙服务,于是想出了这么一个“妙计”。

那就是强行将全国寡妇搜集起来,然后分配给自己手底下的士兵。

这样一来,虽然有很多弊端,比如这些寡妇本身有父母子女,却被强行断绝关系,但是在大的方向上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曹操甚至还亲自以身作则,将战乱中守寡的寡妇纳入自己后宫中,比如前大将军何进的儿媳妇都被他收入后宫,还有张绣的婶婶,等等。

但是,随着曹操的以身作则,再加上地方上官员为了绩效,渐渐地这个诏令的发生了改变。

首先,就是以曹操和曹丕父子的两门婚事为代表的强行纳娶事件。

曹操攻破徐州之后,因为关羽之故,他得到了美人杜氏,要知道杜氏可不是寡妇,她的丈夫秦宜禄还活着呢!

但是,曹操依旧将杜氏强行纳入后宫,并且给了秦宜禄一个铚县县长的官位,算是交换吧。

后来,曹操攻破邺城,又让自己的继承人曹丕将甄夫人娶为正妻。

同样,这个甄夫人也不是寡妇,她的丈夫袁熙也还好好活着呢,并且说不准肚子里已经有了孩子。

因此,后来曹操对士兵配婚,其实已经不仅仅是配寡妇了,抢夺他人妻女之事,时有发生。

曹魏有一个名臣,名叫杜畿,在曹丕时期任河东太守。

曹丕发现,每次朝廷征收寡妇,杜畿征集的总是比别人少,却因为他是老臣的缘故不好多说,于是换了另外一个名臣赵俨上任。

赵俨果然不负所望,上任不久,征集的寡妇就比杜畿时期多了好几倍。

于是,曹丕就开始责问杜畿:“为何你以前送的人那么少,而赵俨一上任,就能输送这么多寡妇?”

杜畿听到曹丕的话,不仅没有丝毫愧疚,反而一脸严肃地说道:“我以前征集的寡妇,都是死人的妻子;而赵俨征集的寡妇,都是活人的妻子!”

曹丕一听,连忙顾左右而言他。

《魏略》:初畿在郡,被书录寡妇。是时他郡或有已自相配嫁,依书皆录夺,啼哭道路。畿但取寡者,故所送少;及赵俨代畿而所送多。文帝问畿:“前君所送何少,今何多也?”畿对曰:“臣前所录皆亡者妻,今俨送生人妇也。”帝及左右顾而失色。

在曹魏后期,不仅仅那些已经再次嫁人的寡妇,也被当地官员当做政绩,私自拆散家庭,强行当做寡妇去配给士兵,甚至有些人从来没有做过寡妇,也会被强行分配给士兵做妻子。

这一切,都是“士家制度”惹的祸。

诚然,“士家制度”对曹魏统治者来说,的确是解决了兵源的问题,但是对百姓而言,对士家本身而言,可就没那么仁慈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最厉害的十把名剑,第一把斩杀凶神蚩尤,第十把成就赵云威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最厉害的四把剑,中国史上最有名的十把剑,我国历史十大名剑

    10:青釭剑、9:倚天剑金庸大师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郭靖和黄蓉在襄阳城破之时,用杨过的玄铁重剑铸成倚天剑和屠龙刀。那毕竟是小说,虚构的,在历史上还确实存在“倚天剑”,其名传取自于宋玉《大言赋》名句“长剑耿耿倚天外”,和“青釭剑”都是曹操的佩剑。相传倚天剑镇威,青釭剑杀人,因此,曹操随身佩戴倚天剑

  • 三国杀:人均“英姿”?盘点那些超强的摸牌流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崔琰周瑜有英姿,崔琰有雅俊,他们都是史书记载的美男子,光从仪表上就让人觉得不凡。据说,曾有外朝来的使者请求面见曹操。曹操要崔琰顶替自己的身份接见使者。曹操本人却扮成侍卫模样,握着钢刀站在床头。接见完毕后,曹操派间谍去问匈奴使者印象如何。使者不假思索地说:"魏王俊美,丰采高雅,而床边提刀的那个人气度威

