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末至汉朝初,难道不是相隔了上百年?

战国末至汉朝初,难道不是相隔了上百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691 更新时间:2024/3/1 1:30:12

西楚霸王项羽四面楚歌,垓下兵败,上演霸王别姬,自刎乌江的悲壮,刘邦一统天下,开创大汉基业。

拉开时间轴仔细一看,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天下,标志战国结束;到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汉朝建立,时间跨度仅为19年。

但后人却感觉这两个朝代相距甚远,完全不像一个时代。

[var1]

原因大概有以下两点:其一是朝代更迭太快,其二是社会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朝代更迭太快,快到猝不及防。

在这19年里,秦二世而亡,秦帝国仅仅维持14年,便被败家子胡亥给整垮了,当然这其中赵高“功不可没”,为秦帝国的崩塌立下了汗马功劳。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英雄云集响应,六国后裔,草莽英雄,纷纷出马,狼烟四起,战火纷飞。

最终楚国贵族项羽一派,成为各路英雄中的扛把子,领着八千江东子弟,一路势如破竹,攻城略地,凭借巨鹿之战一战成名。

泗水亭长刘邦,趁着项羽在正面战场与秦军打得火热,领着一群杀狗贩猪之徒,悄悄绕到咸阳,逼迫赵高等人献城投降,秦二世被逼自杀。

[var1]

项羽一路打到函谷关前,被刘邦的手下阻拦,怒火中烧,感情我们在前线拼死拼活,你个老流氓刘邦在后面摘取胜利的果实?

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乎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饭局,鸿门宴就此拉开序幕。

刘邦知道自己的实力不行,开始装怂,成功骗过项羽。或者说是项羽英雄气重,骨子里瞧不上刘邦,不屑与之相争,故意放其逃走。

总之,不管如何,刘邦成功溜走,开始韬光养晦。

项羽杀入咸阳,杀子婴,劫掠财宝,火烧阿房宫,自称西楚霸王,俨然天下共主,分封各路诸侯。

刘邦被封到巴蜀汉中一代,开始秣兵历马,静待时机。随后趁着项羽不注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楚汉之争,拉开序幕,楚汉之争最终以刘胜项败拉下帷幕。

[var1]

短短的十九年里,掌控天下的政党从战国七雄变为秦,再由秦变为楚,最终从楚更迭为汉。

影响天下格局的人物从七雄君主到秦始皇、秦二世,再到陈胜吴广,最后到项羽项梁叔侄,最后到刘邦。

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不停。

加上历史的编纂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毕竟人们了解历史,主要是通过阅读书籍,而不是亲身经历来感受。

古代撰写史书的官吏,将战国、秦、汉的历史分割为三,后人自然而然把战国、秦、西汉看做三个截然不同时代,战国与西汉隔阂感由此而生。

要知道一个沿袭时间较长的朝代大多跨越百年,人们熟悉的夏、商、汉皆是400多年,唐朝是290年,宋朝是320年,明朝277年,清朝268年。

所以说朝代的划分,也会让人产生一种间隔很久的错觉,实则社会的沧桑巨变,只不过是发生在短短的十余年罢了。

[var1]

社会格局变化太大,大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状态。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政权统治,书同文,车同轨,废诸侯,立郡县,三公九卿,中央集权等,中国彻底成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主义社会。

到了汉朝,其沿袭了秦制,自然与战国时代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

即便战国时期许多国家试图变法图强,但始终不能算是封建社会。

况且到了汉,战国时候的百家争鸣,周游列国的游士也消失不见了,逐渐演变成了信奉黄老之说,道法杂揉。

从前,拥有权势的人,无一不是王公贵族,那个时代拥有高贵的血统,是值得骄傲和自信的事。就像项羽自诩为楚国的贵族后裔,所以他打心眼里瞧不上刘邦等人。

[var1]

到了陈胜吴广两位农民起义之时,让世人看到了农民也可以成为掌权者。

刘邦建汉之后,更是如此,那些跟随他的小人物们,无一不封侯拜相,成为达官显贵,名动天下,流芳千古。

要知道萧何、曹参从前只是个没品阶的县吏;周勃是个篾匠,偶尔靠着当吹鼓手挣些小钱度日;

樊哙[kuài]是个屠户,杀猪卖肉;夏侯婴,跑马赶车的;灌婴,是个小商贩;黥布,是背着罪行的罪犯;

彭越,东躲西藏的土匪;韩信,靠着漂母救济度日,受过胯下之辱的贫寒少年;陈平,无业游民一个青年。

社会变了,底层农民也有当家做主的希望了,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var1]

各种大事件、大变革杂糅在19年的时间中,给后人产生了不少错觉

历史中记载的百家争鸣可是持续了500多年,然而这样的盛况到汉以后竟逐渐消亡了。前后的时间差对比,不明白其中关系的人自然会被误导。

就如同我国的改革开放到如今,短短的40余年,社会日新月异,变化万千,各种新鲜事物破空而来,成为人们不可或缺之物。

高铁、手机、笔记本,甚至是淘宝、短视频等手机APP的出现,都影响着一代人日常生活。

又好比我党从建党开始到开国的28年,时间跨度虽短,但却是天翻地覆的28年,破旧立新的28年。

[var1]

