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孔子所创始的“孔孟之道”成为了许多封建朝代的治国思想,其可谓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人物,但人们却甚少关注于孔子的私生活,孔子到底有几个老婆,为何他会和自己的老婆离婚却很少有人知晓。
[var1]
孔子自幼父亲早逝,随着母亲过着清贫的生活,但这也阻挡不住孔子的好学之心,因而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孔子在19岁的时候,遵循其母亲的决定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这也是他一生之中唯一的妻子。既然孔子没有新欢,而亓官氏为孔子产下了一儿一女,两人本应举案齐眉,共度一生,但孔子却在多年后提出与亓官氏“离婚”,这也让人疑惑不解。
[var1]
春秋时期并没有“离婚”之说,准确来说是“休妻”,也称为“休出”和“出妻”。自古“休妻”也不是随便就可以实行的,一般需要女方服从“七出”,即“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窃盗,为其反义也。”
[var1]
既然孔子作为一代圣人,倘若要“休妻”,必定需要从七个理由中选择一个。就推断而言,亓官氏作为一代妇人,且在孔子贫穷之际愿意嫁与他,与其生儿育女,为之操持家务,其最可能犯的问题就只有“口多言”了,按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唠叨,这也符合大多数女性的行为。
[var1]
但一般来说,仅仅是唠叨并不足以使得孔子“休妻”,这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二人本就是“包办婚姻”,并没有爱情,同时二人的思想境界有着质的差距。
[var1]
刚开始的生活,孔子还在一个小地方为了生计奔波,但当孔子得以到外面广阔的世界去游学之后,再回到家中,便会发现与妻子并没有共同语言。两个人之间,无感情基础,又无共同语言,生活只会如同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可言。倘若此时的亓官氏再就自己的想法来干涉孔子的行为,又或者在孔子面前絮絮叨叨许多无用之话,引来的,只有孔子的嫌弃罢了,这也促成了二人的“离婚”。
[var1]
无论孔子的“休妻”之举在当时是否轰动一时,又或者违背了当时人们的风俗,但孔子对后世的影响依旧使得我们对其尊敬不已。
[var1]
参考文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