  • 王刚的和珅太经典,还演过这么多,网友: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剧情的需要,在拍一些古装剧的时候总是会出现我们一些古代人物,同样的一个角色会有不同的人来出演,每个人演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演好一个角色可能非常的容易但是把一个角色演火得到观众的认可可能就不太容易了。当然虽然不易但也是有的,比如说起孙悟空我们就会想起六小龄童,说起白素贞我们就会想起赵雅芝,说起和

  • 德皇威廉二世的计划:想与清朝、美国结盟,结果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一、德皇提议随着“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为了维护在亚洲的利益,英国、日本在1904年结成“英日同盟”。日俄战争结束后,俄国、法国也与日本签订了协约,调整了外交关系。这样一来,德国、美国在亚洲地区就受到了孤立。于是,威廉二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与清朝、美国结成

  • 古代为了防止墓葬被盗有何方法?诸葛亮最机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怎奈天妒英才,后来诸葛亮因在五丈原失利,最终病死于定军山下。大家都以为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便是,假的诸葛亮吓死了活的司马懿。其实这会是大错特错,最后这一计策却没有用保护国家方面,而是骗了世人将近两千年之久。虽然当今社会提倡火葬,但是在古代的时候,人死必须要入土为安落叶归根。可是在三国时期,连年战乱军阀

  • 和珅家被抄后,房子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四十一年时,刚刚晋升为内务府旗兵总管的和珅来到了什刹海“物色”宅地,和珅并非是要买宅子,而是在平地建立起宅子,这一年的和珅意气风发,或许内务府里的一个总管并不算什么,但和珅才26岁,乾隆更是对他颇为看重,他自知前途无量。也是在这次考察下,和珅选中了一大块“宝地”,这块宝地,正是如今北京著名景点“

  • 秦始皇崩于沙丘,对于新生的大秦帝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10年七月丙寅,沙丘,残阳如血,远处的夕阳看上去格外圆润,鲜红,绚烂的晚霞在天空尽情绽放,青山,层林浸染在落日余晖中,飞鸟竞相归林入巢,寻找自己的归宿。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最后一抹晚霞被远山所吞没,大地开始陷入寂静,远山如墨,夜幕笼罩大地,寒意入侵,一双如老鹰般的眼睛,看着这落日,眼神沉静

  • “修武夺军”前后,刘邦韩信之间“被遗忘”的一次重大战略争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前204年4-6月,楚汉战争主战场上演了一次大规模决战,项羽在范增的建议下,向刘邦的“荥阳成皋-宛叶”防线发动猛烈攻势,最终取得攻占荥阳、成皋的重大胜利。在此期间,刘邦除了正面顽强防守,主要做了两大重要决策,一是请求彭越出击楚国后方,二是命令韩信张耳迅速率军从赵地来援。彭越由此主动进攻下邳、大破薛公

  • 1922年陈炯明叛变,北伐军55天4战翁源,为何最终没能救孙中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1922年6月16日凌晨,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导致孙中山退到广州海面的永丰舰上继续抗击叛军,这就是著名的六一六兵变。同时孙中山火速命令北伐军率师回粤戡乱。然而孙中山55天却没能等来北伐军的回师救援,要知道此时的北伐军正在赣南集结,准备攻打南昌。应该说,五十多天,正常情况下,北伐军回师广州,完全够了!然

  • 豪格的实力和能力均不如多尔衮,故无缘辅政王且被下狱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可就是有着如此强劲实力以及皇太极长子身份的豪格,却也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后的那场皇位争夺战中败下阵来,不仅没有能够登上大清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宝座,就连被委以辅政王、与多尔衮平起平坐的资格都没有获得,以至于在此之后的豪格不断遭到了多尔衮的排挤与打压,并最终在顺治五年(1648年)的时候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