所以说社会制度进程加快,自然会产生一种变化好大的感觉。

但不管这其中横跨的时间是长是短,历史的进程是快是慢,时间的车轮碾过,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剩下的不过是几声称赞,亦或是叹息罢了。

正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兴亡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更多文章

  • 欧阳修为什么诬告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狄青看到了欧阳修要行礼,要卑躬屈膝。这就是宋代“重文抑武”造就出来的官场风气,武将先天就比读书人地位低,自北宋立国以来,一直如此。要说狄青这个人在北宋是一种什么地位,只能说他是一个传奇,被低估了的传奇。首先,北宋除了是一个重文抑武的政治环境,同时还是一个武将勋贵阶级固化的背景,虽然大量的文人都是通过

  • 南宋为报靖康之耻,手段有多狠?拼着灭国将百万金人拖到只剩10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靖康之耻是南宋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当时辽金联军入侵南宋,俘虏了宋高宗及其皇后,将皇子拥立为帝,这场危机被称为靖康之变。南宋的国耻难忍,于是就展开了反扑。首先,南宋政府采取了残酷的刑法,对在靖康之变中叛变的人进行了极端的惩罚。这些人中,不管是文臣、武将、宦官,都被处以极刑,包括凌迟、斩首、腰斩、钉十

  • 宋高宗赵构,在位三十五年,为什么没有迎回徽、钦二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金兵南下俘虏了徽、钦二帝,赵构侥幸逃生建立了南宋,南宋建立了几十年,也没有迎回被俘的徽、钦二帝,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首先,要了解赵构没有迎回徽钦二帝的原因,需要回到那个时期的背景。当时,金朝已经崛起,并且先后征服了辽朝和西夏,这使得宋朝感到威胁。为了应对这种威胁,宋朝先后和辽朝、西夏、金朝等

  • 朱元璋有一特殊怪癖,让他自己得到满足,后宫的妃子却难以忍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小时候,家境贫寒,可以说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他是家里的老四,是家族里的老八,所以小名就叫朱重八。幼年时期的朱元璋靠着帮助地主放牧帮家庭减轻负担,直到有一年发生了蝗灾,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随后的瘟疫有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朱元璋的父母也在这场大灾难中过世,当时的朱元璋已经是穷到饭都吃不起了,自

  • 如果当年朱棣没有起义,还是朱允炆做皇帝,那么大明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死后朱允炆为什么没起兵,朱棣的母亲是谁,朱棣和朱允炆哪个最合适当皇帝

    朱元璋支持也没用朱元璋从起义初期开始就大力培养自己的长子朱标,后来朱标在朱元璋前面离去,这让老朱相当的伤心,一时间对于整个地方都失望了,当时还说要重新营造长安城,让地方重心回到关中,可是朱标都伤掉了,这一切工程自然也就停止了。朱标伤掉之后朱元璋面对最大的问题就是重新选择一个太子,一个地方没有太子就像

  • 马谡、韩信、赵括都是凭借着纸上的推演,为何只有韩信成了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韩信尚未发迹之前,没有人知道韩信究竟有多大本事和能量。但是只是凭借着韩信在纸上的推演,萧何最终决定招纳韩信,并且说服刘邦拜其为大将军。在韩信被封为大将军之后,韩信凭借着自己的本事令萧何庆幸自己没有选错。[var1]这时熟读中国历史的朋友便又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同样是凭借着纸上的推演而被

  • 夜读《资治通鉴》:汉武帝是这种暴君,到底是谁在美化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割了一个历史以来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司马迁的某个部位,一想到司马迁每天辛辛苦苦写完《史记》,临睡之前,都要蹲着嘘嘘,就一阵唏嘘。在我没看《资治通鉴》前,唯一草草读过的历史类书籍就是《史记》,很显然,《史记》最多能腹诽一下老板,司马迁估计还不想被多个几刀,很多事情是不能写那么清

  • 解放海南岛时,登陆名单上不见主官,韩先楚看后大怒:“我上”!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国民党在海南搭建了一条严密的海陆空防线,企图以十余万之众抵挡我军前进的步伐。中央最初计划在1950年初解决海南问题,但是又将这一决定推迟到六月份。其实中央这样的决定是有道理的,当初的金门岛战役暴露了我军登陆战经验不足的问题,拿木船去对抗先进的军舰,这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中央才决定放缓解决

  • 陪朱元璋打江山的34个人,朱元璋杀了30个,却为何放过这4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当朱元璋掌握了整个江山时,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要想治理好这个国家,必须要处理好内部的政治事务,并且保证百姓们有饭吃、有衣穿。此外,他还必须要保卫国家的边境,防止异族入侵。然而,朱元璋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逐渐变得越来越刚愎自用。他不断地压制异见,甚至杀了陪自己打江山的34个人中的30个。在他的晚年时

  • 宋朝与明朝女装服饰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昨天去故宫附近吃饭,看到好多古装摄影店。其中有一家店的橱窗里展示着好几套古装礼服,非常华丽!忍不住拍了几张照片。这些美丽的礼服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它们是哪个朝代的呢?我就上网查了一下。这几套礼服属于宋代和明代。大体上相似,但又有不同之处。那么宋代的女装礼服和明代的女装礼服有什么区别呢?宋代女服分为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